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名建築師 —— 建築設計的流程

設計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 題記


大家好!我是阿旭 —— 建築師黑人阿旭!

今天是專欄第五篇—— 如何成為一名建築師之建築設計的流程!

最近在看隈研吾的《場地原論》這本書,裡面有一節深深吸引了我,這是有關根津美術館的詳細設計過程,看過之後讓我對建築設計的流程有了更深的認識!

屋頂

根津美術館的基地位於相當於東京的香檳麗舍大街的表參道盡頭,人流量巨大,當時有兩種構思模型 —— 是用傳統日本街道式的牆面還是屋頂來迎接遊客呢?這是首先需要做出的重大選擇。

如果用屋頂接納,那麼用山牆面和用檐牆面(與山牆成90度的檐下部分)是有差異的,場所不同會形成完全不同的關係,如果是山牆面,就會將場所變成山牆的三角形,而三角形這種稜角分明的圖形會與場所形成對峙。如果用檐面,就表示要將場所與建築相互融合。經過慎重思考,他 決定選用屋頂這一元素來表達設計。他這麼做是因為現代的日本街道空間都是用牆面來」歡迎「人們,他想用這種方式來展示這座建築的不同。而且傳統的日本城市,都是通過屋頂這一媒介來連接建築與城市,不過20世紀混凝土普及後,就改為牆面為媒介連接建築與城市,所以這麼做也有一種追根溯源的意味。(個人認為,無論是牆面還是屋頂,其實都可以作為設計的元素來深入設計,關鍵是你想用什麼去表達,設計—— 是多選題!)

檐面不僅起到引導人流的作用,還將基地內外隔絕開來,當人們走進這裡時,迎接他們的是一片「灰空間」,懸挑3.7米的巨大空間相當於是一首曲子的序曲,人們的心情會隨著移動深入而慢慢的平靜下來。想要隔絕表參道的喧鬧,就需要有這種體量巨大的幽暗空間。

在這裡,屋頂 —— 是整個設計的概念,接下來的深入發展全部以此為根據。

重檐

當確定檐下空間後,接下來面臨3個難題:

  1. 如何收束屋檐前部
  2. 如何收束屋檐出挑下部
  3. 如何設計檐下這一內部空間

首先從屋頂的材料入手,通常有用瓦蓋和用金屬板蓋,在這裡,採用了屋頂主體用瓦,檐前端用金屬板,這樣,瓦片與金屬板之間的縫隙這一特殊的細部設計讓人感覺屋頂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兩個屋頂的重合。

在這裡,屋頂起到緩衝作用,而通過形成重檐(即雙層屋頂),更具進深感。所以,這裡是考驗手法與經驗的時候了,他們採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細節來處理近處和遠處的屋頂。通過將一層的瓦片做大,二層的瓦片做小,讓人感覺二層的瓦片比實際看上去更遠,強調了多層重疊。這種透視法,經常被用在傳統的日本建築中。

在屋檐下側末端使用金屬板覆蓋也是為了使屋頂產生重檐感。茶室建築的大師村野騰吾就反覆運用這種手法,創造出空間的進深感,建築與街道的距離感。一般的屋檐都使用0.3毫米的金屬板,可是對錶參道這樣一個熱鬧的場所而言,它不能勝任,因為這裡的末端金屬板要抵抗街道的喧鬧,嘈雜,因此需要具有銳利感,堅硬感的金屬板,最終他們選擇了3.2毫米厚的金屬板。而且為了表現3.2毫米的厚度,還對金屬屋頂的末端做了直接切削的細部處理。

通過對材料端部的不同處理,即使是相同的材料也會給人不同的感覺。讓人感覺到不同的硬度和重量感。因此他們特別注意材料末端的收束處理。端部的收束方法不同,建築整體的形象也就不同。

瓦片

在瓦片的設計上,他們考慮的是讓瓦片的端部收束的即薄又輕。在使用瓦的時候,最困難的是如何收束屋頂的下部和屋頂起始處的上部。

通常是用被稱為檐瓦的特殊形狀的材料收束下部,用被稱為脊瓦的特殊形狀的材料覆蓋上部。但每種特殊形狀的瓦,都在強調自己的存在,結果是僅僅強調了屋頂的邊緣(端部),使得瓦這一元素原有的輕快粒子感喪失殆盡。他們的目標是不使用邊緣,創造出屋頂戛然而止的效果。不僅屋頂末端部分的材料處理需要這樣,其他的材料也要創造這種突然結束的效果,以這種設計手法來實現場所與材料的平穩連接。這是一種無為而治,清爽宜人的細部效果。

