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生戰術運用的巔峰之作, 再析紅軍四渡赤水之戰
四渡赤水,這在我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但這簡簡單單幾個字的背後卻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如果我們把長征時四渡赤水的雙方態勢圖在地圖上一次性全部標註出來,那立刻會是密密麻麻五顏六色,複雜到難以識別的地步。
從被逼無奈的撤退轉移到遊刃有餘的調動穿插,中央紅軍在幾個月里經歷了怎樣跌宕起伏的征途?毛澤東又怎樣撥開了積累在紅軍前途命運上的混沌陰霾,迎來革命事業的新生?
生死邊緣
1935年初,被迫離開蘇區的紅軍已經走到十字路口。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讓每個戰士臉上布滿了陰雲,大家咒罵著「外國洋和尚」,讓臨時趕鴨子上架的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心情十分壓抑(李德其人的來歷可參見作者相關文章)。伏龍芝軍事學院的履歷並沒有幫助他贏得中國紅色戰爭的勝利,他和年輕的領導者博古不光輸掉了反圍剿,剛剛開始的西撤又因為國民黨大軍重重封鎖舉步維艱。強渡湘江雖然成功,但紅軍損失巨大傷亡過半,減員達5萬人之多。剩下的3萬餘中央紅軍該去哪裡?革命的火種還能不能燃燒下去?這時沒人能拍著胸口說得清楚。
好在遵義會議又讓大家心裡升起了一些希望。毛澤東同志重新獲得指揮權。雖然只是「周恩來同志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但大家知道,從井岡山到瑞金,他打過無數硬仗,這一次很可能還會帶領大家走出困境。當然,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沒人敢稍稍大意。紅軍離開蘇區後就像魚兒離開了水,再也經不起大的失敗,如果找不到大江大河,就真會成了蔣介石的盤中餐。
土城之戰,首戰不利
到四川去,與張國燾的紅四方面軍合會。這是當時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的基本想法。大家也都聽說紅四方面軍根據地廣大富庶,部隊有10萬之眾。如果中央紅軍能和他們會師,那就能枯木逢春,重新和蔣介石做真正的較量。
事實已經說明,黔軍戰鬥力低弱,一觸即潰,完全不是紅軍的對手。那四川的劉湘和他的川軍又如何呢?很快,紅軍在向西進軍到貴州四川交界處時遇到了麻煩。川軍不光防禦積極,還和紅軍展開對攻,並且不斷投入增援,導致紅軍對赤水縣和梅溪河的進攻異常困難。在距離赤水縣90里的土城,中革軍委決定用一次「決戰」來擊潰川軍主力,以便渡過赤水河,向四川腹地挺進。
1935年1月27日,在情報及其有限的情況下,毛澤東同志恢復指揮權後的第一仗,打響了。紅一,九軍團阻擊向土城方向而來的川軍,紅三,五軍團負責消滅土城的川軍郭勛祺所部。在土城這個小地方,數萬紅軍川軍展開了激戰。一開始,戰鬥就呈現出白熱化的局面,各山頭的陣地,雙方都要進行反覆爭奪才能拿住,沒有一塊陣地能輕易換手。出身農民的郭勛祺是一員悍將,他所部川軍戰鬥意志強,火力猛。鏖戰了3個小時後,川軍的增援到達,轉守為攻。壓力陡增的紅軍不得不調回北面的紅一軍團一部。在川軍正面多批次衝鋒戰術面前,紅軍彈藥消耗很快,雙方在戰場上甚至展開大規模近距離肉搏。儘管死傷嚴重,川軍還是突破了紅軍阻擊陣地,一度打到中革軍委指揮部前沿。
