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奪島」部隊向美軍取經,對中國而言意味著什麼?

為了強化「離島防禦」,日本陸上自衛隊計劃2017年末創設水陸機動團,籌建工作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據日本《產經新聞》最新披露,日本陸上自衛隊正通過逐年擴大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聯合作戰訓練,以提高陸上自衛隊隊員從事水陸兩棲作戰的熟練程度,以便在年底組建水陸機動團時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日本「奪島」部隊向美軍取經,對中國而言意味著什麼

「美軍翻版」呼之欲出?

3月17日,日本群馬縣相馬原演習場,在一片遍布低矮灌木林的丘陵地帶,一個充斥著不同膚色、身著不同迷彩服的步兵小隊以搜索隊形前進。幾聲假想敵的槍響過後,兩名陸上自衛隊隊員「受傷」倒地,其餘隊員一面迅速散開向對方還擊並形成防禦隊形,一面將「傷員」抬至相對安全的地點開始急救。短時間內,在步兵掩護下,一架美軍MV-22「魚鷹」旋翼機強行著陸,運走傷員,而後小隊繼續按照任務搜索前進。就在這群士兵行動之際,僅僅百米遠的地方,多台攝像機正從各個角度拍攝每個細節……

這是日美2017年度「森林之光」聯合演習的場景,此次演習持續12天,被視為日本陸上自衛隊水陸機動團正式組建前的「畢業考試」。充當「師傅」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征特遣隊,不僅要向日方最精銳的陸上自衛隊西部方面隊直屬普通科聯隊傳授兩棲作戰技巧,同時也在考察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後者將成為水陸機動團的核心,主要負責離島防禦和奪島作戰。根據日本現行的《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日本防衛省購買了52輛AAV-7A1兩棲突擊車以及若干架「魚鷹」旋翼機,以便在實戰中獨立或與美軍協同對抗「攻擊離島的敵對勢力」。

據多次採訪「森林之光」演習的日本軍事記者菊池雅之透露,演習現場,日美雙方均注意強調「夥伴」關係。日方官員介紹演習目的及內容時,往往提到「提高聯合作戰能力」、「聯合指揮要領」等關鍵詞。而美方指導演習的,也大多是熟悉基層指揮控制的尉級軍官及軍士長,他們力求在演習中增進美日軍人之間的相互了解,有助於加強雙方「肩並肩」的關係,「比如在演習出發和歸建的儀式上,日方主要幹部在被點名介紹後,均使用不同內容的英語大聲向美方隊列問好,美方帶隊軍官會回應簡單的日語」。

日本「奪島」部隊向美軍取經,對中國而言意味著什麼

菊池注意到,儘管日本自衛隊的裝備高度「美式」,但雙方共同訓練也會遇到一些具體困難。以語言為例,雖然日本自衛隊員的英語書面能力還不錯,但大部分人在聽說方面仍很難與美軍順暢交流,甚至連專門的翻譯人員也會不時「卡殼」,這並不奇怪,在三大自衛隊中,陸上自衛隊是與美軍交流最少的單位。在實際戰術訓練中,美方大多時候都是靠具體的動作來向日方傳授各種展示內容,日方人員如有問題,多數情況下很難直接問清楚,場地上時常見到雙方互相比畫的場面。

據《產經新聞》透露,日本陸上自衛隊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聯合訓練最初只有始於1981年的「森林之光」;直到2013年,開始參加美國的「黎明閃電戰」演習;2014年參加美國海軍主辦的「環太平洋」聯合軍演,2005年以後,陸上自衛隊派人去美國參加「鐵拳」離島防禦訓練。聯合訓練中,陸上自衛隊隊員主要學習從直升機向海面跳傘的方法、攜帶武器在淺灘前行的技巧等。相關人士稱,「在敵前登陸訓練中,美軍對登陸海岸極為慎重,可一旦登陸,就會迅速前進。這裡的轉換非常快」。很明顯,未來的日本陸上自衛隊水陸機動團至少在早期會是不折不扣的「美軍翻版」。

2016年8月28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靜岡縣的東富士演習場舉行了公開演習,假設日本離島遭到了敵方攻擊,由陸海空自衛隊協同進行奪島作戰。

恐難以「美國化」運作

近年來,日本軍事動作不斷,但要說最能刺激眼球的敏感關鍵詞當屬「離島奪還」。為了「吃定」非法佔有的中國領土釣魚島,日本政府敦促自衛隊加快「離島奪還」力量建設,其中最重大的舉措莫過於組建水陸機動團。曾督導西普聯赴美受訓的前陸上自衛隊西部方面總監用田和仁曾露骨地表示:「我們就是用『備戰』來『止戰』」,強調包括釣魚島在內的「西南諸島」有存在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日本必須考慮地面戰的風險」。

接受日本《正論》月刊採訪時,用田用這樣的邏輯為組建水陸機動團「辯護」:「目前,日本陸上自衛隊人員缺編,像西南諸島重要設施的警衛普遍較少,比如部署在西南方向的雷達站很有價值,可往往沒有人值守,這是非常令人恐怖的事情……自衛隊有一種『充足率』的說法,陸海空自衛隊只配備相當於定編人數90%的人員,要達到定編人數,必須增加將近10%的人員。就拿一個島來說,如果要部署反艦導彈、地空導彈等部隊,一個據點至少就得好幾百號人,無論如何都滿足不了。」言下之意,成立水陸機動團這樣的戰略預備隊,有助於日本隨時對「離島失守」事態作出反應,而不必在漫長的「島鏈」上處處設防,人員需求相對降低了。

