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這部電影帶我們進入歷史劇變的前夜

這兩晚我魔性地進入一種洗腦循環,將一部十分「枯燥」的電影連續看了將近四遍。我說它是我今年看的最好的電影可能太過主觀,但它無疑將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說它「枯燥」,是對於大眾而言的。因為這部電影幾乎沒有配樂,色彩單調冷峻,通篇是手持攝影以及缺乏運動的近景長鏡頭。但就是在這麼簡單平實的敘述中,導演讓觀眾窺見了平凡生活中的人情味。耐心看完,一種小人物在歷史進程中的悲涼感油然而生,如鯁在喉。

————————————————————————————————————————

這部電影是2006年的《無主孤軍》,講述了幾個士兵一晚上的遭遇。故事背景是1989年12月22日,羅馬尼亞獨裁者齊奧塞斯庫下台的革命之夜。

「東歐劇變」如今在歷史書上只是一個名詞,作為蘇聯解體的鋪墊出現,我們很難再具體感受到當時歷史變化的錯愕與沉重感。教材上的幾行小字記述了東歐各國一系列多米諾骨牌一樣的「和平演變」,這讓人很容易忽視:在那場劇烈的動蕩中,羅馬尼亞是唯一一個爆發流血事件,通過暴力奪取政權的。短短几十年以後,歷史就洗刷了數百人的熱血和他們親人的眼淚,湮沒了一眾平民的幸福與悲哀。

羅馬尼亞革命當晚數百家庭喪失至親

羅馬尼亞革命僅僅經歷十天不到的時間,來得突然而劇烈。

百度百科上是這樣說的:

1989年12月16日,蒂米什瓦拉發生警察與當地居民的激烈衝突,結果警察對居民開槍,造成數人傷亡。該衝突事件引發了羅馬尼亞境內大規模反政府的遊行和示威活動。

12月21日,民眾在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集會,地點是羅馬尼亞共產黨總部前的廣場,近10萬人被動員參加。

總統齊奧塞斯庫在集會上講話,試圖引導人們站在他的角度上譴責蒂米什瓦拉事件是「鬧事」。就在演講過程中後排有人點燃爆竹(當事者被警察槍殺),造成現場混亂;同時現場出現喇叭大聲聲稱保安部門正向人群射擊,一場「革命」已經開始云云。在一些大學生和部分市民的參與下,集會轉變為一場反對齊奧塞斯庫的抗議示威。

人們紛紛高呼「要自由!」「要麵包!」「不要齊奧塞斯庫!」,一場「革命」就這樣爆發了。

保安部門向人群開火造成傷亡的場景經過電視直播被全國的觀眾看到,這一切更激起了人們的不滿。

齊奧塞斯庫深感不妙,當日召見國防部長瓦西里·米利亞,要求動用軍隊鎮壓抗議民眾。但米利亞堅持「人民的軍隊為人民」,予以拒絕。

第二天米利亞就被發現死亡,羅馬尼亞國家電台報道米利亞為「自殺」。此舉激怒了軍方,軍隊與齊奧塞斯庫決裂。

12月22日當夜,軍隊與廣場上聚集的民眾一道,開始佔領各政府機關。各地都出現了齊奧塞斯庫的保安部隊和反對齊奧塞斯庫的軍隊激烈交火的場面。

齊奧塞斯庫曾嘗試下戒嚴令,但無濟於事。他意識到他已不能控制局勢,便和妻子埃列娜嘗試乘直升機脫離羅總統府。這一切都被已倒戈的羅馬尼亞國家電台向全世界播出。

12月23日,齊奧塞斯庫夫婦即被逮捕。

12月25日聖誕節,軍事法庭判決齊奧塞斯庫夫婦犯有屠殺罪和非法擁有大量來源不明財產罪,並於當日執行槍決。羅馬尼亞共產黨政權正式倒台。

齊奧塞斯庫夫婦在22日坐直升機逃離總統府

電影中的故事就從12月22日內務部保安部隊與反齊奧塞斯庫軍隊交火當夜展開。

一個內務部保安部隊的巡邏隊,在中尉的安排下,避開了激烈交火的電視台區域,仍舊忠於職務的在街上巡邏。但中尉顯然對齊奧塞斯庫並不忠誠,他只關心自己手下幾個士兵的安危,好讓他們能在三天之後的聖誕節安全回家,開心過「年」。一位熱血的年輕士兵並不這樣想,他想要參加革命,為推翻羅馬尼亞共產黨貢獻自己的力量。於是他脫下軍裝,和許多平民一起去參加反對派保衛電視台的鬥爭.....

我們不妨看看在一位羅馬尼亞導演的眼中,羅馬尼亞的革命之夜,人民是什麼狀態...

