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購買攻略是什麼?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製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1.容量。市面上銷售的移動硬碟的容量一般在4.7GB~40GB範圍內,從使用性質看,4.7GB~20GB就足夠了,因為移動硬碟只是作為過渡性存儲介質,沒有必要使用很大的容量。但由於硬碟容量和價格並非成正比,大容量往往有更高的性價比,而且低於20GB的硬碟多數是已經淘汰了的產品,所以建議購買新移動硬碟時要選擇20GB以上的,但如果購買硬碟盒回來自己裝配那就另當別論了。 2.大小。移動硬碟由硬碟和硬碟盒組成,後者包括了介面和控制電路。移動硬碟通常有兩種規格:2.5英寸和3.5英寸,分別對應筆記本電腦和台式電腦的硬碟。2.5英寸硬碟的體積和重量較小,更便於攜帶,但價格要比3.5英寸硬碟貴。一般推薦選擇2.5英寸硬碟。 3.介面。移動硬碟一般都採用USB介面,但要注意USB介面有USB1.1和USB2.0兩種規格,後者的數據傳輸速度比前者要快幾百倍,基本上和電腦內置硬碟交換數據的速度相同,但價格稍貴一些。挑選移動硬碟應該首選USB2.0介面的。 4.購買成品或DIY。移動硬碟可以購買成品直接使用,但也可以在電腦市場購買合適的移動硬碟盒,配接2.5英寸筆記本電腦硬碟後DIY自己的USB移動硬碟。移動硬碟盒價格大約在100~150元左右,配上由舊的筆記本電腦拆機硬碟整個移動硬碟價格在200~400元就可以了,性價比較高,移動硬碟盒與2.5英寸硬碟購買時要注意移動硬碟盒也有大小和介面規格的區別,可以參考上面的說明。筆者自己的移動硬碟就是用一個2.5英寸 USB2.0移動硬碟盒加一個4.7GB的二手筆記本電腦硬碟DIY而成的,總價不過400元(兩年前)。安裝也非常簡單,只要把介面和硬碟對接插好就可以了,為移動硬碟的數據介面電路板,為安裝好的移動硬碟。移動硬碟的數據介面電路板 5.移動硬碟使用中的注意問題。
(段落性的引用)
對於介面的選擇,我們通常使用的都是IDE介面的硬碟,新裝機的用戶則更多的使用SATA介面,另一種規格就是SCSI硬碟,儘管SCSI硬碟有很多IDE硬碟無法相比的優勢,但是他的生產成本導致SCSI硬碟的價格一直很昂貴,所以根本無法適合普通用戶的使用。現在還有一種即將成型的介面規格,那就是Intel提出的Serial ATA,但是Serial ATA真正要流行起來至少還需要1年多的時間。喜歡電腦DIY的朋友,對硬碟再了解不過了。大空間成為網民選購硬碟的首要條件,大多人選過硬碟時,會選擇品牌而不會考慮與硬碟質量相關的數據。
(段落性的引用)
綜上,我認為購買硬碟應該要適合自己。
推薦閱讀:
※如何解釋Haskell中的單子?
※右鍵菜單 添加新的 文件對象關聯菜單
※電腦分期付款是什麼?
※人人都可以製作的三種基礎外掛教程(附GitHub源碼)
※一次被攻擊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