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的敬酒文化,哪個民族最豪爽?

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沒有不飲酒的,只是飲酒者在民族人口中占的比例、飲酒場合的多少及耗酒量的大小不同而已。換言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酒文化,且從體總上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點。

蒙古族

蒙古族馬奶酒:蒙古族傳統的釀酒原料是馬奶,故得名。馬奶灑的釀製歷史悠久,傳至今日,仍盛行於蒙古牧區。釀製的時間自夏伏騍馬下駒時始,至秋草乾枯馬駒合群,不再擠奶時止。這段時間被稱為「馬奶酒宴」期。釀製馬奶酒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擠出馬奶過兩三天變酸後,馬奶發生分離現象,取出浮在上面的奶油,將其餘部分密封於鐵鍋內蒸餾,反覆三四次,則酒味越來越濃。這是制馬奶酒的精工藝。另一法為粗工藝,用發酵方法釀製。一般是先用牛奶製成酒麴,再把生馬奶倒進裝有酒麴的容器里,置於較溫暖處,每日啟封以木杆攪動數次,使之發酵,味至微酸即可。在夏季的內蒙草原上,凡是有牧民的地方,就有馬奶酒飄香;只要有節目活動或親友聚會,就會有馬奶酒宴和敬酒歌舞。

與蒙古族生活在同一區域的達斡爾族也有釀製和飲用馬奶灑的傳統。生活在內蒙古的部分鄂倫春族,用馬奶、小米和稷子一起釀製馬奶酒。哈薩克馬奶酒,是將馬奶盛入馬皮製的袋子里,紮緊口使其發酵,製成半透明、略帶酸味的飲料,他們稱之為「克木斯」。

因為馬奶酒有健身和醫療功效,所以常飲馬奶酒的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牧民普遍身體強壯。

蒙古族牧民愛穿滾邊長袍,頭上戴帽或纏布,腰帶上掛著鼻煙壺,腳穿皮靴,多住蒙古包。客人就坐後,主人按淺茶滿酒的禮俗熱情敬獻上奶茶和美酒,並把哈達托著獻給客人。

當接過主人的奶酒時,最得體的做法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無名指蘸一滴酒彈向頭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彈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彈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隨後把杯中酒飲盡。如果客人不會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為了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熱情,主人會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讓在座的每個人都嘗一嘗。另外,蒙古族特別尊敬長輩和教師。無論何時,對年長的人都稱「您」,進門、入座、喝茶、吃飯、敬酒等都讓年長的人領先。

蒙古族家中來客後,不分主客,誰的輩分最高,誰坐在上座主席位置上。客人不走,年輕媳婦不能休息,哪怕徹夜暢飲長談,也得在客廳旁邊昕候家長召喚,好隨時斟酒、添菜、續茶。滿族家中來客,由長輩陪接,晚輩一般不得同席,年輕媳婦侍立在旁,裝煙倒酒,端菜盛飯。

藏族

藏族青裸酒:青裸酒是藏族人民普遍喜愛的傳統飲料,傳說青裸酒的釀製技術是唐文成公主傳授的。在西藏民間流傳有端起酒杯(碗)想起公主的民歌。青裸酒的釀製法較簡單:先將青裸洗凈煮熟,撈出來攤在乾淨的麻布上降溫,拌入酒麴,裝進陶罐或木桶中密封發酵,釀成醪糟,二、三日後,加入清水,蓋上蓋,再過一兩天即可飲用。酒色黃綠清淡,酒味甘酸微甜,度數較低,有人稱之為青裸啤酒,但無泡沫。頭道酒約15-20度,二道10度左右,三道僅5至6度。飲之難醉,醉則難醒。常飲的青裸酒,一般是10度左右。另有青裸白酒,釀製法較複雜:將醪糟裝入大陶罐,加入少量水。罐中以術棍架起一銅鍋,鍋沿與罐沿齊平。鍋上架一鈍錐形鐺子,口徑略大於罐口,罐沿與鐺間用草術灰泥封嚴。陶罐底部以溫火加熱,不斷將鐺中升溫的熱水換成涼水,使罐中蒸汽凝為水珠滴到銅鍋里,七八小時後,取出銅鍋中的液體,即是青裸白酒,度數可達60度以上,酒香四溢,略帶青味。此法可稱為土法蒸餾。因為活細,一般是主婦操作。

到藏族家做客,講究「三口一杯」,即客人接過酒杯(碗)後,先喝一點,主人斟滿,再喝一點,主人又斟滿,至第三口時乾杯。若客人確實不能飲酒,可按藏族習慣以右手無名指蘸酒向右上方彈灑三次,表示敬天地神靈、父母長輩和兄弟朋友。主人再不勉強,並會表示歡迎。一般喝完三口一杯之後,客人便可隨意飲用。客人起身告辭時,最後得干一杯方合禮節。在喜慶節日里,藏族同胞往往以歌舞勸酒,客人若能唱,要在接過酒杯唱完答謝的酒歌后再飲盡.主人會繼續歌舞敬酒,客人若不能再喝,就裝出醉了的樣子狂歌亂舞一通,表示酒好,忍不住喝多了。眾人及主人都會開懷大笑,再不強勸,因為盡興盡歡的目的已達到了。

