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屏時代,家長和老師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讀書?

4月2日是安徒生的誕辰紀念日。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把安徒生生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兒童圖書節(國際兒童讀書日),從1967年起,邀請世界各國每年都慶祝這個節日。


確認
取消
邀請回答

我來回答

舉報

11條回答
時間排序
|
熱門排序

鄭鄭

在這個快餐時代,似乎很少有人去認認真真的讀一本書了,你多久沒認真讀一本書了?這個問題問也許會有人回答自己有多久讀一本書,但是你每天都在堅持嗎?你看的是電子版還是紙質版,能夠回答是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而讀紙質書的人更是了了無幾。大人尚...
查看全部

在這個快餐時代,似乎很少有人去認認真真的讀一本書了,你多久沒認真讀一本書了?這個問題問也許會有人回答自己有多久讀一本書,但是你每天都在堅持嗎?你看的是電子版還是紙質版,能夠回答是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而讀紙質書的人更是了了無幾。大人尚且如此,孩子如果沒有正確引導,很難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觸屏時代,現在老師布置作業也開始需要用手機或者iPad,孩子只需要一個手機或者iPad完成作業,更減少了與紙質版的接觸,雖然這種方式很環保,但是我內心並不怎麼贊同。作業尚且需要電子產品完成,那麼讓孩子去閱讀更為困難。

其實個人認為電子產品在教育中會起一部分作用,但是無論老師還是孩子都不能養成完全依賴電子產品的習慣。尤其是學習與閱讀更要以紙質版為主。

公交車5分鐘一班!

地鐵9分鐘一班!

飛機半小時一班!

而教育孩子的班車一生只有一班!

點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教育上不是某個人的責認,而是需要家長與老師的雙向配合!也不是某方面的教育,而是全面發展綜合教育。

關於閱讀這一方面首先要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需要家長的配合堅持陪讀,讓孩子開始「21天養成習慣計劃」。

什麼是「21天效應?」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的現象,稱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

我自己做過某件事兒堅持21天養成習慣計劃,前期沒有缺過,21天堅持後,你就發現自己哪天不做這件事兒就不舒服總覺得心不安,但是後面因為一些其他的事情兩天沒有堅持做,第三天就已經無所謂了,覺得自己沒有堅持下去,自己就放棄了。因此堅持很重要。但是孩子的自覺性沒有大人好,這就需要家長的監督與陪伴,慢慢養成。

我所接觸的家長有個家長特別棒,她堅持每天讓孩子堅持閱讀半小時,剛開始孩子很難坐住她陪孩子一起閱讀,督促孩子,哪怕作業多在睡前也要翻兩頁書,不是為了讀書而是習慣不能改,堅持不能斷。

曾經我對學生組織過一場樂器類的21天養成習慣計劃,到第九天的時候有個孩子家長給我打電話說是家裡停電了,沒辦法練習但是孩子寫完作業後非要練習打鼓和她吵了接近半個小時,現在還在冷戰,問我怎麼辦?我和她溝通後,知道她們家裡有啞鼓然後讓孩子在一盞昏暗的檯燈下練起了基本功。孩子已經有自覺去練習的時候我建議家長不要人為阻斷。

其次還要抓住孩子閱讀的「關鍵期」,關鍵期指對特定技能或行為模式的發展最敏感的時期或者做準備的時期。抓住孩子閱讀的「關鍵期」可以事半功倍。

孩子閱讀的「關鍵期」是在8-14歲,五歲左右孩子由看圖發展到識字是孩子閱讀的啟蒙期,這個時候需要老師好好引導幼兒閱讀了,因為幼兒集中力的時間有限,老師可以引導幼兒喜歡的事兒與閱讀同時做,主要閱讀書籍的還是繪本。5-7歲幼兒開始大量識字,到8歲左右幼兒可以自己流暢閱讀了,這個時間段就需要家長的注意了,這是幼兒由圖片閱讀到文字閱讀的時期,需要家長加以引導啟發,陪孩子共同閱讀養成良好的習慣。到10歲以後孩子就開始了第一個黃金閱讀時間段,需要家長與老師抓住這個重要時期。

