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海軍曾經有多強大?
- 皇家海軍的閱艦式最早可追溯到英法百年戰爭,1340年6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發動了針對法國的斯魯伊斯海戰,戰幕開啟前,為鼓舞士氣、震懾敵方,愛德華三世在海上舉行了聲勢壯大的陣前檢閱,上百艘戰艦錨泊列陣接受檢閱,這場儀式被公認為就是最早的海上閱艦式。通過此後數百年的發展和完善,海上閱艦式逐步脫離戰爭檢閱的範疇,演變成一種儀式性的國家實力展示,成為英國最重要的國家慶典形式。
- 1897年維多利亞女王鑽禧閱艦式油畫
1897年6月26日,皇家海軍在斯皮德黑德海峽舉行了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閱艦式,皇家海軍共派出了21艘戰列艦和44艘巡洋艦在內的共165艘艦艇參加檢閱,以強有力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日不落帝國的海上霸權。此時的皇家海軍是一支全球布局的世界性海軍,從她轄下的艦隊名稱就可以一窺端倪:海峽艦隊、地中海艦隊、中國艦隊,太平洋艦隊,大西洋艦隊,遍布各大洋的皇家海軍軍艦,宛如日不落帝國的國家基石。此次閱艦式也成為現代各國通行的閱艦式模板。
- 1902年愛德華七世登基慶典閱艦式油畫
- 1911年英國喬治五世加冕觀艦式參閱軍艦泊點陣圖,中國軍艦「海圻」號巡洋艦就在這群艦之中。
1902年,為慶祝新君愛德華七世登基,皇家海軍和前來觀禮的各國軍艦再度鋪滿了整個斯皮德黑德海峽,舉行20世紀第一場閱艦式。8年多過後,喬治五世加冕,英國沿循傳統舉行加冕禮閱艦式,皇家海軍軍艦以及前來致賀的國外軍艦共計80餘艘在斯皮德黑德海峽排列成受閱艦陣。從亞洲遠道趕赴英國觀禮的,除了挾日俄戰爭勝利雄風的日本海軍軍艦外,還有一艘龍旗飄揚的巡洋艦,成為第一艘在英國海軍閱艦式上出現的中國軍艦。
- 1914年閱艦式
1914年7月20日,皇家海軍調集數十艘主力戰艦舉行了著名的戰前閱艦式,使得閱艦式所具備的叫陣意義凸顯,閱艦式結束2周之後的8月4日,英國對德宣戰,2年之後皇家海軍和德國海軍進行了劃時代的日德蘭大海戰。
- 1937年舉行的喬治六世加冕禮觀艦式上,德國派出「海軍上將斯佩伯爵」號重巡洋艦參加了儀式,在其左舷的2艘艦是「決心」號戰列艦和「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1937年,一戰後經過長時間修整的英國趁新君喬治六世加冕慶典舉行了閱艦式,皇家海軍傾力出動了多達145艘軍艦,并力邀遍及全球各大洲的海軍參加助興,蘇聯、納粹德國也都派出軍艦與會,斯皮德黑德海峽再度被軍艦遮蓋。從不久後爆發的二次世界大戰看,這次閱艦式已超出了英國向世界展示的意義,而變成各國間一次公開化的競爭比試,很多同列在艦陣中禮尚往來的軍艦,不久就成了捉對廝殺的敵手。
- 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加冕禮觀艦式上,英聯邦國家派出8艘航母參加檢閱。
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加冕,皇家海軍仍然在斯皮德黑德海峽舉行加冕禮閱艦式,繼續展示海洋大國的風采。包括8艘航母在內的皇家海軍受閱艦隻看似威風堂堂,實際在英國的國防體系中「海軍第一」的戰略就在這一年消失,新生的核武器使得戰略空軍的發展重要性超過了皇家海軍。10年後,面對海外殖民地的大量消失,英國政府對是否還有必要保留一支全球海軍產生了懷疑,最終在1968年作出防務調整,取消全球布署,撤回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英軍和文職人員,將防禦線收縮至歐洲和北大西洋地區。
- 1977 年伊麗莎白二世即位25 周年銀禧大慶觀艦式,困境中的皇家海軍派出了「皇家方舟」號和「競技神」號航母參加了閱艦。
1977年,值伊麗莎白二世即位25周年大慶,此時的皇家海軍雖然實力已經大減,仍然勉力舉行閱艦式加以慶賀,但這卻是皇家海軍為君主慶典舉行的最後一次閱艦式。進入20世紀,隨著冷戰的結束,英國政府因為居於美國和北約防衛體系中,而對自身國防力量的建設了無重視,自甘渺小,皇家海軍在縮減國防開支的政策下,規模一再被迫縮小,最後到了只以小規模的快速反應力量為滿足的程度。
- 2005 年英國舉行了特拉法爾加海戰200周年國際觀艦式,此時的英國海軍水面艦艇力量建設已然落後於200年前的戰敗國法國了。
21世紀的英國皇家海軍比起20世紀初的皇家海軍固然衰退了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初的大英帝國不僅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還是當時國際秩序的制定者與領導者;而現在的英國皇家海軍只需要防守英國本土(24.36平方公里,只有日本陸地面積的60%)和平時期也沒必要建造太多的軍艦。,英國皇家海軍是英國三軍中最老的軍種。英國的海軍組織,負責海上國防、保護航運、履行國際軍事協議。
「紐
卡斯爾」號驅逐艦是英國的42型驅逐艦。該型驅逐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空防主力艦。該型艦的主要任務就是為英國皇家海軍水面戰鬥群提供防空保護,同時打擊海面上敵方的目標。「紹斯蘭」號護衛艦是英國的23型護衛艦。該型護衛艦堪稱英國水面作戰艦隻的中堅力量,包括「紹斯蘭」號在內的16艘23型護衛艦將佔英國皇家海軍水面戰艦總兵力的50%。23型護衛艦設計之初只是實際建成後卻成了具有在世界任何水域進行多用途作戰的水面艦隻,可以適用於海上禁運行動、災害救援行動、偵察行動、指揮與控制行動以及海空武器系統協調行動。
兩艘皇家輔助艦也非等閑之輩:編號為A387的「維多利亞堡」號輔助艦是英國皇家海軍最先進的艦隊綜合支援艦,擔負本次大型海軍行動的加油
和食品補給任務。編號為A109的「灣葉」號輔助艦是英國皇家海軍最先進的艦隊支援加油艦。
在聖迭哥軍港目睹這些英國軍艦的軍事記者都認為,「2000海軍特遣隊」所有的戰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適合全球不同水域作戰,能夠執行世界範圍的各種任務!
