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現在的中國式教育?
中國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其實一直在進行中。只不過有時候發展緩慢,緩慢的看上去像是停頓了。
例如蠻長的封建社會看上去八股文教育,仔細分朝代,或者階段深入研究,教育模式還是有變化的。5.4運動以後,教育改革引起很大變化,八股文的教育模式遇到致命的挑戰。白話文開始大行其道。
中國教育死板不是一兩個人說過了的話。中國教育問題,關注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可還是沒有出來一個所以然的答案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難道真如外界所說的一般。
現在的教育實在與八股取士無異,所以現在有多少人抱怨一個碩士文憑居然沒有初中文憑的人賺的錢多,這公平嗎?付出多少努力,這隻有自己心裡明白,不僅僅是一次高考,一張文憑就能說明問題的。
讀書,是該讀,可把所有人都像趕鴨子一般送到學校去,不管人家願不願意就用一個模式來管理,這種籠統論之的方法比外國的因人而異自然要差很多。至於如何因人而異,這個幾千年孔老夫子提出來的東西,要說我們中國無人能延續下去,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至少我是萬萬不信的。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引進了許多西方教育思想和經驗,重新重視杜威的以兒童為中心、做中學等思想,特別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採用探究式教學方法。但大部分教師還是習慣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而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總結:中國式教育長期存在「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我國高校招生只憑一紙成績,無需別的要求;其次,我國中學生沒有養成自主選擇的能力。
國外教育教孩子們快樂生活,教他們獨立思考,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國外很注重孩子們創造性,而中國的教育就是很注重學習成績!
中式教育追求「分數的效率」
現實中,中式教育等同於唯分數論的應試教育,基礎教育目的簡化為在考試中拿高分。對每個家庭來講,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個孩子身上,對孩子學習效果最有效率的判定就是學習成績;對學校和學生來講,雖然大學在擴招,但優質的教育資源依然非常稀缺,人多,資源少,競爭力自然就大。
需要最高分
在教育領域,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都會主動選擇將教育過程的利用最大化,用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的方式、訓練出最高的分數。而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往往最有效率,這就是紀錄片中的中式教育。
培養興趣愛好
在國外有愛好的學生最受歡迎,就怕你沒有愛好。國外院校非常重視學生的愛好和特長,每所高中都開設明目繁多的課外俱樂部,每周都有固定的大塊時間作為課外活動時間。不管是傳統的畫畫、彈琴還是小眾的瑜伽、環保,都可以找到施展愛好的平台,如果找不到你感興趣的俱樂部,那就自己開設一個,學校絕對大力支持。
總結中國式教育分數是檢驗學生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如果成績不好,那就會被列入差生的行列,四五十名學生一板一眼地坐在教室里,老師講,學生聽,填鴨式地教學,互動交流環節很少,這就減少了學生之間的溝通,氣氛也異常壓抑,這也是中國教育的弊端。
現在的中國式教育,拔苗助長的傾向比較嚴重,望子成龍的心態比較著急,非常的不健康。
首先中國的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特別嚴重。過去中國父母也有望子成才的普遍心態,但是過去的時代,由於經濟水平總體上不發達,很多父母忙於生計,並沒有很多的心思花在子女的教育上。但現在,尤其是80後一代的子女,很多家庭都是四個人來照顧一個小孩,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子女的教育,對子女的期望就越來越高。
其次,中國現在的教育,只關心分數。中國的父母對學區房特別的看重,對於好學校特別看重,根本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子女的分數。中國式父母對好老師的唯一的評價就是他能讓自己的孩子的分數得到迅速穩定的提高。這樣的父母,對於學校的德智體美能否全面發展根本不關心,只關心自己的孩子能否考高分,考滿分。
第三,中國的父母揠苗助長的心態非常嚴重。可能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小孩兒,像中國的小孩一樣,承受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小小年紀就要參加各種補習班,包括參加奧數班,包括去練鋼琴,畫素描,練武術,小小年紀就要練十項全能,都僅僅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作祟。
總之,中國式教育,重視分數,中國的家長喜歡揠苗助長,重視培養望子成龍傾向,其結果就是炮製了大量的高分低能學生。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部分低收入階層都堅信中國會強大,而富裕階層以及受到優秀的高等教育的大部分都都想離開這個國家?
※請把你的感受,說給孩子聽
※為什麼一些人讀書的時候會自動略過好句子 直接到主線句子?
※國外特殊教育資源教室是怎麼樣的?有何借鑒
※為什麼中國最賺錢的行業里有一項是教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