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發生,有哪些值得我們反思?
20歲的顏艷紅萬萬沒有想到,她會以這種方式一夜成名。
只是為了「好玩」,她雙手捏住班上男童的耳朵,把他拎了起來。為了留下這個「好玩」的瞬間,她還叫正在班上實習的童老師幫她拍照。 本來這張照片也會同其他的多張照片一樣,安靜地待在這個「90後」女孩的QQ空間,而現在,這張照片宣告了她教師生涯的終止。 因算不出10加1等於幾,山西太原一5歲女童10分鐘內被老師連續抽打70多個耳光;因為操沒做好,陝西4歲男孩的手被老師用鋸條割出血…… 在安徽省合肥市金星幼兒園園長李華看來,此類事件的發生,首先是師德教育的缺失。「這一點上教育主管部門的督查、幼兒園管理者的責任心至關重要。」 「園長如果從老師入職到教學過程中的考查嚴格把關的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干這項工作,愛孩子是前提,而這種愛是能夠在日常教學中看出來的:對孩子的熱情回應,給孩子的擁抱等等,這些細節,都可以反映一個老師的品行。目前很多投資集團看中了幼教市場這塊大蛋糕開始辦幼兒園,但對師德培養卻參差不齊。」李華說。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資深心理諮詢專家楊夢華認為,涉案教師做出此類舉動,或因沒有很好地管理自我情緒。 楊夢華說,現在的「80後」甚至「90後」年輕教師,他們情緒失控的原因來自兩點:一是他們多數作為獨生子女長大,備受家長呵護,自我中心是他們的成長標籤;二是他們生長的環境,包括物質的寬裕和思想的開放,導致他們社會化的狀態相對弱,個性化的狀態比較強,社會責任和社會規範在他們身上表現得不如父輩甚至更上一代那樣強。 「但他們的主觀意識並非真想傷害別人,不是那種跟你有多大仇恨採取報復行為,僅是為了滿足自我情緒的衝動,由此造成對孩子的傷害。然而,這種傷害對7歲以下孩子的人格成長影響非常嚴重。」楊夢華說。有輿論指出,一些虐童現象的產生也反映出應試教育指揮棒下,中國學前教育過於功利。
據了解,山西老師「打70多個耳光」的直接原因竟只是孩子做不出一道算術題;2011年,陝西省旬陽縣磨溝幼兒園代課老師薛同霞因小朋友不能完全背誦課文,便用火鉗將孩子們的手燙傷。在中國家長「不能輸在起跑線」的情緒下,農村地區中小學體罰現象更為普遍,有的家長依然信奉「不打不成才」的荒誕邏輯,甚至囑咐老師,「孩子不聽話就打,都是為了孩子好」。 幼兒園學小學的東西,小學上中學的課,有評論指出,超前教育受到家長追捧成為了幼兒園出現體罰現象的溫床。 公共幼教資源匱乏成「誘因」 在溫嶺幼兒園虐童事件中,顏艷紅沒有教師資格證被媒體反覆提及。據了解,在藍孔雀幼兒園的16名教師當中,包括園長在內,也只有3位老師具備教師資格證。 「考慮到現實問題,持證上崗的幼師遠遠滿足不了幼兒教育的需求,先上崗後考證的問題普遍存在,目前幼師隊伍中持證上崗的比例是40%。」溫嶺市教育局副局長滕林華表示。 10月26日浙江省教育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一個數字,透露出浙江省幼兒教師隊伍的隱憂——目前沒有教師資格證的幼兒教師有4萬多人。 虐童事件由此引發了人們對公共幼教資源缺乏的反思。實際上,這種現象全國各地普遍存在。 此前,山東省教育廳也公布了他們對全省17個地市,194所幼兒園的抽查結果。抽查顯示,53%的幼兒教師沒有取得教育部認可的教師資格證書,17%的園長沒有取得園長任職資格培訓證書。其中德州市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幼兒教師比例為零,萊蕪市的這一數據是3.2%。 一邊是民辦幼兒園爆髮式增長下管理不到位、幼師資源嚴重不足,另一邊則是公辦幼兒園供不應求的無奈格局。隨機採訪的家長,絕大多數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公辦幼兒園,因為它經費充足、硬體好、師資條件好。但是把孩子送進數量有限的公辦幼兒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位長期從事幼教工作、不願提及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在很多民辦幼兒園,老師沒有編製,前幾年連勞動合同都不簽,說開除就開除。相當一部分人每月工資只有1000多元,甚至還沒有保姆收入高。 「目前,幼師可以說是最需要人才卻最留不住人才的崗位,要求老師會彈、會跳、會寫、會畫,但是收入卻和付出不成正比,長此以往,越是有能力的人越不會在這個領域干很久。園方招人標準也只能隨之降低。」她說。 長期關注留守兒童研究的安徽省知名社會學家王開玉指出,尤其是進城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的入園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他們中很多人都在「黑戶」幼兒園上學。 