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一位被低估的學術大家」
03-24
徐梵澄(1909—2000)
因性喜孤往而不為世人知得,因致思高遠而難為學界識得。一生自外於名利圈,從未昭彰於「公共領域」的視野之中。
魯迅極為器重的學生,稱其「頗似尼采」「無派而不屬於任何翼」;師母許廣平亦稱其「天賦極高,舊學甚博」。
回國後入職社科院前提出「不參加政治學習、不帶研究生、不接受任何採訪」等三項要求,以便一心做學問。
精通梵、英、法、德、希臘、拉丁等語言,貫通中、西、印三大文化,在詩歌、書畫、文藝理論上造詣精深。
年輕時遊學於魯迅門下,一生踐行先生的「精神事業」;
1929年至1932年,留學德國柏林大學、海德堡大學;
回國後寄寓上海,受魯迅之囑系統地翻譯尼采著作;
1945年赴印度,先後任教於泰戈爾國際大學和室利阿羅頻多學院;
1978年底回國,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先生精通多種古今語言,貫通中、西、印三大文化,
在詩歌、書畫、文藝鑒賞上造詣精深,學術貢獻主要有四:
一、中國之最早最具規模地翻譯尼采著作,如《尼采自傳》《蘇魯支語錄》等;
二、系統地翻譯印度韋檀多一系古今經典,如《薄伽梵歌》《五十奧義書》等;
三、以英文完整地介紹中國傳統學術精華,如《孔學古微》《唯識菁華》等;
四、以精神哲學的進路重新詮釋吾華經典,如《陸王學述》《老子臆解》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