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會變醜變笨,你知道嚒?
可能有人會覺得,熬夜多大點事,自己身體好著呢,只要熬夜之後多休息,再補回來就行了唄,怎麼可能還變醜變笨呢?
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可太天真了…
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三位科學家發現,晝夜節律的紊亂,與內分泌代謝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嚴重的腦部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病,乃至腫瘤的發生髮展都有關聯。
簡而言之,2017年如此重磅,受全世界關注的諾貝爾醫學獎,其實就在告訴所有人一件很簡單的事: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按時吃飯,到點睡覺,別熬夜了!
說起這三位獲獎者對生物鐘基因的研究,那可要從2003年開始說起了。
當時傑弗理·霍爾教授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科學部門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他研究的就是一個奇怪的經常早睡早起的家族。
這個家族成員總在凌晨3、4點起床,晚上6、7點就睡覺。這和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大不相同。可是奇怪的是,他們這種獨特的生活習慣源於家族成員身上的一種名為「PER2」的基因發生了突變,這是一種管睡覺的基因,正是這突變導致他們的早起早睡。
研究人員為了更具體的研究這種睡覺基因,就把這種基因轉到了小白鼠的身上。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擁有這種基因的小白鼠不僅開始早睡早起,而且吃嘛嘛香。
研究人員發現,小白鼠擁有這種睡覺基因之後,連帶著管吃飯的PER1基因也突變了,而因為吃得更多,還導致了這群小鼠發胖,肥胖問題緊隨而來。
此類基因又稱時鐘基因。在正常情況下,它們會在相同的時間打開和關閉,以保持睡眠和飲食周期的均衡。
但如果其中有基因發生突變,就將打破這一環節,從而使得機體的各種生物鐘不能步調一致。
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獲獎的)傑弗里·霍爾等三人的研究是先驅性的,他們克隆出時鐘基因,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到這種神奇的規律現象。」。
有關睡眠的奇妙故事還沒完。獲獎者之一的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說起了一組罕見病例。近二十年來,各國醫生髮現了一些「睡不著覺的家族」,這些家族的人得了怪病,就是至少三四十年都沒好好睡過。
他逐漸發現,這些罕見病人的大腦下丘腦、杏仁核等區域存在著控制節律的基因突變或紊亂。
「我們已發現一些經典的節律基因,它們很精細地工作著,相互鉗制,此消彼長。它們還通過大腦神經調控著全身的器官,讓大家有節律地工作著,由此也形成精妙的外周節律環,這樣全身其實存在著大量的節律相關基因。
一旦打破,會出現問題,疾病可能匍匐而來。」
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說,2013年,他在一項肥胖研究就發現,通過調節小鼠體內LGR4基因開關,可以影響肥胖的發生。
簡單說,如果在小鼠體內去除這個LGR4基因,小鼠的體重會減輕,各項代謝指標,包括血糖、血脂、血壓等,均明顯好轉。
他們研究進一步發現,LGR4基因其實具有某種節律基因的特徵和功能,它會控制小鼠體內某些代謝功能的延遲或提前。
敲掉一個基因就會出現這個現象,而長期的晝夜顛倒、節律紊亂,就更可能引發一些不可思議的變化。
2017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Michael Rosbash
另一位獲獎者,邁克爾·楊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由於熬夜缺乏睡眠,神經突觸部分被星形膠質細胞大量吞噬。
這些星形膠質細胞像是微型的吸塵器,當大腦連接變得衰弱和分裂的時候,就會開始清除神經突觸細胞,從而減少了神經遞質,導致大腦神經傳導變慢、反射時間變長。所以熬夜將造成大腦開始吞噬自己。
同時,慢性睡眠限制(連續五天保持熬夜)將導致小膠質細胞激活的跡象增加。由於小膠質細胞的低水平持續激活可導致嚴重的腦部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和其他形式的神經變性都觀察到持續的小膠質細胞激活。
他還發現,調節節律的關鍵基因失效後,會促使腫瘤發生。
此外,不按時吃飯、不按時睡覺,不僅引發肥胖,還會引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疾病。
因為這三位得主極有創意的發現,晝夜節律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涉及面廣且動態發展的學科領域,並且一定會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
到點就該睡覺,到點就要吃飯,這個「到點」,說的就是一種節律。
許多醫生在得知2017年諾貝爾獎的歸屬是人體節律時,他們表示,正是因為生物體這種奇妙節律現象吸引著科研人員前赴後繼地投入這項研究。
始於好奇,終於使命。傑弗里·霍爾等三人,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漸認識到,這是一把認識生命、認識疾病的重要鑰匙。
節律生活,乃至天人合一,道理是古老的,但其具體作用機制乃至影響,正被科學家逐漸認清。
倒時差、熬夜、借咖啡提神……在醫生看來,現代人的很多行為與進化而成的某些節律背道而馳,對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正被逐步發現。
傑弗里·霍爾教授說,很多職業需要值班或跨時區旅行,這是對人體本身的晝夜節律,或者說生物鐘的一種挑戰。
「如果人體生物鐘不能很好地與晝夜節律匹配,可能進一步影響機體其他功能,比如免疫和內分泌功能,影響生活質量。
對於生物節律及其基因機制的研究有助於人類更好地了解自身,有望克服晝夜節律對職業能力的限制。」
2017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傑弗里·霍爾(Jeffrey C. Hall)
那麼,生物鐘已經亂了,是不是就沒救了?
