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綠色金融體系 破解經濟融資難題

什麼是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 指金融部門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政策,在投融資決策中要考慮潛在的環境影響,把與環境條件相關的潛在的回報、風險和成本都要融合進銀行的日常業務中,在金融經營活動中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環境污染的治理,通過對社會經濟資源的引導,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015年4月,在中國環境保護部和金融監管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成立一年以來,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優勢、專業優勢和人才優勢,啟動和完成了一批重大的綠色金融研究成果,積極推動中國綠色金融政策的研究制定,廣泛傳播綠色金融理念,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穩步攀升,各項工作實現了良好的開局。

我國綠色金融的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創新和突破。

一是綠色金融的政策框架逐步明晰。2015年12月人民銀行和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發布了《綠色金融債公告》和《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我國綠色債券市場正式啟動。今年3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關於開展綠色公司債試點的通知》積極引導公司債市場支持綠色產業發展。目前人民銀行正在推動綠色金融的地方試點工作。

二是綠色金融產品日趨豐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商業銀行在境內外市場成功發行了綠色金融債券。2016年一季度我國綠色債券的發行量約500億元,占同期全球綠色債券發行總量的近一半。各銀行紛紛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信貸政策制度,把綠色信貸的標準納入全流程管理。中國工商銀行率先開展了環境壓力測試,走在了綠色金融實踐的國際前沿。上證180碳效率指數、綠色絲綢之路私募股權基金等創新型綠色金融產品不斷湧現,社會資本進入綠色金融的渠道不斷拓寬。

三是綠色金融國際合作不斷地深化。我國是今年G20峰會的主席國,在中國的倡議下,G20成立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由人民銀行和英格蘭銀行任共同主席。目前,研究小組已經召開了三次會議,就各國綠色金融發展的最佳實踐面臨的主要障礙和促進全球綠色金融發展的舉措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今年3月份上海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綠色金融也首次作為重點議題寫入G20公報。

要破解的經濟融資難題有哪些?

綠色經濟融資缺口巨大

  伴隨著綠色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節能環保市場需求劇增。「無論是環境污染治理、產業轉型升級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撐作用。」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遙指出,實現綠色發展亟須改變資金配置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從能耗較大污染較重的行業、企業中退出,轉向綠色、環保的領域。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與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合作開展的「綠化中國金融體系」研究顯示,從2015年到2020年,中國綠色發展的相應投資需求約為每年2.9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政府的出資比例只佔10%到15%。這表明超過80%的資金需要政府之外的社會資本來解決,綠色發展融資需求缺口巨大。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綠色發展融資缺口的填補必須依靠多樣化的金融手段與融資機制,需要建立綠色金融體系,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安排,通過貸款、私募、投資、股票發行、債券、保險等方式改進金融和金融服務。

  近年來,針對綠色金融,我國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和研究實踐,綠色信貸、證券、債券等金融手段也已成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相關領導表示,「今年年內,銀監會還會對銀行業等金融機構實施綠色銀行評級,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快向綠色金融機構轉變。」

綠色金融體系建設有三大掣肘

  專家們指出,由於激勵政策力度有限、企業環境信息披露不足、綠色項目認證體系滯後等問題,金融業介入環境保護領域的積極性仍然較低,綠色金融體系建設任重道遠。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投放餘額為8.08萬億元,占各項貸款餘額的9.68%。從銀行業貸款餘額結構來看,綠色信貸佔比還處於較低水平。僅靠對商業銀行設置綠色信貸指標考核不具有商業可持續性,難以刺激綠色金融投資需求。「如果『綠色項目』和『非綠項目』能產生同樣的經濟效益,大家自然願意投『綠色項目」。複雜的評估認證決定了綠色項目的融資成本高於一般項目,而目前補貼、減稅等激勵政策力度有限,難以提高綠色項目回報率。

  多位專家表示,認證標準多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綠色債券發展。以綠色債券為例,按照不同類型,項目認證標準分別由央行、發改委、銀監會、證監會制定。除證監會參照央行綠金委的認證標準外,銀監會和發改委各自都有一套系統內部認證標準。國內與國際認證標準不一、第三方認證體系建設滯後、金融從業人員專業知識缺乏等問題也制約了綠色金融活動的開展。

須完善政策機制

  為一步完善綠色金融領域相關政策機制,為綠色金融發展破除障礙,激發投資需求。

  專家建議,擴大綠色信貸貼息的資金規模、提高貼息率,延長財政貼息政策的期限;向綠色債券的發行人、投資人及投向的企業提供更加優惠的財稅補貼政策。另外,還可借鑒德國創辦復興信貸銀行的經驗,由財政部委託商業銀行,或專門成立一家綠色信貸銀行來管理綠色信貸貼息資金。

  「地方政府應積极參与綠色投資,通過設立綠色產業引導基金吸引民間投資。」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安國俊認為,設立PPP模式綠色產業基金可提高社會資本參與環保產業的積極性,是推動綠色基金髮展的重要路徑。例如可以成立投資於區域環境保護的流域水環境基金、土壤修復產業基金、霧霾治理產業基金等。

  針對企業環境信息透明度不足問題,領導建議,交易所和負責債券註冊審批的有關機構可出台具體規定,強制要求相關企業披露環境信息,尤其是對於主要污染排放指標等關鍵信息,要定量、定期披露。

  此外,各金融監管部門應統籌協調,在全國範圍統一綠色債券界定標準,並儘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認證機制,使綠色金融得到投資者的認可。同時,積極培育第三方認證機構,支持評級機構對債券綠色評級和分類;發展綠色指數產品,為評估企業和行業的綠色發展水平提供專業化參考指標,引領綠色投資的理念。

中綠農 健康農

weixin.qq.com/r/oDkYAJj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他承包了近百年荒山,被大家說傻,但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有機、綠色、無公害,你會區分嗎?
檸檬美白季,看明星怎麼坦「白」?
2018農業態勢窺探
富碳農業:二氧化碳掀起一場「綠色革命」!

TAG:農業發展 | 農業 | 生態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