紅軍已是背水一戰,大家的身後就是赤水河。最危急的時候,朱老總站出來,他對毛澤東說:「老夥計,不要考慮我個人的安全。只要紅軍能夠勝利,區區一個朱德又何足惜!」指揮部里的人們都熱血沸騰,毛澤東說:「幹部團上!跟著總司令,把敵人壓下去!」
幹部團,這個由紅軍大學,紅軍步兵學校等4所學校師生構成的特殊隊伍,今天要用在這刀刃上。川軍很快發現當面的戰況發生變化,這些帶鋼盔的紅軍英勇無比,連猛烈的火力也壓制不住。這些紅軍吶喊著衝鋒,在朱老總的帶領下更是加倍奮戰,迅速頂住川軍的攻勢。幹部團打掉僅剩的幾發迫擊炮彈後,增援的紅一軍團部隊趕到。他們一同夾擊,終於把川軍兇猛的進攻打了回去,還打到了川軍指揮所前。
然而,第二天下午紅軍重新開始的進攻並不順利。郭勛祺的川軍充分利用居高臨下的地形壓制紅軍。受挫的紅軍不得不轉變戰法,用正面佯攻,兩翼包圍的辦法,擊破了川軍指揮部。但這只是逼退了川軍,對方並沒有潰散。
由於情況特殊,在戰鬥還未結束時,中革軍委便召開緊急會議。紅軍發現川軍完全不止戰前預料的幾千人,而是一萬多人的部隊,並且還有兩個旅的增援在路上。紅軍方面已經傷亡4千多人,許多連隊因犧牲太多隻剩不到10人。毛澤東果斷主張主動脫離土城的川軍,避免這種消耗戰攻堅戰。
一渡赤水,北上未果
1935年1月29日,朱德發布中央紅軍向西渡過赤水河的命令。紅軍兵分三路,從猿猴場、土城上下渡口等地向西「一渡赤水」。此後,紅軍準備從川南重鎮敘永向北渡過長江。但是敘永縣城牆堅厚,防禦嚴密,缺乏重武器的紅軍一時難以攻克。在紅軍頓兵城下之時,川軍,中央軍,黔軍,滇軍共十多萬人急急向川南撲來。
這個新年,交加的風雪算不得什麼,只是紅軍戰士們心裡的迷茫難以散去。「往哪裡去」「怎麼辦」這些問題又一次浮現出來,讓大家難以安眠。由於張國燾統率的紅四方面軍沒有南下吸引敵人,導致川軍無後顧之憂,長江已被重兵封鎖。前後受敵的情況再次出現。
1935年2月6日,大年初四,紅軍到達雲南的扎西鎮休整。有名的「扎西會議」召開。張聞天取代博古擔任領導職責,中央紅軍決定暫緩北渡長江,在川滇邊境創建蘇區,以作戰勝利來打開局面。反對的意見這時很大,博古搖頭嘆氣:「看來狹隘經驗主義者的指揮也不成。」凱豐更是吵著:「誰正確,誰錯誤,走著瞧。」儘管受到很多同志的質疑,被批評為「狹隘經驗主義者」的毛澤東同志沒有放棄。他在此時仔仔細細分析考慮了目前的處境,總結了教訓。他決心揚長避短,用紅軍運動戰的優勢來打擊優勢敵人。
面對各方向襲來的大批敵人,毛澤東認為,只有讓部隊動起來,在不斷的主動快速行軍中調動跟隨的敵人,才能讓敵人露出部署的破綻,喪失局部兵力優勢,從而突破包圍圈。至於攻城略地,事先定下佔領某地消滅某軍的傳統戰略,已經不適合這種高機動大範圍作戰的方式了。
國民黨方面,蔣介石和各省官員聽聞土城之戰的結果後,大為欣喜,對川軍多有獎賞。郭勛祺被蔣介石晉陞為21軍模範師中將師長。滇軍黔軍對川軍的戰果有些眼紅。雲南的龍雲對部下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命令滇軍趕快向扎西逼近。他不僅想保證紅軍盡量不留在自己的地盤,在能撈一把功勞的時候還準備吃個現成。
四川的劉湘,貴州的王家烈和他考慮如出一轍。他們都打著小算盤,原本如果紅軍只是擦邊路過,他們寧肯「送客」,也不想浪費自己的實力。如果紅軍要進來佔地盤搞赤化,蔣介石的中央軍便會藉此進來收奪地方權力,這也就是山大王們最不願意見到的結果,也只有拚死一戰了,川軍的表現正是因為如此。