「如果教育資源長期得不到平衡,行政監管經常缺位,法制的陽光照射不到,缺少教育公平的幼教體系內就有可能產生虐童行為。」王開玉說。 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王開玉認為,中國學前教育必須儘早擺脫「應試」影響,加強對生命尊重和敬畏的教育。同時加強師德建設,並從職業規範、法律與制度層面解決幼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問題,政府則要加大投入,保障和提高幼師的收入待遇。 11月13日,以「尋釁滋事罪」被批捕的顏艷紅,被當地檢察機關做出「暫不批捕決定,案件退回警方重新偵查」,11月16日,顏艷紅無罪釋放。儘管如此,關於虐童罪是否應該入刑的討論並沒有停止。 目前,我國刑法並無「虐童罪」,已有的虐待罪僅限於虐待家庭成員,且量刑一般不超過兩年。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星水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我國將虐童行為入刑,「條件已經成熟」。 「我國未成年人的比例約佔總人口1/4,城鎮居民又多是獨生子女,避免虐待事關兒童最基本的生存權利,無論從家長的期待還是國家的未來角度,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都應該優於成人,實行『特殊人群、特殊保護』。」張星水說。「我國原則禁止虐待兒童的法律法規很多,比如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但大多是倡導性的,不足以保護兒童免遭傷害。」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教研室主任皮藝軍表示,從虐童行為本身的內涵看,它其實包括了所有對未成年人的侵害,不止幼師進行肢體傷害那麼簡單。
皮藝軍說,未成年人保護法里有類似規定,但不具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保護法缺乏一套可落實的司法程序。兒童是沒有社會化的群體,依賴性非常強,一旦受害,沒有獨立表達訴求的能力。兒童有什麼樣的訴求,向誰起訴,誰來控訴,誰來負責,都沒有相關規定。」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會會長姚建龍對媒體表示,不可操作性首先是現有法律對「什麼是虐待兒童」定性不清,以致很多人不知道虐待兒童的邊界,也不認為取樂、侮辱、忽視兒童的行為屬於虐待。 在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著名律師劉曉穎看來,虐童行為入刑,是放寬虐待兒童的入罪標準,「將沒有造成死傷但是性質惡劣的,或者有可能對兒童造成傷害的行為予以定罪,這是法治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不過,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劉憲權撰文指出,不應過度受輿論與民意的影響,在刑法中增設所謂的「虐童罪」。 「現在真的已經到了防止『刑事立法狂躁症』的時候了,即我們應該糾正一有風吹草動就增設刑法新罪名予以應對的錯誤理念。」他說,「事實上,我國現有的刑法條文中有關故意傷害罪、侮辱罪等的規定,已經足以調整相關虐童行為。」 劉憲權在文章中說,時下大量存在的虐童行為並不構成犯罪,也沒有必要一定要運用刑法對當事人追究刑事責任。現代法治社會中沒有刑法是萬萬不能的,但是,刑法也絕非是萬能的。 「刑法作為最後一道防線,只有在其他法律盡其效用而不足以調整時才能動用。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的舉報和監督機制,形成體系化的、成熟的兒童保護法律體系,建立專門的兒童保護福利機構才是我們應當關注的焦點和著手解決問題的出發點,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實現兒童利益的最大化。」劉憲權說。據媒體報道,多名幼兒家長反映,北京市朝陽區管庄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老師涉嫌對學生扎針、喂藥片。今天,朝陽區教育委員會工作人員告訴媒體,已成立工作組進駐幼兒園調查。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3名涉事老師已被停職。數十名家長等候在幼兒園門外想了解情況,他們希望見到園長,並要求查看園區監控視頻,但被保安攔在門外。然而這次事件的發生,我們需要反思些什麼?