土族

青海土族農民也釀製和飲用青裸酒,他們一般把青裸酒稱為「酩 ,土族語叫「斯拜·都拉斯」。其製作法是先將青裸做成醪糟(當地漢族方言稱「甜醅」然後入鍋加水蒸餾出酒。乙醇度一般在三四十度間,最高亦可達60度。為使酒色味更佳,人們常把酒裝在能容20公斤的黑瓷壇中,密封壇口,深埋在羊圈或居室炕沿附近的地下,過一年半載挖出,添滿酒再埋,如是兩三次,壇中酒色如黃蜜,濃如稀,醇香撲鼻,入口綿滑,小酌數杯,即可使人酒酣神怡,若再多飲,沉醉難醒。土族是以古代民族吐谷渾為主體,吸收了羌、藏、蒙古及漢族的成分發展形成的,羌是「西戎牧羊人也」(《說文·羊部》藏族和蒙古族都是有古老游牧歷史的民族。因此,土族人種植青裸和釀青裸酒窖藏於羊圈的做法,恐有相當久遠的傳統了。

青海土族在招待貴客時,講究「三杯酒」,即客人進門飲三杯酒洗塵,客人上炕就坐入席(有炕桌擺酒萊)飲「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告辭時飲「上馬三杯酒」,有酒量的一飲而盡,表現出豪爽真誠,主人很高興;不勝酒力的,只須以左手無名指蘸酒向空中彈3次,表示敬神、領情和致歉,主人絕不勉強因為不能飲者強飲之則無快樂,可謂體察入微。

藏民對客人有敬獻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禮俗。青稞酒是不經蒸餾、近似黃酒的水酒,度數十五度至二十度。敬酒時,對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則用小杯或小碗。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時,會先在酒杯中倒滿酒,端到客人面前。在喝酒時的約定風俗是:敬獻客人時,客人須先啜三口,每喝一口後主人都要斟滿,最後再喝乾一飲而盡。這樣做,主人才覺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主人的酒釀得好;如果客人不喝,主人會立即端起酒邊唱邊跳,前來勸酒。

土族舉酒施禮是土族的傳統禮儀,土族人敬酒都是一人執壺斟酒,一人捧擺放有酒杯的木盤雙手敬上,同時熱情地唱土族敬酒歌。

土族人視「三」為吉祥數,客人到來,主人要在門前敬「下馬三杯酒」;客人啟程,要敬「上馬三杯酒」。

客人接過酒杯飲前須用無名指蘸酒後對空彈三下,意即敬天、敬佛、敬帝王。敬酒時切忌酒具有缺口、裂紋。

望天闕·青海特色生活體驗館 以青海多民族文化為主題,其中包房裝修風格融合了藏族、蒙古族、土族等少數民族元素,不僅把青海的名優土特產、農畜產品展示給顧客、而且還聘請專業的青海廚師團隊為顧客烹飪品嘗,在服務的過程中全程按照藏族、蒙古族、土族等民族禮儀、敬酒文化等標準服務。讓顧客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獨特的青海多民族文化體驗,吃青海牛羊、藏香豬肉美食,喝青稞酒,真正做到在望天闕我們就是青海人。

其他少數民族特色飲酒習俗

女真族酒宴:

女真人是滿族人的祖先,每天一項日常事務就是喝酒,每喝必勸,盡醉而歸。景祖烏古酒時,女真人酗酒成風,世祖劫里缽曾醉後騎驢入定。他們喝酒的辦法豪放到不用杯子,而共用一隻酒桶,大家依次舀酒痛飲。每逢婚嫁,夫婿和親戚到女家,要抬上許多酒菜待客,酒用金銀瓦器盛裝。將士出征,全軍會飲,此時將官招人獻計,共議長短。平時宮廷夜夜大家喝酒跳舞快活,以致影響朝政。

幺佬族重陽酒:

重陽酒是幺佬山鄉農家最喜歡的傳統飲料,重陽酒醇香撲鼻,越喝越想喝,往往哪時醉了都不曉得,醒來頭不暈。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幺佬山鄉家家戶戶選出一部分上好的糯米熬酒。重陽酒的製作方法與漢、壯族地區的甜酒製法相似,封密窖藏一段時間後才開壇飲用。

傣族:

