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微軟和蘋果為啥這麼牛?原來他們有這個

近在瀏覽一些跨國知名品牌的成功基因時,發現蘋果一開始不與微軟合作,兩家老死不相往來。雖然後來局面有所改變,但是,這兩家公司的成功背後,竟然有一些非常相似的地方,譬如創新,微軟與蘋果絕對是全球領先的。但它們究竟憑什麼創新?

2005年4月4日,微軟最初的創業團隊11人再次相聚。他們慶祝自己30年後又能歡聚在一起,他們拍照留念,慶祝他們創立的公司成立30周年,這是一家創造了歷史的公司,也是給全球帶來重大影響的公司。

也許,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向這11人學習,向微軟學習,並可以立志創造另一個微軟,讓自己成就比爾蓋茨。如同在中國,很多創業者都把馬雲當成偶像,渴望自己成為馬雲,成就另一個阿里巴巴。

在我的橫向思維創新觀點中,這種思維反而會束縛自己的發展,因為創新需要的不是學習,而是叛逆和另起爐灶。我們要承認比爾蓋茨和馬雲的成功,但同時要從他們身上移開,要讓他們成為歷史,而自己的歷史,則需要我們另創軌道去成就。

這就是橫向思維中的另一個創新方法:移軌創新。移軌,顯然就是移動原有的軌道,把原有的軌道拋棄,進入一個全新的軌道。在電影中我們經常發現,火車經常會在某個節點,通過扳道工人的努力來轉換軌道,當然,現在這一切全部交給了電腦操作。

移軌創新,發生在一個需要轉型的領域遇到一個創新者時,一個有意願且有熱情去創造歷史,而不是跟隨歷史的創新者。移軌創新的核心是一種大膽的突破,這種突破創了新的軌跡並對轉型產生影響。

從麥金托什開始,蘋果公司在喬布斯的帶領下之所以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就在於打破了現有的軌跡而創造了新的軌跡,點燃了全世界人們的想像力。也許是受到喬布斯的座右銘——「在宇宙中留下印跡」——所激勵,蘋果公司一直是「移軌創新者」。

最主要的動機,即所有類似於麥金托什的移軌創新的驅動力,是創造的慾望,同時又釋放出巨大的慾望,讓人們追求不一樣的軌跡,其結果就是使轉型成為現實。財富和名望則更多的是一種結果,而不是目的。

但是,一定要在矽谷才能創造歷史嗎?一定要成為喬布斯才能在宇宙中留下印跡嗎?一定要成為下一個蘋果公司才能一次又一次創造突破嗎?一定要遵照營銷理論才可以做營銷嗎?一定要做建材才可以成就公司嗎?我們不可以從建材行業跳到快速消費品行業嗎?

我們很少有人敢於這樣詢問自己。一切都是邏輯思維的產物,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我從公安系統移軌進入新聞領域,又從新聞領域移軌進入銷售,到1998年又從銷售進入營銷策劃,接著又從營銷策劃移軌進入大腦思維的探索,我一直在大膽地進行移軌嘗試。

在策劃中,我同樣一直在努力地移軌。我開始學策劃的時候,都需要進行一場定量的市場調查:設計問卷,配比樣本、街頭攔截、入室詢問、數據統計、歸納結果……這樣下來,企業為此要支幾十萬的調研費用,同時需要耗時一個月的時間。

但現在我不再做這樣的調查,這太勞命傷財了,而且又不靠譜。我現在幾乎只做消費者座談會,會上只問兩個問題:你心目中最完美的產品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情況下你會補些代價花更多的錢搶購它?所以我的方案,都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不在邏輯之內。

在策略設計上也是一樣,當一套方案做出來後,我會把它冷藏,然後另起爐灶,重新創意一套方案;相同行業的兩個企業,我都會給予完全不同的策略思路,堅決不用任何經驗,那怕已經被驗證過可以獲得成功的。

橫向思維中不斷運用偶然誕生的辭彙來創造新的想法,同樣也是一種移軌創新的實踐。我們不會因為找到了驚爆的創意就停止,而是還個地方(概念)再來一次,看看這一次又能誕生什麼稀奇古怪的創意來?

不要在一條道上走到黑!移軌創新,就是要讓我們敢於拋棄現成的成功軌道,進入適合自己的軌道去創造自己的輝煌。就像我常說的,創業未必就能帶來回報,在崗位上把工作當做事業做,同樣也未必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不要學馬雲馬化騰,你就是你,你的歷史應該不受任何人影響地去創造。他們已經屬於歷史,哪怕他們自身也在努力進行移軌創新。但你要做的就是換一個領域成就自己,並且與他們站在同一個高度。

移軌創新,需要兩種獨特的基本素質,其一是敢於捨棄。棄別人為你闖出來的道路,這是一個多麼大膽的舉措,沒有一定的膽略是做不出這樣的決策的。其二是創造新的方向,因為只有自己創造的道路才是屬於自己的。具備這兩個素質,成功就會更容易。

跟著橫向思維平台,你的創新能力會越來越強!


推薦閱讀:

403億!TCL:「全資」控股華星光電,轉型AMOLED獲新生
透析資管新規,審視個人理財
王健林的教科書式自救
「絕處逢生」日內逆襲 三優品種定要低吸
資金操作集中度繼續提高

TAG: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