各路軍閥們認為紅軍即便再強,現在也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只要圍住紮西,剩下的萬把紅軍猶如強弩之末,摘桃子吃肥肉的時機似乎到了。這種好機會怎麼能錯過呢?蔣介石更是準備在赤水河以西全殲紅軍,親自忙著對各部隊做部署。
二渡赤水,重握主動
1935年2月11日,紅軍突然開始了移動,毛澤東率領大家重新向東進發。這猶如一道回馬槍,把國民黨軍隊打蒙了。除了追擊的川軍感覺到一些異樣之外,其他各路追兵都還在急急忙忙趕來扎西的路上,哪裡搞得清狀況。在蔣介石認為紅軍徘徊於扎西,是準備再次北上渡過長江的時候,紅軍已經從古藺南面悄悄越過了中央軍薛岳的防線。
1935年2月18日至21日,紅軍回到了赤水河前,大家架設浮橋,從太平渡,二郎灘等地向東二渡赤水,回到了貴州。貴州的山大王王家烈正緊鑼密鼓給自己母親大人準備祝壽,請客的名單,宴席的菜譜,戲班的曲目讓他和下屬忙得不亦樂乎。王家烈心裡正高興著紅軍西去,準備看劉湘和龍雲的笑話。他們還不知道紅軍已經準備再次拿他那些孱弱的黔軍開刀了。紅軍的奔襲之下,國民黨各路追兵反應不及,落後了幾天的路程,破綻已經顯露。
紅軍過河以後迅速向土城和猿猴(今元厚)進攻。十多天前的苦戰之地今日一鼓而定。負責守備的黔軍士氣低落,稍作抵抗就轉身逃竄,他們跑的爭前恐後,丟下一路的槍支彈藥。讓包圍他們的紅軍好好補充了一次。這時收到情報的蔣介石大吃一驚,他部署的圍剿扎西紅軍手令才下發不久,現在煮熟的鴨子竟然突然飛出了鍋,怎不讓人費解。思前想後,蔣介石方面只能推測紅軍可能又要返回湖南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儘管還沒有甩掉敵人,但紅軍已經避過對方的鋒芒,到達敵人薄弱的地區,主動權現在掌握在了毛澤東手裡。
王家烈正在給母親做壽,突如其來的戰報讓前來慶賀的貴客們一鬨而散。崩潰之餘,他只能強打精神派兵出擊。桐梓地區很快受到攻擊,空虛的縣城被紅軍輕鬆佔領。向南進軍之時,毛澤東鼓勵大家,他說:「敵人就像五個手指,我們要一個一個把他們割掉。怎麼割?那就要一面牽牛一面宰豬。牽牛就是讓佯動部隊繼續往北裝作要渡江,吸引川軍注意。宰豬就是主力部隊往南攻打遵義,宰掉黔軍王家烈這頭大肥豬。」戰士們都笑了,大家信心滿滿的再次前往遵義。
黔軍駐守的婁山關就在眼前,他們靠著山勢企圖長久防禦。紅軍猛烈的攻勢動搖了黔軍的意志。要是以往,「雙槍兵」早就該敗退了,但是由於王家烈為了自己的棺材本親往遵義督戰,中央軍也在趕來的路上,讓黔軍有膽氣不斷反攻。雙方在山地激戰,爭奪一個接一個山樑和高地。紅軍靠頑強的衝鋒和手榴彈壓制住不斷增援的敵人,用夾擊擊敗了他們。這時,紅三軍團已經承受了極大的傷亡,許多老兵都犧牲了。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望著屍橫遍野的雄關,毛澤東陷入了沉思。
遵義,這座名城再次出現在紅軍戰士們面前。紅軍戰士的命運,已經和第一次到來時大不相同。現在他們有了一個目標,雖然還不甚清晰,但已經擺脫了過去的失落和迷茫。
前進!路就在前方。
重占遵義,擊破追兵
「你們快逃命去吧!」遵義城裡,王家烈喪氣的對鄉紳們說道。自從薛岳的中央軍來到貴州,王家烈這山大王是當不舒坦了。要錢?軍餉一個子兒沒有。要人?中央軍不給編製。現在紅軍又拿下了婁山關,他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坐不住了。
好消息終歸還是有的,聽說薛岳的兩個師正在趕來的路上,遵義解圍還是大有希望。只要王家烈堅持兩天就行。兩天?紅軍會給他時間嗎?