游弋太平洋秘密演練海戰戰法
「2000海軍特遣隊」是今年5月初從英國出發的,直奔太平洋,與《五方防禦協議》成員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海上軍事演習。這次演習前後整整
港口訪問結束後,兩個分遣隊重新會合,一起開赴夏威夷,於2000年9月28日至10月3日訪問夏威夷港。不過,港口訪問只是走走形式而已,重頭戲是在港口訪問結束後與聯合舉行的大規模海上軍事演習。據的高級軍官透露,這次海上作戰演習方案複雜多樣,其中包括美英海軍如何共同對付發生在「東亞某一大規模地區危機」的作戰方案!在演習中,美英戰艦進行了艦對空、艦對艦和艦對岸導彈射擊演習、艦炮實彈射擊演練、海上禁運、港口封鎖、海峽特殊海域作戰和人道主義援助等敏感科目的演練。考慮到潛艇的威脅,美英海軍還在途中反覆演練如何對付柴油動力潛艇和核潛艇的戰術。演習結束後,太平洋艦隻是簡單向媒體透露說,這種實彈射擊演習的目的是為了讓盟國在未來海上協同作戰的時候配合得更順利,對相互之間的海上作戰程序有進一步的了解。當然,英國戰艦也想向美國海軍展示一下其水面戰艦的作戰能力,至於這種演習是否有針對亞太地區潛在危機的目的,太平洋艦隊的新聞官員表示無可奉告
!10月17日,這個由英、美、法三國戰艦組成的龐大艦群在且行且練中抵達美國的聖迭哥港。在結束港口訪問後,「2000海軍特遣隊」將再度與美國海軍舉行更大規模的海上軍事演習,這次英國的編隊將跟美國的「星座」號航母戰群配合,共同進行海上此次演習科目屬於極端機密,具體內容就不得而知了。
擺軍力為了展現英國新全球戰略?
英國海軍在太平洋地區實施近15年來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究竟意欲何為呢?除了增進英國戰艦的作戰能力,加強與美法海軍的協同作戰能力外,更重要的目的則是向全世界展示英國21世紀的新全球戰略!
在談及這次軍事行動的表面目的時,英國國防部在今年5月「2000海軍特遣隊」出航前散發給媒體的一份簡要聲明中解釋說:此次軍事行動有三個目的:一是加強與盟國海軍的協同作戰能力。法國海軍派「阿方幸」號護衛艦參加英國海軍編隊這一事實充分顯示英法兩國之間的防禦合作以及兩個歐洲大國之間日益密切的關係;與美國海軍的全面合作則展示了兩國海軍之間合作的緊密無間性和英國海軍特遣隊的戰鬥力。二是傳播友誼,結交新朋友,增進對不同文化的了解,為英國的國防外交做貢獻。然而,在談及這次軍事行動的深層次目的時,「2000海軍特遣隊」副司令羅吉爾·安斯雷准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說:「我們特遣隊此次行動的目的,就是要向世人展示英國皇家海軍完全有能力通過在全球範圍內部署快速機動的海上武裝力量保衛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一切利益!」
這位高級軍官的話說得很是露骨,但卻講出了英國皇家海軍的真心話,實際上,在英國政府2000年度的《國防戰略評估》中早有體現。最新版的英國《國防戰略評估》的核心就是:重新認識到英國皇家海軍對和平環境下英國外交政策、貿易發展和保證英國及其海外利益所做的巨大貢獻!為此,英國必須尋找新的辦法繼續發展和增強海軍力量,使海軍成為超出其它軍。與此同時,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通過不斷舉行軍事演習和游弋來展示英國的軍事存在和對某個地區的關註:在南大西洋,皇家海軍的兩艘戰艦和一艘油船連續執行巡邏任務;在海灣,一艘軍艦象徵性地在那裡游弋了18年,以示英國對該戰略要地的承諾與重視;在西印度洋,皇家海軍的一艘戰艦與補給艦進行所謂的掃毒行動。
為英國的「2000海軍特遣隊」行動的目的遠非表面說的那麼簡單。實際上,英國正在試圖通過皇家海軍重振當年的威風,並且已經具備相當的實
19世紀中後期。
強到什麼地步呢?強到可以實行兩強戰略,也就是說世界第二和第三的艦艇總噸位加起來也沒有他強。強到任何一級戰列艦下水都是以8艘起步,不差錢。
強到只用本土艦隊就能壓得德法不敢出港。近五百年的時間裡,英國皇家海軍是世界大洋上的主角,皇家海軍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決定國家的命運的大戰,讓無數雄心勃勃的對手成了背景。打炮快是其獲勝的要訣之一,那麼為什麼英國人打炮快呢?
