禹音:中庸中和中行之無為
首先,中庸是一種品德,而不是一種方法;其次,對象是「民」,而不是「人」。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與君、官對稱。《說文》:民,眾萌也;《穀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種品德是一種適度的平常心,也就是「安分」是百姓最好的品德,而不是指士大夫以上人的品德。這些人應該是「仁、智、勇」,要「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論語·學而第一》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就是例證。
中行:《論語·子路第十三》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可見「中行」是一種方法,合適的方法找不到的話,可以參考「狂者」和「狷者」兩種不同的做法,兩者融合,既不激進,又不過分保守,則可以獲得比較適中的方法。見《論語·子罕第九》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中和:《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見,「中和」是一種能力,正確的時機,恰當的方法是「中和」,是哲學上講的那個最合適的「度」。
後世的《中庸》實際上是「中行」「中和」的集成,而與《論語》中的「中庸」的意思還是有很大出入的。今天,我們先認識一下來源,但依然延用《中庸》這個稱謂。
中庸,作為儒學的精華,離不開儒家思想的大框架,就是高低兩條線:一是「孝」這個基礎;二是「仁」這個追求。這個大框架,表明了儒學治國之道的本質就是「秩序」,《論語·學而第一》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儒家善於守成的實質,也是維護這個「秩序」。
從儒學的實質,可以看出「中庸」的本質。也就是說「中庸」的大前提是保證現有體制的運行,而不是打破它,最大程度只是改革完善它或者是「清君側」。在這個前提下,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維持運行,是「中庸」的主旨。
而「無為」則是首先著眼於「平台」的搭建,是體制的創立者。而在具體過程中,如果有問題時,也首先會反思體制方面的漏洞。如果不是體制方面的問題,則不加以干涉,而由事物自己通過陣痛、調節來度過難關。
「無為」是根本方法的選擇,「中庸」是方法執行中的方法。如金融危機的解決方案,如果是針對金融機制 改進的,就屬於「無為」的範疇;而通過平衡各方利益提出資金救援,幫助度過難關的,屬於「中庸」。他可能會暫緩癥狀,但是會幹涉市場公平競爭,也解決不了機制上的問題。中庸,實質上是一種談判中平衡各方利益的技巧,高明與否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有發言權的人是些什麼人;二是最終妥協方案是根本方法還是權宜之計。
推行任何一種政策,都有左中右不同的做法,這時走中間道路是阻力較小的一種,是一種智慧,在這方面「無為」和「中庸」的選擇可能是相同的,但是,「無為」更側重於「常態」而不是隨時就勢寬猛交替,常態是「正」,不能因為民憤大、影響惡劣、長官意識就用「重典」侵犯法制的尊嚴。無為也更關注環境氛圍的營造,注重水到渠成的效果,強制協調、積極協調和自動協調的含義不同,也就是「孔子言為中庸、老子言不如守中、墨家言執其兩端擬守其中」之間的微妙關係。
雖然,儒家也探討過「無為」的問題,如《論語·為政第二》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論語·泰伯第八》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論語·子路第十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第十三》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但是,儒家理解的「無為」更多的是因為管理者「身正、德高」而產生的不令而行的效果,而不是主動控制關鍵要素的方法,即使孔子在《論語·泰伯第八》中說到了「人才」的問題,但是可惜的是只是停留在了「人才」難得的程度上,而沒有能進一步上升到「人才」控制效果的高度上來。
這也許是儒家總要管理者做「大頭兵」,而道家則是要管理者做「教官」的原因之一吧。
推薦閱讀:
※禹音:人為什麼會屈節辱命
※請問王財貴教授:您夫人徐端女士到底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宗教哲學博士還是普林頓大學的宗教哲學博士?
※禹音:大過到底是善還是是惡
※給孩子講國學難嗎?
TAG:國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