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青年危機

青年危機,也叫四分之一人生危機,Quarter-life Crisis,伴隨著焦慮、迷茫、壓抑。

作為一個二十齣頭的人,我覺得世界就在我眼前,但是,卻不知道如何融入世界,成為它的一部分。

如果不是807的夥伴發起的這樣一個活動,我都不知道原來還有一個這麼專業的名詞去定義它。

Part 1:

昨日的午後,十來個散落在這座城市各個角落的陌生人,圍著圈坐在西村807圖書館的地毯上,每個人都把自己正在經歷的青年危機,「光明正大地」掏出來,放到賬面上,全憑一份對於前幾分鐘前才剛剛見面的陌生人的一份信任。

屋內負能量降到零下幾十度,屋外馬路邊還是廣州八月末那般的燥熱,人來人往。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突然失去對工作、生活的熱愛。」

「我知道我肯定會辭職,但不知道是哪一天,我害怕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感覺。」

「三十多歲,想辭職又沒有勇氣,看不到自己的競爭力。」

「我一直活的父母的期待之下,他們為我設定了人生。」

「做著重複的工作,沒有看到成長和進步的空間,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總是那麼遙遠。」

「害怕辜負外界的期待,我拚命地努力。」

「我暢想著人生的無限可能,旅行者、寫作者,然而如今我一無所有。」

...

你知道,有時候解剖真實的自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活中大多數人會選擇沉默或逃避。

Part 2:

歸根到底,人是社會性動物,要處理的關係,無非兩種。一是內在的,與自己的關係,暫且叫內在的自我;另一個是外在的,與世界的關係,暫且叫外在的自我。一個偏理想,一個近現實。

然而,人類對自身價值的判斷有種與生俱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渴望社會認同,渴望愛,渴望與這個世界建立一種穩固的聯繫,然而在這種渴望中,內在的自我又隱隱約約存留一份自我的孤獨,不願意在外界的關係中喪失內在的自我。

我們處在無法與社會設定的成功典範保持一致的危險中。

因此,大多數的危機,往往是因為內在與外在的關係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試圖在邊界中找到平衡點。

兩種關係長期處在動態的博弈狀態,只不過,人生大多數階段,總有一種力量處在主導地位。例如上學的時候,你可能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爸爸媽媽眼中的乖乖仔,你在家長、老師、同學們的期待之中學習、生活。外界已經給你設定成功典範,那就是高考考一所好大學。這個階段,外界的期待在自我認知中佔領著絕對的位置,甚至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沒有意識到,原來還有另外一個真正的自我被埋藏得很深很深。而突然有一天,那個被埋藏的自我覺醒了,才意識到我究竟是誰,我要成為怎樣的人,想過怎樣的生活,創造出怎樣的價值才是滿足和幸福。

危機悄悄地發芽了。

幸運的人,很快,剛好在這兩種關係中找到了平衡。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麼幸運。

危機的臨床表現很複雜,出現迷惘,而後糾結、掙扎,開始焦慮、逃避,甚至抑鬱。有些人可以自愈,有些則越陷越深。

在兩種關係的碰撞中,有的人會選擇試探、抵抗,哪怕最後遍體鱗傷,一身狼狽。吶喊道,自由是最後的尊嚴。有的人會選擇沉默、妥協,忍讓,然而這就像地表層包住的一個正在醞釀著的火山口,也許它會在某個安靜的午夜裡,突然爆發,絢麗地像煙花。

就像所有關係的破裂一樣,危機的爆發從來不是一夜之間的事。

焦慮、糾結是內在自我覺醒的開始,接納這種狀態,不逃避,這是一種必須經歷的人生階段,或早或晚,傾聽自己的內心的聲音。accept it。

換個角度,比起40時才覺醒,才發現這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如今在青年就經歷它的你,是不是多少有些幸運。

當一個法官將要去世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流言浪費在世上的光陰,意識到自己一直過的生活在表面上雖然顯得春風得意,而內心卻是無聊蒼白。他回首往事,追憶自己成長過程,才發現他所做的所有事情只有一個目的:想讓自己在他人心目中顯得更加重要。為了給別人留下良好印象,他犧牲了所有的興趣和對其他事物的感受,然而他現在發現,別人對他根本不在乎。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著青年危機,如果你願意,不妨在文章下方或後台留言。

相關推薦:阿蘭.德波頓《身份的焦慮》,還有一個心理學的公眾號:KnowYourself


推薦閱讀:

COVtab弱點的自我研究
年輕人應該讀誰的哲學?
中國青年知識份子
北京圍城
為何那麼多企業五四青年節都不放半天假?

TAG: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