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從不自我設限 | 建立自我
在面對未知的事物或者挑戰之時,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我不行」,還未開始,就已否決了自己的能力。
一個女性朋友說自己喜歡吃魚,但作為北方人不太會做,別人說很簡單,你只需要怎麼怎麼。。但是她卻一直強調自己不會做,程序太麻煩了。所以呢,她就一直不會做魚。類似的事情有很多都,一方面羨慕別的女同事自己開公司,另一方面又說女人幹嘛這麼折騰。
自我設限就是畫地為牢
在現實社會中,當涉及到自我價值評價時,個體如果對自我能力產生不確定性,往往就會採取一些保護性的策略,自我設限就是作為一種防禦機制,保護著人們的自我價值感不受損害。
Berglas和Jones認為自我設限就是增加失敗外化和成功內化的任何行為或者行為情境的選擇。Leary認為自我設限是採取行為設置障礙,或者宣稱有障礙,減少了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也為失敗提供了貌似可信的理由。可以看出,自我設限是一種預先的行為,目的就是為失敗創造一個合理的借口,而不是用缺乏能力來解釋失敗。譬如說,高中生小A表示自己不敢努力學習,為什麼呢?怕努力了也學不好,別人就會笑話TA,索性就不努力,這樣解釋失敗的時候就可以說自己就沒努力。但事實上,學習好不好始終是小A自己的事,別人是不會在意的。
自我設限是一種行為策略,它主要發生在能力評價的成就情景中。自我設限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是無意識的。一個人所設置的障礙,可以是行為的、言語的,甚至是無作為。無論個體採用哪種方式的自我設限,例如逃課、不完成作業、聲稱自己生病等都是個體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或者是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如果結果是不利的,個體就可以理所當然的歸因於這些外在的因素。但是個體在使用這一策略時並不會認為自己是主動採取這種行為的,相反,個體通常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使用自我設限策略。
自我設限有哪些?
自我設限是一種防禦策略,一般分為三種類型。
行為設限
行為的自我設限主要是指通過行為的設限來控制歸因。也就是說,個體會以實際行為設限來阻礙成功結果的出現,以換取歸因上的利益,達到自我保護或自我提升的目的。因此,Baumeister也將這種自我設限策略稱之為「交易式的自我挫敗行為」(Baumeister,1988)。
行為的自我設限可分為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兩種設限方式,前者是指個體可以將失數歸因於個體能力以外的其他內在的個人因素,其表現形式主要有:服用抑製作業表現的藥物、酗酒、故意拖延或放棄嘗試的機會、縮短練習時間、在作業之前或作業中減少努力的程度等。
後者是指個體可以將失敗歸因於外在的情境因素,其表現形式主要有:收聽會降低作業表現的音樂、選擇困難的目標作業。花太多時間在其他活動上或跟朋友在一起做與目標行為不相關的事情等,由於行為的自我設限更緊密地與作業表現結果相聯繫,他人難以否認這些實際行為對失敗的影響,因而更可能有效地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自我報告設限
自我報告的設限主要是指通過難辨真偽的借口公開表示自己處於不利的競爭情境,但不一定減少實際的努力,失敗時可以藉此歸因博取他人的諒解,同時也避免了自我價值感受到傷害。
自我報告設限比行為設限的代價要小,聲稱的自我設限也可分為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兩種設限方式,前者是指個體可以失歸因於能力以外的其他內在的個人因素,其主要表現形式有:在作業前或作業中聲稱有各種生理或心理疾病、心情不佳害羞、強調自己有考試焦慮、聲稱練習不足等。
外部歸因的設限方式是指個體可以將失敗歸因於外在的情境因素,其主要表現形式有:聲稱作業太難、聲稱忙於與目標行為不相關的其他活動、抱怨環境噪音或他人干擾等,自我報告的設限對於他人而言難以觀察,且與作業表現結果只存在間接的聯繫,因而自我保護的有效性不及行為的自我設限,更可能是作為一種印象管理的策略。
他人強化設限
他人強化是指為自己的對手提供一定有利的信息,幫助對手,但是自己同時也在努力。這是一種特殊的自我設限策略。其特殊性就在於,若結果是失敗的,就可歸因於競爭者所獲取的額外信息,從而避免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同時還可博取不自私、有愛心的美名。
這種設限可以是一種實際行為,也可以是一種想像行為,即通過想像競爭者所擁有的優勢以實現其目的。比如說,在考試的時候,個體可以把競爭者想像成很努力用功,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等。這種設限策略由於提供了非對等比較的機會,因而相比於行為的自我設限,這種他人強化設限策略能使個體更為有效的應對威脅性情境,消除自己的焦慮,並且不降低在競爭中獲勝的幾率。
從以上三種自我設限策略我們可以看出,自我設限是防禦性策略,初衷是為了掩飾自己的不自信,通過各種方式,或者是行為,或者是自我報告,或者是他人強化。但有時候結果是自己真的給自己設限了,也就成了你並非真的做不到,很可能是你在潛意識裡阻止自己做到。
自我設限有什麼影響?
