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之路8——家庭影響

卡特爾(Cattell)與其他作者就家庭對人格解體的影響這個主題論述了自己的觀點,他們相信自我大致上可以認為是文化的產物,每個人會將周圍其他人的各種反應內化為一個具有意義的、清晰連貫的自我結構。真正的自我發軔於原生家庭,嬰兒期的孩子在家裡獲得母親細緻入微的關懷,從而獲得基本的信任、滿足與安全感,然後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是與他人不同的存在。那麼,究竟什麼樣的經歷會導致自我認同在發展過程中誤入歧途,而最終走向人格解體呢?根據卡特爾的研究,扭曲的、混雜的信息,或者根本得不到信息,以及個人對這些信息的認知,與他對自我和世界的概念之間,具有重要的相關性。「在某種程度上,假如人在分離個性化階段的發展過程中(自主感),對母親的知覺發生了畸變,那麼對自我的認知也會失真。因此,這個人與現實的聯繫自然雜亂無章——區別自我與客體就變得困難重重」

卡特爾用以引證的一個例子是人工(隨機)餵養時間,以使嬰兒無法在他的行為與被餵食之間形成聯繫。「當我們發現自己無法影響可能發生的重要事件,它們是受某種凌駕於我們之上的力量控制時,我們就會放棄學習如何採取行動或者改變事態。」據卡特爾所說,如果自我認同的發展過程以這種方式崩潰,那麼自我會分裂會兩個部分,真我與假我,或者說主體與客體

他解釋道,真我是對身體經歷的事情和行為行使觀察者、控制者與批評者的職能但卻未表露的自我真我將一個人內心深處渴望成為的樣子轉化為實際行動。只有真我才能感受真實。與之相反的,假我建築於依從性上,是依從於身邊重要的人對自己的希冀和期望,而這些期望往往是自己一廂情願認為或臆想的。這時候,人對自己身體的感知是,感覺自己的身體與世上其它芸芸眾生沒什麼分別,無法感知自己是自我存在的核心。他感覺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審視著這具身體做了什麼,而不是一個實在的參與者。

卡特爾總結道,有的人神經系統或心理更脆弱、更易患人格解體,是源於他從嬰兒時期起以及隨後的人格塑造階段缺乏良好的養育環境,或只有畸形的成長經歷,例如置身於充斥矛盾信息的環境中,父母對他的真我的否定與對假我形成的支持。在本質上,嬰兒被培養成自覺否定他的需求滿足感和情感的表達欲,以避免極端焦慮。這種壓抑最終導致在自己尚未意識到時,就對不受父母歡迎的需求和情感的抑制。這是治療過程中需要釐清的患者的內心運作模式。

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給我最好的鼓勵

你的每一次分享轉發,都能幫助到其他為病痛所苦的人

公眾號CAIN-HOLD-ON

長按下圖關注公眾號,期待與你成為朋友


推薦閱讀:

弗洛伊德:偉人還是神棍?
弗洛伊德為什麼放棄了催眠?
如何成為一個無趣的人?什麼樣的人容易成為冷場王
打死你
【王浩威等對話申荷永】與申荷永教授談「三修」(下)

TAG:精神分析 | 心理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