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最近,經常聽到斜杠青年這個詞,有人樂此不疲,可以實現多重職業多重收入,以及個人全面自由的發展;有人卻頗具非議,認為這個會影響主業。

你怎麼看?


確認
取消
邀請回答

我來回答

舉報

11條回答
時間排序
|
熱門排序

彭小亮

,公眾號:彭小亮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你想做「斜杠青年」嗎?最近,「斜杠青年」這個詞,快爛大街了。有人打著「斜杠青年」的旗號大肆宣揚「月入十萬」、「一周掙了五位數」、「一天賺了200萬」,有人反駁說「不是斜杠青年也能月入十萬」。好像...
查看全部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你想做「斜杠青年」嗎?

最近,「斜杠青年」這個詞,快爛大街了。

有人打著「斜杠青年」的旗號大肆宣揚「月入十萬」、「一周掙了五位數」、「一天賺了200萬」,有人反駁說「不是斜杠青年也能月入十萬」。好像說來說去,都離不開錢。

我想說,你月入十萬百萬,關我毛事呢?

本來很好一個概念,被糟蹋成這樣,感覺實在可惜。忍不住寫寫這個話題(實在沒什麼別的可寫)。

前不久,某位斜杠大神說了,我做斜杠就是為了錢啊。要不然我每天早上5點起床,下班回家筆耕不輟,拚命買書看書、參加培訓班,難道是為了「為人民服務」嗎?

是的,為了錢沒錯,這無可厚非。人人都愛錢,沒人跟錢有仇。

但是總把賺了多少錢掛在嘴上,唯恐世人不知,就讓人覺得很low。

另外,這樣做會造成一個非常不好的影響:讓那些不明就裡的人,下意識的將斜杠青年與金錢之間畫上等號。最可怕的是,把金錢作為斜杠的唯一追求,甚至天真的以為,一旦斜杠起來,就很容易賺大錢。

這就屬於24k純「毀人不倦」了。「斜杠青年」這個詞,也被你們帶入了深淵。

在這裡,提醒一下斜杠的腦殘粉們,請明白這樣一個基本常識:每個人的成功都不可能完全複製。都有其特定時機、特定環境的作用。別人這樣做能月入十萬,即使你完全照搬,也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因為時過境遷了。所以,醒醒吧。

好了,掰扯完這些,我們來還「斜杠青年」一個公道。

  • 1什麼是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這個詞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單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斜杠」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近幾年,斜杠青年已經越來越流行,逐漸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

我最先知道這個詞,是從一篇文章《多重職業將成為全球發展新趨勢》那裡得知的。文章作者Susan Kuang,自稱是一個堅持獨立思考的80後。文章主要論述了「斜杠青年」會成為未來大趨勢的種種必然原因。此文論據翔實、論證嚴密,讀罷直叫人拍腿叫絕:說出了我想說的話啊,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啊,原來不只我一個人這麼想啊!!!由此,「斜杠青年」這個概念一下子就打進了我的腦海,並且對這種生活方式深表贊同。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文中說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固定時間固定場所的僱傭工作機制;不再滿足於由精細社會分工為他們安排的,螺絲釘性質的枯燥重複工作。他們更願意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且身兼數職。例如,白天是在公司寫代碼的程序員,晚上就化身為獨立書評人,周末搖身一變成為兒童手繪培訓師。多重身份,不一而足。

文中說到,隨著人才取代資本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企業將不一定繼續是人才組織的最好形式。移動互聯的深度發展,使得個人可以跨越機構,通過線上線下的各種方式,直接提供服務,獲得報酬。你擁有的技能越多,能夠獲得酬勞的方式就越多。由此成為斜杠。

這種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他們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是他們追求個人全面發展的必然結果。

  • 2做斜杠青年很難嗎?

無情的告訴你,很難!

想做斜杠,你得先擁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作為後盾,保證不斷糧。並且在做好這份工作的基礎上,還有足夠的時間來經營你的斜杠。你能利用的斜杠時間有哪些呢?無非就是下班、周末、節假日等零碎時間。那麼,你憑什麼認為,你可以靠這些零碎時間,達到專職人員的市場競爭力?