這種策略的使用可以使個體即使失敗也心安理得,因為「良好」形象並未受到損害,如果成功則可據此吹噓,從而達到自我提升的目的。一些研究也表明,自我設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如增加了喜悅的心情,縮小了失敗的消極影響。
但更多的研究認為,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自我設限產生了許多消極的影響,如,個體如果長期使用自我設限,會使自己經常處於失敗的境地,進而使自我設限與低成就之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自我設限會導致低成就,而低成就又會使他們有更強烈的需要進行自我設限,這樣最終會損害其自我價值感;同時,由於自我設限者遇事易採取退縮和消極處理策略,因此過多使用這種策略就容易使個體形成不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所以,自我設限並非是一種應對威脅性情境的積極策略,而是一種自我欺騙策略,維護的是自己虛假的自尊。
為什麼你會自我設限?
自我設限只會殺死你的潛能力,給自己套上那種枷鎖,讓自己表現的像個懦夫。
自我價值保護動機
Covington認為,個體之所以產生自我設限,是出於自我價值保護的動機。在他的研究中,失敗對於學生的自我價值來講有種隱含意義,失敗意味著低能力,低能力又可與低的自我價值等同起來。因此,很多學生會用盡全力來避免失敗或改變它的意義。而通過運用自我設限的策略來將失敗的原因從能力差轉移到缺乏努力之類的因素上,來改變失敗的意義,以此來維護自我形象。
研究還發現,低自尊的人更容易有這種動機,自我設限與低自尊呈正相關。Feick和Rhodewalt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發現低自尊的學生在進行自我設限後考的不好,比他們沒有進行自我設限考的不好對自己的感覺要好一些。也就是說,採用自我設限策略之後,即使考的不好,個體的心理感受會好很多。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自我設限策略保護了他們的自我價值(Feick,1997)。
印象管理
也有一些研究者認為自我設限的目的不在於自我價值保護,而是為了維護自己在別人面前的形象。如 Urdan和 Midgley認為,害怕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得沒有他們想像或希望自己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出來的那樣有能力才是自我設限的動機(Urdan ,2001)。
運用自我設限可能並不代表害怕失敗,自我設限者主要並不是避免失敗,事實上,他們的自我設限行為往往增加了失敗的可能性,自我設限者關心的是如果他們表現得不好,他們在別人面前是一種什麼樣的形象,儘管這個表現不好是他們自己定義的。因此,自我設限的真正動機可能既包括低績效期望也包括避免對結果進行能力歸因的願望。也就是說,自我設限者關心他們在其他人眼裡的形象至少像關心他們實際的表現一樣。
認知的不確定性
有研究者認為,對自我認知的不確定性容易使個體採取自我設限的策略。比如當個體對自己的能力狀況不確定時;當個體對成就結果的原因不確定時;當個體對自己在未來的情境中怎樣避免失敗不確定時(Rhodewalt&Davison,1986)。
對能力不確定的自我評價會使個體傾向於進行自我設限,以此作為一種自我保護策略。
對原因不確定性較高的人比對原因不確定性低的人更易進行自我設限。對原因不確定指的就是一個人對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者他人身上的事件原因的理解或覺察表示出懷疑。那些對於原因不確定的學生往往都是對自己能力狀況不確定,因此就不確定怎樣將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歸因,是歸因於努力、策略、能力等內部因素,還是歸因於運氣好壞或任務難易等外部因素。他們也更傾向於在失敗時將失敗原因歸因於內部穩定因素,而將成功歸因於外部,而且他們並不能自信的預測未來取得學業成功的可能性。這些都表明自我效能感較低的人,會更容易採取自我設限策略(Thompson ,2001)。
性別差異
在使用自我設限策略上,性別不同,所選取的策略也不同。
許多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可能運用行為的自我設限策略,也就是採用實際行為設限從而阻礙成功結果的出現;而女性比男性更可能運用聲稱的自我設限策略,即用難辨真偽的借口,公開表示自己處於不利的競爭情境,但並一定減少實際的努力,以便在失敗時據此歸因來博取他人的諒解(Rhodewalt F,1986)。
如何突破自我設限?