並不是,人體有奇妙的自我調節功能。
「長途旅行會出現時差,對時差的調整就是人體的一種自我調節,比如在飛機上,會通過調整飲食供應時間來幫助你調節時差——本該是平時睡覺的時間,卻給你來一份正點的正餐。」
傑弗里·霍爾告訴人們,這些例子提示,良好的睡眠習慣或有規律地吃飯,會對人體的生物鐘起一個重新設定的作用。
生命體適應地球環境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感知並適應地球各種周期的變化,比如晝夜節律(夜伏晝出)、季節變化(冬眠)等。
這種行為幾乎普遍存在於從低等到高等的各種生命體內,細菌、藻類,直到哺乳動物,乃至人類。
「在這一發現之前,人們從未想到過,一個行為可以由基因來控制。」
這三位獲獎者在領獎時說,自從孟德爾發現遺傳規律,大家知道基因可以控制生命體的一些基本特徵,比如種子的大小、眼睛的顏色等,
但一種相當複雜的行為也可以由基因來控制,這還是第一次。
這也是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給晝夜節律的研究領域,儘管生命科學界的同行已經期待了好多年,感到這個領域應該獲獎,因為它涉及到了如此基礎的生命活動,已經成為一項經典研究。
「其實,最應該得這個獎的是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西摩·本澤,他已在2007年去世。」這三位獲獎者在領獎時說,「我們基本都是本澤的晚輩。」
上世紀七十年代,本澤曾在果蠅身上發現通過基因變異,可以將果蠅的生物鐘調快、調慢,甚至關閉。
雖然這未解釋生物鐘如何運作,但卻踏出了關鍵一步。
在這個基礎上,1984年,三位獲獎者發現並克隆出了這個基因,將其命名為PER,周期基因(period gene)的縮寫。
隨後,他們又發現了一系列相關的生物鐘基因。邁克爾·羅斯巴什解釋,控制生物鐘的基因彷彿構成一個鐘擺,PER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而其他生物鐘基因和它一起「搖擺」,來調控生命體的生物節律。
2017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
這是果蠅作為模式生物,第五次幫助科學家摘得諾貝爾獎。
由於果蠅的基因組相對簡單,繁殖速度又快,所以在研究很多生命現象時,它都是科學家的有力助手。此前的1933年、1947年、1995年和2011年,科學家四次因研究果蠅而摘得諾獎,今年,生物鐘的研究讓果蠅再次引人矚目。
邁克爾·羅斯巴什介紹,這次的獲獎者幾乎都是果蠅的研究專家。他們發現攜帶PER基因的果蠅突變體中,晝夜活動節律被打亂了,在本應安靜的晚上,卻表現得和白天一樣。
經過多年持續探索,生物節律如今已成為生命科學研究中動物行為方面分子機制最為清楚的領域之一。比如,哺乳動物的PER基因有三個拷貝,這些基因上的那些氨基酸的突變會引起生命體怎樣的行為,都有詳細的研究,
「可以說,生物鐘的研究已經深入到了原子水平。」
生物鐘控制著人類的行為和代謝。控制生命節律的一個核心基因CRY最早在植物中被發現,作為藍光受體發揮功能,後來才發現它也是生物鐘中央振蕩器的關鍵基因,參與眾多生理反應調控。後來還發現它參與感應磁場,在鳥類遷徙中發揮重要功能。
邁克爾·楊教授說,我們對於人體節律的這些發現。正在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也在為個性化醫療提供可能。
比如,人體大腦內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可能影響人的晝夜節律,被廣泛用於調節睡眠。
現在,不少手機應用可以記錄人的睡眠、運動情況,並由此推斷每個人的生物鐘,這為某些藥物的給葯時間提供了參考。同時,在一天中,有些時段癌症細胞生長比較快,那麼抑制癌細胞的藥物在此時使用,效果可能最為明顯。在植物領域,生命節律的調控還可幫助植物獲得更高的產量。
上個月,網友@卡卡Prancil因為常年熬夜,導致突發性腦出血,經過漫長的9天之後才徹底清醒過來......