上面提到的Susan Kuang,她也不是從學校一畢業就能斜杠的。她先在一家公司工作了6年,打工這六年,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強烈的壓抑和束縛:一方面被明確分工的商業機構限定在有限的職能範圍,無法發揮全能的優勢;一方面每天處在要產出和數據的壓力環境中,極大的壓抑了她的創造力。即使是這樣,她也堅持了6年,覺得自身能力培養起來了之後,才選擇離職、專職斜杠。

她在文章《我的Slash生活方式》中寫道:「我之所以能夠支撐得起Slash的生活方式,是因為我有全面的綜合能力:既有藝術和理想的一面,又有理性和邏輯的一面;不僅懂商業,還懂得人性;能說、能寫、還能設計;除此之外,還有超強的學習、思考、創造和執行能力。」你有嗎?

你們所熟知的六神,他都日入200萬了,為什麼不肯離職,專職做斜杠呢?或許最大的原因就是,斜杠收入還不穩定。這個月收入6位數,一旦停下來,下個月可能就是零。所以六神像上了發條、打了雞血一樣拚命的讀書、參加培訓,以便擴大所謂可憐的「信息不對稱」,維持自身的江湖地位。

他們的斜杠領域千篇一律的都是知識管理、時間管理、個人IP等等,他們所教授的課程也不過是簡單的方法論,他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並沒有進行知識的深加工,很容易被模仿,。所以他們很焦慮,就像拉磨的驢子,唯有不停的旋轉才能保證不斷糧。

然而,即使就是如此這般,你能做到嗎?

你有他那麼強烈的內心驅動力嗎?你有他那麼不折不扣的切實執行力嗎?你沒有。告訴你成功的方法了,你也不一定能做到,因為你懶;即使你做到了,你也不一定更成功,因為時機變了。

  • 3我所理解的斜杠青年

韓寒說,理想和情懷就像內褲,沒必要逢人就展示給他們看。即使是鑲了金邊的內褲,它也只是內褲。

你賺了多少錢這種事,也是如此,它也像內褲一樣,自己知道就行了,即使你這個內褲價值不菲,也沒有必要拿出來標榜。天天喊賺了多少錢,是不是除了錢,實在沒啥好展示的了。

更可氣的是,他們還扯著「斜杠青年」的噱頭喊錢。拜託,請不要毀了這個詞,好嗎?

斜杠青年本是一個人追求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的一種狀態。享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如果能順便帶來一點收入,自然皆大歡喜。沒有收入也不必嚴苛自己。更不能把賺錢作為斜杠的唯一目的。因為這樣很容易斜著斜著就跑偏了。很容易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Susan Kuang是真正意義上的斜杠青年,她跨越多個不同的領域進行多線產品的開發,今天是人文相關的項目,明天是寫作和邏輯,後天是英語,接下來可能是舞蹈和其他藝術。工作內容既豐富又有趣,永遠不會因為重複而感到無聊。這種跨領域頻繁切換讓大腦處於高度活躍的狀態,思維變得越累越靈活,創造力也越來越強。

另外,多重職業也為她帶來經濟上的優勢。多重職業意味著多重收入,永遠不用擔心收入會斷掉,因為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獨立的現金流「管道」,互不影響。即使一條管道斷掉,還有其他管道在,而且她還會不斷搭建新的管道。努力經營好每一個管道,把它們變成持續的、最好是被動的現金流,她的總收入就能保持穩定增加。

其實最打動我的,不是她的現金流多麼充足,而是字裡行間,透漏出來的那種對於當下生活狀態的快樂與滿足,以及行文的嚴謹、踏實、低調與奢華。這讓我看到了一個斜杠青年該有的樣子。我想,這才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Slash生活吧。

如果你覺得,斜杠帶給你的不安與焦慮,遠遠大於快樂,那你還是不要斜杠了吧?也許螺絲釘的工作更適合你。

最後我想說,不管斜杠,還是不斜杠,請一定記住,掙多少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喜歡的事,並且享受這個過程。

END

文/彭小亮

一個堅持獨立思考的80後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你想做「斜杠青年」嗎?

最近,「斜杠青年」這個詞,快爛大街了。

有人打著「斜杠青年」的旗號大肆宣揚「月入十萬」、「一周掙了五位數」、「一天賺了200萬」,有人反駁說「不是斜杠青年也能月入十萬」。好像說來說去,都離不開錢。

我想說,你月入十萬百萬,關我毛事呢?

本來很好一個概念,被糟蹋成這樣,感覺實在可惜。忍不住寫寫這個話題(實在沒什麼別的可寫)。

前不久,某位斜杠大神說了,我做斜杠就是為了錢啊。要不然我每天早上5點起床,下班回家筆耕不輟,拚命買書看書、參加培訓班,難道是為了「為人民服務」嗎?