炮多威力大,風帆時代戰艦,就象刺蝟一樣混身是炮,最多可達130門,每門炮有一個炮組,通常12-20人,所以一條50多米長的船上,擠個千八百人很正常。
愛打炮的英國人
1588年,從德雷克爵士指揮英國人大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火炮逐漸取代接舷肉博,成為海戰中決定性的因素,當時火炮的精度都不高,只好追求鋪天蓋地的火力密度壓倒對手,提高火力密度的辦法有兩條:一是儘可能多裝炮,二是提高火炮的射擊速度。
英國軍艦的火炮數量並不佔絕對優勢,比如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皇家海軍的勝利號,只裝備了104門炮,而她的對手,西班牙的聖三一號,居然裝了130門炮。射擊速度快是英國佬的絕招,英國海軍的艦炮射擊速度要比法國和西班牙人快一倍,到18世紀晚期,每五分鐘能夠發射2 - 3次,極端情況下,比如科林伍德少將的指揮的戰艦,射擊速度甚至達到每分鐘一發的水平,這在當時是不可思議的高射速。
射擊速度快,要通過反覆的訓練來達到。火炮射擊速度,如同拳擊場上的拳手出拳快一樣,有的時候,並不一定一擊必殺,但先敵打壞了對手的眼睛和頭部,也能降低對手的抵抗能力,最終取得勝利。
火炮實彈射擊危險很大,火藥和炮彈都不便宜,花費也很大,大陸國家通常小心翼翼也捨不得用,英國海軍正相反,艦長們熱衷於頻繁進行火炮訓練,以至於皇家海軍不得不規定:如果沒有作戰,每六個月的航行,只能消耗1/3的火藥。
多數英國軍艦隻能以模擬訓練代替實彈射擊,大多艦通過要求艦員們反覆模擬操練進行,不過當時英國皇家海軍有一套成熟的獎勵制度,繳獲或擊毀敵艦都能用市場價從海軍領錢,大約四分之一歸艦長,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歸艦隊司令,其它的由司務長接薪點全艦平分,優秀的艦長年薪高達300鎊,當時的皇家造幣局長牛頓先生一年不過500鎊,再加上分紅,個別艦長可以拿到數萬鎊之多,錢多的艦長們通常並不私肥,常常會自掏腰包買火藥和炮彈供訓練使用,畢竟全艦一心擊退敵人才是正道,太自私在海軍是活不下去的。
法國人發射18磅艦炮的場景,注意甲板上的水盆和抹布,那是用來捕滅亂飛的火星的,炮位附近放置火藥非常危險。那個少年則在用封閉的提捅運送火藥,各國海軍都有一批通常10 - 14歲的少年,海戰的時候,他們一趟趟不厭其煩地把每次發射用的火藥從水線以下的火藥庫送到炮位。
當年的重型火炮是很重的東西,比如一門18磅艦炮,炮彈大約只相當於一個大蘋果大,而火炮重量就大約是兩噸;最重的36磅艦炮加上炮架能達到將近5噸,在晃來晃去的大海全靠人力操作,危險而又艱辛,大力水手有木有!
英國海軍最強盛時期是一戰期間和二戰初期,英國海軍主力艦是日本海軍的5倍,是美國的2倍,是德國的3倍,但英國要保護海外殖民地的海上運輸線,分散了精力和實力。
那英國的海軍曾經有多強大呢?
1、世界最古老之現役軍艦,「戰列艦」一詞的英文原文為Battleship,直譯為「戰鬥艦」。
這個名字起源於帆船時代的「戰列線戰鬥艦」(Main Line of Battle Ships)。戰列艦名稱是隨著1655-1667年英國——荷蘭戰爭中海軍戰術的改變而出現的。當時海戰方式為交戰雙方的艦隊在海戰中各自排成單列縱隊的戰列線,進行同向異舷或異向同舷的舷側方向火炮對射。凡是其規模足夠大,可以參加此種戰鬥的艦船均被稱作戰列艦(Ships of the Line)。1638年建成的英艦「海上君王」號便是這種戰艦的第一艘,它有3層舷炮甲板,102門火炮。這時的戰列艦都是木製的帆船。
2、17世紀70年代後,英國海軍按照以下標準對艦船進行分類:
一級艦——三層炮甲板,火炮100門以上,定員875人以上,排水量2500-3500噸。代表性艦船為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納爾遜海軍上將的旗艦「勝利」號。
二級艦——三層炮甲板,火炮90-98門,定員750人左右,排水量2000噸以上。 三級艦——二至三層炮甲板,火炮64-80門,定員490-720人左右,排水量1300-2000噸。這是英國海軍中數量最多的主力艦隻。 四級艦——兩層炮甲板,火炮50-56門,定員350人左右,排水量1000噸以上。 上述四級艦均被稱為戰列艦。規模在此之下的艦船被歸類為護衛艦(Frigate)、巡航艦(Corvette)和單桅縱帆船(Sloop)。
3、此時的戰列艦基本上全為木材建造,有時在水線以下包裹銅皮。
動力為風帆,武器為前膛火炮,發射用於摧毀船體的圓形彈丸、殺傷人員的霰彈以及破壞帆具的鏈彈。
英國海軍曾經有多強大
1 .英國海軍最強盛時期是一戰期間和二戰初期,英國海軍主力艦是日本海軍的5倍,是美國的2倍,是德國的3倍,但英國要保護海外殖民地的海上運輸線,分散了精力和實力。2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的英國,擁有世界第一的海軍,想當年英國皇家海軍能夠有能力遠航七大洋,海外的永久艦隊一直可以從馬來西亞駐紮到北海再到南美洲,東印度公司獲取利益不斷,不論是世界上哪個國家敢跟皇家海軍支撐起來英國對抗,分分鐘幾十條世界級戰艦開到你家門口把你家最大港口或者最重要航線堵死。3 . 我們常說的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清政府舉國之力買來的定遠,鎮遠這樣的鐵甲艦是眾星捧月的稀罕物,連炮彈都不敢多打,在英國海軍里卻是十分常見的普通主力艦。再加上北洋水師一旦開戰根本沒有建造能力,軍艦全靠進口,那個年代五年更新換代海軍裝備都嫌慢,更不要說固步自封的清軍了。4 .英軍的軍費比清政府全年的財政收入都多,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國收入是中國的九倍,而第二次鴉片戰爭就變成二十七倍。 那個貿易自由的年代,列強武器出口完全都是軍火公司的商業行為,除非戰時要不跟國家根本管不著,清政府有錢就可以買到最好的武器。5 .當時西方的理念、組織、戰術、經驗等都比清朝先進,即使中國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也不會用,打仗不僅僅是比武器裝備的優劣。高價賣給清朝反而能賺錢,即使清朝從中學習到造艦的技術和經驗,但核心的發動機、火炮、裝甲等還是要從西方進口,對他們構不成威脅。6 . 那時的盛況即使是現在的美國海軍也望塵莫及的,當初的日不落帝國,要靠著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維繫著自己在全世界三千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統治。