紅軍一,三軍團得到中革軍委的命令是當天拿下遵義城。
1935年2月27日,紅軍的突擊隊在晚間摸到城牆下,他們輕手輕腳的爬上城,哨兵連喊叫一聲的機會都沒有。嘹亮的軍號吹響,整個遵義城從睡夢中驚醒。黔軍驚慌失措,從城南奪門而出,顧自逃命去了。王家烈?他在下午看到城外來了紅軍,立馬就提前溜出了去,帶著衛隊往南逃竄。
紅軍的傷亡很小,只是可惜紅三軍團的參謀長,彭德懷的好戰友鄧萍在探查敵情時意外犧牲。讓毛澤東意外的並不是這點,而是林彪帶領的紅一軍團在最近的行動中拖延很重,沒了往日敢打敢沖的盡頭。戰鬥往往得靠彭德懷的三軍團挑大樑。原來,林彪一直認為中央紅軍應該去湘西會合二,六軍團,對現在紅軍去找四方面軍很是抵觸。自己一手帶出來的虎將,毛澤東能理解,但也恨鐵不成鋼。對於林彪遲誤軍情,抵觸決定的行為,軍委提出了嚴厲批評。毛澤東同志此時表現出的指揮藝術,軍內很多同志都還不能理解,就如同國民黨方面也一頭霧水一樣。正因為如此,自己人難以理解,敵人更難參透紅軍反覆渡過赤水河的戰術目的。
當國民黨中央軍的第一縱隊司令吳奇偉帶著兩個師沿著公路奔向遵義時,他們很快就瞧見了路邊狼狽不堪的王家烈一行人。吳奇偉胸有成竹的對王家烈說:「我帶了兩個師來,任務是反攻遵義。加上你一個團的兵力對朱毛足夠了!」王家烈見有人幫自己出頭,也不管是不是來搶地盤的中央軍了。他建議先攻佔遵義西南的老鴉山和紅花崗等地,再往遵義城進攻。
吳奇偉對自己的手下信心十足,命令他們立刻進攻當面出現的紅軍。中央軍在炮火和飛機支援下來的氣勢洶洶,紅軍且戰且退,很快回到了山上的陣地中。中央軍的士兵們很是賣力,因為他們每人都事先得到了2塊現大洋,再說後面還有督戰隊,臨陣退縮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對兩座山的進攻中央軍打得很費勁,密集爬坡的士兵受到紅軍火力點的熱烈歡迎,但他們還是硬著頭皮向上沖。衝鋒打了好幾輪,國民黨軍官們開始覺得有些不對,似乎紅軍是有意把他們引來攻山。雙方在山坡上混戰,傷亡都很大。依仗著炮火支援的優勢,儘管紅花崗拿不下,中央軍好不容易還是攻下了老鴉山。還沒等國民黨官兵稍作休息,紅軍的反擊緊接而來。土城之戰中挽救大局的幹部團再次出現,他們和普通紅軍一起用各種火力向山頂射擊,一面壓制一面衝鋒。戰況一度膠著。正當吳奇偉焦躁的等待吉報時,他發現背後和側面都冒出很多紅軍。負責掩護側翼的黔軍呢?該死!他們又跑了!
吳奇偉知道自己被王家烈出賣,紅軍趁中央軍忙於攻山的機會已經包圍上來。他顧不得許多,趕緊命令部隊向南撤退。正在交戰的中央軍接到命令後軍心動搖,撤退當場化作潰敗。國民黨士兵們各顧各四處奔竄,紅軍在後緊緊追擊。昨天還趾高氣昂的圍剿大軍,今天就變成了這一群那一團奔命的潰兵。公路上,小鎮里,村落旁,大量中央軍和黔軍被紅軍趕上消滅或俘虜。由於敗軍擁堵了道路,吳奇偉的小汽車根本跑不動,被迫棄車逃跑後,他混雜在衛兵里跌跌撞撞逃到烏江邊。
他這時還幻想友軍趕緊渡江來支援,結果對方稱局勢危險,不利於在江北和紅軍交戰。向來硬派的吳奇偉可能覺得天意如此,自己要步楚霸王的後塵。竟打算破罐子破摔,一屁股坐在江邊痛哭,大叫:「我不過江了,就在這裡死了算了!」
被人強行拖過烏江之後,他不顧後面還有很多沒過橋的士兵,火急火燎的下令砍斷浮橋。結果橋上的逃兵大多命喪江水,沒來得及過江的1千多國民黨士兵都被紅軍抓獲。對紅軍來說,長征以來的第一場大勝仗終於一掃之前的壓抑,統共3千多俘虜和大量戰利品給了部隊及時的補充。
三渡赤水,蔣毛鬥智