是的,為了錢沒錯,這無可厚非。人人都愛錢,沒人跟錢有仇。

但是總把賺了多少錢掛在嘴上,唯恐世人不知,就讓人覺得很low。

另外,這樣做會造成一個非常不好的影響:讓那些不明就裡的人,下意識的將斜杠青年與金錢之間畫上等號。最可怕的是,把金錢作為斜杠的唯一追求,甚至天真的以為,一旦斜杠起來,就很容易賺大錢。

這就屬於24k純「毀人不倦」了。「斜杠青年」這個詞,也被你們帶入了深淵。

在這裡,提醒一下斜杠的腦殘粉們,請明白這樣一個基本常識:每個人的成功都不可能完全複製。都有其特定時機、特定環境的作用。別人這樣做能月入十萬,即使你完全照搬,也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因為時過境遷了。所以,醒醒吧。

好了,掰扯完這些,我們來還「斜杠青年」一個公道。

  • 1什麼是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這個詞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單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斜杠」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近幾年,斜杠青年已經越來越流行,逐漸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

我最先知道這個詞,是從一篇文章《多重職業將成為全球發展新趨勢》那裡得知的。文章作者Susan Kuang,自稱是一個堅持獨立思考的80後。文章主要論述了「斜杠青年」會成為未來大趨勢的種種必然原因。此文論據翔實、論證嚴密,讀罷直叫人拍腿叫絕:說出了我想說的話啊,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啊,原來不只我一個人這麼想啊!!!由此,「斜杠青年」這個概念一下子就打進了我的腦海,並且對這種生活方式深表贊同。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文中說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固定時間固定場所的僱傭工作機制;不再滿足於由精細社會分工為他們安排的,螺絲釘性質的枯燥重複工作。他們更願意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且身兼數職。例如,白天是在公司寫代碼的程序員,晚上就化身為獨立書評人,周末搖身一變成為兒童手繪培訓師。多重身份,不一而足。

文中說到,隨著人才取代資本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企業將不一定繼續是人才組織的最好形式。移動互聯的深度發展,使得個人可以跨越機構,通過線上線下的各種方式,直接提供服務,獲得報酬。你擁有的技能越多,能夠獲得酬勞的方式就越多。由此成為斜杠。

這種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他們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是他們追求個人全面發展的必然結果。

  • 2做斜杠青年很難嗎?

無情的告訴你,很難!

想做斜杠,你得先擁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作為後盾,保證不斷糧。並且在做好這份工作的基礎上,還有足夠的時間來經營你的斜杠。你能利用的斜杠時間有哪些呢?無非就是下班、周末、節假日等零碎時間。那麼,你憑什麼認為,你可以靠這些零碎時間,達到專職人員的市場競爭力?

上面提到的Susan Kuang,她也不是從學校一畢業就能斜杠的。她先在一家公司工作了6年,打工這六年,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強烈的壓抑和束縛:一方面被明確分工的商業機構限定在有限的職能範圍,無法發揮全能的優勢;一方面每天處在要產出和數據的壓力環境中,極大的壓抑了她的創造力。即使是這樣,她也堅持了6年,覺得自身能力培養起來了之後,才選擇離職、專職斜杠。

她在文章《我的Slash生活方式》中寫道:「我之所以能夠支撐得起Slash的生活方式,是因為我有全面的綜合能力:既有藝術和理想的一面,又有理性和邏輯的一面;不僅懂商業,還懂得人性;能說、能寫、還能設計;除此之外,還有超強的學習、思考、創造和執行能力。」你有嗎?

你們所熟知的六神,他都日入200萬了,為什麼不肯離職,專職做斜杠呢?或許最大的原因就是,斜杠收入還不穩定。這個月收入6位數,一旦停下來,下個月可能就是零。所以六神像上了發條、打了雞血一樣拚命的讀書、參加培訓,以便擴大所謂可憐的「信息不對稱」,維持自身的江湖地位。

他們的斜杠領域千篇一律的都是知識管理、時間管理、個人IP等等,他們所教授的課程也不過是簡單的方法論,他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並沒有進行知識的深加工,很容易被模仿,。所以他們很焦慮,就像拉磨的驢子,唯有不停的旋轉才能保證不斷糧。

然而,即使就是如此這般,你能做到嗎?