1. 英國皇家海軍是英國三軍中最老的軍種。英國的海軍組織,負責海上國防、保護航運、履行國際軍事協議。 從大約1692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間,皇家海軍是世界上最大、最強的海軍;並幫英國成為18和19世紀最強盛的軍事及經濟強國;也是維持大英帝國重要工具。雖然現已式微,皇家海軍仍是歐洲最大、世界上第二大的海軍;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之一。它是大多數現代海軍的先驅;許多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和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海軍官兵仍到英國接受訓練。蘇聯瓦解、冷戰結束之後,皇家海軍在21世紀主要任務已由一個嚇阻性的武力轉變為一個能在全球展現英國外交政策的部隊。
2. 在英國,首次使用有建制的海上力量的人是 韋塞克斯(Wessex)的 阿佛列大帝(Alfred the Great),他派遣艦隻抵禦北歐海盜的入侵。海軍的行動一直是地方性的、防禦性的和暫時的,直到13世紀,法國人佔領了諾曼底,貿易活動擴展到西班牙和葡萄牙為止,那時開始用船來輸送步兵投入陸上作戰。但在1340年斯盧以斯戰役(Battle of Sluis)中,英海軍已從事海上作戰。
3. 亨利八世組建了一支裝備大型火炮的艦隊,並建立了海軍行政機構。在伊利莎白一世的領導下,海軍發展成為英國主要的防禦力量,並成為英帝國全球擴張的手段。查理二世將海上力量定名為皇家海軍,雖然在英國內戰期間(1642~1651),軍隊是由國會控制的。
4. 18世紀中,皇家海軍與法國海軍為爭奪海上霸權進行了漫長的鬥爭,1688~1763年間經過4次戰爭,英國戰勝了法國。在英國抵禦拿破崙的戰爭中,皇家海軍具有關鍵作用,1805年贏得特拉法加海戰(Battle of Trafalgar)之後,皇家海軍再未遇到法國的挑戰。這一時期,納爾遜鑒爵可能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海軍上將。在19世紀剩餘的歲月里,皇家海軍有助於維持所謂英國式的和平,即由於主要歐洲國家間力量平衡而出現的長期相對和平局面,這完全取決於使用英國的海上霸權。
總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皇家海軍在規模上僅次於美國海軍居世界第二位,依然是海上作戰,特別是反潛作戰方面領先的國家,其主要任務還是保護海運航線。20世紀後期,皇家海軍規模縮小,在美國海軍和蘇聯海軍之後居世界海軍第三位。
皇家海軍作為英國的立國之本,對外展示力量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戰爭,另一種就是規模龐大的海上閱艦式。但是前些天的英國被傳出重要軍艦全部癱瘓的消息,很多人都表示,不可能吧。要知道,英國作為一個「日不落帝國」,以前可真的是很強大的。
1897年6月26日,皇家海軍在斯皮德黑德海峽舉行了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閱艦式,成為現代各國通行的閱艦式模板。此時的皇家海軍是一支全球布局的世界性海軍,從她轄下的艦隊名稱就可以一窺端倪:海峽艦隊、地中海艦隊、中國艦隊,太平洋艦隊,大西洋艦隊,遍布各大洋的皇家海軍軍艦,宛如日不落帝國的國家基石。
1897年維多利亞女王鑽禧閱艦式油畫
在這次閱兵儀式上,皇家海軍共派出了21艘戰列艦和44艘巡洋艦在內的共165艘艦艇參加檢閱,以強有力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日不落帝國的海上霸權。這樣的兵力和國力,是我們這些國家所沒有辦法匹敵的。
1911年英國喬治五世加冕觀艦式參閱軍艦泊點陣圖,中國軍艦「海圻」號巡洋艦就在這群艦之中。
1902年,為慶祝新君愛德華七世登基,皇家海軍和前來觀禮的各國軍艦再度鋪滿了整個斯皮德黑德海峽,舉行20世紀第一場閱艦式。8年多過後,喬治五世加冕,英國沿循傳統舉行加冕禮閱艦式,皇家海軍軍艦以及前來致賀的國外軍艦共計80餘艘在斯皮德黑德海峽排列成受閱艦陣。
皇家海軍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美國超越。皇家海軍在19世紀和20世紀為大不列顛帝國作為世界無與倫比的大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日不落帝國」一開始屬於16世紀時的西班牙帝國。當時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Carlos I,1500~1558年)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曾說過一句話:「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但這份榮耀卻被日後的大英帝國奪走,甚至成為大英帝國的別稱。
到了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出版的世界地圖把大英帝國用不同顏色標出,生動地展現了大英帝國在全球範圍內的霸權。
西班牙人之所以從「日不落帝國」的寶座上跌落,就是因為其無敵艦隊慘敗於英國海軍。英國日後之所以能建立「日不落帝國」,也是因為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逐步擁有了海上霸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風帆時代海上霸權的爭奪就是雙方派出華麗且巨大的戰列艦,組成戰列線排成一排,然後用側舷互相射擊。
總結煙硝、火光、鮮血、爆炸聲充滿整個戰場。但這個觀念並不完全正確,海戰戰術有個緩慢演進的過程,參戰雙方需經過血與火的教訓,最後才能演變成大家所熟知的形式。其實,關於16世紀末至17世紀早期,歐洲列強風帆艦隊戰術的記載並不多。
近五百年的時間裡,英國皇家海軍是世界大洋上的主角,皇家海軍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決定國家的命運的大戰,讓無數雄心勃勃的對手成了背景。打炮快是其獲勝的要訣之一,那麼為什麼英國人打炮快呢?