再次需要注意的,家長與老師在選擇與推薦書籍時需要多加註意,選擇好的適合兒童閱讀的經典書籍,不要隨便應付幾本書就完結,孩子的知識能力見解是有限的,太深或太淺都會另兒童厭煩,所以家長購買適合幼兒年齡段閱讀的書籍。

學校應該有著固定的閱讀室,孩子每周有著一定的閱讀時間,老師帶領孩子閱讀,讓孩子養成閱讀就如上語文,數學課那樣正常的意識。

總的就是來說讓孩子閱讀適合他們年齡的讀物,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



在這個快餐時代,似乎很少有人去認認真真的讀一本書了,你多久沒認真讀一本書了?這個問題問也許會有人回答自己有多久讀一本書,但是你每天都在堅持嗎?你看的是電子版還是紙質版,能夠回答是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而讀紙質書的人更是了了無幾。大人尚且如此,孩子如果沒有正確引導,很難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觸屏時代,現在老師布置作業也開始需要用手機或者iPad,孩子只需要一個手機或者iPad完成作業,更減少了與紙質版的接觸,雖然這種方式很環保,但是我內心並不怎麼贊同。作業尚且需要電子產品完成,那麼讓孩子去閱讀更為困難。

其實個人認為電子產品在教育中會起一部分作用,但是無論老師還是孩子都不能養成完全依賴電子產品的習慣。尤其是學習與閱讀更要以紙質版為主。

公交車5分鐘一班!

地鐵9分鐘一班!

飛機半小時一班!

而教育孩子的班車一生只有一班!

點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教育上不是某個人的責認,而是需要家長與老師的雙向配合!也不是某方面的教育,而是全面發展綜合教育。

關於閱讀這一方面首先要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需要家長的配合堅持陪讀,讓孩子開始「21天養成習慣計劃」。

什麼是「21天效應?」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的現象,稱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

我自己做過某件事兒堅持21天養成習慣計劃,前期沒有缺過,21天堅持後,你就發現自己哪天不做這件事兒就不舒服總覺得心不安,但是後面因為一些其他的事情兩天沒有堅持做,第三天就已經無所謂了,覺得自己沒有堅持下去,自己就放棄了。因此堅持很重要。但是孩子的自覺性沒有大人好,這就需要家長的監督與陪伴,慢慢養成。

我所接觸的家長有個家長特別棒,她堅持每天讓孩子堅持閱讀半小時,剛開始孩子很難坐住她陪孩子一起閱讀,督促孩子,哪怕作業多在睡前也要翻兩頁書,不是為了讀書而是習慣不能改,堅持不能斷。

曾經我對學生組織過一場樂器類的21天養成習慣計劃,到第九天的時候有個孩子家長給我打電話說是家裡停電了,沒辦法練習但是孩子寫完作業後非要練習打鼓和她吵了接近半個小時,現在還在冷戰,問我怎麼辦?我和她溝通後,知道她們家裡有啞鼓然後讓孩子在一盞昏暗的檯燈下練起了基本功。孩子已經有自覺去練習的時候我建議家長不要人為阻斷。

其次還要抓住孩子閱讀的「關鍵期」,關鍵期指對特定技能或行為模式的發展最敏感的時期或者做準備的時期。抓住孩子閱讀的「關鍵期」可以事半功倍。

孩子閱讀的「關鍵期」是在8-14歲,五歲左右孩子由看圖發展到識字是孩子閱讀的啟蒙期,這個時候需要老師好好引導幼兒閱讀了,因為幼兒集中力的時間有限,老師可以引導幼兒喜歡的事兒與閱讀同時做,主要閱讀書籍的還是繪本。5-7歲幼兒開始大量識字,到8歲左右幼兒可以自己流暢閱讀了,這個時間段就需要家長的注意了,這是幼兒由圖片閱讀到文字閱讀的時期,需要家長加以引導啟發,陪孩子共同閱讀養成良好的習慣。到10歲以後孩子就開始了第一個黃金閱讀時間段,需要家長與老師抓住這個重要時期。

再次需要注意的,家長與老師在選擇與推薦書籍時需要多加註意,選擇好的適合兒童閱讀的經典書籍,不要隨便應付幾本書就完結,孩子的知識能力見解是有限的,太深或太淺都會另兒童厭煩,所以家長購買適合幼兒年齡段閱讀的書籍。