去年,健康類手機軟體「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年僅44歲,就因為長期熬夜過度勞累,導致心肌梗塞去世......《我是演說家》里,剛剛26歲的姑娘周西,因為熬夜得了卵巢癌......交大畢業的女碩士潘潔,經常加班到凌晨一兩點鐘,突發急性腦膜炎,不幸去世......
其實這幾年,比這嚴重的年輕人猝死事件聽得很多了
都是長期熬夜,都是工作很累,都是運動很少。
熬夜到底多傷身體?每天睡眠不足六個小時,就相當於天天酗酒,時間長了會習慣性頭痛。每天睡眠不足五個小時的人,得心臟病的概率會增加40%。長期熬夜的人,肝臟無法充分排毒,全身的代謝都會受到影響,患癌的幾率大大增加……
有人說,現在的人太想不開,年輕時玩命賺錢,忙得沒日沒夜,等到年紀大了再用錢續命,買回自己當年透支的健康。
其實生活比想像中更殘酷,年輕時天天熬夜、過度疲勞,可能真的活不到老!或許這也是三位科學家研究的重要原因吧!
長期熬夜的人,容貌會受到很大影響,效果不亞於毀容。
之前國外的一個科研小組,就做過一個實驗:每天睡六小時和每天睡八小時有什麼區別?
這些參與實驗的人,都分為兩個階段測試。一個階段每天睡8小時,另一個階段每天推遲兩小時入睡,並正常起床。
參與實驗的人用照片記錄了自己的變化,熬夜的那段時間,整個人都會變得憔悴,毛孔變得粗大、皮膚變得粗糙,氣色大不如前,眼睛看起來也不那麼精神明亮了。
研究人員測試發現,熬夜除了對器官的代謝和休息造成影響,還會讓人內分泌紊亂,越來越胖,還會遇到很多肌膚問題,增加痤瘡和粉刺出現的概率。
最可怕的是,容易失眠的人如果熬夜,會不斷延長失眠時間,增加失眠的次數,可能一開始只是幾個小時難以入睡,最後就會演變成整夜睜眼到天亮!
好的睡眠,勝過任何美容產品和藥物!再熬夜下去,恐怕千金換不回青春,只剩一聲嘆息。
而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種生活狀態多麼壞,或者意識到了,也沒有決心毅力去改變。
熬夜是有癮的,不下個痛徹心扉的決心根本戒不掉。
有時候我們會陷入一個惡性死循環:
工作很累,所以要熬夜放鬆休閑,又因為熬了夜,第二天沒精神,導致工作更累,這麼累哪有精力去運動,所以就攤在家裡看手機,一看又看到凌晨,第二天更加萎靡……
亦舒說過:「一個人不必功成名就才叫光宗耀祖,身體健康已算孝順父母」。
每天早上讓你醒來的,不該是鬧鐘,也不該是夢想或者尿意。而是,你的身體告訴你:我滿血復活,準備就緒,咱們啟動美好的一天吧。
這才對。
愛自己,就從每晚十點上床睡覺開始吧。在這個匆忙的社會中,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的咯!
推薦閱讀:
※李澤庭:如何提高美容院銷售業績?
※怎麼去除魚尾紋
※[金麗] 女性養生月經判斷 不看悔死自己
※護膚三步走,讓您的肌膚遠離暗黃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