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慾望是解釋的運動
2.2 慾望是解釋的運動
我一個朋友,在失戀時很痛苦,覺得自己再也不會有真愛了,自己會一直很難過。後來,又說不能因為別人讓自己的人生這麼不如意,人活著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好。再後來,又喜歡上了別的人……也就是說,我這個朋友多次改變對自己慾望的解釋,不同的感覺導致了不同的解釋,解釋又反過來影響自己的感覺,為感覺賦予意義。生活中到處都是這樣的例子:我在猶豫要不要玩這個遊戲,於是對遊戲、我的慾望進行各種解釋(到底好不好玩,我想玩的慾望強烈嗎,有沒有時間,有些遊戲過程太繁瑣麻煩,等等),最後再做決定。甚至,在政治領域也一樣:改革開放前發展經濟重要還是意識形態重要的爭論,不也是對廣義的慾望的不同解釋嗎?
慾望是能指、解釋的運動。(能指與所指的概念最初由索緒爾提出,是現代哲學語言學的重要術語。能指是詞語純粹的形式,詞的讀音寫法等;所指是詞語的概念,內涵。拉康和德里達等人強調了能指的優先地位,能指對所指不確定的指定導致了意義的不穩定。)慾望隨時可能受到各種解釋的影響,它最終需要與對自己的解釋自相符合。它是一種解釋的運動,從一個能指滑向另一個能指,不斷產生新的能指為前面的能指鏈賦予意義。關於解釋有一些重要問題:解釋是怎樣與感覺相互影響的?存不存在對慾望的正確解釋?如果存在,什麼是對慾望的正確解釋?我將在後面嘗試回答上面的問題。
我認為,一方面,關於慾望的解釋是一種「指意替換遊戲」:慾望的解釋當然與感覺、利益等有關,但是它與感覺、利益並沒有必然確定的聯繫(解釋與感覺若即若離的微妙的關係是本文的核心問題)。因此,它是指意替換遊戲,總是有可能轉向別的解釋,說遊戲是為了強調可變性。比如,有時一覺醒來,覺得愛情與死亡也不過是一些瑣碎的東西。德里達說過:「意義的意義是能指對所指無限的暗示與不確定的指定。它全部的力量都在於一種純粹的無限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一刻不停地賦予所指以意義,它一次又一次地進行指定與區分。」對慾望的解釋就是這樣,存在著純粹的無限的不確定性。但是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明白,我們最珍貴的感覺在什麼意義上影響著自己的解釋,它怎樣限制著指意替換遊戲。或者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我們的一切思維,本質上都是概念上的自由遊戲,這種遊戲的合理性在於,通過它,我們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覺。」自由遊戲與合理性之間明顯存在著矛盾與張力。這些都將在第三章進一步論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