——————————————以下是涉及劇透的觀後感——————————————

我一直在想怎樣通過不劇透的方式把這部電影介紹給別人,同時又能表達出自己的一點感想。但仔細一想也沒有必要,因為這部電影既不同於一般的劇情片注重故事性,在拍攝手法上又不依靠視覺效果和情感衝突來吸引人,它最打動人的是它的簡單真實和不設立場的客觀態度。

在表現歷史劇變前夜的場景時,它不可避免地要被拿來同韓國今年上映的《計程車司機》做對比。兩相對照,《計程車司機》在手法上表現出了幼稚可笑的商業性,在一些橋段上顯得煽情過度。並不是說後者不好,但看電影就和談戀愛一樣,分手時的哭泣雖然讓人感動,但情緒的宣洩往往只是一時的荷爾蒙衝動容易讓人遺忘,只有融入生活的感傷才能使人感到銘心刻骨。

《無主孤軍》就做到了這一點。它巧妙地通過一個士兵的革命熱情和衝動,把主角和觀眾代入到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中,然後又通過一次戲劇性的」誤射「和」審問「來澆滅這種熱情和衝動,從而再把年輕士兵和影片融入到平靜的生活之中。

電影沒有讓沉重的歷史喧賓奪主,而是把生活滲入到歷史當中。歸根結底,歷史題材只是一種表達的工具,人性和生活才是電影永恆的主題。

這部電影的開場是表面上看起來最有力的一段,導演用強烈的動靜對比刺激了觀眾的視聽神經。在靜止的鏡頭中,導演先是將觀眾的視點聚焦在一輛裝甲車和從它裡面跳出來的兩個人身上,他們打鬧,相互敬煙;觀眾剛剛適應這段平靜,一陣倒豆子一樣的槍聲就劃破了這種寧靜的氛圍。一群同樣穿著軍服的人槍殺了他們,而且好像襲擊者也搞不清楚狀況。

動與靜的多種對比,突如其來的死亡與困惑

這自然給同樣搞不清楚狀況的觀眾留下了懸念。為什麼這群人會突然被射死?為什麼看起來這像是一場誤殺?為什麼在這群軍人中,有一個人穿著紅色的平民服裝?

於是在敘事上,影片自然而然地通過倒敘去揭開這種懸念。影片在敘事手法上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用雙線敘事的方法去展開劇情,在這當中去表現兩種主題和狀態。士兵帶著觀眾去尋找歷史,尋找士兵的中尉再帶著觀眾回歸生活。

一個跟隨主角的淺景深鏡頭,接下來觀眾將跟隨主角親歷迷亂的歷史

整個敘事過程中,導演塑造了兩種不同的人物來製造反差與衝突。相比士兵的熱血,影片對於中尉的情緒刻畫顯得相當克制,使得觀眾最後才驚覺這是一場雙主角的電影,同時感受到中尉身上那種真實可貴的人情味。而且回頭看,生活無處不在

舉幾個例子:外面槍聲四起,士兵們關心的是聖誕節放不放假,有些市民往家裡抱聖誕樹;在看守和「恐怖分子」之間,討論的也是齊奧塞斯庫倒台後人民能不能吃到牛排,軍隊的泡菜好不好吃。

在如何使這種「生活」表現得真實的問題上,影片盡量避免使用過多的剪輯和特寫,從而隱藏創作者自己的主觀態度。紀錄片似的的手持鏡頭和跟隨攝影讓觀眾如臨其境。同時,影片冷峻的色調、瑣碎的生活對白和這種客觀的態度融合在一起,讓歷史的「客觀」與「冷酷」與生命的「主觀」和「熱情」形成了對比。

如果只突出生活的話,有的觀眾最後必然是為生活感到熱淚盈眶(參考許鞍華最近的《明月幾時有》的結局處理)。導演顯然並不滿足這一點,他沒有放棄深層次的探索,仍然維持了自己的冷靜與思考。

在影片的最後,劇情發展到了影片開場的那個清晨,站在上帝視角的觀眾已經清楚了影片的懸念和電影中幾位人物的結局。但導演並沒有讓他們再死一遍,而是將影片最後一個鏡頭留給了不知情的幾個士兵。

《無主孤軍》最後一個鏡頭

一晚沒睡的兩位士兵強打精神,茫然的望著遠處,等著回基地,坐在後排的中尉可能在擔心自己的槍被繳了該怎麼辦。還有下車的兩位在抽煙活動身體。他們不是在思考這個國家今後該怎樣,也不知道即將發生一件大事——自己的死亡。

就像平民在面對革命時,一如無頭的蒼蠅,在歷史劇變中陷入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狀態,不管是攻擊、反抗,生活或者死亡。

這是小人物被裹挾進歷史中的一種悲涼。

推薦閱讀:

葛穎:這部金棕櫚入圍影片終於來中國放映了

TAG:羅馬尼亞 | 歐洲電影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