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的書法特徵是什麼?
03-24
沈曾植的書法風格是在鍾書筆勢系統中上下變通的,他以此為主線,而廣收博採,包括《淳化閣帖》中大量的屬於二王筆勢系統的法帖(包括二王),並且他還常臨《散氏盤》、《盂鼎》等西周金文,以壯其線質。
如此博學約取的書法實踐和學術研究,使其書法風格具有深厚的功力、豐富的傳統內涵和獨特的藝術情調。分析其風格的構成成分,則為黃道周的拗勢、北碑的方筆、西周金文的圓意、章草的構架,以及今草、行書的某些姿態,相融共冶,成一家之體,這是其以章草為基質的書法風貌的特點(圖185)。曾熙對其書法的評析十分精透,他認為其書「工處在拙,妙處在生,勝人處在不穩」。「翁覃溪(方綱)一生穩字誤之,石庵(劉墉)八十後能到不穩,媛叟(何紹基)七十後更不穩。唯下筆時時有犯險之心,故不穩,愈不穩則愈妙」(馬宗霍《書林藻鑒》卷第十二)。又評其「讀碑多,寫字少。讀碑多,故能古,寫字少,故能生。
古與生合,妙絕時流」(轉引自香港《書譜》總第55期鄭逸梅文《信筆所至皆成妙趣》)。其不穩處,一在生拗的運動感,二在姿態的變化莫測,不落入套式。其作書具有極強的應變貫通能力,富於想像,即興發揮多於常式書寫。沈氏作書不勤而讀碑勤,一者為學術研究,同時也是琢磨推敲的過程,即我們常說的「讀帖」,這對於一位有紮實的基礎,又有很強的創作能力的書家來說,「讀」比寫更為重要。「讀」多了,領悟其法、理和古意,而寫得少,動筆常有新鮮感,不熟練而有生拙之意,兩者相合,成其古拗生拙的體勢。曾氏所評乃會心之言,切實道出了其妙處。
推薦閱讀:
※書法作品格式有哪些?
※寫字超好看是一種怎麼樣的感受?
※【林工談練字】有六種練字者,你是哪一種?
※歲月如水
※2018.2.12-2.15行書練習記錄與反思(附帶英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