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除了殺了他,是否還有其他方法「的一些淺想-<直美和加奈子>影評分析

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么?

馮遠征老師動人的演繹讓我們永遠難忘那個變態的安嘉和。

沒錯,DV男很變態,他們的心理與行為已經嚴重偏離正軌,他們是精神變態者,人格障礙者,一個柔弱的女子甚至她身邊的親人朋友加起來也很難對付這類人。精神變態者還有治癒的希望,但若一旦碰上反社會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或者衝動型人格障礙者,基本無力回天。順便提一句,家庭暴力不僅指丈夫對妻子施暴,還有一半是反過來的,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雖說DV男或DV女也是自己原生家庭的受害者(遺傳,家庭教養,成長環境多種原因造成),但大多時候,他們施加給配偶的痛苦要遠遠超過自己所遭受的痛苦(人格障礙者一般自己感受不到什麼痛苦)。

那麼,遭遇家庭暴力,怎麼辦?

這是直美和加奈子面臨的難題。

直美在她的原生家庭中,目睹了父親常年家暴母親,身為長女,她感到自己的無力和弱小,她開啟逃避和否認的防禦機制,帶著妹妹躲進小屋裡,堵住耳朵。但童年時對父親的恨,對家庭暴力的敏感,對自己無能為力的遺憾都存入她的潛意識。在父親對母親施暴時,她潛意識中是希望父親消失的。她始終沒能正面處理對父親的情緒,長大後逃離家鄉,直到父親去世母親重獲歡樂和自由,她再一次感到,只有父親消失了,這一切才結束。

這裡存在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直美的母親沒有做任何逃離暴力的嘗試,始終忍受著,直到她的父親病逝。(後來直美和她母親談話時,她母親也表達過如果當時鼓起勇氣離婚或是想辦法離開他,也不會給孩子造成那麼多痛苦。)於是,施暴者的死與受害者的重獲自由很自然地在她的潛意識裡形成連接,這個連接,她自己並未察覺到。

當直美最初發現加奈子遭到家暴時,她的反應是報警離婚,或是請求家人的援助。這很正常。接受過大學教育並進入法制社會的成年人,不會馬上就想到殺人,至於「讓他消失」這個念頭是否當時在直美腦子裡閃了一下,誰也不知道。

直美幫加奈子想了很多辦法,包括上網查找遭遇家暴應採取什麼手段。加奈子也不是沒想過,當然,她也只是想了一下而已,想了一個方法,自己就推翻一個,最後的結論是,只要服部渣男還活著,她的痛苦就無法結束,不如一死了之。長期受家暴的女子抑鬱和精神分裂的也不少。

直美和加奈子想了想,怎麼辦,沒法辦。這時,全劇的靈魂人物李社長和神級助攻林桑猶如黑暗中的兩盞明燈照亮了直加的反抗之路。李社長以她那正的不能再正的三觀點燃了直美的小宇宙,直接喚醒沉睡在直美潛意識裡的連接,而林桑以他那張渣男克隆臉和黑戶身份為計劃提供了先決條件。於是,劇情展開,一口氣看完十集,很是酸爽,開放式結局也算是給稍顯拖沓的最後一集增色。

看完之後,不僅思索,在本劇中,除了殺了服部渣男,是否還有其他方法逃離家暴——答案是肯定的。但直美和加奈子並未嘗試,加奈子是由於起初的軟弱,如果她足夠強硬(有社會工作和足夠的社會支持,知曉家暴男的本質),在第一次家暴之後就會果斷採取措施(無論戀愛還是婚後,首次遭遇暴力即採取措施是最佳選擇,很多難以逃離的家暴是因初次遭遇暴力後選擇容忍而愈演愈烈);而直美在偶然的提示和巧合中(李社長、林桑等),逐漸形成殺人動機。曾經,她無力保護遭受家暴的母親,無力對抗惡魔般的父親,如今,她已經長大,獨立生活以及工作能力增長帶給她力量感及控制感,這一次,她要解救加奈子,完成她固著在童年期的願望。潛意識的連接被喚醒,只有施暴者消失,受虐者才能得救,這是她父母的結局,也將是她和加奈子唯一的出路。於是,直美手持懲罰施暴者的利刃回到童年時自己弱小的身體里,去殺掉她的「父親」,解救她的「母親」。

有人說,直美為了加奈子毀了自己的人生,也有人說,直美太自私,操控了加奈子的人生。相比較之下,後者的說法更合理,畢竟在玉石俱焚之前,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嘗試,只是巧又不巧,那麼多的偶然,給直美提供了一個「復仇」的機會。

但反過來再想,如果當年的董珊珊能遇見她的「直美」,又會有怎樣的結局呢?當其他方法都已失效,當法制不能為受害者提供保護之時,或許以暴制暴才是最後的出路。本劇只是直接演出了驚心動魄的最後出路,戲劇感更濃烈,給觀眾造成的震撼也更大一些。

很喜歡這類日劇,家族狩獵,夜行觀覽車,晝顏之類的,總能將人性善惡描繪的深刻又細膩。今年的《直美和加奈子》又讓我們領略了DV男的變態,不過服部渣男還沒怎麼表現就掛了,不像安嘉和先生,那眼神至今想起來還背後發涼。

因此,各位朋友們在找朋友時一定要睜大眼睛注意分辨,識人也需功力。如果你曾看過美劇犯罪心理,或者有興趣了解國內的一些犯罪案例,就更能知曉,這世上變態實在太多,他們或許就衣冠楚楚地藏在你身邊,所以,為了更好滴自我保護,咱們盡量「防微杜漸」「未雨綢繆」,那些「玉石俱焚」的故事,還是交給戲劇吧。
推薦閱讀:

TAG:心理 | 特殊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