幼有所育底線不容擊穿
遭遇老師扎針、喂不明白色藥片……這兩天,北京紅黃藍幼兒園再現疑似「虐童事件」,目前孩子的描述、部分曝光照片、家長的控訴不斷刷屏,目前,朝陽區教委和警方都已經介入調查。在社會輿論高度關注的強光燈下,此事因何發生?有多少孩子受到傷害?孩子們受到何種程度的傷害?種種問題,相信很快就會有權威而清晰的答案,相關人員必然會被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應該說,絕大多數托幼機構、幼兒園,都有著規範、科學的管理,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放心託付。不過,從上海攜程親子園教師喂孩子吃芥末,到廣西合浦縣廉州鎮小紅帽幼兒園、玉林市玉州區旺盧村小天鵝騰飛幼兒園,再到北京金色搖籃幼兒園、紅黃藍幼兒園,近期的這些事件,雖然都屬極端個案,但都擊中了孩子這根家長綳得最緊的神經。孩子們的身心傷害、事件引發的負面輿情,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幾率,都不僅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應該在源頭上予以整改。
要讓法律有「牙齒」。
對待孩子,任何施害行為都是不道德的,更涉嫌觸犯刑法。從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刑法修正案(九)擴大虐待主體範圍,我國在立法上並不缺位。可是,再完備的法律,如果量刑不夠、懲治無據、執法不嚴,也難以達到立法初衷。從這個意義上說,必須通過梳理和總結案例,在舉證查證、快速反饋等方面探討可行性措施並廣而告之,拿出更權威的法律解釋、更有效的執法示範。保護兒童的法律,只有真正「帶有牙齒」並嚴懲不法行為,才能讓定罪和處罰更具針對性、更有威懾力。
要讓課堂有「陽光」。
虐童事件輿情短期集中爆發,當務之急應該組織起來,讓防虐待、防性侵等兒童課程進入托幼機構,給孩子、家長、老師都上一課,講清楚如何對虐待性侵說不,如何發現和處理問題,以及觸碰紅線的嚴重後果。此外,也應加強投入,通過技防監控,確保監控探頭全覆蓋,實現園內無死角。據悉,北京市已經有所行動,正在迅速排查相關隱患。辦學進入正軌、安全沒有死角,才能還孩子們一片晴朗的天空,這既需要頂層設計,又離不開全社會的智慧眾籌、行動眾籌。
要讓監管有「力量」。
與發達國家的經驗相比,我國托幼、學前教育無論辦學還是監管都有不少「短板」。因為需求與供給矛盾突出,民辦幼兒園和民辦培訓機構的數量迅猛增長,算商業機構還是教育機構,並不清晰。本來相對民辦中小學來講,「非法」開辦的門檻就不高,同時既可以在教委註冊,也可以在工商局註冊,不僅存在多頭管理的情況,而且存在幾個公務員要管幾百所公辦幼兒園和幾百幼托機構的現實。辦學與管理、監管與保障之間的巨大縫隙,不能光靠給管理者打棒子壓擔子,還應該加力量派人手,提高治理水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要讓幼師有「素質」。
這些虐童事件無不表明,幼師若是素質差,幼兒就會遭殃。提高幼師素質、抬升准入門檻、完善幼師培養,是解決此類問題時不能繞開的一環。嚴懲虐童幼師,與關心幼師待遇和培養,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從問題出發,針對「幼師真窮、幼教真苦、托幼真難」的現實情況,有必要設定幼師收入補償制度,有必要彌補幼師心理落差以增強職業認同感,有必要通過職稱評定等方式將幼師納入統一管理,有必要對幼師上崗進行資格審查、定期考核、不定期淘汰……或許,這樣才能讓真正愛孩子的人從事培育「祖國花朵」的工作,才能讓孩子在健康溫馨的學前教育中免受無謂的傷害、形成完整的人格。
十九大報告明確宣示:要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許多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等待/但是孩子們不能等」,孩子們是屬於未來、屬於明天的,但保護孩子需要從今天開始,吹散虐童陰影,守住「幼有所育」的底線,才能讓「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發展」的溫暖目標得以實現。
最近,隨著各地一系列虐童事件在各大網站、報紙、電視上頻頻曝光。扯耳朵、扔垃圾桶、用膠布粘嘴巴、互打耳光、扒光衣服示眾等這些觸目驚心的行為,有個別「老師」沒人性的還認為這樣的虐待兒童很有趣,專門叫人拍下照片上傳自己的QQ空間讓大家看看,嚴重損壞了教師的形象。社會反響強烈,電視上、報紙上、網站上紛紛有人指責,有的還編了歪歌,唱著指責這些事件的行為人。,「虐童」成為最熱門的話題,有父母開始對孩子進行「防虐」教育,有的爺爺奶奶甚至多次往返學校「隔牆探班」……