1、自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以來,英國一直保持著海上霸主的地位,它的龐大艦隊耀武揚威地游戈於全球的各個海洋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儘管德國加強了海軍力量,但在艦隻數量和排水噸位上仍然落後於英國,火炮口徑和數量也不及英方。因此,在戰爭開始後的兩年半時間裡,英國海軍憑藉其優勢對德國實行海上封鎖。英國的主力艦隊像一條看門狗一樣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盯住了德國的大洋艦隊,使其多半時間困在威廉港和不來梅港,成了名副其實的「存在艦隊」。
2、隨著殖民地秩序的崩潰、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的穩定使英國失去了對世界性海軍的需求;雖然高新科技發達,不缺乏經濟動力,但英國和中美體量相差過大,又長期實行福利主義經濟政策,削弱了對海軍的經濟支持。70年代,英國不得不放棄全球海軍戰略,以遠東艦隊撤銷為標誌,完成了從蘇伊士運河以東的全面撤退,蛻變為一支區域性海軍。82年馬島海戰成為了這支老牌海軍力量最後奮力一搏。3、21世紀的英國皇家海軍比起20世紀初的皇家海軍固然衰退了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初的大英帝國不僅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還是當時國際秩序的制定者與領導者;而現在的英國皇家海軍只需要防守英國本土(24.36平方公里,只有日本陸地面積的60%)和平時期也沒必要建造太多的軍艦。畢竟英國目前唯一的威脅就是俄羅斯,然而俄羅斯想進攻英國先得經過德國與法國,英國也是北約成員國(任何一個北約國家遭受攻擊則視為對全體北約成員國的攻擊)雖然目前德、法、英、意等國家的軍事實力單獨拿出來看都很一般,但他們如果發生戰爭可是以北約的形式共同對抗進攻的。
21世紀的英國皇家海軍比起20世紀初的皇家海軍固然衰退了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初的大英帝國不僅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還是當時國際秩序的制定者與領導者;而現在的英國皇家海軍只需要防守英國本土(24.36平方公里,只有日本陸地面積的60%)和平時期也沒必要建造太多的軍艦。
21世紀的英國皇家海軍比起20世紀初的皇家海軍固然衰退了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初的大英帝國不僅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還是當時國際秩序的制定者與領導者
1.正式成立於1546年的英國海軍,在與海上強國西班牙的財富爭奪中找到了發展的催化劑。1588年,被英國海軍海盜式的打劫勾當所激怒的西班牙君主,出動龐大的「無敵艦隊」,意欲一舉踏平不列顛。殊不料,以大海盜德雷克、豪金斯為骨幹的英國海軍不畏強敵,一改傳統的接舷戰法而採用遠距離炮戰,一舉擊潰「無敵艦隊」。這是英國人在奪取海上霸權征程中的第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會戰。正如英國人富勒在《西洋世界軍事史》一書中所言,這場勝仗「如同一個耳語一般,把帝國的秘密送進了英國人耳中:即便是資源和勢力都極為有限的小國,只要控制了海洋,照樣可以贏得和守住巨大的海外領土」。
2.那時的盛況即使是現在的美國海軍也望塵莫及的,當初的日不落帝國,要靠著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維繫著自己在全世界三千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統治。海軍都是非常燒錢的,一個國家養海軍的前提就是能為國家盈利,大英帝國鼎盛時期的經濟體系就是通過剝削掠奪其佔全世界陸地總面積四分之一的殖民地,來支持英國本土的工業。這麼大的殖民地當然只有與其相匹配的無敵艦隊才能保護。
3.今天的我們總是看到皇家海軍的敗績,確沒想到看到為什麼別的國家大部分是勝仗,原因非常簡單,皇家海軍的勝仗實在太多,最後被大家記住的自然是為數不多的敗績。
有人看到皇家海軍艦隊強大的陣容時,總認為皇家海軍一向靠數量壓倒對手,可當我翻閱戰史,實際結果確大相徑庭,皇家海軍在大部分戰役中船隻數量、人員、物資都遜於對手。
1、總的來看,英國海軍的歷史走勢跟英國金融地位走勢基本是重合的。在英國掌握有世界金融霸權的時代,皇家海軍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第一海軍。金融重心逐漸轉移的時候,英美並列世界第一。二戰打完,美國海軍將英國甩在了身後。
直到60年代,英國海軍仍抱有「世界海軍」的幻想,維持著包括7艘航母在內的400餘艘艦艇的龐大海軍,並在侄子的幫助下建造了大國新象徵—―—戰略導彈核潛艇。
2、隨著殖民地秩序的崩潰、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的穩定使英國失去了對世界性海軍的需求;雖然高新科技發達,不缺乏經濟動力,但英國和中美體量相差過大,又長期實行福利主義經濟政策,削弱了對海軍的經濟支持。70年代,英國不得不放棄全球海軍戰略,以遠東艦隊撤銷為標誌,完成了從蘇伊士運河以東的全面撤退,蛻變為一支區域性海軍。82年馬島海戰成為了這支老牌海軍力量最後奮力一搏。
3、截至2014年,英國皇家海軍共有現役艦艇77艘,其中大型主戰艦艇19艘,這是英國海軍500年來主力戰艦的數量第一次減少到20艘以下。總噸位約80萬噸,艦船總數和總噸位均為1900年以來最低。說到底,經濟低迷是英國海軍落入窘境的主要原因。
最後一艘現役航母「卓越」號已經退役,2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要到2017年才能入役。況且第二艘「威爾士親王」號不配固定翼艦載機,權當大號兩棲攻擊艦。如果預算吃緊,就出售或封存親王陛下。「鷂」式艦載機已全部退役,而F-35B戰鬥機最早也要在2020年形成戰鬥力(感謝回復區提醒,之前有誤。F35B將於2016年交付第4架,如果順利,18年可以組成一個中隊規模)。這意味著,數年之內,英國沒有可靠的航母可用。
「日不落帝國」的榮耀已然不再。但英國皇家海軍仍是一支作戰能力較強的海上力量。
近代以來,大國的興衰無不與海軍的發展密切相關。數百年來,從西班牙到荷蘭,從英國到美國,幾乎每個大國的崛起與發展都與海軍的強大、海權的鞏固息息相關。近日,英海軍重要軍艦全部癱瘓,讓人感慨英國海軍昔盛今衰,那麼曾經的英國海軍有多強呢?
