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最後悔的事:理財只知存銀行定期
應該是國慶節後的某一天,我看著微信餘額裡面的數字,盯著看了很久。如果說現在還有什麼事情能讓我神傷,那答案就只有一個——沒錢!細細回想,剛參加工作那兩年,月薪不過2-3K,當時還有2W多塊的大學助學貸款分文未還。後來終於漲工資還了貸款之後,好不容易發的獎金和存款5W元,又在老家買房被坑給折了。後來沒上班,成了家庭主婦帶娃CEO,再也沒有了現金流。
雖然有歐巴時不時節日大紅包問候,但自己沒親自掙錢的感覺多少還是不爽。正當我心裡排山倒海的時候,眼睛就隨便那麼一瞄,看到餘額頁面下方界面,「指數定投,用未來的錢賺未來」「近一年漲跌幅+35.91%」……有時,人生的改變可能就是因為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譬如高考時答案選了A或者B,又譬如大三時決定畢業工作還是考研,再譬如我用了很多年的微信直到今年突然看了一眼頁面里的理財信息。
當時就來了好奇心「這是啥理財產品?一年有30%多的收益?」要知道,在此之前,我所有的理財常識僅限於銀行存款。有錢了就存在銀行,頂多就是存定期。就算餘額寶出來了,也只敢放1000元左右進去,並且剛開始存時,一天要打開支付寶十餘次,看看我那1000塊有沒有虧損……咳咳
認真看介紹,有很多聽不懂的名詞「基金」「指數」「凈值」。當時沒想太多,抱著試試的心態, 把所有的餘額還有銀行卡里的錢,湊了一萬買了一個排行榜上的基金產品。等了幾天,基金公司確認份額之後的第二天,我點開手機一看,「昨日收益+287」,嚇了我一跳。這個數字帶給我的震撼無異於刷新了一次三觀,真的!因為幾年前我工作的時候,終於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W塊錢。把它們全部存入定期,為了獲得利息必須滿一年才能取出。記得當時到了可以取出的時間,看了一下利息收益,3%左右,共計306元!這是用了一整年時間獲得的回報。可現在,一隻基金一天的時間就可以達到我過去一年的收益。哇卡卡,簡直像發現了新大陸啊,好奇心和求知慾爆棚,每天經常刷的漫畫都不看了,在網上搜關於基金的書,想用最快的速度了解基金的知識。最後發現了一本書,所謂「入門代表,基友必備」之作,也是我今天想要安利給大家的——《解讀基金:我的投資與實踐觀》,作者老K。
(圖來自豆瓣)
利用空閑三天內將此書看完,基本上算是為自己完成了一次關於投資理財的科普教育和理念升級。通過這本書,我對基金有了基本的了解。基金也是理財產品的一種,它是由專業的基金公司發行,把大家手裡的錢匯在一起由專業的基金經理拿去投資。在發行的時候,每一份設置單價為1元,也就是「凈值」,凈值隨著基金的漲跌而增加或減少。如果投資的大部分是股票就叫股票基金,投資的大部分是債券就是債券基金,如果兩者皆有,就是混合型基金。跟蹤指數的叫指數基金,投資某個行業的叫行業基金,投資海外市場的叫QDII。是不是蠻好理解噠?