你有他那麼強烈的內心驅動力嗎?你有他那麼不折不扣的切實執行力嗎?你沒有。告訴你成功的方法了,你也不一定能做到,因為你懶;即使你做到了,你也不一定更成功,因為時機變了。

  • 3我所理解的斜杠青年

韓寒說,理想和情懷就像內褲,沒必要逢人就展示給他們看。即使是鑲了金邊的內褲,它也只是內褲。

你賺了多少錢這種事,也是如此,它也像內褲一樣,自己知道就行了,即使你這個內褲價值不菲,也沒有必要拿出來標榜。天天喊賺了多少錢,是不是除了錢,實在沒啥好展示的了。

更可氣的是,他們還扯著「斜杠青年」的噱頭喊錢。拜託,請不要毀了這個詞,好嗎?

斜杠青年本是一個人追求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的一種狀態。享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如果能順便帶來一點收入,自然皆大歡喜。沒有收入也不必嚴苛自己。更不能把賺錢作為斜杠的唯一目的。因為這樣很容易斜著斜著就跑偏了。很容易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Susan Kuang是真正意義上的斜杠青年,她跨越多個不同的領域進行多線產品的開發,今天是人文相關的項目,明天是寫作和邏輯,後天是英語,接下來可能是舞蹈和其他藝術。工作內容既豐富又有趣,永遠不會因為重複而感到無聊。這種跨領域頻繁切換讓大腦處於高度活躍的狀態,思維變得越累越靈活,創造力也越來越強。

另外,多重職業也為她帶來經濟上的優勢。多重職業意味著多重收入,永遠不用擔心收入會斷掉,因為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獨立的現金流「管道」,互不影響。即使一條管道斷掉,還有其他管道在,而且她還會不斷搭建新的管道。努力經營好每一個管道,把它們變成持續的、最好是被動的現金流,她的總收入就能保持穩定增加。

其實最打動我的,不是她的現金流多麼充足,而是字裡行間,透漏出來的那種對於當下生活狀態的快樂與滿足,以及行文的嚴謹、踏實、低調與奢華。這讓我看到了一個斜杠青年該有的樣子。我想,這才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Slash生活吧。

如果你覺得,斜杠帶給你的不安與焦慮,遠遠大於快樂,那你還是不要斜杠了吧?也許螺絲釘的工作更適合你。

最後我想說,不管斜杠,還是不斜杠,請一定記住,掙多少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喜歡的事,並且享受這個過程。

END

文/彭小亮

一個堅持獨立思考的80後



生涯諮詢師、領英專欄作者、拆書家、豆瓣書評人、心理諮詢師,微信公眾號zanxin1980。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樂之讀老師發表了一篇文章《非斜杠青年,月入十萬,有多難?》,其中觀點強調:

  • 斜杠青年,只是知識的「搬運工」,而無力進行知識的「深加工」。

把「偽斜杠青年」的問題展示的一覽無餘。文中提倡在自己的領域上不斷深挖,從而成為「非斜杠青年」,讓自己獲得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發展。這個觀點非常犀利,堪稱對於很多浮躁著叫囂想要「斜杠」的青年和中年們一針很痛的疫苗。與此同時,可以看得出來,作者樂之讀老師本身是一個關注職業深度和高度的專業主義者,非常推崇的是「非斜杠」狀態。

我以前也非常反感隨隨便便給自己貼上「斜杠青年」標籤的人,因為正是這些「偽斜杠」把「斜杠青年」這個名詞給玩壞了的。

什麼是真正的斜杠青年

在樂之讀老師的文章中,也列舉了一些大家都熟悉和公認的斜杠代表人物,比如李笑來,比如古典,比如秋葉。考慮到他們的年齡因素,可能用「青年」這個詞有些冒昧,而用「中年」形容可能稍有孟浪,所以,樂之讀老師的文章專門形容他們為「斜杠大神」。其實,大叔也好,大神也罷,嚴格的說,只有他們才是真正有資格成為「斜杠」。

在我的認知中,「斜杠青年」從來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更不是隨隨便便分析發展幾個小清新的愛好就自詡為「斜杠青年」的年輕人。那麼,真正的「斜杠青年」是什麼人呢?

