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錢?也不一定買對「兒童零食」哦。

一、小孩為什麼想吃零食?

隨著寶寶的成長,小傢伙的需求越來越多,當寶貝好奇地看著五顏六色的零食貨架時,媽媽們是不是有點兒焦慮?

讓寶寶吃零食嗎?

我的觀點是,吃,但是一個技術活

因為寶寶餓。

寶寶好動,只要睜開眼睛,幾乎每時每刻都是在活動的,消耗著大量的熱量。但,小孩的胃容量較小,在正餐之間補充一點零食,能更好的滿足新陳代謝的需求。

因為寶寶心理需要。

從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認為,處於口腔期的孩子是通過口去了解世界的,這個階段約發生在出生後0到18個月。例如以吸取母乳來得到口唇的快感,或是小孩拿到什麼的東西就咬。這個時期的口腔活動若受限制,可能會留下不良影響。成人中有所謂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發展不順利所致。在行為上表現貪吃、酗酒、吸煙、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觀、依賴、潔癖者,都被認為是口腔性格的特徵。

因為寶寶學習需要。

零食對嬰兒的成長和學習還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因為正餐是由大人喂他吃的,而零食是由孩子自己拿著吃的,這對嬰兒學習獨立進食是個很好的訓練機會。

二、家長們在擔心什麼?

爸媽的擔心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Q1.吃零食會影響正餐 。

A1: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營養專家提示:「應該提倡孩子適當吃零食。因為正餐無法供給兒童所需的全部營養,比如水果中的維生素、牛奶中的鈣、蛋白質等。但有一點,零食只作為正餐攝入不足的營養補充,不能影響三餐正常進食。孩子吃零食的時間最好固定在兩餐之間,即上午10點和下午3點左右,吃的時候也最好是坐在桌子前。」

Q2:吃零食會影響身體健康。

A2:首先,不是吃零食會影響身體健康,而是過量的、吃不正確的零食才會影響身體健康。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從血液中把一些有害的物質解毒、排泄出去,是要靠人體的肝臟、泌尿系統和腎臟進行。但是,兒童尤其是嬰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期,體內器官功能比較脆弱,有些系統發育尚不健全,所以不能長期過量食用糖、鹽、油、食品添加劑超標的零食

從「食品添加劑、量、衛生」三個維度考慮這個問題:

(1)不要妖魔化「食品添加劑」,只有長期食用超標的食品添加劑有風險。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防腐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只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它對人體便是無害的。但是,兒童的腸胃發育和代謝水平均低於成人,長期食用超標食品添加劑的食品,難免對健康造成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對北京市學齡前兒童對不安全零食消費行為進行了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兒童家庭頻繁購買和兒童頻繁使用排名前4位的不安全零食是蛋糕/派類、餅乾類、膨化食品類和糖果類零食。

其中,蛋糕/派類零食中反式脂肪酸和糖的含量較高;膨化食品類零食,比如薯片、蝦片等等,可能出現含鋁食品添加劑超標的情況,長期過量食用含鋁超標的食品會抑制骨骼生長等情況。

(2)把握好「量」。

大部分事情都是「過猶不及」的,孩子小,不可能自己去控制,所以家長要擔負起主導者的角色。建議:

1.給零食分等級。

根據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等部門共同編撰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建議:

3-5歲 睡覺前半小時避免吃零食。

6-12歲 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過3次,吃零食的時間不要距離正餐太近,避免在玩耍時吃零食。

13-17歲 選擇和購買有益健康的零食,每天食用不能太頻繁。

2. 家長以身作則。

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究還發現,影響兒童食用以上不安全零食的顯著因素包括:

a) 家長對零食安全的認知和態度(不會看食品標籤等)

b) 家長對相應零食的喜愛程度(自己也貪吃)

c)是否隔代養育(除了教育孩子,還得教育父母啊)。

(3)衛生問題不容小覷。

目前,兒童食品最常見的污染主要是細菌超標。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可以判斷食品污染程度,也是衡量食品衛生狀況的重要微生物指標之一。尤其夏季高溫時期,管理不善的生產環境很容易導致細菌超標,比如315上曝光的部分「餓了么」簽約企業。

三、家長們應該怎麼辦?

作為家長,我們可能只有三條路可以走:

1. 不給吃。

大部分的80後爸媽,一定還記得童年的咪咪蝦條、彩色冰棍兒、西瓜糖、乾脆面、無花果乾等等,那時,吃零食多麼的歡樂。那,我們可以剝奪孩子們吃零食的歡樂嗎?

當然不行啦。

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零食:

2. 自己做。

我朋友圈裡各種心靈手巧的媽咪成天曬手工糕點、手工肉鬆什麼的,我恨不得馬上給她當孩子去。低頭看我家的混世魔王,心裡淡淡的羞愧:你娘不但手笨,還沒空。哎。

作為一名職場媽媽,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孩子,除非熱愛烹飪,要不真的沒辦法快速變身完美廚娘,不但能張羅三餐,還可以做那麼多手工零食。(詩與遠方之外,還有好多碗要洗。。。。)

3.買買買

既然被現實打敗,那麼還是選擇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買買買」。不過,內外兼修的你是不會願意瞎買的,我們來看看「如何讀懂食品標籤」。食品標籤中包括4個基本要素,保質期、食品類別就不贅述了,來掰扯掰扯配料表、營養成分表。

配料表:根據《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各種配料應按製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排越前面含量越多);加入量不超過2%的配料可以不按遞減順序排列。

營養成分表:根據《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營養成分表是指標有食品營養成分名稱、含量和占營養素參考值(NRV)百分比的規範性表格。強制標示內容: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的含量值,及其NRV的百分比。通則規定,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應當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四、應該在哪裡買?

建議從正規的超市、商場等渠道購較有品牌保證的兒童零食,正規食品生產企業通過相關的食品安全認證,並需要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建議謹慎購買微信朋友圈的「手工自製」食品。這些食品一般都由賦閑在家的家庭主婦製作,在售賣時會放上製作過程的照片,一般有這樣的宣傳語:「我的媽媽擅長手工製作餃子、粽子等,食材都是精心挑選,大家可以吃得放心。」

這些散落於各居民小區的家庭作坊,其原材料進貨渠道是否正規、烹制時的衛生條件是否達標、食品保鮮是否完善等都無從知曉,這無疑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隱患。目前,微信銷售自製食品在法律上並沒有相關規定,整個監管暫時都處於空白狀態。所以,請謹慎對待。


推薦閱讀:

{芭多芙}黑莓沙棘原液------給你的寶寶聰明100分,健康不打折
如何幫助孩子有效遠離抽動症?

TAG:育兒 | 零食 | 兒童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