基金也有風險,比如股票型基金就比債券型基金的風險要高得多,當然對應的收益也同樣高得多。但基金再有風險,也比咱們直接進軍股市投資個股風險要低得多。因為基金是同時投資一籃子的股票,相當於多個個股的股票池,今天這隻跌了,但那隻漲,而且有專業的基金經理打理和換倉,不需要我們去研究公司基本面和大盤漲跌行情。
如果你是普通上班族,一次性拿不出大量的資金去投資,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股票,那最適合不過的方法就是買基金啦,每個月拿出幾百或幾千元做定投,相信對大家來說不是特別困難。
當然基金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怎麼將風險最大化地規避呢?書里說到兩個方式,結合使用:一是長期持有;二是資產配置。基金短時間內有漲有跌,今天賺明天虧,如果想獲得不錯的收益最好就是長期持有,最好是以年為單位,從時間上去化解波動帶來的虧損。書中舉了很多例子,譬如指數基金例舉了美國的道瓊斯指數,道瓊斯指數誕生於1896年,從一開始的100點漲到現在超過20000點,雖然中間漲漲跌跌,有的年份甚至跌幅超過50%,但以時間維度來看,到目前仍比開始漲了200多倍。從長期來看,指數是短期波動但長期趨勢是上漲的,所以購買指數基金只要堅持長期持有,時間越長,最後基本可以把風險控制到忽略不計。而另一種在時間上化解波動的方式就是定投,尤其適合我們這些沒多少錢的工薪一族。定期小額購買,即使有大波動,因為購買額度小,也可以將風險進行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另一個資產配置,我理解的就是投資的非相關性。就像錢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避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要將資金分別分配在不同的市場和理財產品上。比如美國、香港、國內,又比如黃金、房地產、股票等等。這樣即使其中某一個市場大跌,其他市場可以進行彌補。至於怎麼分配,比例多少,這個要根據每個人基金未來用途、風險好惡程度來定。
書中還寫了很多內容,比如怎麼選基金呀,啥時候賣啊,面對高凈值恐慌症怎麼辦呀。大家可以自己買了書認真看看,如果打算買基金的,我真的非常推薦好好看一下這本書。
說完了理念,那上哪裡買基金呢?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不要去微信理財通里買,更不要去銀行那裡買!(重複三遍)為啥?因為它們收費好高啊!我之前不知道,在微信里買了,微信和銀行的申購費用一樣,收取1.5%。也許你對這個數字沒有感覺,我也沒有感覺,但是如果把購買金額放大,1W元就要扣掉150元,10W元就要扣1500元。也就是說,買了基金之後的前面一段時間,是替這些平台和銀行打工的。而且它們的贖回費用也很高,划不來,划不來。
所以,目前我推薦兩個基金購買平台,因為我只下載了兩個,雖然也有其他基金平台,但我覺得這兩個完全夠用啦。一個是雪球旗下的蛋卷基金,一個是天天基金。它們最大的好處就是收費低,一折申購即0.15%,哈哈哈。而且基金產品的選擇面也比較廣,微信理財通上面的基金產品就非常好,銀行上面的也非常有限。還有一個就是數據很豐富,尤其是天天基金,對各基金公司的基本資料和旗下的基金產品都總結歸類得非常好。總的來說,天天基金的數據比蛋卷基金的更豐富更齊全,但是UI界面和審美可能就沒有蛋卷基金那麼高啦。我現在就是一個就來買基金,一個用來對比數據,哈哈。
離我買基已經半個月了,原來那1W塊,目前收益800元左右。後來又找歐巴要了一些錢另外再買了幾隻,每天起床看收益是我最開心的事了,現在真正地體會到什麼叫「時間就是金錢」。如果說當初我後悔沒有早點買保險,那現在最讓我後悔的是,我居然沒有早點投資理財買基金啊,哈哈。
當然了,自從我學會買基後,逢人就安利。「你錢都是存定期的?唉呀,我告訴你,你趕緊去買基金啊,買得越早收益越好啊。」可惜,對於大部分如我當初一樣只知道存銀行的人,聽到我的推薦,都感覺我像傳銷的「啊,聽說都是騙錢的,要虧的啊」。要麼覺得我是在炫富的「唉,你錢比較多嘛」。基金10元起步購買好嗎?摔!再要麼就是不懂也不想了解恨不得我在他手動操作的「還要看書啊,好麻煩」。
有時候想想,真正讓人貧窮的,可能是觀念吧!
20171031
推薦閱讀:
※一個小故事判斷你會是窮人,中產還是富人
※別人貪婪我恐懼,比特幣上車不急
※予財緣:女性P2P理財者有哪些特點?
※理財小白該看哪些書籍?(附電子書下載)
※理財知識(13):月供股票格下價│梁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