眾多家長開始擔憂孩子在幼兒園的處境,老師也遭遇了信任危機。老師是個值得人們尊敬的職業,特別是幼兒園老師,他們是孩子們接受啟蒙教育最早接觸到的人,應當更多的給予關心和愛護。孩子進幼兒園完全是懵懵懂懂,沒有太多太大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作為老師更應該耐心的去教育和引導他們,讓他們有個好的起點。這麼過分的老師,這麼變態的行徑。只會在他們的世界裡會留下巨大的陰影,整天充滿著恐懼和害怕,這對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多麼大的一種傷害!這樣惡毒的行為,實在難以想像她們怎麼忍心下的了手,她們在做這些她們自己看似好玩的事情時,懷著怎樣的心理?都說母愛是女人的一種天性,我不知道她們的那種天性哪去了,更何況她們還是老師,種種行徑令人髮指,不禁讓人懷疑:這樣的人也配當老師嗎?基本的良知和愛心還在嗎?孩子小,頑皮是孩子的天性,做錯事很正常,老師適當的懲罰也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可是過分了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的比較多,大人們都很心疼很愛惜的,誰願意看見自己的寶貝受這樣的虐待啊!
愛生,是一個教師最起碼的職業道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明確規定:我們要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使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我在網上也看到「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及行為準則」,是一個幼兒園自己制定的。國家發布的只有「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幼兒園是參考執行,並沒有針對幼兒園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的文件,而她們制定的「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及行為準則」,是針對幼兒園的具體情況的,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熱愛幼兒,循循善誘
1.對幼兒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全身心地關愛每一個幼兒,熟悉每位孩子的發展狀況,了解、關心每位孩子的成長。
3.面對有害於學習、健康、安全的各種情況,應為保護孩子而作出相應的努力。
4.不論種族、民族、性別、家庭出身,要對班內孩子一視同仁,不偏愛,不歧視。
5.要善於激發孩子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
6.要對困難兒、問題兒、特殊兒採取針對性教育,求得每位孩子的發展。
幼師虐童事件的頻繁出現,猶如一顆毒瘤時刻刺痛著家長們的心!互打耳光、扒光衣服示眾等眾多行為扭曲了教師的形象和人格。這些行為的結果,不難想像,這些孩子將要承受多大的心靈傷害。面對學校,面對老師,又會有多大的心理壓力。他們今後的成長,還能有天真爛漫,快樂無邊嗎?人心都是肉長的,人人都是父母生的,個個都是當過學生的。換位思考一下,當你還是學生的時候,老師如此虐待你,你又會是什麼感受?善待學生就是善待自己,體罰學生最終是懲罰自己。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幼兒正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教師對其的影響不僅是一時的,更是一生的。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幼兒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是需要我們付出大愛的。讓我們能都能嚴格遵守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愛崗敬業、奉獻幼教。
怎麼教育,如何溝通,怎樣做一個好家長,好老師,值得我們好好的深思!
被集體喂藥性侵長達一年,猥褻至暈迷,注射棕色液體,喂白色藥片,脫光罰站?這不是電視劇情,這是北京某幼兒園,即攜程虐童事件後發生又一起令人震怒的事件!家長們已經報案,警方已介入調查。
本案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官方結論,但民間輿論場給定的罪怕是槍斃老師幾個來回都不解氣的,因為他們編造了很多沒有證據證明的事實。
學校雖然有不可饒恕的責任,也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但孩子所失去的永遠無法彌補。作為父母,我們真的應該反思反思,我們究競能為孩子做什麼?