學校應該有著固定的閱讀室,孩子每周有著一定的閱讀時間,老師帶領孩子閱讀,讓孩子養成閱讀就如上語文,數學課那樣正常的意識。

總的就是來說讓孩子閱讀適合他們年齡的讀物,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



國際著名的文壇巨匠高爾基有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不但能夠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在書籍中所汲取的知識養分也是極為充沛的,但在當今社會中,電子產品的普及已經嚴重擠佔了孩子的讀書時間,雖然這些電子設備同樣能夠提供閱讀服務,但其主要的應用還是體現在遊戲、娛樂等諸多方面,這不但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而且對培養科學健康的讀書習慣也是極為不利的,作為家長和學校來說,還是應該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進入到電子產品的智能化時代,觸屏產品已經成為了孩子必備的工具,雖然大部分的家長都是處於幫助孩子學習的初衷購買,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卻因為缺乏監管而成為了遊戲機和娛樂設備,從這個角度來說,家長需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觸屏電子產品可以玩,但只能作為對業餘文化生活的調劑,即使使用這些智能產品的時候,也應該將電子書籍的閱讀作為使用形式,不能將所有的精力用到遊戲和娛樂中。


學校對孩子讀書習慣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如今的教學活動中,也已經實現了智能化教學,電子設備作為教具已經非常普及,在這樣的客觀背景下,要積極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這些智能產品,並且可以設置「讀書日」、「讀書分享會」等主題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這對讀書習慣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雖然觸屏時代可以用電子閱讀來替代書籍的閱讀,但是對孩子來說,讀書習慣依然不能缺失。


由此可見,電子書成為時代主流以後,孩子的讀書習慣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能夠傳承讀書這樣的良好習慣,家長和學校都應該加強對孩子的管理和教育,要正確對待電子產品的功能和使用,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和頻率,尤其是對讀書習慣的樹立,要通過家長和老師的現身說法來實現,只有家長和老師作為榜樣的力量發揮出來,孩子才能夠在讀書這樣的習慣上得到正確的引導。


首先看嚮往一下浪漫的西班牙的讀書日:

為什麼獨說西班牙,只因為他們硬把讀書的艱、苦、澀,演化也了情人節一樣的浪漫!

加泰羅尼亞地區作為讀書日緣起傳說的發祥地有一個傳統,每到四月二十三日那段期間,當地便會舉辦許多大大小小的書展,街上也會有許多攤檔,十分熱鬧。讀者每購買一本書,都可獲得一枝玫瑰花,所以在世界閱讀日那天,你會看到很多人拿著玫瑰在街上走,像是情人節一樣,十分有趣。因此,幾乎每年四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當地的書籍會減價10%,玫瑰花的價格則陡然上漲。

**********

無論在什麼時代:流行語錄的小冊子時代,只有四大名著的少書的年代,還是現代的觸屏時代,引導孩子讀書,只有一個目標——和孩子一起,營造輕鬆,甚至浪漫的讀書環境,才是最最主要的!舍此,不是趕鴨子上架,就是葉公好龍一樣的空談,最終空歡喜一場!

憑我當老師和陪自己孩子讀書的經驗,要讓孩子戀上讀書,最忌諱的有三點:

  1. 強近孩子讀遠離了他們時代和生活的經典和名著。

  2. 空降讀物,像開關水籠頭一樣的,強制開關孩子的讀書興趣和習慣。

  3. 閱讀興趣是過程,是個性愛好。切不可閱讀伊始,就制定高大上的閱讀「目標」。

在語言、想像和敏感度各方面的能力,以助他們更深刻地「體驗人生」為長遠目標。



觸屏時代,可怕的不是讀紙質書,而是不讀書、不讀好書。

觸屏時代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用平板讀書?不知道他們讀的書是否開卷有益?我也並不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但我知道一定很少很少。

這個金錢至上的浮躁時代,很多人都喜歡快餐文化。更多人喜歡的是看視頻,哪怕有些人看文字資料,他們也是看一些娛樂八卦小言情。我去圖書館借書的時候,那些相對專業一些的書總是格外新,而那些言情小說娛樂八卦雜誌總是格外舊。