斜杠青年是「多重職業者」。這裡重讀音節是「多重職業」而不是「多重」。他們一定是擁有多重精深技能的人,而不是僅僅有幾個小愛好,他們所有的「斜杠」,都是可以做的專業和職業的工作。比如秋葉大叔,做PPT培訓可以營銷千萬級別的收入,寫書也同樣可以著作等身。他們的職業經歷和身份是不斷疊加在一起的,每個斜杠都代表一份出色的業績,一份被市場所認可的職業。

為什麼要成為斜杠青年

樂之讀老師在他的文章中強調的另一個觀點是:

時間盈餘,是你應該獲得升遷,或是跳槽到更好的工作崗位的機會!在這樣的職場「收穫期」,你放棄現有的積累,另起爐灶,去搞一些新的嘗試,那就活該你一輩子在自己的職業發展上無所建樹了。

這是非常精闢的論述。人的職業規劃往往有四個維度,發展的方向各不相同: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高度。這是在當下行業領域更高層次發展的維度。不管是職務升遷,還是視野層次的提升,都是如此。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深度。這是一種匠人精神的體現,讓自己專註於某個領域中不斷沉澱,深入鑽研,樂在其中。

  •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廣度。這是一種多領域的切換,這是一種可以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精彩的開放式心態。

  •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溫度。這是一種考慮健康、親情和家庭平衡的內求心態,強調個人的家庭和社交角色重要性。

四種維度,各有不同,每個人都可以圍繞一個或幾個維度去深入發展。對於大多數職場人士來說,要麼專註於高度的提升,升職加薪,要麼醉心於深度的鑽研和業務技能的沉澱。只是對於很多職場人來說,可能因為平台、個人層次視野、或很多客觀因素導致自己無法在某個領域進行深度和高度的發展,因此會考慮把自己和本職專業不相關的興趣進行進一步深挖,提升到志趣的境界,能夠不僅自得其樂,而且服務大眾。在海關當小公務員的當年明月就是這麼寫作《明朝那些事兒》的,在三線城市當項目經理的六神就是這樣簽約簡書、講課、出書《讓未來現在就來》的……

成為斜杠青年從來都很難

真正的斜杠青年,從來不是簡單的喜歡,然後就能輕輕鬆鬆獲得。除了天賦,需要的努力要比單純的非斜杠還要多,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斜杠。想要成為斜杠青年的人很多,真正能夠成為斜杠青年的人很少。無非兩種人可以真正斜杠成功:

  • 第一種是真正的天才。他們的天資過人,又選擇了正確的前進方向,他們在某一段時間內做好一份工作,做到極致,然後再次選擇一個新的領域,把之前的收穫和積累疊加上去,成為更加靠譜的「斜杠青年」。特斯拉、達芬奇、弘一法師莫不如是。

  • 另一種是被壓抑住的人才。他們在某個領域上因為各種客觀限制,無法突破到更高層次上去,但也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當下的最好,但他們暫時不打算完全放棄當下的職業、環境或者狀態。所以他們在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規則的前提下進行轉型,把技能躍遷到其他領域上去,給社會、老闆、客戶以價值,從而獲得豐厚的回報。這裡我最為推崇的,是親愛的簡書籤約作者彭小六以及秋葉大叔。所謂「被壓抑」並非真的有人在職場上的刻意壓制,而是客觀上他們不需要或者沒有必要去放棄當下工作,對他們來說,微創業更適合,僅此而已。

這兩種類型的「斜杠青年」,前者才華驚艷自不必說,後者付出的努力也一定要超過一般的「非斜杠」。所以,做個真正的「斜杠青年」,並非簡單的分身有術就可以實現,正如樂之讀老師在他博文中寫的那樣:

我們所看到的很多牛人,看似斜杠,但只要仔細地看看他們的履歷,你會發現他們是在成功了之後才斜杠,而非因為斜杠而成功。

斜杠,從來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情。



如果要評選這一年的網路熱詞,「斜杠青年」一定要當仁不讓的中選。無數人的微博或知乎簽名都細心的用一條條斜杠列明自己的多重身份。一時間,似乎有一種人人都是斜杠青年之勢。以至於有人說2017年是「斜杠青年爆倉年」,話說的搞笑,但事實上,斜杠青年早好幾年便以出現在我人們面前。


有位在深圳海關工作的普通職員用業餘時間寫出一本風靡全國的《明朝那些事兒》,傳誦一時,還引發了一系列*朝那些事兒風格的歷史普及圖書的創作。這位職員的筆名是當年明月。

