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談中國人的邏輯之客套

談到客套,就要首先想到禮貌,我認為禮貌是某種善意的真誠表達,而中國人的禮貌則是完全與之相反,中國人對人表示禮貌並不完全是整個內心的需要,而只是整個複雜心態的某一部分的需要,禮貌用語的制定和使用,目的只在於維護既定的尊卑關係。對中國人來說,客套即是文明的體現,不懂這些客套就等於無知。在中國的社會交往中禮貌可以比做一個氣墊,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但它卻能夠很好地減緩顛簸,同時,還可公正地說,中國人所表示的禮貌更多的是為了顯示自己懂得如何待人,其次才是考慮到對方是否舒服,比如你本不想喝茶,他偏偏要為你沏茶,結果你被濃茶嗆得喉嚨或像是在吞苦藥,而敬茶者仍然自信自己知道該如何待客,至於客人不樂意,那完全是客人自己的事。這就是中國人的邏輯,習慣強迫別人接受他自己認為是對對方好的東西,以表示自己的好客和禮貌,對方也只有勉為其難的接受才能回敬這份禮貌,所以中國式的所謂禮貌往往都是施敬者樂此不疲,受敬者痛苦不堪,但大家都認為這是「禮貌」,還美其名曰「禮多人不怪」。

中國人的禮貌常常表現在送禮上,如前所述,這是給受禮人「面子」,所送的禮物也有固定的式樣,根據對方對自己的重要程度,中國人會選擇多少價位的禮物比較合適,至於對方是否需要和喜歡那就另當別論了,總之是心意到了,證明你送了和你送的是什麼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而現實中前者往往比後者重要。中國人的禮貌決不是不允許人們「對禮貌吹毛求疵」,受禮人經常會問,這些禮物花了多少錢,到別人家做客的人在與男女主人告別時常說:「給您添麻煩了,讓您破費了!」等客套話,實際上中國人送禮要麼是有求於人,要麼是為了維繫關係,平常生活中那種真誠的、不計回報的、不帶任何目的的或僅為紀念性的送禮是極少的。相比中國人送禮的客套中國人的酒宴更是將客套的形式發揮到了極致,其持續的時間之長,幾乎是沒完沒了,酒菜的數量之多、花樣之繁、浪費之巨大幾乎難以置信,而對中國人來說,這種招待所花費的時間還嫌太短。中國人在很多方面都顯得極其窮酸,但是唯獨在酒宴方面大方的不可思議,中國人認為大擺筵席是最給自己長臉面的一件事,哪怕是最窮的中國人必要時也會準備幾桌超出自己經濟承受能力很多的酒宴,彷彿能將自己畢生貧窮所受到的冷嘲熱諷都可以在這場酒宴中得到翻身,也將自己所有的臉面像賭注一樣壓到了這場酒宴中,丟臉就像丟命一樣,一場酒宴的好壞似乎可以直接關係到自己今後是否能在別人面前揚眉吐氣或低頭哈腰的重大問題。中國人有句最讓人回味無窮的格言,這就是「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是,被誘入圈套出席這種酒宴的人卻感到,這一原本可以給他們帶來一線希望的格言,在這種場合總是難以實現的,很多人想逃離的時候總是疑慮重重,思想鬥爭異常激烈,大多都會想自己離開是否會讓主人失「面子」,而自己讓對方的面子不好看,日後對方也有可能讓自己的面子不好看,兩難的最終選擇就是自己默默地忍受,這就像是惡性循環,極大地助長了這種風氣,我絲毫沒看出大擺筵席所表現出來的優良傳統,相反地我深惡痛絕大多數場合的宴席,這種面子飯我希望越少越好,當一種虛假的客套被一個民族上升到了暴殄天物的程度,那就是對子孫後代的不負責,你可以花自己的錢去買單,但是資源是全社會的,你沒有權力也沒有義務去為了所謂「面子」而去浪費和糟踐屬於全社會的資源,無論你給出的解釋多麼大義凜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你只是為了你自己的私心,你就妄談傳統和公論。中國人的客套還表現在對待病人的態度上,中國人對待病人的態度曖昧勝過關心,如果某人得病的消息一傳開,來自四面八方的干擾都會強加於病人身上,而且病情越重,干擾就越多,很多人抱著關心看望的態度來探望病人,實際上更多時候只是為了證明我來過而已,借著探病間接地與病人或病人的家屬拉近關係,此時,誰也沒想到病人需要安靜,而且也沒人要求安靜,中國的病人也十分享受這種帶有人氣的探望,中國人喜歡藉助各種場合和各種事件來間接的與人拉關係、套近乎,即使被拉關係套近乎的人知道對方這麼做的目的可能是有求於他,但是仍會對對方表示好感,也就是說中國人演戲作假,但是只要用心將形式表現到位就會代表真誠,而且是十足的真誠。

2014年3月2日陳諒於哈爾濱
推薦閱讀:

印度人問中國會發展成下一個印度嗎?中國某網民:我們不會倒退!
還有哪些類似遊客將野豬逼下崖的虐待動物事件?
看了馬蘭開花有什麼感想?
為什麼我越來越覺得羅振宇說的不怎麼樣?
和大家一起看看書(38)-------西方政治思想史 ?

TAG: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