因此,我覺得讀電子書還是讀紙質書並不重要,只要我們在讀書。當然,讀書要讀好書。我們並不排斥網路小說,有些網路小說作者的作品確實寫的不錯,但是,真的是寥寥無幾。

那麼我們該怎麼樣引導我們的孩子讀書呢?當然是從興趣出發。

我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看名著相關的電影,然後告訴孩子們,其實有些情節是不同的,然後孩子們可能會自己就去找書看。至少,作為大孩子的我,是這樣的。

我們可以給孩子們講,這本好書中的一個有趣的片段,然後,引導孩子自己看去整一本書。

孩子總有喜歡的一個方面,而在這方面總有一些優秀的書籍。還可以,嗯,給孩子買許多他感興趣方面的書,然後在這些書中夾雜一兩本我們希望他的閱讀的書,以大帶小。

我們也可以採用一種獎勵的模式,孩子讀完一本我們希望他讀的書,有所收穫,我們就可以給他買一本他想要讀的書,或者是可以做想要做的事情。



電子產品的跟新換代,在觸屏時代里,我們不能丟棄傳統的讀書習慣。觸屏時代,並不是一個「遊戲至上」的代名詞,其實我們可以做跟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讀書。

無論是紙質書籍,還是時下流行的電子水墨屏,都是傳播文字的一種好的工具。家長們也該正確的引導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首先,在家庭中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讀書氛圍。如果家長自己只顧著低頭看手機,玩遊戲,那麼在潛移默化中,也給孩子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孩子認為玩遊戲,才是理所應當的。其次,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指導,陪伴孩子一起讀書,養成好的習慣。或許還有很多字不認識,需要家長在旁邊幫忙解釋。最後,要跟孩子多多的討論,不是讓孩子看完了還一知半解,就算完成任務了。了解孩子對於內容的掌握程度,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讀書。

老師也同樣需要給孩子正確的指導。一方面,要定期給學生們推薦一下適合的課外書籍來開闊視野,畢竟還是要結合學生的知識程度配合去讀書。另一方面,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死任務,應該把讀書當成一種愛好,從中發現學生的特長知識。

一個有素質有內涵的人,需要用讀書來裝備自己。都說要多讀書,讀好書,才能充實自己,豐富自己。從不同的書籍中,領略不同的故事。當讀的書多了,你才能滔滔不絕,滿腹經綸的跟別人去交流,享受其中的樂趣。



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會選擇看電視劇,或者是看電影,也會有人喜歡一些娛樂節目,可是真正喜歡讀書的人很少,真正可以沉下心來讀書的孩子更是沒有幾個,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讀書會越來越少,而且孩子們甚至不喜歡讀書呢?我估計很多的家長會感到困惑,曾有毛主席就跟我們說過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飯可以一日不吃,書不可以一日不讀,由此看出書的重要性。


國際兒童圖書節是今天,因為這一天是偉大的安徒生的誕辰紀念日,說道安徒生大家都知道,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童年都看過他的書,所以現在國際上才會把這一天定位國際兒童讀書節,可是孩子讀書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現在的孩子對於讀書不是很喜歡,而且現在是觸屏時代,家長和老師很要動動腦子了。

解決這件事情,我覺得還是需要我們教育孩子讓他們喜歡讀紙質的書籍,因為有專家指出紙質書籍是不可代替的,因為這類書籍可以使人養成真正的讀書習慣,而且利於孩子吸收裡面的知識和文化,所以我覺得老師和家長應該先引導孩子們喜歡看紙質書籍,這樣才能夠引導孩子真正的愛讀書。


家長是教育孩子的一個重要人物,要想給孩子一個讀書的好習慣,那麼家長就要以身作則,每天家長給孩子一本書,自己也要看一本書,孩子自然會覺得家長是自己的榜樣,也開始有樣學樣,這樣孩子慢慢的就會形成自己的讀書好習慣。家長千萬注意一下,不要在孩子看書的時候,自己玩手機,看電視,這會影響孩子。


老師在學校的時候,要給學生們講一些看書的好處,最好可以舉一些實際的例子,這樣可以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孩子們知道讀書的好處。老師也可以組織孩子一起讀書,然後讓學生說一下心得,長期堅持下來,孩子讀書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家長和老師要配合,相互做好溝通,這樣就可以培養孩子的讀書意識了。