屋頂下部

在這裡,鋪設頂棚遮住結構還是裸露結構是個問題,不做頂棚的話,從下部看,支撐建築的懸臂鋼結構就會完全暴露,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

屋頂是聯繫建築與場所的界面,只有盡量將這一界面做薄,才能更好的延續場所和建築這一日本傳統建築的基本主題。最終的解決方案是,既鋪設頂棚又突出一小部分的鋼樑下端,在鋪設屋檐頂棚的同時,構造若隱若現,創造了一種構造與飾面的平衡感。

從這個過程也可以看出來,做設計通常的流程使:

  1. 概念
  2. 初步
  3. 細節

從定屋頂到具體的做法,貫穿始終,後期的細節之處更顯示出設計師的功力!

而在日常的建築設計委託中,通常分為4個階段:

  1. 概念設計
  2. 初步設計
  3. 擴初設計
  4. 施工圖設計

那麼作為建築師,通常概念設計階段是參與的第一個階段,也是投入精力最多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又分為2個大階段:

  1. 概念
  2. 細節

概念設計確定之後,我們需要擺體塊,然後看彼此間的關係,哪一個最為理想,然後定下來一種空間關係;在這之後,就要做深入的空間功能布局了,依據相關空間要求去布置空間形狀,到這一步算是正式設計了,然後定虛實關係,材料選定,完成之後,基本上概念設計階段就完成了。

反過來推,若空間關係還沒有定下來就去想具體功能布局,這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設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步都建立在上一步的基礎之上,舉個非常經典的例子 —— 做飯!我們應該不會在菜還沒有洗的情況下就選擇直接烹飪了吧?(如果你可以,我敬你是條漢子!)設計也一樣!

在這個層面上來說,其實過程不是一個設計問題,而是一個科學問題,另外,畫草圖也是有邏輯的(題主之前就沒有掌握這套邏輯,經常各種亂畫,從平面布局到立體透視,結果有可能這種平面無法滿足透視里的這種空間,要麼是立體空間無法適應已有平面,然後各種對不上,繼而各種糾結,無所適從,很多設計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無法繼續深入,直到工作之後,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看似自由的背後其實是不自由,舉個例子,這是之前的一個遊樂園項目,從前期平面布局和草圖到後期的深化功能與流線,很明顯,後者的圖面信息和尺寸比例更有說服力!

概念草圖

概念草圖

概念草圖

這裡的平面布局,寬度,高度決定著空間比例,所以說,當你的平面布局沒定的話,你這時畫的圖可以說是」繪圖訓練「,而非建築設計,因為它沒有起到推進設計的作用,都說建築師的圖可以草,可以不美觀,可是它一定是有建築意義的,我想這也是為何畫畫好的人卻不一定能做建築設計(成功平衡兩個角色的請忽略),因為彼此的維度不一樣!

有時候不能做一些只感動自己的事,要以目標為導向,輔以科學的方法,才可以穩步前進!

所以,當我們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結語

建築設計的流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流程,看似慢的按部就班恰恰是最快的方式!

建築師黑人阿旭

2018/3/11

於深圳蛇口太子灣


往期作品

2016

不開玩笑,他邊騎邊畫千餘里 | 手繪復興 × 張旭?

mp.weixin.qq.com圖標

2017

建築師黑人阿旭:3座城市,12幢建築,336個小時!一位準建築師的獨自越南建築之旅是怎樣一種體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2018

建築師黑人阿旭:如何成為一名建築師 —— 緒論?

zhuanlan.zhihu.com圖標建築師黑人阿旭:如何成為一名建築師 —— 建築師思維?

zhuanlan.zhihu.com圖標建築師黑人阿旭:如何成為一名建築師 —— 空間體驗感?

zhuanlan.zhihu.com圖標建築師黑人阿旭:如何成為一名建築師 —— 建築是什麼?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BIM相關標準資源分享
關於建築的真善美
裂縫:鋼筋混凝土結構最大的敵人
憂慮的異托邦 | 你不曾看到的社會空間真相
為什麼AutoCADArchitecture在國內基本沒人用,而天正基本獨霸了建築市場呢?

TAG:建築 | 建築設計 | 中國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