不僅僅是保護自己,更要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此事應該警示天下父母,以下一些方法希望能對爸爸媽媽們有用:
一、教給孩子防範常識。
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與同學和睦相處,遇有衝突第一時間給老師反映,除了學習需要,不要單獨行動,要有性別意識,要有防騙意識,要有法律意識,例如:學校、幼兒園、託兒所的教職員工如果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對孩子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
教孩子看穿謊言
謊言1:我是爸爸的朋友,你爸爸讓我來接你。
謊言2:我們來玩個遊戲吧。 告誡孩子:對於接受過性教育的孩子來說,他能夠判斷出這種「遊戲」並不是什麼好事。
謊言3:放學後老師單獨教你,謊言背後:即便這是個沉重的話題,卻不得不承認,近年總有老師侵犯學生的事發生。以教學之名性侵孩子讓人心痛不已。告誡孩子:如果老師在此期間想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要學會拒絕,同時要把事情告訴爸爸媽媽。
謊言4:陪我玩吧,給你洋娃娃。謊言背後:孩子還小,也許並不知曉性侵犯的利害關係,在受到糖果、玩具的誘惑後,就有可能放鬆了自我保護的意識。告誡孩子:對生人的禮物說不。
父母也要學會觀察。
四、要營造良好的溝通環境。如果發現孩子異樣,要學會打開孩子心房。首先穩住情緒,過激反應,反而會讓孩子保持沉默。當然前提條件是,要有一個可以開放交流的家庭環境,孩子能夠信任父母,並且願意分享感受。其次,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能夠保護他們,是最堅強的後盾。
要與老師保持良好溝通。
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要隨時與老師進行面對面或者微信交流。必要的話,第一時間報警。每次溝通後都保留信息文本或錄音,包括日期。希望以上這些能夠幫助爸媽,讓我們的孩子不再受到侵害。
「攜程親子園」事件風波未平,緊接著又被爆出「紅黃藍虐童事件」,而最近半個月竟然有七起類似事件被曝光,這不得不引人懷疑: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我想該類事件不是個案吧!尤其像「紅黃藍」這樣在全國有300多家的大型幼兒園,首都的都尚且如此,其他的估計也好不到哪兒去。對於該類惡性事件,真的需要整個社會去反思:
第一,我們對教育機構是否太過於信任?
筆者認為,不要覺得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就不會有喪盡天良的事發生。虐童事件頻發,折射出的是有些人的心理就是扭曲的、變態的。這樣的人有多可怕,在生活中你是很難見到的,他們會隱藏得很好,只有一不小心露出馬腳,被揭人露出來,你才會發現。所以無論你的孩子在哪裡讀書,家人都應該保持一種警惕,多關注孩子。
第二,我們對孩子的關注是否太少?
在紅黃藍事件和攜程幼兒園事件中,都是因為家長關注到了孩子的異常,使事情及時曝光,推動警方調察。對於孩子的關注,家長不僅要關注到孩子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心理。所以,孩子與父母應該多交流,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三,對於送孩子去哪裡讀書,我們是否對學校做了足夠的調察分析?
一般情況下,很多家長為孩子挑選的學校,要麼是在這個地方它是一所最好的學校,要麼是選擇一個離家比較近的學校。一般人很少會去調察分析,某個學校的老師是否都有教師資格證,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幼師,這所學校它的背景是怎樣等等問題。筆者認為這些問題都是很重要的。
第四,對於小孩子的話,我們是否經常不當真?
在紅黃藍事件中,有的家長在聽了小孩子的一些描述後,不當真,以為是孩子在表達可能有些誤會,結果就拖延了真相曝光。如果家長能夠再多多地刨根問底一點,是否就能對孩子再減少一點傷害?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去反思的。
第五,有些教育需要家長提前教給孩子們。
比如說孩子沒生病就不會經常打針吃藥,不可以隨便親別的小朋友和老師,老師是不可以脫他自己衣服的……要使孩子對這些教育有所認知,這樣家長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
紅黃藍的性侵事件一出,專家紛紛表示:家長應該提前給孩子做好安全教育,告訴孩子遇到了危險或者壞人,回到家裡要及時告訴父母,孩子不應該為壞人保守秘密;另外要對孩子進行足夠的性教育,讓孩子提前知道身體的哪些部位不允許別人觸碰。可是專家這些不痛不癢的觀點,並沒有觸碰到問題的實質。這也就是為什麼,虐童、性侵幼童事件屢禁不止的原因,因為我們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它的成因。
專家的建議超乎年齡
三種顏色的幼兒園被調查者說出最恐怖的一句話:"老師有一個長長的望遠鏡一直能伸到你們家裡面,你做什麼說什麼我都能知道!"