觸屏時代,家長和老師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讀書?現在的孩子除了課本,很少自己主動去讀一些書籍了,我認為引導孩子讀書,就要從自己做起哥哥孩子樹立榜樣,還要買一些刊物吸引孩子這樣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對讀書產生興趣。下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和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我們現在處在信息時代,很多東西都可以在屏幕中找到,可有些東西是屏幕去年承載不了的。引導孩子正確的讀書觀,就需要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書籍,各種各樣的書籍,現在很多人都會用一些電子產品來給孩子睡前讀故事,這樣雖然也能起到作用,但是不如再去買一本同樣的故事書,如果孩子感興趣,他就會自己去翻看,這樣才能起到引導讀書的作用。不要讓孩子過於依賴電子產品,家長需要營造環境與氛圍。

第二,我見過好多喜歡讀書的同學,他們都是喜歡寫作,或者是喜歡故事,無論是歷史還是神話,他們都有自己感興趣的點。我認為老師在學校,不應該僅僅教學生怎麼寫應試作文,還要教他們寫精彩的作文,我上學時,老師會經常表揚並且課上朗誦寫的有特點,有新意的文章。我自己那時候就拚命的寫新意,為了引起注意,結果也很不錯。我的幾篇創新小說,也被課堂朗讀了,甚至一篇寫愛情的,也被表揚了。那個時候我就特別喜歡讀書,讀一些讓自己拓展思路的書。我認為老師的引導與表揚,對學生的引導真的很重要。

第三,引導孩子讀書,最關鍵的還是找到孩子的興奮點,不能一味地規定孩子讀什麼,讓他自己選擇,就算是雜刊,報紙,漫畫,都有利於孩子讀書的培養。如果可以的話,家長本身有讀書的習慣,更能影響孩子的生活,因為有這樣的底蘊,會讓孩子更親近書本。

希望孩子們,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讀書可以增長一個人的見識,還可以增加一個人的氣質,真的很受用。


不管是觸屏時代還是紙質書時代,我覺得都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看書,只是媒介不一樣而已。對於喜歡看書的人來說,紙質和觸屏本質上都沒什麼差別,都不妨礙讀者從中獲取見識。只是有的人比較享受紙質帶來的真實感和美好的內心感受。


不過,觸屏時代的到來確實會給孩子們帶來一定的影響,觸屏時代的到來不僅是變革人們讀書的方式,更讓孩子的娛樂多了別的方式。因此,觸屏時代對孩子是存在較大的誘惑的,在遊戲、影視娛樂等的誘惑下,家長和老師更應該重視起孩子讀書的情況,以免孩子荒廢了讀書。


對於應該為孩子推薦什麼類型的書籍,我覺得不需要有過大的限制,最好是跟他的年齡相適應,可以比較容易理解到書中的內容。至於種類和題材我覺得可以寬泛一些,科學、推理、小說、散文等等都可以讓孩子涉獵,至於孩子對什麼比較感興趣,就讓孩子後期自己去選擇。可是,我覺得還是要養成孩子高品位的閱讀,不要讀太多那些低俗的小說,不是完全禁止,而是要有一定量的限制,起碼不能沉迷。孩子是不是愛讀書,也得看家長們是不是愛讀書的人,如果有一對愛讀書的父母,那想必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不會不喜歡讀書。家長可以從小就將孩子的讀書習慣培養好,這對他以後大有裨益。


至於老師們可以在上課的時候,為學生布置一些書籍閱讀任務,讀完之後讓學生們說說感想,寫寫觀後感之類的,這遠比做十張卷子要好多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孩子的文筆,還培養孩子獨立的思想和思考方式。


不知道有多少和我一樣感覺的人,書還是讀紙質的好,哪怕電子書更方便,更快捷,資源更豐富,代價更低,我還是喜歡紙質的書,那種翻頁的感覺,那種手感,是不可能被取代的。所以,如果我是家長,那麼我仍然會給孩子準備紙質的書,帶著孩子讀紙質的書。以紙質為主,以電子為輔。

觸屏時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並且必然將繼續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是,或許是小時候接觸的是紙質的書籍資料,我始終無法割棄那種翻頁的感覺,那種真實的感覺。

觸屏時代的東西很方便,也很快捷,但是當你的手機平板上邊還有視頻軟體,還有幾款遊戲,比如可以下載安裝王者農藥,諸如此類的遊戲,我們很難要求自己做到靜下心來安安心心地去看書,去接受真正的知識,而不是把休閑娛樂當做我們的全部。既然我們都無法做到,又這麼可以要求我們的孩子,就必須得做到在這樣的情況下「坐懷不亂」呢?!

