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演齣節目冊?
2016年7月,大陸戲劇界十餘位高層人士走訪台灣,五天時間裡參觀了20多家劇團。沒想到的是,此行的最大收穫之一,是演齣節目冊。
在一篇報道中(《4成觀眾都會買的劇目宣傳手冊,到底有啥好的?》),形式多樣、用心設計和商品化思維(「拿來賣的」)被歸為主要答案……
確實,節目冊的包裝、設計、印刷工藝等,可以吸引到買者,只不過,對於花了錢買了票的觀眾,在走進大廳看演出之前,再花一次錢買節目冊,是否真的只是為了包裝、設計和印刷工藝——還是為了裡面的——內容?
有關國外劇目介紹的節目冊,其文字大都經翻譯而來,而且,如今越來越多的節目冊,都會將中英文對照一併印刷出來。觀眾掏錢買節目冊,收穫的,其實是知識——是節目冊中那些被翻譯出來的知識。
因此,節目冊歸根結底,是一種傳播知識的媒介。它傳播的知識,可以讓觀眾在觀演之後,不僅僅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層面,而是多了一層被人文關懷過的溫暖;它傳播的知識,可以讓觀眾在觀演之後,不僅僅用激動的掌聲回報藝術家的付出,還會用理性的讚歎回饋藝術家帶來的反思……
優秀的劇目之所以優秀、經典的劇目之所以經典,值得每一位觀眾去了解——未來節目冊內容的選定、編輯和翻譯,是否會從這一點出發?未來的節目冊是否會有「兒童版」的出現?未來的節目冊,是否會因為內容翔實而更具收藏價值……
如果哪一天能真正意識到節目冊內容之重,那演出所承載的「文化交流」意義,可能才真正夠得上質的層面……
譚譚
2017.3相關閱讀:
《一場演出,所觸動的「演譯」之想……》《「演譯」,生於悖論的破悖論體裁》? 譚譚演譯
www.tantanyy.com推薦閱讀:
※[i·寧德] 閩東女神崇拜第三期:馬氏天仙——柘榮發祥,至孝降甘霖
※為什麼說「宋亡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怎麼看?
※19世紀英國的建築師為什麼說哥特式風格是誠摯的,真實的?
※父母要求男孩隨男方姓,女孩隨女方姓,應該怎麼處理?
※沙烏地阿拉伯的劍舞具體是怎樣的?主席訪問沙特,這個劍舞和音樂聽起來好帶感。資料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