有一位普通中學語文老師,也是利用時間寫作,只不過她寫的不是歷史故事而是架空歷史背景的小說,最有名的一部叫《甄嬛傳》,是的,這位老師的筆名是流瀲紫。

其實,斜杠青年在我國古以有之,這種利用業餘時間發展副業,甚至將副業做的比主業更出色的牛人,在歷史上多的是。

比如我們熟悉的蘇軾蘇東坡,百度上給出的銜頭是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但其實人家的正職是公務員,主業是作官,但千年以後,除了專業研究人員,誰還記得他曾經擔任過的那一連串官職: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禮部郎中、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杭州知州。以上只是其一生中所擔任過的一部分官職而已。

對於後世百姓而言,他在從事個人本職工作期間創造的那些政績,似乎只有「蘇堤春曉」一類景緻在人們心中留下些許印記。真正成就「蘇仙」名頭的,還是他在業餘時間寫下的那些驚才絕艷的詩詞歌賦。

不止是蘇東坡,歷史上那些著名詩人、文學家,基本都是這種主業作官,副業做文章的斜杠中青年人士。如果擴大一點兒說,剛剛播完的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的重要配角曹操,也是位出色的斜杠人士,一人身兼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數職,而且每一樣都做的非常出色,不也是一位優秀的斜杠青年么。

以上,是自家剛剛看完一本美國作家寫的《斜杠創業家》後的異想天開,雖然作者寫的是美國斜杠青年們那些事兒,但同中國這邊的情況相比,幾乎毫無違合感。

對照書中概念,甚至可以從千年前的蘇東坡身上找到不少靈感。那麼,蘇東坡到底能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斜杠青年呢,當然要算。

按照《斜杠創業家》里的定義:副業所創新的新的身份認同,跟它所帶來的現金收益一樣強大而重要。在身份認同方面,恐怕古往今來的斜杠青年很難做到蘇東坡這麼多元,林語堂甚至在他的《蘇東坡傳》的開篇一口氣給蘇東坡羅列了19個頭銜。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以上種種頭銜,雖然有些屬於精神範疇,但從實用主義角度出發,蘇東坡做出的很多貢獻至今令我們受益非淺,大家不要忘了,沒有蘇東坡,就沒有全民熱愛的東坡肉、東坡肘子啊。

雖然,在收益方面,《斜杠創業家》中的定義與蘇東坡的人生有一定距離:不論什麼年齡段,副業帶來的第二份收入能填補主業收入與家庭總支出之間的差距,也彌補了升職無望或面臨減薪的缺失。如果我人真的失業了,這份新工作還能繼續支持我們的生活,並且幫助我們保持職業身份,獲得新技能,建立新人脈。

而在歷史上,蘇東坡的主業一直是做官、做官、做官,無論是當一名詩人還是做一位畫家,對他而言,都是捎帶手的事,而非刻意為之。雖然如此,但這並不能低估其作品的財富價值。

據宋·《澠水燕談錄》中記載,蘇東坡 「於書畫亦精絕。故其簡筆才落手,即為人藏去,有得其真跡者,重於珠玉」。他有一位朋友,為了用蘇東坡的字去換錢,便經常給他寫信以換取回函,蘇東坡得知此事後,戲稱自己的字是「換羊書」。

但是,做為一個千年前的斜杠青年,蘇東坡的一些行事風格與現在的斜杠青年們還是很有相通之處的,在《斜杠創業家》中,作者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終工作的目的並不是完全為了自己,普通人的目標更加微小,但同樣充滿壯志,在我們的主業收入之外,發展出第二種穩定的收入來源,這樣我們就有了財務保障,不再受限於莫測的僱主。而對於蘇東坡而言,雖然這些副業並沒有給他帶來第二種穩定的收入來源,但也正如書中所寫,副業所創新的新的身份認同,跟它所帶來的現金收益一樣強大而重要。

所以,說到最後,我們發現,蘇東坡不僅一個合格的斜杠青年,更是一位優秀的斜杠青年,確切說,是斜杠青年中的神級人物。而愚鈍如我輩凡人,除了對蘇東坡的驚才絕艷咬手指之餘,只有埋頭努力去,才能有望做個及格的斜杠青年了。


古往今來Slasher我只認達芬奇!「SLASH」,中文意思是斜桿,概念出自於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寫的一本書《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ess》。指那些完全或半自由職業者,依靠不同的技能來獲得收入。流行於國外,在國內一線城市也開始出現SLash的身影。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然而今天自稱Slash的人多得像雨後春筍,滿地開shit,我自認為是一個寬容而大度的人,在面對各種形形色色的婊時依然保持優雅。然而當Slash婊出現時,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活抓一隻野生Slash婊