日本「奪島」部隊向美軍取經,對中國而言意味著什麼

作為近距離接觸日美聯合兩棲訓練的專業記者,菊池雅之認為,水陸機動團只是讓日本初具兩棲奪島作戰能力,但完全「美國化」運作,恐怕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最突出的問題是,相比美軍陸戰隊的AV-8B垂直起降戰鬥攻擊機、AH-1W/Z武裝直升機等,日本水陸機動團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沒有固定翼戰機支援。能提供登陸火力支援的航空平台,只有陸上自衛隊現役的13架AH-64D「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航空自衛隊的F-2支援戰機,以及陸續到貨的F-35A戰鬥機。其中, F-2正在進行投擲「激光聯合直接打擊彈藥」的改裝工作,理論上能對地面固定目標實施「斬首行動」,但這還需要地面上的航空聯絡官提供協助,日本自衛隊在這方面的人才相當奇缺,培養起來沒個三年五載是無法「出師」的。

而且,即便水陸機動團真的出動,投入寶貴的AAV-7A1兩棲突擊車和「魚鷹」旋翼機,最關鍵的「火力保障」都成問題,又談何取勝?據介紹,AAV-7A1的水上浮航能力只有13千米/小時,這種速度下,除非得到空中和海上強有力掩護才可能順利到達岸灘。目前,海上自衛隊僅有3艘大隅級運輸艦與水陸機動團配套,後援部隊的輸送如何保障成為問題。

「第一防衛責任人」

根據防衛省新聞發布會提供的資料,水陸機動團最終規模應在2000-3000人左右,組建模式是以原陸上自衛隊西普聯為基礎,新整編出3個聯隊,駐紮長崎縣佐世保市的相浦,由陸上總隊直轄。目前,西普聯有700人已接受美軍長達兩年的兩棲戰術訓練,有望成為水陸機動團的骨幹,並改製為第1聯隊,但它很可能不擔負主要作戰任務,而是作為教學種子部隊,培養更多的兩棲戰專才,計划到2018年,機動團的三個聯隊將部署到位。

日本「奪島」部隊向美軍取經,對中國而言意味著什麼

前日本航空自衛隊幹部學校教育部長本村久郎曾訪問美國,與美軍有關人士就有關應對「西南有事」交換了意見。按照美方的解釋,原來美軍確實是在戰略前沿部署並展開,戰時迅速向前線投入航母,與盟友一道作戰,但由於戰略對手獲得更為豐富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手段,現在美軍要「減少對脆弱的前方基地的依賴」,必須充分讓盟國分擔責任。說到底,美國人是在喊:「盟友啊,危險的事情你來干吧。」很明顯,如果西南諸島「有事」,日本將是「第一防衛責任人」。

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艦隊司令官矢野一樹談道,日本自衛隊建設越來越具有「針對中國」的意味,但偏偏又存在嚴重的不自信,總是基於美國如何「應對中國」來修正自己的政策。他指出,別看今天美國航母反反覆復地在南中國海游弋,一旦發生衝突,它們會退回到「第二島鏈」後面,美國兩棲攻擊艦也會退避,面對這樣的情況,日本將不得不大幅改變戰略部署。

美國蘭德公司的分析報告顯示,中國本土乃至向海延伸的防空能力已經超越了美國的攻擊能力,所以,美國利用載人飛機攻擊中國本土的門檻已經非常之高,這意味著美國在中國附近的水域動用航母的戰略決心「並不堅定」。更重要的是,第一時間頂在前面的日本恐怕要承受很大壓力,因為美軍航母如果不來支援,日本陸、海、空三大自衛隊就得在一兩個月里合力抵擋攻勢,這與此前日本防衛大綱設定的前提是迥然不同的。

積極支持水陸機動團建設的用田和仁叫囂,如果日本真要在「尖閣問題」上獨挑大樑,「我認為,首先日本要生存下去,如果想把美國拉入長期戰,我們需要能堅持一到兩個月,甚至三個月的『堪抗力』和『續戰力』」。

日本「奪島」部隊向美軍取經,對中國而言意味著什麼

具體來說,關於堪抗力,用田的解釋是「如果美國空軍表示願意留在日本戰鬥,但要求將飛機分散在日本各地的機場,否則他們就會退到『第二島鏈』外,而要讓美軍從平時開始就使用日本普通機場,或者分散保管彈藥,日本防衛省就需要投入相當多的預算,但如果這是讓日本生存下去、讓美軍留在日本的條件,那麼為了保衛國土,就絕對需要這樣做」。

至於續戰力,用田主要擔心日本防衛省是否真的計算過持續3個月衝突所需的彈藥量, 「要擊潰大量飛來的導彈,日本別指望現有的『愛國者』或者『薩德』反導系統,應該轉而採用激光、微波、電磁炮等新概念武器,它們就像巨大的蚊香那樣,讓飛來的導彈如蚊子一般紛紛掉落。而無論激光還是微波技術,日本都有較高水準,可以在合理時間內搞出實用化產品」。(文/賈利)



推薦閱讀:

美國為什麼總是喜歡打仗?
春秋時期的「鼓國」是兵家必爭之地!現在怎麼樣了?
美國魚雷、俄羅斯反艦導彈 中國漁民還撈到啥?
朝鮮戰爭的爆髮帶來了什麼影響?

TAG:軍事 | 日本自衛隊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戰爭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