難道我們應該在入園之前,就對不滿三歲的幼兒進行全面的性教育嗎?那些活塞運動脫光了衣服之後,長長的望遠鏡,可以看到你家裡發生的事情,都要告訴孩子們?只是說的話孩子恐怕理解不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那作為父母是不是都要演示給孩子看?
專家的建議似乎有點超乎年齡,而且效果並不好,更何況在幼兒園與家長孩子對立關係中,家長孩子本就是這類事件中最弱勢的群體,如果沒有如今發達的互聯網滾雪球效應的發酵,沒有明星助瀾,那麼所有的罪惡都將淹沒於無形。
提高教師尤其是幼兒教師的准入門檻。幼兒教師,尤其是私立幼兒園教師,並沒有任何明確的法律條文、職業規章制度、行業准入標準,因此管理非常的鬆散,這些教師或者成為保育員並沒有事業編製,人員流動性很大,不僅是行業內跳槽,還存在跨行業流動,比如有部分體育生畢業或運動員退役之後不好找工作,就去幼兒園當體育老師,我也有學工商管理的同學大學畢業當全職媽媽,孩子入園後想繼續陪孩子成長,就應聘去私立幼兒園繼續帶娃的。
各種動機目的、各種學歷人品並沒有一個規範應聘標準,自然行業規範性就非常的差,我們甚至無法對於出過事故的幼兒教師進行行業禁入!沒有辦法取消他的教師資格,或者說幼兒教師並沒有規定其必須考取教師資格證,也不會因此吊銷教師資格證,取消這個職業的准入資格,那麼他們,就會肆無忌憚、沒有制約!而這件事情,比醫生做錯一台手術要嚴肅得多,醫生的失誤只是這一個人,教師面對的是一群人,他的一句口頭禪都會影響一群孩子 更何況是群體性侵?
所以,作為一個職業必須要有更規範的管理,嚴格入行門檻。
將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之中既然所有的孩子都要進行學齡前教育,那麼我們應該將幼兒教育納入社會保障,進行義務教育,這樣對老師也會有更穩定持續的發展機會,人員素質、穩定性提高,家長也可以更安心。
那些提出來要在幼兒園每一間教室安裝攝像頭,讓家長在手機上隨時查看孩子入園狀況的,我覺得並沒有太大必要,因為職場父母完全沒有精力,七八個小時盯著屏幕查看孩子的狀況,偶爾看一眼又不可能發現孩子的狀況,而全職媽媽即便是有充足的時間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盯著老師查看,那麼將會使生活的全部被一個軟體綁定失去自我,生活在一種焦慮狀態中。
從攜程幼兒園到紅黃藍,越來越多大牌、連鎖的幼兒園被調查,可是調查之後,我們等到的卻總是不了了之!!!每次都是只能讓父母自己回家教育孩子防止性侵!每次都是開除一個臨時工!每一次不了了之都會給後來人更大膽量,更大犯罪勇氣!因為犯罪成本太低了!!!
我們需要的不是安裝攝像頭加強家長對老師的點對點監督,而是從法律制度層面加大處罰力度,提高犯罪成本。
如今這個焦慮的社會,每個成年人每天都忙忙碌碌,所以忽略了真正重要、真正需要我們在乎的東西,有時候慢一點、停一下並不是鬆懈,而是不留遺憾。有時候,有些「過錯」比錯過更錐心!