1935年,日本繼吞併東北之後,在中國華北地區策動漢奸大搞「獨立」運動。這已經讓蔣介石焦頭爛額,他對「剿共」里中央軍的失利更是火冒三丈。對此,他親自從武漢飛到貴陽,統一指揮中央軍和各地方軍閥圍攻紅軍。蔣介石在思索戰敗原因之時,也意識到國軍組織渙散,指揮不力,內部腐敗。他便下令各地方軍要以「朱毛紅軍」為借鑒。
毛澤東大勝之後被中革軍委任命為前敵政治委員,不再是「周恩來同志指揮上的幫助者」,開始成為真正的軍事統帥。蔣介石和毛澤東,兩位領導者這時已經展開了面對面的較量。勝敗,將決定中國以後數十年的命運。
雙方斗勇鬥智,各顯其能。紅軍的情報部門中央特科在整個長征過程中發揮了極大作用。打入國民政府內部的人員往往在關鍵時刻提供情報,培養出的情報人員在電台密碼破譯方面也取得很大突破。二渡赤水後,中央軍吳奇偉的行軍路線和時間就被破獲,從而使紅軍能夠抓住時機,布置對應的戰術。蔣介石這次下達收復遵義的命令再次被紅軍截獲,毛澤東和朱德立即開始著手布置伏擊圈,準備消滅前來遵義的中央軍周混元所部。
讓人想不到的是,預期中的中央軍並沒有到來。蔣介石經過徹夜反覆考量,突然改變了命令。他讓周混元停下來構築陣地,以期等紅軍來進攻時,一舉夾擊之。於是,猶如高手過招,雙方都以靜制動,等待對手先出擊,再立刻找到對手的破綻和弱點。
紅軍見中央軍不動,便故意頻繁調動,逡巡徘徊,引誘周混元進攻。但蔣介石已經嚴令國民黨軍不得擅自出戰,要以步步為營的方式把紅軍困死在貴州的大山溝里。
1935年3月10日,面對四面八方壓來的國民黨大軍,紅軍若再不行動就會束手待斃,他們向西轉移到鴨溪。爭論在此刻出現,紅一軍團的林彪聶榮臻建議進攻打鼓新場的黔軍,因為這裡敵人相對較弱,其他很多領導同志也表示贊同。但毛澤東卻堅決反對,他調查計算了敵軍的行進速度,很可能打鼓新場還沒打完,敵人的援軍就會從側翼到達,屆時紅軍想脫身都難了。
毛澤東主張攻打西邊的魯班場,理由很明確,這裡雖然是周混元所部中央軍,實力較強。但對紅軍來說,可打可走,最關鍵的是正好吸引國民黨大軍注意力,而且不會立即陷入包圍,可以有空間和時間來做下一步調動敵人的戰術機動。一旦誘敵成功,敵人向西調動,包圍圈露出的漏洞馬上可以被紅軍利用。
這時,林彪彭德懷等指戰員和其他領導人,都難以理解毛澤東的作戰方式。由於爭論激烈,意見孤立的毛澤東一度被免職。幸而他說服了周恩來,中央決定成立軍事三人小組統一指揮戰事。這個三人小組的成員是:毛澤東、周恩來和王稼祥。
在艱難說服大家以後,紅軍正面攻向魯班場。在蔣介石的嚴令之下,圍剿部隊都需要沿路修建碉堡建立封鎖線,周混元果然在此處修築了堅固的防禦陣地。激戰持續三四個小時後,雙方各傷亡1千餘人,紅軍見無法取勝,主動撤出戰鬥。
蔣介石聞訊大喜,他好不容易等來了紅軍的行動,眼下紅軍主力暴露,圍殲的機會來了。他當即命令各路軍隊向貴州西北集結。毛澤東雖然感到壓力,但對手進入了自己的套路,如今已經是孫子兵法《虛實篇》里的「致人而不致於人」,牽著國民黨大軍鼻子走的成就感一定難以言表。他的後續計劃已經慢慢成形,特別是詢問劉伯承二渡赤水時河上的浮橋還在不在的時候,這位軍事專家馬上明白了毛主席要有大動作了。
1935年3月16日至17日,紅軍脫離魯班場戰鬥後,向北攻佔茅台鎮。戰士們喝了茅台酒,大家按照毛主席的命令,大搖大擺向西渡過了赤水河。這就是「三渡赤水」。
四渡赤水,虛實之間,南渡烏江
過了河,毛澤東讓紅軍大部隊秘密隱蔽在山林中待機,並派出一個團偽裝成主力向古藺縣前進,讓人一見就知道他們要重走老路往北去。這隻佯動部隊還把前來阻擋的川軍打的抱頭鼠竄,聲勢很盛。國民黨的偵察機非常容易便發現紅軍這個團大張旗鼓的動向,立刻報告給蔣介石。這幾個消息讓蔣介石深信紅軍主力預備從四川南部向北渡過長江,他急忙調動各路大軍一齊趕往古藺地區,並修築碉堡鐵桶封鎖,以聚殲紅軍主力。安排之時,他不禁難掩興奮:「剿匪成功在此一舉,勉之勉之!」