強大海軍支撐海權偉業,歐洲強國晉級全球霸主。
隨著西班牙走向沒落,為爭奪海上霸權,英國相繼與荷蘭和法國這兩個重要的新興海洋國家展開競爭。從1652年起,英國與「海上馬車夫」荷蘭連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海戰,雖互有勝負,但通過轉口運輸貿易謀利的荷蘭深受打擊,最終耗盡了國家的元氣。法國是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17世紀後期直到19世紀初,英國與之進行了100多年的曲折鬥爭。在7次主要較量中,除第6次法國略佔上風,英國都取得了重大勝利。宣告拿破崙戰爭終結的1815年《維也納和約》,標誌著英國在海洋上完全戰勝了法國。在此之後的近一個世紀里,沒有哪個國家的海軍能夠和敢於向英國皇家海軍挑戰。到19、20世紀之交,英國建立起一個橫跨三大洋、遍布五大洲、面積達3350萬平方公里、擁有約4億人口的殖民大帝國。
美國海軍戰略家艾爾弗雷德·馬漢在其經典著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中指出:「如果一個國家的位置使之既不必在陸上保衛自己,又不會被誘使利用陸地設法擴張領土,與以大陸作為部分邊界的國家相比,它就可通過將其目標集中地指向海洋而取得優勢。」作為一個四面環海、沒有陸上直接威脅的島國,英國能集中精力和資源發展和維持海軍力量,將英吉利海峽變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繼而採用靈活的「結盟-制衡」外交政策封鎖和打擊對手。
英國以爭得的海上優勢為基礎,實現了海軍、殖民地和海外貿易三大要素的有序循環:強大的海軍推進和保護了殖民事業和海外貿易;遼闊的殖民地提供了散布全球的海軍基地,直接服務於艦隊;巨額利潤的海外貿易,既為海軍建設及拓展殖民地提供了充裕的財源,更帶動英國率先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19世紀的「世界工廠」。
1、英國海軍還算保持著比較強大的海軍,美國《國家利益》近日發表了有關的海軍排名,英國位列第四位。兩艘「無敵」級航空母艦和鷂式戰鬥機的退役大大削弱了英國海軍實力,但核火力和未來的航母計劃還是為皇家海軍贏回了第四席。
2、英國擁有3艘大型兩棲攻擊艦、19艘護衛艦和驅逐艦、7艘核動力攻擊艦和4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作為皇家海軍的空中力量,艦隊航空軍還配置了149架戰機,其中主要是直升飛機。
3、美國海軍排名第一,英國和日本是第四第五,這些都是同一個盟友陣營的,五強里佔了三席這對英國而言可是非常強大的實力啊,英國這也算是壯著膽子來給美國湊數的了。
4、看似強大的英國海軍,剛剛服役的航母連艦載機都沒有,一艘大型的兩棲攻擊旗艦艦也剛剛退役,能夠支撐起整個海軍的就是屬於潛艇部隊了。前衛級核潛艇4艘、特拉法爾加級攻擊型核潛艇4艘、機敏級核潛艇3艘,是整個英國海軍所有的潛艇了。前衛級戰略核潛艇裝備了16枚洛克希德三叉戟2D5型潛射彈道核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8個威力為150kt 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每艘艇的彈頭數為128個,總威力為19200kt TNT當量,射程為12000km.
5、剩下的兩種類型的攻擊核潛艇,今年有一個消息特別的好笑。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來自英國的《泰晤士報》在今年3月的報道。報道稱,英國海軍的全部7艘攻擊核潛艇,包括最新式的3艘機敏級和較老式的4艘特拉法爾加級已經全部由於故障和事故趴窩,等待修理,無法執行任何作戰任務。潛艇們的修復時間和維修經費尚不可知。
看到這種的刷存在感,實在是讓人觸目驚心啊,我們都知道英國曾經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現如今全球的幾個強國,美國、印度等等都曾經是它的殖民地,而如今依然不復當年的精彩了。
英國海軍最強盛時期是一戰期間和二戰初期,英國海軍主力艦是日本海軍的5倍,是美國的2倍,是德國的3倍,但英國要保護海外殖民地的海上運輸線,分散了精力和實力,
「近五百年來,真正意義上擁有過世界霸權的只有三個國家:即荷蘭、英國和美國。」——《大國崛起》。三次英荷戰爭最終導致荷蘭失去「海上馬車夫」的地位。
表面上看這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恩怨,然而其實質確是工業資本主義取代商業資本主義的必經之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開拓大陸,奪取無數金銀,但只知揮霍。很快這些錢就流到精明的荷蘭商人手中。
然而荷蘭人懂得尋求商業利益,確沒能將其轉化為更加強大的力量。歷史的車輪永不止步,英國挑起了驅動這一車輪的重擔。而海上力量是維護英國利益的最重要一環。
今天的我們總是看到皇家海軍的敗績,確沒想到看到為什麼別的國家大部分是勝仗,原因非常簡單,皇家海軍的勝仗實在太多,最後被大家記住的自然是為數不多的敗績。有人看到皇家海軍艦隊強大的陣容時,總認為皇家海軍一向靠數量壓倒對手,可當我翻閱戰史,實際結果確大相徑庭,皇家海軍在大部分戰役中船隻數量、人員、物資都遜於對手。那麼皇家海軍為何能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海軍呢,本文就將帶領大家跨越千年歷史,一起走進這支超級力量,看不列顛尼亞如何書寫她的不朽傳奇。
英國海軍崛起在亨利七世還是亨利八世時期。
