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書的你,是否看過奧斯卡獲獎電影的原著?

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位外國友人和我說:「導演我喜歡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得獎我看好《水形物語》和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

作為「諾粉」的我,自然不同意,看作品《敦刻爾克》更覺得克里斯托弗·諾蘭這次更出色。

然而在對最佳男女主角的預測上,我們卻是出奇的一致,都把票投給了《三塊廣告牌》的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和《至暗時刻》的加里·奧德曼。

為了驗證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究竟花落誰家,今天早上七點,就從被窩裡爬起來看完了全程的頒獎典禮。外國友人神預測,果然,奧斯卡的口味只有他們自己人能懂。

喜歡電影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圍觀了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喜歡看書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樣看過這些奧斯卡獲獎電影的原著?

第一本,是《阿甘正傳》,「瘋子自有瘋子之趣味,不足為外人道也。」

根據小說改編的經典電影《阿甘正傳》曾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電影剪輯/最佳視覺效果。

很多人最開始看電影《阿甘正傳》的時候,並沒有覺得多麼的好看,雖然很多人將之奉為經典,但部分人仍一直認為是媒體把它當做勵志片來不斷宣傳的緣故,好巧,我之前也保持同樣的觀點。

前一陣翻了一下小說版的《阿甘正傳》,誰知道看了一節就再也停不下來,酣暢淋漓的語感,一瀉千里的節奏,反諷解構黑色幽默無處不在。

小說和電影差別挺大,前者更糙、更臟、更犀利,內容也更荒誕不羈。當你用白痴的眼光看世界,整個世界突然變得無比真實。

電影那句名言: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原著里是:當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你更喜歡哪句呢?

第二本,是《辛德勒名單》,「這份名單…就是生命。」

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辛德勒名單》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原作音樂7項獎。

《辛德勒名單》是布克獎的獲獎小說,以高度紀實的手法,刻畫了二次大戰時期德國人奧斯卡·辛德勒冒著生命危險,傾注所有財力和智慧,營救數百位猶太人生命的真實故事。

自問世以來,小說以其撼人心魄的真實性和洋溢於字裡行間的人道主義的光輝,感動了無數讀者,被斯皮爾伯格改編成電影以後更是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拯救一個人的生命,也就是在拯救全世界。」如果你喜歡這部電影,那麼會更喜歡原著的。

第三本,是《沉默的羔羊》,「當羔羊安靜下來,你是否聽到心靈最暗處的吶喊和低語?」

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沉默的羔羊》曾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本不是驚悚作品愛好者,對該系列卻也是愛不釋手,自從很多年前與之邂逅,從看過電影到找來書讀,再到重溫影像,再到細品文字,反反覆復不知咀嚼了多少遍。

本書的精華在於萊克特和史達琳的交鋒,他們的反差非常大,滲透到性別、年齡、個性、為人處世各個層面,這為他倆的互相利用創造了絕妙的條件。

「你的羔羊停止哭泣了嗎?」,我相信,你會喜歡這本書的。

第四本,是《為奴十二年》,「我想要的不僅僅是生存,而是生活。」

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為奴十二年》曾獲: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

《為奴十二年》是那種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但只要一讀,那種莫名的熟悉感就會撲面而來的故事。這也是為什麼它寫的是一段美國的歷史,但卻撼動了整個世界電影圈的原因。

《為奴十二年》它在奮力地為愛與親情、為回家而抗爭,它讓冰冷的現代人潸然淚下。世界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許多情節取材於這個故事。在回家的漫漫長路上,無論時間,無論歲月,也無論地點,你、我、他都是一樣的。

「我的背上布滿傷痕,那是我為爭取自由所留下的」,此書,我想無論如何都會震撼你。


推薦閱讀:

奧斯卡90年,回顧一下頒獎禮上那些令人難忘的人和事(上篇)
給你一首歌的時間,能否把擁抱變成永遠|聊聊這屆奧斯卡

TAG:奧斯卡頒獎典禮 | 書籍推薦 |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