眼見自己苦心經營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終於要塵埃落定,蔣介石的心情定然是複雜又期盼的,他當然還不知道對手毛澤東也在暗自發笑。
1935年3月20日夜,中國戰爭史上讓人拍案叫絕的一幕上演。剛剛三渡赤水的紅軍主力離開隱蔽地,居然又重新向東回頭,再次在二郎灘,太平渡等地渡過赤水。幾天之內,紅軍來回兩次渡過赤水河,「四渡赤水」由此產生。中央紅軍靠積極偵察,巧妙避過了正在相向趕來的國民黨圍剿軍隊,到達遵義以西的仁懷地區,跳出了蔣介石精心準備的包圍圈。這時的蔣介石已經飛到貴陽,他要親自指揮對紅軍的「最後一戰」。至於薛岳,龍雲一干人等,還在往忙著向四川南部大量派兵,積極圍堵他們想像中的紅軍主力。
毛澤東指揮紅軍主力繼續向南行進,和國民黨軍「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為了把這場大戲唱好,,他又讓紅九軍團偽裝成主力做出向北面仁懷進攻的模樣。羅炳輝帶著九軍團貼標語,散留言,放火燒山,大搞動靜,讓國民黨追兵認為紅軍又要從仁懷北上。蔣介石自然有他的思路,他認為紅軍現在於四川南部,貴州西北流竄打轉轉,其實已經是走投無路,都是為了早日北上渡長江。自己的大部隊馬上就可以把這片區域死死圍住,給紅軍做個了斷。
1935年3月29日至31日,紅軍主力頂著暴雨,向南渡過了湍急的烏江。他們沒有遇到大的抵抗,因為國民黨防禦部隊接到紅軍用破譯密碼冒充蔣介石發送的電報,離開了烏江南岸。毛澤東現在自信的指揮著隊伍,他知道大批敵人已經被搞懵了,蔣介石的幾十萬大軍正向錯誤的方向趕路。一切順利之時,小意外還是發生了。紅九軍團因佯動做的太真,被敵軍緊緊追擊,一時無法回歸主力,只能暫時在貴州境內干起了老本行——打游擊。
3月31日,蔣介石接到了最新報告,紅軍據稱已出現在烏江以南。懷疑,驚訝,不解,惱怒,各種情緒湧上心頭。他幾乎要掀了桌子。蔣介石當即發電報痛斥吳奇偉手下的江防團長,電文相當辛辣:「匪之主力已經渡過,而我軍迄無察覺。軍隊如此腐敗,實所罕見......是上下相率懶慢怠忽,敷衍塞責。股匪強渡,乃至一籌莫展,誠不知人間有羞恥事。軍人至此,可謂無恥之極!......如此昏昧,何以革命?」
虛指貴陽,突破圍網
罵歸罵,眼前最緊急的並不是責罰手下,蔣介石更震驚的發現紅軍主力居然向自己所在的貴陽開來。貴陽機場周圍也發現了紅軍的探子。驚慌之餘,他趕緊調集部隊,卻想起各路大軍都趕去了貴州北部,哪裡還有多餘的人。唯有讓最近的滇軍孫渡前來緊急救援,並且一面連連催促各軍向貴陽靠攏,一面親自布置城防,還備下了隨時逃跑的秘密準備。幾日下來,擔驚受怕,寢食不安。
與之對比的是,國民黨報紙上高調宣傳紅軍傷亡慘重,朱德據說已被打死,紅軍抬著他的屍體在行軍。事實上,紅軍是在朝貴陽行軍,一路還貼著「拿下貴陽城,活捉蔣介石」的標語。而且派出小部隊往東佯動,做出回湖南西部會合二六軍團的樣子。這當然毛澤東的計策,他把兵法里的「攻其所必救」和「聲東擊西」糅合在了一起,已經把國民黨方面搞得暈頭轉向。他並沒有進攻貴陽城,只是帶著隊從貴陽和龍里之間快速穿過,往西南方而去。這地方現在只剩下一堆心有餘悸的國民黨士兵,茫然四顧。
紅軍一路上再沒有大的交戰,四十萬國民黨大軍已經被毛澤東牽著鼻子溜了幾大圈,他們現在疲累交加,肥的拖瘦,瘦的拖垮,心裡只能暗暗罵著「上頭一張嘴,下面跑斷腿」。紅軍的路程則變得輕鬆許多,他們在沿路不斷宣傳,號召窮人蔘軍,部隊的精氣神又像回到了當初剛開始幹革命一般。不光如此,戰士們現在還聞到了遠遠飄來的肉香,那可是火腿的味道,雲南到了!
