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你需要從【充分關注】孩子開始
下雨了。
北方的冷似乎格外的讓人受不了,今天又降雨,本來就沒有暖氣的屋子裡,大人都有點凍得難受,別提孩子了。
怎麼叫都叫不醒的娃,也是只能硬拖強拽了。
今天早上我和女兒又遲到了,原因說簡單也不簡單。
因為【下雨】,好不容易,全部弄完孩子和自己,娘倆掙扎著出了門,我看到雨下的不大,隨口問了一句:
「寶貝,你還帶你的小雨傘嗎?」
女兒在聽手機上的故事,完全沒有搭理我。
我們在樓梯間,雖然我知道女兒沒有理由聽不到我說話,但我還是大聲的又問:
「你聽到剛剛媽媽說的話了嗎?」女兒還是沒任何反應,就像沒睡醒……
我就繼續下樓了,回頭一看,女兒就那樣在後面跟著我。
雨,不知道為什麼,忽然下得大了一些。
我們倆都沒有打傘,女兒忽然開口說:「拿我的小雨傘!」
我也沒有回應女兒,賭氣繼續往前走,去開車。
「我要拿我的雨傘!」女兒停住,不走了。
我頓時不知道為什麼,沖著女兒大聲說:
「雨傘的事情,剛才媽媽問過你了,但是你沒有回應媽媽!」
女兒聽到這裡,立刻掉頭往家走,頭也不回。
我也沒有叫她,繼續去開我的車……就這樣,她自己上樓去拿雨傘了。
過了很久,女兒的身影,終於出現在了我的視線範圍內。
上學的時間顯然已經晚了,但是看著她認真的撐起小傘,認真的走路,確實不忍心在這樣難得的春雨中,掃她的雅興。
看到我在雨中站著等她,女兒走到我面前,舉高了她的小傘,說:
「來,媽媽,我給你打傘!」
我瞬間釋然了,也不和女兒賭氣了。從那一刻,一直到幼兒園的門口,我再也沒有對女兒多說任何話,除了一句:
「謝謝,媽媽愛你。」
最近這幾篇,我們一起學習的是【充分的關注孩子】,具體請點開看專欄的前幾篇文章:
《育兒,首先要憋住說話!》
《除了命令孩子,我們還可以這做……》
只有我們在充分關注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才會變得的安定、飽滿、自信,繼而一定會學著回應家長的問題,把我們當朋友。
對於年齡小一些的孩子,尤其是3歲之前的嬰幼兒———充分的關注,不但不會嬌慣出一個難管的孩子,還可以讓孩子的「壞毛病」消失。
本周,我們一起學習的概念是:
用簡單的三個技巧,來代替【命令孩子】,代替【長篇大論】的說教和嘮叨。
但,今天早上和女兒溝通的這一幕,又讓我想到了另外一點。
我和女兒的對話,讓我瞬間明白:
原來是我,在要求女兒【充分關注】我!
為什麼會這樣?
作為家長,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在變相的【要求】孩子關注我?
就像今天早上我問女兒:「你還帶你的小雨傘上學嗎?」
我的潛台詞也許是這樣的:
我在問你問題,希望你【馬上回答】我的問題;
我重複一遍,希望你知道【我已經重複一遍】這個問題了,好,現在【快點回答】;我們就要遲到了,不回應我,那就別拿你的雨傘了;還是沒反應是吧,那我走了,看你有沒有反應……
很自然的,這些潛台詞就在【大腦】中生成了,好像提前設定好的,就該這樣。
腦子裡千軍萬馬跑過之後,為了不傷害女兒,最後我用了這個最最【簡單】的技巧:
【憋住,什麼都不說】。
學習的概念越多,越發能深切的感受到,我是一個極其不會和孩子溝通的媽媽。
這種與孩子順暢溝通的「語言」,自我剖析了之後,發現:
我好像沒有天賦。
放在古代,也許我就是那種————
只知道【嚴厲訓斥】的家長,
讓孩子【百依百順】的家長,又或者是【不許孩子犯錯】的家長。
總結下來,我沒有天然的【做父母】的心智。(純度很高的小白家長)
成為這樣的家長,如果與我自身的成長有關,與我的父母教育有關,與當時整個社會影響有關……
那麼我想,與我有同樣經歷的,正在為人父母的,是【小白家長】的,應當是大多數吧?(看看育兒書賣的那麼火爆就知道了……)
所以,每周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我其實是在自學。
寫到這裡的每一篇,都是自己的【學習筆記】,以此來鞏固學到的概念,並且期望真的能夠【用】在孩子身上。
引用大師【孔子】育兒育己的概念:
1、多傾聽孩子;有懷疑的地方,保留不要說,
其他自信能夠正確引導孩子的地方,謹慎的說出來,就能減少錯誤;2、多觀察孩子,有懷疑的地方,保留不要說,其他自信的地方,謹慎的做出來給孩子看,就能減少後悔。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算簡單的這兩條,即使不用什麼其它教育方法,也算是對於孩子莫大的恩惠了。
總結來看,這兩條,其實最主要就是告訴我們家長:
一定謹慎的對孩子表達。
如果,【完全不說】對於我們這些【小白家長】來說,現在確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麼,本周學習過的這三個小技巧,至少能夠讓我們先做到————少說。
技巧一:向孩子要【確認】
技巧二:用【最簡單】的詞語表達技巧三:寫便條
具體請點開看《一個行之有效的育兒方法》。
我們每個爸爸媽媽,爭取先做到:
每次下班回家,到門口的時候,先灌到肚子里一瓶【耐心】,再進家門,愉快的和孩子度過一整個晚上……
慢慢來,
天生不會【喝酒】的人,也是慢慢的【學會】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