雖然採取自我設限策略在一定情境下能夠保護個體的自我價值和自尊,但是長期的自我設限是不利於個體的成長的,會成為其潛意識的一部分,進而影響個體的人生選擇與走向。
擴展認知,敢於創新
對於自己的不自信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認知的局限,一方面是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夠,懷疑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對自我的認知不夠全面準確。認知決定一個人的格局和視野。當你真的想成長,想讓自己的學業或者事業有進步、有長足的發展。認知就要不斷的擴展、升級。多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和自己的專業領域知識,還要多學會與人切磋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裡。
另外,要不斷鍛煉自己創新的勇氣和決心,不嘗試是不可能有結果的,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誰又會相信你呢?對於自己的發現要有信心,不然就會被別人搶先一步。
正確歸因
自我設限產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對原因認知的不確定性,因此。個體要學會通過自己或他人對事件結果進行清晰把握,以此來打破認知的不確定性。可以請求他人的幫助,確定哪些可以解釋當前結果的潛在因素是能夠得到發展和提高的,這種分析能夠正確歸因,避免錯誤的歸因導致的自我效能感低下的情況。
在成功的情境下,適當的解釋應該包括進行了一定的努力,掌握了解決問題所需的技巧,很好的理解了任務的要求等;在失敗的情境下,最好歸因於不恰當策略的運用。
強化成功經驗,增強自信
低自尊的人運用自我設限是為了在他們可能失敗時來保護自己的形象,高自尊的人運用自我設限是為了表現出他們儘管準備較少但仍能取得成功來提升自己的形象。如低自尊的人主要是在完成與自我相關的任務時害怕自己可能失敗的情況下才進行自我設限,而高自尊的人則是在完成與自我相關的任務時害怕自己可能失敗的情況下才進行自我設限。
上文提到很多低自尊的人更容易產生自我設限,源於對自己的不自信和害怕他人對自己的印象有所損失。低自尊的人對自我的認識總是比較悲觀,孤獨不合群,不喜歡各種社交活動,低估自己的能力,對於別人的批評過於敏感。因此,要在自己取得成功後,充分肯定自己的成功經驗,產生積極的情感,有助於提高自尊水平,進而降低使用自我設限策略來消極應對問題,促進自己積極的預先應對。
同伴團體的影響力
同伴之間的影響力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習慣於用自我設限來為自己可能的失敗找借口,保護自我價值的話,多和那些很少使用自我設限的同伴交往。觀察其對於目標的確定性和執著追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強化。另外,很少使用自我設限策略的個體通常注重自我的成長,在他們看來,嘗試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還沒嘗試就望而卻步是弱者的表現。
在這些同伴團體的影響下,慢慢鍛煉自己嘗試的勇氣,和不怕失敗的勇敢,還能在強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我效能感。
不給自己設限,突破自我,晚安。
更多心理學知識,關注微信訂閱號小麥心理X(xiaomaixinlix)
References:
HirtE R,McCreaS M,BorisH I.Audience reaction in self-handicapping:A matter of who sees what in whom.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2000,IndianaUniversity-Bloomington
BaumeisterRF,ScherSJ.Self-defeatingBehavioralPatternsAmongNormalIndividuals:Review andAnalysis ofCommonSelf-destructiveTendencies.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8,104:3~22
Berry R.Fear of failure in the student experience[J].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1975,54:191-203.
Feick DL,RhodewaltF. 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self-handicapping:Discounting,augment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of self-esteem[J].Motivation and E-motion,1997,21(2):147-163.
Urdan T,Midgley C.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Whatwe know,what more there is to learn[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1,13(2):115-138
Rhodewalt F,Davison J.Self-handicapping and subsequentperformance:Role of outcome valance and attributional cer-tainty[J].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86,7:307-323.
Thompson T,Richardson A.Self-handicapping status,claimed self-handicaps and reduced practice effort followingsuccess and failure feedback[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1,71:151-170.
推薦閱讀:
※社會只衡量你成不成功,別人只管你賺不賺錢,卻沒有人在意你快不快樂
※二十幾歲感覺自己普通的像路人甲,現在的你是因為什麼機遇或者努力變成今天的自己?
※成功追星的案例有哪些?
※墮落……上進……墮落……?
※是什麼信念讓你披星戴月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