雄鷹脫樊籠,困龍入大海,毛澤東帶領著紅軍將繼續完成他們的後半段長征路,開闢新的天地。
筆者分析
硬實力:
國民政府方面。兵力擁有10比1優勢,但成分複雜,中央軍所佔比例不大。火炮,車輛及偵察機轟炸機配備較為齊全,空中力量發揮了積極作用。黔軍滇軍川軍湘軍等地方軍閥裝備訓練優劣不一。
紅軍方面。經過第五次反圍剿和湘江之戰的失敗,減員過半,原本積累的重裝備幾乎損失殆盡。但重視情報間諜工作,培養了自己的諜報團隊,多次破譯國軍電報。
軟實力:
由於民國一直存在軍閥割據。國軍可以說一直沒有完成有效的整合。除了黃埔嫡系部隊,其他隊伍在意識和作風上還沒有達到近代軍隊的水平,以封建傳統帶兵方式為主,作風粗放,組織鬆散,士氣不高。中上層軍官腐化嚴重,水平稱差不齊。
紅軍部隊基層管理得力,連級團級均有黨支部,對新加入士兵也有比較強的教育約束水平。形成戰鬥力相對較快。中上層指戰員較有理想抱負,主動性高。
指揮層面:
初期國軍在指揮調度上各行其是,後期蔣介石統一指揮以後又限制太死,導致國軍的行動要麼步調不一,要麼束手束腳。蔣介石的越俎代庖,導致有能力的將領也難以發揮出高水品。
紅軍方面前期李德三人團因錯誤指揮的失勢,讓毛澤東逐漸有機會重回領導層。他較好的把握了戰略指揮與戰術放權的度。因為長期的知識積累,他有比較清晰對戰爭的理解。並且深入過基層,懂得中國的實際情況。能因地制宜,根據現實條件靈活制定戰術。
綜合來說,四渡赤水時期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方指揮者的水平。只要國民黨方面正常發揮,擊敗紅軍並不是難事。長征初期的事實即證明了一般的統帥難以領導紅軍突破包圍,很容易越打越弱,舉步維艱。
蔣介石本人擊敗各路封建軍閥,擅長權謀。在戰略上的指揮也大致合理。戰術上崇尚一戰式的堂堂正正攻防。但最大惡習在於喜好越級指揮,恨不得自己親自去當連長團長,深受各級指揮官厭惡。如若是一般的對手,蔣介石靠實力和權謀可以應對無虞,然而他遇到的對手是毛澤東。
毛澤東的取勝之處在於悟性很強,從秋收起義上井岡山開始他就不斷學習,沒有上過軍校的他靠經驗和分析總結出了自己的方式。毛澤東土城指揮受挫以後,很快從失誤中總結了教訓,調整自己的戰術。到三渡赤水前,已經完全形成了自己以運動戰為主,調動穿插取勝的戰略戰術。
在如此優勢之下,蔣介石尚且不能取勝。到了10年之後,國共兩軍正式對壘,便只能是千里轉進,虎踞台島了。
(全文完,謝謝觀看)
參考書目:
《長征》王樹增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
《世界是這樣知道長征的》
《紅軍長征記 》
維基百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