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關於急診醫生的故事么?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在這個本應該享受假期的節日里,成千上萬的醫務人員仍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每到節假日,一些醫院的門診就會停診,但急診卻永遠開放,因此很多人說,急診科醫生是一群「被節假日遺忘的人」。從昨天到今天,在手機微信朋友圈裡熱轉著一段視頻,講述的就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一位急診醫生的故事:他的老父親從外地來看兒子,到醫院後看到兒子忙得抬不起頭,根本說不上話。老人家只好掛了個號,和兒子見了一面。
記者從人民醫院了解到,這段視頻是該院宣傳處和團委共同拍攝製作的,故事的「原型」是該院急診科醫生遲騁。那天,遲醫生值夜班。忙了一晚,清晨當他接過下一張挂號條時,習慣性地問了一句:「您怎麼不舒服?」正當他期待患者回答病情時,聽到的卻是熟悉的聲音:「兒子,我沒有不舒服,就是想讓你歇一會兒,喝口水。」他一抬頭,看見了父親。當時,遲大夫滿眼淚水。原來,遲騁的父親從山東濟南來北京辦事,他知道兒子當天上夜班,就決定到醫院去看看兒子。老人一路找到了人民醫院,看到了診室里排著長隊,為了不打擾兒子工作,就到走廊里等待。等了很久,兒子還是忙不完。父親為了讓兒子歇一會兒,就專門去掛了一個號,然後規規矩矩地排著隊,等到老人坐在遲騁面前時,遲騁才知道父親來了已經兩個多小時了。老人坐下來,把一杯水放在了診桌上,「喝口水」。遲騁說,「父親只是想用這種方式,給兒子不到一分鐘的喝水時間。」後來,遲騁在朋友圈說出了這段經歷,引起了同行的強烈共鳴。視頻中的急診醫生由遲騁大夫「本色出演」。遲騁說,他願意把這個故事展現出來,給醫患關係多一些正能量。
今天早上,記者聯繫到遲騁大夫,他正帶著父母在郊區休假。明天晚上6點,他又將回到急診室里,上一個大夜班——從晚上6點到次日上午8點。遲大夫的父親也看到了這段視頻,老人家說,看到片子後他掉眼淚了,「心疼孩子。」老遲把視頻轉發給自己的朋友們,「他們都不是學醫的,我希望他們能更多地了解醫生護士的真實生活。」遲騁也心疼父母,「做醫生不容易,做醫生的家屬也不容易。」
這個視頻在朋友圈轉發後,引來了很多醫生的共鳴。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醫生何菁說:有一年除夕夜,她愛人帶著兒子給她送餃子。當時她只忙著照顧病人,眼睛的餘光掃到了兩個人一直在診室里站著,心想:「誰呀?一直站在那。」
人民醫院一位剛剛畢業的護士說,有一年她正在實習,母親坐了一夜火車從老家趕過來看她,女兒忙,老人就從中午一直等到下午6點。下班時,她才看到母親坐在門診大廳的地上,身子底下墊著一個小紙片兒,累得打起了盹。至今,她還記得走到母親身邊的那一刻:看到母親背已駝,發微白,「那一刻,我在想,時間都留給了誰?」
北京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看完視頻後感慨:不知道多少非醫學專業的朋友能有耐心看完,看懂。這是發生在人民醫院急診室的真實故事。實際上,不僅僅人民醫院,北京許多三級醫院的門急診比影片中展示的要擁擠、忙碌、緊張不知道多少倍!
網友阿瓊說,我是非醫療專業老百姓一枚,我看懂了,看濕了眼眶,看了兩遍。因為我是母親,也是女兒,相信所有的父親母親兒子女兒都能看懂。謝謝人民醫院,謝謝所有辛勞堅忍的醫務工作者,向你們致敬!為你們祝福!
網友白琳說:其實又何止醫生,世上太多的工作也許都有那麼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能夠堅持下來,靠的不僅是當初的選擇和多年的堅守,更是因為人性中的善與理解,小故事大寓意,不論時間都去了哪裡,只願善待所有出現在你生命里的人。
推薦閱讀:
※醫生跳海救女娃 醫生平日是個怎樣的人?
※急診室故事第三季里的那個老骨科醫生簡介誰有?
※外科醫生版【消愁】!
※生了大病,怎麼才能選一個好醫院、好醫生?
※急診醫生應有的心態是什麼?
TAG: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