傣族的嗜好品有酒、煙、檳榔、茶等。幾乎各地傣族都有這些嗜好,只是嗜好的程度稍有差異。

嗜酒是傣族的一種古老風俗,在明代就有咂酒之俗,酒己成為宴客必備之物。近現代以來,飲酒更是普遍嗜好,男子早晚兩餐多喜飲酒少許,遇有節慶宴會,必痛飲盡醉而後快,且飲酒不限於吃飯時,凡跳舞、唱歌、遊樂,必皆以酒隨身,邊飲邊歌舞。所飲之酒系家庭自釀,傣族男子皆善釀酒,全用穀米釀製,一般度數不高,味香甜。也有度數較高的,如西雙版納迦旋寨出產的一種糯米酒,含酒精成分在60度以上,酒味香醇,傾人杯中,能起泡沫,久久不散,稱為堆花酒,遠近馳名,被譽為「十二版納」之佳釀。

布衣族:

布依族成年男子愛飲米酒,婦女們愛吃糯米甜酒.逢年過節要飲年節酒,婚姻娶嫁要飲雙喜酒,送往迎來要飲「迎客酒」和「送客酒」。因此,每年秋收以後,家家戶戶都要自釀幾缸米酒和糯米甜酒,米酒既供自家平時飲用,又以之待客,特別是請客時,若席上無米酒,再豐盛的席面,客人的興味也不濃,主人的臉上也覺得無光。布依族人以豪爽好客而著稱,因此,他們飲米酒時,有三大特點:其一是酒用罈子裝,將葫蘆(地方土語叫「革當」)伸進壇里汲取;飲酒不大用酒杯,而多用碗,這樣才顯得豪爽。其二是要行令猜拳,這除了助興以外,更主要的是與席者互相考智慧與機敏,看誰能摸透對方的心裡。當然,這也是互相敬酒的一種手段。其三是要唱酒歌,這是三大特點中最主要而且最有趣的一個。酒歌的內容無所不包,諸如開天闢地,日月星辰,民族族源、歷史,山川草木,乃至對村寨及主人的稱讚等等。你唱一首,我答一曲,對答不了的「罰」酒。這樣一來二往,既對了歌,又傳播了知識,真是別具民族風韻,興味盎然。

毛南族:

毛南族嗜好煙、酒、茶。成年男人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抽本地產的旱煙葉,很少用外地煙。老人多用竹鞭做旱煙桿,邊燒火邊抽煙,節省火柴。飲茶只是辦喜事、喪事和招待客人時喝,平時則喝開水或泉水。酒,是毛南人的一大嗜好。凡辦喜事、喪事和客人到家,都要喝酒。敬祖先、走親訪友、節日、互助換工等就餐時都要有酒。平時白天勞累,晚餐也要喝酒活血,說容易恢復疲勞。客人到家沒有酒招待就認為失禮,有句口頭語:「好朋好友,黃豆送酒。」因此,家中常備一壇酒待客。幾乎每家的主婦或男主人都會釀酒。他們釀製的白酒,酒精度數不高,一般的20~35度。釀酒的原料有糯米、粘米、玉米、高梁、紅薯、南瓜等。

傈僳族:

傈僳族男女青年和老人及婦女都嗜好吸煙、喝酒、飲茶。煙和茶是自己種植,水酒(「呢支」)是用苞谷、蕎子之類的糧食釀成的。

每當苞谷成熟時節,開始釀製水酒,有的人索性把做酒的用具搬到地里,把苞谷摘下來就地制酒,邊收莊稼邊做酒,盡情地飲上幾天才肯回家。等到把苞谷全收回到家裡的庭院,痛痛快快地喝上一段時間。這樣,在收穫的季節里,人們常常是一邊酣飲一邊歌舞。

招待客人時,水酒是必不可少的,傈僳族認為「無酒不成禮」,有酒就有了相應的禮節。主人用很精緻的竹筒將酒盛滿後,往地上倒一點,表示對祖先的懷念,接著自己先喝一口,表示酒是好的,然後將客人面前的其它竹筒盛滿,雙手舉到客人面前請客人飲用,而後主客共同暢飲起來。

最有趣的莫過於「飲合杯酒」了。傈僳族稱「伴多」,即兩人共捧一大碗酒。這種飲法只有在大家酒興最濃的時候才出現,而且總是由主人首先邀請。主客互相摟著脖子和肩膀,臉靠臉,然後一同張嘴,一口氣飲完。於是酒從他們的嘴角,臉上淌下來,流到衣服上,而他們全然不顧。喝完了,互相對視,開懷大笑。合飲杯酒,只有在親朋摯友或戀人之間進行,過去常常用於貴客來臨、簽定盟約、結拜兄弟的場合上,不分男女,兩人共飲。一旦好客的傈僳族兄弟邀請你同他合飲杯酒,那就意味著他對你充滿了信任,並願同你建立誠摯的友誼。但是,晚輩人不能邀約長輩「伴多」,而且是長輩為晚輩人表示關心,對同輩人表示友好或者未婚男女相互愛慕才飲合杯酒。


推薦閱讀:

選件新娘敬酒服,不用洪荒之力,看這篇就夠了!
敬酒的規矩有哪些?
婚宴敬酒時,新娘新郎千萬不要做的十件事!李小璐、弦子、奶茶妹妹為你打樣~

TAG:酒桌敬酒 | 敬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