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禹音:儒家修行之道也

中庸開篇曰:「天命之謂性」,人人具此至善之先天本性,由此本性則自然形成綱常倫理等,萬物運化、處世做人之規律,則名為道,故後文曰:「率性之謂道」。然而,人落於後天塵世之後,因為受物慾所蒙蔽,塵緣所染污,使眾生本具之智慧德能(明德)無法彰顯,心行作為不能與道相應,才造成了現今人類不能和諧相處,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的局面。故儒教以恢複本性,利國利民(親民),止於至善而成聖為教化目標。儒教之教義,就是解決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自心的和諧相處之道。

  宗聖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者,不偏不倚,中正無私,逢事而盡其心,在位而盡其職,無半點虛心假意,心專誠一之謂也。恕者,替人著想,人我一體,仁慈博愛,舍己利民為恕。遇事反求諸己,推己及人,化凡心為聖心,化自私為大公,則恕道常在矣。行此忠恕之道,便可以達聖賢之果。此忠與恕,也就是古聖先賢所教導的「內聖」與「外王」的大道。

  《大學》所闡述的正是修行復性之道,依此理而修持,就能成聖成賢。八條目中,格物(革除物慾)、致知(得到真知)、誠意(至誠無妄)、正心(心行中庸)、修身(修身明性)五科目為「內聖」的功夫;齊家(家庭和諧)、治國(國盛民豐)、平天下(天下太平)三科目為「外王」的功夫。

  修道乃是修「內聖外王」之功夫也。「內聖在克己」,將自己先克制的很清潔而無半點私慾(格物),欲凈則可現出良知。由至誠恭敬所發進一步修正自心,以達修身養性之目的。「外王在救世」,犧牲自己的利益以幫助別人,是兼愛之精神。從自己的家人開始,先要努力達到家庭和樂(齊家),進一步達到國家強盛和天下大同的目標。這和佛家「自覺覺他」,還有道家「修行濟世」的修行目標是一致的,故先聖曰:「儒佛不二」、「三教一理」。

  內聖是內功,外王是外功,內功是道,外功是德,道本屬於空,而德才是實,故無德不能顯道。中庸云:「苟無至德,至道不凝焉。」內功是保存天性(明體),外功是發揮天性(達用)。明體就可以立果,達用就是行功。如此,才可說道明德立,知行合一。現世修行應當以濟世救人(外王)為重點,一心行善為要,因為以後的大同人間要親如一家,共同達到至善的境地。

  又修道者,應由人道修起,人道必需要修中華之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人道全,則天道近,聖賢可冀矣。不論是哪個教派,何種修法,都不可背離此一大修行原則。否則,倫常有虧,無法圓滿人之天性,就無法由後天之心性而達先天之本性,也將不能脫離後天凡塵的境界。所以,不論何教何派,都要先修人道,人道無缺,才有可能成就各教的聖果。

  儒教不立門戶,以正心誠意修身為本,五倫八德為歸,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用。為了澤及蒼生,儒教不限門牆,不拘信仰,志在化天下為大同,育萬民成聖賢。只要平時落實先聖教誨,力行忠恕之道,落實三綱無常、五倫八德,在家作孝子賢孫,工作中盡職盡責,心行造作不違反禮教,則不愧為賢人君子。更能樂善好施,立身行道,宣揚聖賢之理,則今生成就完美之人生,將來還可以安享大同之幸福。故可以說儒教乃是先天至善之教育,人人需要此理,教教皆需依此而修。可見儒教乃是根本之教,萬世開太平之綱紀也。

推薦閱讀:

中國「三聖」之:仁聖孔子。[每日真國學?解讀]
現代人為什麼要學習幾千年前創立的儒學?
從傳統文化看千年讖語:「破財」到底能不能「消災」
國學,一種積澱千年的身心升華法
如何讀中國歷代史書(一)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