我大學裡有一個朋友,在微信簡介裡面寫自己是Slash,一個集設計師、寫手、歌手、吉他手、攝影師、影評者於一身的傳奇女子。常常在票圈裡高歌夢想和自由,配圖必須咖啡加雜誌,旅行標配必須海邊加微單。

偶爾還會在她的照片里感受到坐在暖色清吧里的她手抱尤克里里,眼神中流露著王爾德般的憂鬱。但可惜的是在朋友圈裡面從沒見過她的設計作品,也沒見過她真人彈唱小視頻,文章也不知道發在哪個網站。

某次比賽被分到同一個組,見她多才多藝的樣子,想把ppt和團隊的logo交給她設計~不料她極其不情願,說自己是完美主義者,設計一個圖案需要幾個星期怕耽誤了比賽。好,那就讓她上台展示的時候彈首歌撐撐場面吧,她又說自己不習慣在那麼多人面前彈。最後把她分到內容組,結果出來寫出來東西的邏輯和語序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俗稱狗屁不通),呵呵這樣的水平告訴我你是寫手?影評人?你TMD逗我啊?

雖然沒發揮什麼實際的用途,但整個籌備比賽的過程,她常以一種專家級別的姿態去評價和挑刺,說這個創意不夠那個內容無聊,卻又提不出具體的修改方案~比賽結束後,團隊成績一般,她還埋怨說因為自己的才華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整天查找資料整合資料大材小用了~呵呵

Slash婊最可恨的不是她裝逼,而是裝著裝著真把自己當成一回事,即做不來自己吹噓的事情,也不肯踏踏實實地做好分內工作,還強迫別人去聽他說了等於沒說的建議。現在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她slash婊的性質,幾乎沒什麼人找她合作了。

後來她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如今還大膽地在票圈裡曬自己的傑作。只不過設計出來的logo業餘到連我這樣的行外人看著都覺得尷尬,寫的文章也只在粉絲一百不到的個人公眾號上面發表過,直播彈唱的美拍也只有500人在線收看(其中有499是殭屍粉、1人是她的合作夥伴)我曾問她:你將來打算做什麼?她還傲然一笑道:I am a slash.港真,SLASH我沒見過幾個,可能是因為太年輕,身邊倒是充斥著各式各樣把自己當作Slash的Slash婊。

買個咖啡機回家擺著的就說自己是咖啡師,拿個佳能600D去東山口拍些照就說自己是攝影師,組個隊在學校拍個微電影就當自己是編劇,唱個K被善意地誇獎一下就以為自己可以組樂隊了。

這還不是最low逼的,他們還喜歡一邊自high一邊鄙視其他上班族或上學娃,自己不是整天遲到或者就是直接不到,和boss一言不合就談情懷。然後一走不回頭,妄想用他各種「特技」去自由職業,當自己的老闆。

而下場多半不用想都知道,最後一個個抱著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心情又回到朝九晚五泯殺人性的無趣工作去了。俗話說得好:「Too young Too simple」醒醒吧,很多你稱之為技能的東西,連愛好都不算。

你的閑暇往往定了你的終身

我有另一個朋友,從小很喜歡畫畫,夢想是成為一個畫家,開屬於自己的畫展。和眾多藝考生一樣,高考前經歷了漫長的地獄式訓練。那時她一人跑去了北京傳聞最恐怖的藝考班,每天十幾張十幾張地畫,畫到手抽筋。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畫畫,經常一個星期都沒時間洗頭。

經常餓了就啃個三明治,被老師罵到嚴重懷疑人生。後來順利過了專業考試,臨高考前3個月回學校突擊文化課,最終以重本成績考上了全國數一數二的美院。上了大學後的她依舊是每天畫畫畫,幾乎不翹課,有空就去看畫展、請教大師,票圈很少更新,但一有更新就是國家級的個人作品和團隊獲獎。

如今她剛畢業,設計作品價值已經高達10萬,在上海已開過3場私人畫展。最近,她還以全校最優的成績拿下保送名額,半年後將飛去英國愛丁堡大學繼續深造。

以前我真的很欣賞那些標籤「不會畫畫的攝影師不是好的吉他手」一類的年輕人。但後來發現,「一萬小時」定律不可破,一個要身兼多重技能的人,不是上了年紀就是像達芬奇(除了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那樣一天只睡2個小時了。

[愛好廣泛]本身是一個優點。我並不是反對立志成為slash的人,也許今天的slash婊一直把那幾樣技能堅持下去,等十年二十年說不定還會真的成為名副其實的slash。