讀書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心境。內心不安靜讀不下去一本好書,不能理解一本好書。讀萬卷書,卻不一定真讀了萬卷書,讀書不是刷單量,更不可以急功近利,既然是這樣,那麼又這麼可以就是要求我們的孩子面對誘惑無動於衷呢?或許ta拿著手機讀了一千本,但是,ta有多少次回顧,有多少次溫故知新。如果電子書做不到,不能給我們這樣的感覺,那麼讀ta它又有什麼意義。書是需要回味的,只有紙質的,才能給我想要的感覺。

信息化時代可以改變很多東西,但是也不可能做到改變全部得東西。


讀書的重要性和意義大家都知道,以前紙質書本盛行的時候,孩子看什麼書,作為家長和學校還能看到一二,但是現在電子書,孩子平時看些什麼書就比較難知道了,如果孩子故意瞞著父母老師,也沒有辦法。


觸屏時代,看什麼書都不是那麼困難,一部手機就可以實現。但是,孩子所接觸到的東西也更多、更雜,如果不注重引導的話,那麼很容易就會走入歧途。還有另外一些孩子,因為觸屏時代更加有趣、更加新鮮的東西很多,對於閱讀根本提不起興趣來,基本上玩遊戲打發時間。所以,觸屏時代,作為老師家長,如何去引導孩子閱讀一些書籍很重要。


所以,對於那些不會主動去讀書的孩子,老師和父母可以適當的給一些壓力,比如要求學生閱讀一本書之後寫讀後感上交,雖然這樣並不是孩子主動地去閱讀的,但是對於從來不會去閱讀的孩子來說,還是能夠起到一些作用。至少,他們可以開始嘗試著去讀完一本書了,哪怕只是為了做作業。


對於那些不會挑選書籍的孩子,可以適當的引導一下,跟孩子交流一下,告訴他們哪些書籍是值得我們閱讀的,值得認真細讀的,哪些書籍可以娛樂下打發下時間。


當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讓孩子沉迷進去了遊戲等等之中去,這樣不僅不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對於孩子的學習、健康等都是有影響的。


我始終覺得,言傳身教才是引導兒童進行閱讀的最好方法。




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多元化,我們的娛樂生活也越來越豐富。相應的,書籍,特別是紙質書,正在逐漸遠離我們生活,每日閱讀成了一件不可想像之事。然而作為家長,他需要督促要求自己的孩子去閱讀。但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絕對模仿對象。父母如果是閱讀愛好者,孩子自然而然便會受影響而愛上閱讀。反之亦然。作為家長,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是引導自己的孩子愛上閱讀的不二法門。




在學校教育中,書籍當然是不曾缺席的。而教師作為學校教育的承擔者,與閱讀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繫。但不可否認的是,與教師聯繫最緊密的卻是教科書之類的書籍。而要引導學生閱讀,教師自身也必須與閱讀建立良好關係,課堂則是用來引導閱讀的最好媒介。不單是語文老師,所有的課程承擔者,都可以利用課堂的富餘時間,與學生分享他們自己的閱讀經歷、閱讀感受,向學生推薦一些高質量書籍。班主任更可以利用班級管理者的身份,創造共同閱讀的氛圍,引導學生組織相關閱讀活動,促進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形成。




當然,除了這些主動類行為,適當任務類的引導行為也是必不可少的。人有惰性,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自律能力有待加強。這就需要家長與教師互相配合,教師按照學習進程適當布置閱讀任務,家長則在他的能力範圍內監督指導孩子完成任務。這樣的家校互動,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更為有利。


推薦閱讀:

生孩子的人是怎麼想的?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清新時報的報道《雙培計劃:名校里的「中等生」》及相關政策?
如何看待2016年廣東分數線如此之低?
未來30年,你的孩子將面臨怎樣的職業世界?
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嗎?

TAG:時事熱點 | 校園生活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