亨利七世從法國領軍回英格蘭同理查三世作戰,戰勝對手後登上王位後。在與蘇格蘭對抗中,優先隔斷英倫大陸與歐陸聯繫。防止反對對手資源輸入蘇格蘭與敵對派別。並加強王國內部管理。又因為自己得到法國支持才登上王位,內心對歐陸可干涉內政而恐懼。陸軍不是歐陸大國對手情況下,防止敵對勢力登陸就是核心關鍵。海軍開始起步。後來地理大發現,葡,西二牙分別從非洲,美洲獲利,特別是與阿拉伯,印度,東南亞貿易獲得巨大財富。深深的刺激了英國,英國從北海上也開始對外探索與貿易。而此時早期歐陸航海大國因為巨額財富擴軍與敵對的窺伺。早早陷入了戰爭的泥潭。英國因為中,西歐戰亂,大量商品貿易與西歐,中歐,波羅的海地區。航運業的繁榮又帶動英國海上實力增強。英國海上力量崛起中有一段不得不說。瑪麗一世與伊莉莎白一世婚姻,挑動著歐陸大國神經。如同攪屎棍的一般,攪動著歐洲強國紛紛哀落。誰娶了上述女主,就會獲得英國的領土。那個群雄爭雌的場面,畫面太美我不能直視。後面的什麼無敵艦隊覆滅,拉法國坑荷蘭,拉普魯士對抗法,神羅,俄。結果是上述四家全掉深坑去了。英國海軍一家獨大,狗屁歐陸均勢戰略。英國人只希望大陸上各國只在陸地上相互對攻,海上的事我們英國人說了算,重要的航線與貿易點,交通點也要我掌控。誰在陸上強大又嚮往海上力量,我坑不死你。英國人海上崛起在於大陸各國矛盾紛爭,大家在陸上廝殺,商品貿易被英國掌控,同時保障英國海上安全前提。一戰也只是奧,俄矛盾。被法國人硬性針對德國事態擴大化。但作死的德皇威脅到英國海上安全與利益。英國人聯合法,俄群毆德國的結果。
近日英國海軍唯一一款驅逐艦目前全部因動力系統故障返港維修,這意味該國海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沒有驅逐艦使用,使其實力造成相當嚴重的創傷。這讓我們不禁回想起英國海軍曾經的輝煌。大英帝國鼎盛之時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憑藉領先世界的工業革命和強大的皇家海軍成為了近半個地球的統治者。那麼英國皇家海軍相對於當時的世界環境來說,究竟有多強大呢?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的英國,擁有世界第一的海軍,想當年英國皇家海軍能夠有能力遠航七大洋,海外的永久艦隊一直可以從馬來西亞駐紮到北海再到南美洲,東印度公司獲取利益不斷,不論是世界上哪個國家敢跟皇家海軍支撐起來英國對抗,分分鐘幾十條世界級戰艦開到你家門口把你家最大港口或者最重要航線堵死。
2.我們常說的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清政府舉國之力買來的定遠,鎮遠這樣的鐵甲艦是眾星捧月的稀罕物,連炮彈都不敢多打,在英國海軍里卻是十分常見的普通主力艦。再加上北洋水師一旦開戰根本沒有建造能力,軍艦全靠進口,那個年代五年更新換代海軍裝備都嫌慢,更不要說固步自封的清軍了。而英軍的軍費比清政府全年的財政收入都多,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國收入是中國的九倍,而第二次鴉片戰爭就變成二十七倍。
3.那時的盛況即使是現在的美國海軍也望塵莫及的,當初的日不落帝國,要靠著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維繫著自己在全世界三千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統治。海軍都是非常燒錢的,一個國家養海軍的前提就是能為國家盈利,大英帝國鼎盛時期的經濟體系就是通過剝削掠奪其佔全世界陸地總面積四分之一的殖民地,來支持英國本土的工業。這麼大的殖民地當然只有與其相匹配的無敵艦隊才能保護。
總結:19世紀中後期的英國海軍強到可以實行兩強戰略,也就是說世界第二和第三的艦艇總噸位加起來也沒有他強。強到任何一級戰列艦下水都是以8艘起步,不差錢。強到只用本土艦隊就能壓得德法不敢出港。
1.大英帝國鼎盛之時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憑藉領先世界的工業革命和強大的皇家海軍成為了近半個地球的統治者。那麼英國皇家海軍最強大的大概是什麼時期,相對於當時的世界環境來說,究竟有多強大呢?19世紀中後期。強到可以實行兩強戰略,也就是說世界第二和第三的艦艇總噸位加起來也沒有他強。強到任何一級戰列艦下水都是以8艘起步,不差錢。強到只用本土艦隊就能壓得德法不敢出港。
2.「近五百年來,真正意義上擁有過世界霸權的只有三個國家:即荷蘭、英國和美國。」——《大國崛起》。三次英荷戰爭最終導致荷蘭失去「海上馬車夫」的地位。表面上看這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恩怨,然而其實質確是工業資本主義取代商業資本主義的必經之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開拓大陸,奪取無數金銀,但只知揮霍。很快這些錢就流到精明的荷蘭商人手中。然而荷蘭人懂得尋求商業利益,確沒能將其轉化為更加強大的力量。歷史的車輪永不止步,英國挑起了驅動這一車輪的重擔。
3.而海上力量是維護英國利益的最重要一環。今天的我們總是看到皇家海軍的敗績,確沒想到看到為什麼別的國家大部分是勝仗,原因非常簡單,皇家海軍的勝仗實在太多,最後被大家記住的自然是為數不多的敗績。有人看到皇家海軍艦隊強大的陣容時,總認為皇家海軍一向靠數量壓倒對手,可當我翻閱戰史,實際結果確大相徑庭,皇家海軍在大部分戰役中船隻數量、人員、物資都遜於對手。那麼皇家海軍為何能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海軍呢,本文就將帶領大家跨越千年歷史,一起走進這支超級力量,看不列顛尼亞如何書寫她的不朽傳奇。
4.英國海軍最強盛時期是一戰期間和二戰初期,英國海軍主力艦是日本海軍的5倍,是美國的2倍,是德國的3倍,但英國要保護海外殖民地的海上運輸線,分散了精力和實力,
大英帝國鼎盛之時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憑藉領先世界的工業革命和強大的皇家海軍成為了近半個地球的統治者。
1.那麼英國皇家海軍最強大的大概是什麼時期,相對於當時的世界環境來說,究竟有多強大呢?