因為特例,所以關注。
其實以前並不是沒有發生過幼兒園虐童事件,只是沒有大面積的曝光出來。但由於「攜程」這個大企業旗下的親子園事件(因為主體是攜程,所以媒體才會大肆報道。)被公開後。人們才起了關注,發現原來還有「幼兒園虐童」這一說。特別是為人父母的,近日就更加關注自己小孩的身體與情緒了,也正因為全社會這樣的關注力度加強,陸續被曝光的事件也逐漸增多。這跟我們心中想著要買某品牌的車,就會發現原來馬路上某品牌的車原來有這麼多,並不是說這些事件突然多了起來,而是我們以前沒有留意而已。這些事件雖然令人感到痛心,但某程度來說也算得上是好事,讓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敲響了警鐘,重視幼兒園教育中監管的缺失。
因為信任,所以受傷。就如這次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後的一條視頻中,家長就反映選擇這家幼兒園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收費貴,覺得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很多人擠破頭也進不去呢!但收費高的連鎖品牌就意味著一定好嗎?相信這一次的事件給我們都上了深刻的一課。
因為習俗,所以忽略。80後的父母估計大多是在「鐵棒教育」下長大的,甚至有一句老話叫「孩子不打不成才」,也是因此我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會覺得打罵幾下沒什麼,孩子不能「慣著」,不能太嬌氣。甚至孩子在幼兒園受委屈了,我們都會覺得老師管教孩子嚴一點很正常,覺得可能是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捏造出來的「借口」,加上很多城市裡的父母雙方都需要工作,我們就更少會去真正傾聽孩子的聲音,回過頭可能已經鑄成了大錯。
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一經曝出,就引來廣大群眾怒斥,這背後的隱情也引人深思。那麼這件事有哪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家長如何保護好孩子
1.最好等孩子3歲後入園
有的家長,由於工作忙碌,不得已要在寶寶3歲前就將孩子送入幼兒園。但你可知道,3歲之前,寶寶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自理能力都比較差。寶寶如果受到打罵和虐待並不能及時地向爸媽們反映,也有可能在老師的威逼利誘下,不敢向爸媽告狀。
另外,寶寶的自理能力差,不會穿衣,吃飯,上廁所,也會給老師帶來許多麻煩,影響老師和孩子的關係。所以,如果條件可以克服,盡量等寶寶3歲以後再送他上幼兒園。
2.選擇幼兒園前,多了解打聽
有調查就有發言權,有調查就更了解真相。寶寶入園之前,家長們一定要去附近的幼兒園打聽一下情況,了解一下幼兒園的口碑。也可以諮詢有經驗的家長,問問他們對幼兒園及老師的評價。另外,儘可能不要去很遠的幼兒園,長期以來的早起會使家長和孩子身心疲乏,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3.告知孩子要保護好自己
這點十分重要!家長們一定不要向孩子灌輸「老師的話一定是對的」、「老師的話一定要聽」的錯誤思想。平常,媽媽們應該通過故事、繪本等物品教育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在幼兒園受到欺負,回家後要及時告知爸爸媽媽。如果受到老師的打罵,也不能立即反抗,這樣只會讓老師變本加厲。此時應該「委曲求全」,告訴園長或者等回家後再向媽媽「告狀」。
4.多觀察孩子
家長們別只顧著做「低頭族」了,爸媽們在家裡應該少玩手機和電腦,多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觀察觀察孩子身上有沒有傷痕。孩子鬧情緒不去幼兒園是不要急著訓斥,耐心安撫他,並詳細詢問原因。
二、教育部應加強監管
三、幼兒園應加強自律
1.近期連續曝出的幼兒園教師向兒童施暴事件,引發中國社會深刻反思,幼兒教育事業亟需更多關愛,加大扶持填補幼教資源空缺,改變學前教育觀念,甚至引虐童罪入刑法等呼聲漸高。
一時間,社會上對虐童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法律處罰成本太低,有說幼師素質差,教育不到位等等。從近期發生的幾起惡性虐童事件來看,通報結果要麼是私立幼兒園,要麼是沒有教師資格證的代班幼師,都是以這樣的荒唐的理由向社會和家長交代,而處理結果也只是對責任幼師拘留,對私立幼兒園進行整頓等等,的確是存在法律處罰成本低、幼師素質低的因素。
2.一方面法律對兒童保護的相關條例不夠完善,對責任幼師和責任幼兒園處罰依據缺失,一旦發生虐童事件,也只有公安部門尋找一些拘留、罰款等輕量型處罰為依託,對其處罰,這樣太低的處罰成本勢必不能遏制虐童事件發生。