「近五百年來,真正意義上擁有過世界霸權的只有三個國家:即荷蘭、英國和美國。」——《大國崛起》。三次英荷戰爭最終導致荷蘭失去「海上馬車夫」的地位。表面上看這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恩怨,然而其實質確是工業資本主義取代商業資本主義的必經之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開拓大陸,奪取無數金銀,但只知揮霍。很快這些錢就流到精明的荷蘭商人手中。然而荷蘭人懂得尋求商業利益,確沒能將其轉化為更加強大的力量。歷史的車輪永不止步,英國挑起了驅動這一車輪的重擔。而海上力量是維護英國利益的最重要一環。
2. 今天的我們總是看到皇家海軍的敗績,確沒想到看到為什麼別的國家大部分是勝仗,原因非常簡單,皇家海軍的勝仗實在太多,最後被大家記住的自然是為數不多的敗績。有人看到皇家海軍艦隊強大的陣容時,總認為皇家海軍一向靠數量壓倒對手,可當我翻閱戰史,實際結果確大相徑庭,皇家海軍在大部分戰役中船隻數量、人員、物資都遜於對手。那麼皇家海軍為何能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海軍呢,本文就將帶領大家跨越千年歷史,一起走進這支超級力量,看不列顛尼亞如何書寫她的不朽傳奇。
3.英國擁有3艘大型兩棲攻擊艦、19艘護衛艦和驅逐艦、7艘核動力攻擊艦和4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作為皇家海軍的空中力量,艦隊航空軍還配置了149架戰機,其中主要是直升飛機。前衛級戰略核潛艇裝備了16枚洛克希德三叉戟2D5型潛射彈道核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8個威力為150kt 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每艘艇的彈頭數為128個,總威力為19200kt TNT當量,射程為12000km.目前的整個英國海軍就是剩下前衛級戰略核潛艇4艘,阿爾比恩級船塢登陸艦2艘,45型驅逐艦6艘、23型護衛艦13艘,以及其餘的數十艘各型軍艦了。
英國海軍最強盛時期是一戰期間和二戰初期,英國海軍主力艦是日本海軍的5倍,是美國的2倍,是德國的3倍,但英國要保護海外殖民地的海上運輸線,分散了精力和實力。
2.「近五百年來,真正意義上擁有過世界霸權的只有三個國家:即荷蘭、英國和美國。」——《大國崛起》。三次英荷戰爭最終導致荷蘭失去「海上馬車夫」的地位。表面上看這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恩怨,然而其實質確是工業資本主義取代商業資本主義的必經之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開拓大陸,奪取無數金銀,但只知揮霍。很快這些錢就流到精明的荷蘭商人手中。然而荷蘭人懂得尋求商業利益,確沒能將其轉化為更加強大的力量。歷史的車輪永不止步,英國挑起了驅動這一車輪的重擔。而海上力量是維護英國利益的最重要一環。
3.21世紀的英國皇家海軍比起20世紀初的皇家海軍固然衰退了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初的大英帝國不僅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還是當時國際秩序的制定者與領導者;而現在的英國皇家海軍只需要防守英國本土(24.36平方公里,只有日本陸地面積的60%)和平時期也沒必要建造太多的軍艦。畢竟英國目前唯一的威脅就是俄羅斯,然而俄羅斯想進攻英國先得經過德國與法國,英國也是北約成員國(任何一個北約國家遭受攻擊則視為對全體北約成員國的攻擊)雖然目前德、法、英、意等國家的軍事實力單獨拿出來看都很一般,但他們如果發生戰爭可是以北約的形式共同對抗進攻的。
4.英國海軍以前如此之強大,現在也還是佔有一席之地的,不過最近出現的海軍軍艦癱瘓的事情,著實是蠻沉重的打擊,相信以英國海軍的實力,能夠儘快恢復。
1.我大致知道二戰,英國海軍有本土艦隊、地中海艦隊、H艦隊,印度洋東南亞應該也有艦隊,義大利海軍第4或者第5,和法國海軍差不多當二戰爆發時,英國海軍編有本土艦隊、地中海艦隊、遠東艦隊和後備艦隊,總兵力19.5萬人,作戰艦艇主要有戰列艦12艘、戰列巡洋艦3艘、航空母艦8艘、重巡洋艦15艘、輕巡洋艦49艘、驅逐艦119艘、護衛艦64艘、掃雷艦45艘、潛艇69艘,總噸位約130萬噸。
2.比如說1939年12月,為了追擊德國襲擊艦「斯佩伯爵」號袖珍戰列艦,英國人從多個地方調集巡洋艦前去圍剿。各個艦隊之間也往往根據戰事需要臨時調配軍艦,比如在遠東被擊沉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就是從本土艦隊調過去的。
3.我們不妨以法國戰役開始的時候,也就是1940年5月作為討論的時間點吧。這個時候,皇家海軍包括了本土艦隊(負責本土水域、大西洋東北部、北海和英吉利海峽)、地中海艦隊(負責地中海)、南大西洋與非洲分艦隊(負責南大西洋與非洲區域)、美洲與西印度分艦隊(負責大西洋西北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東部)、東方艦隊(下屬中國分艦隊與東印度分艦隊)。
4.其中本土艦隊毫無疑問實力最為強大,包括了第2戰列艦中隊、戰列巡洋艦中隊、第18巡洋艦中隊、航空母艦中隊以及大量驅逐艦、潛艇。共有5艘戰列艦、2艘戰列巡洋艦、1艘航空母艦和2艘輕型航空母艦。
推薦閱讀:
※至此,我選擇抵制倫敦希斯羅機場
※29,綏靖者們
※25,從黑屋到本頓維爾
※賣口紅的小女孩
※英法建立聯合數學實驗室 共同使用歐盟科研經費
TAG:英海軍重要軍艦全部癱瘓 | 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