3。另一方面在於社會不公平矛盾引發,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讓私立幼兒園與國立幼兒園存在著明顯的均衡,從國家過渡來說都是為社會服務,但同樣的服務,卻存在不同的待遇,每一個國立幼師工資、福利月工資有幾千元,而私立幼兒園幼師也只有千八百元,甚至更少。這樣矛盾沒有解決,虐童事件將不會停止。
要讓兒童真正享受到公共服務,享受快樂,享受他們參與的權利、發展的權利,應採取相應的措施:加強保護兒童法律健全完善,設立虐待兒童罪;政府要加大對私立幼兒園的管理,加大對私立幼兒園的財政投入,提高私立幼兒園幼師的工資福利待遇和社會平等地位,提高幼兒園老師的敬業感、責任感,讓其愛心放在孩子上,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幼師對社會的仇視,增強對孩子的愛,虐童事件才能杜絕。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也願他們的未來是美好的,幸福的。
1.各地頻發虐童事件,輿論中有了「不能把學前嬰幼兒教育/托育」當成生意來做的聲音,因為一旦涉及利益,就有利欲熏心、唯利是圖的可能,就會因為逐利而造成對孩子的傷害。但這種說法顯然有失偏頗,也不現實。如果不能把嬰幼兒教育/托育商業化,那就只剩兩種可能:公立機構和公益性質的非營利企業。
2.但事實是,攜程親子園本來就是攜程計劃為員工提供的一個福利單位,用來解決自家公司員工低齡子女的託管問題,後來經婦聯的推薦背書將親子園外包給了第三方運營。但據攜程公關總監宋燕說,「攜程親子園從來就不是個盈利機構,每月由公司補貼錢,什麼樣的托兒機構一個月2580還一天四頓?……」如果宋燕所說屬實,攜程親子園恰恰就是一個在市場競爭外的靠母公司補給的福利單位。也正因為如此,管理者和員工在市場經濟鞭策不到、利益刺激不到的地方才有了對職業輕漫、對責任褻瀆的理由和心態扭曲的環境。
3.目前,私立嬰幼兒教育/托育在國家獲得的扶持政策很少,高額的房租、員工等支出都不同程度地促進了該領域的商業化。 而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與新生兒小高潮的來臨,嬰幼兒託管與教育又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單憑政府的公立幼教/托育機構遠遠滿足不了要求,所以,嬰幼兒教育/托育產業化、市場化已經不是「應不應該做」的問題,而是「怎樣做好」的問題,因為它已經成為了一門生意。
4.另外,不管服務對象是低齡還是高齡,教育本身就是一件責任比天大的事情,關係到人民的素養和社會的繁榮。教育要取酬,但一個人卻不能為了多多取酬而不擇手段地去做教育,也不能因為酬勞不多就在教育上偷工減料。我覺得,不論從嬰幼兒的角度,還是從教育的角度,最最重要的是,創業者和從業者內心一定要有愛。
北京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發生後,很多相關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都是些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畢竟之前我們可能將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工作以及追逐名利上面或者是為了追求更加好的生活上面。但是現在問題已經發生,我們要做的,就是及時地解決問題。各地頻頻曝光幼兒園虐童事件,引發公眾對師德的考問。但實際上,在屢禁不止的虐童事件背後,幼教資源不足、超前教育泛濫、虐童罪入刑等更多問題亟待解決。
園長如果從老師入職到教學過程中的考查嚴格把關的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干這項工作,愛孩子是前提,而這種愛是能夠在日常教學中看出來的,細節,都可以反映一個老師的品行。
必須通過梳理和總結案例,在舉證查證、快速反饋等方面探討可行性措施並廣而告之,拿出更權威的法律解釋、更有效的執法示範。保護兒童的法律,只有真正「帶有牙齒」並嚴懲不法行為,才能讓定罪和處罰更具針對性、更有威懾力。
讓防虐待、防性侵等兒童課程進入托幼機構,給孩子、家長、老師都上一課,講清楚如何對虐待性侵說不,如何發現和處理問題,以及觸碰紅線的嚴重後果。此外,也應加強投入,通過技防監控,確保監控探頭全覆蓋,實現園內無死角。據悉,北京市已經有所行動,正在迅速排查相關隱患。辦學進入正軌、安全沒有死角。
推薦閱讀:
※《防務新時空》對日本外相取消訪華怎麼看?
※黃磊為什麼能生三胎?
※印度人問中國會發展成下一個印度嗎?中國某網民:我們不會倒退!
※有哪些讓人毛骨悚然的真實殺人案件?
※讓我們勇當「為民族復興而努力學習的時代新人」
TAG:兒童教育 | 教育 | 兒童 | 社會 | 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