在業餘去把愛好發展成技能,就像那個畫畫的朋友,在學有餘力的時候她還會學學古箏、寫寫小說,如今她古箏已經到了4級水平,在紅袖的粉絲已經破萬。但畢竟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如果樣樣都淺嘗輒止,沒有任何能堅持一萬小時的達到專家級別的技能的話,就會喪失立足之本。為了現實的房子車子票子,人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的。

我身邊就有一個作品上過影院的編劇,常常需要閉關在一個出租屋裡從早寫到晚;

還有一個資深的諮詢師,常常需要通宵達旦地做各種邏輯清晰嚴謹的行業分析;我的架子鼓老師,耳朵里常年需要塞著紙巾,因為一天10個小時的咚咚噠呲的敲鼓聲容易損傷聽力。他們憑著持之以恆的投入,步入專家行列。 每一樣稱之為技能的東西,背後都是時間的投資。而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

所以,如果沒把內功修鍊到極致,你還不足以談slash.



簡介:90後斜杠青年,多語正能量達人。攝影師/自媒體/鋼琴10級 語言:德語/法語/英語/漢語。簡書推薦作者,語言學習社群自運營,新書《學習,就是要高效》籌備中。微信平台:丹妮呀

來說說我斜杠青年的生活吧,我身邊的斜杠青年還挺多的,但是他們都非常非常努力。

「斜杠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例如:徐丹妮,自媒體人/活動策劃/攝影師,「斜杠」便成了一個人的代名詞。

我身邊最早成為「斜杠青年」的是一位認識的哥哥,暫且叫他小U吧。當我在高中為高考而努力刷題的時候,他讀大學,利用兼職的錢開始背包自由行,學攝影。每年放假回來都能聽到他分享在路上的各種趣聞見識,讓我好生羨慕。而等我讀大學開始背包行的時候,他通過工作掙錢去實現潛水、攀岩、爬山的心愿,並利用業餘時間開始學金融的知識。依舊繼續著一邊工作一邊旅行的故事,不同的是足跡開始遍布世界各地。

看過非洲大草原上野生動物群的壯觀場面,也去過印度的垂死之家做義工,在土耳其乘坐熱氣球,在澳洲玩跳傘……一邊旅行一邊通過拍照賣圖片給圖庫,擬稿給雜誌來實現財務上的開源。

後來,他辭職了。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斜杠青年,自由職業。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開了一家青旅,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他這裡分享故事。他也分享自己的故事,依舊通過做不同行業的許多事情來實現財務上的自由。有客戶找他拍紀錄片,也有客戶找他寫文章,之前所學的金融知識在自己的創業項目上也有一定的幫助。

其實這個職業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也是進步的體現。這種進步使人類擺脫「工業革命」帶來的限制和束縛,釋放天性。

我問他辭職以後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他說現在過得挺自由的,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生活,但是壓力也大。失去了所謂的「穩定」,甚至有時候會有上頓沒下頓,但是獲得了相對而言的自由,不管是精神上還是財務上。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也許是受身邊的人影響,也許也是自己骨子裡那份熱愛自由的心,我也嘗試了一段時間的「斜杠青年」生活。

大學以前學的鋼琴和英語,大學裡學過的攝影、在堅持的寫作,以及之前在公司的工作經驗里有做新媒體、淘寶運營的經驗,都對我成為「斜杠青年」有幫助。

在過去的半年裡,我嘗試身兼數職:英語老師/中文老師/供稿者/攝影師/淘寶店主……

很多人不知道我在忙什麼,是因為我壓根就沒告訴任何人我在做的事。

我教外國人說中文,我教中國人說英語;

我給雜誌供稿寫文章、賣自己的攝影圖片;

我開淘寶店,販賣一些自己設計的包包也賣大眾喜歡的……

嗯,確實挺自由的。不過我對時間管理很嚴格,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任務都會量化,自己要達成的目標以及如何分解它。也遇見了很多困難和瓶頸,那些辛苦的過程不多說,都是通往自由路上的墊腳石。

有人問我,做一名斜杠青年容易嗎?

答案是:非常不容易,不是你們想像中那種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的生活狀態呀。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我有忙到手上一天接三個活計跑了整個昆明城,也有著急的項目加班加點做出來給客戶。沒有周末、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一個不小心你有可能漸漸就習慣沒有規律的生活,導致更多的問題……

斜杠青年最多的是時間,最難控制的也是時間。一旦失去了公司里的規章制度束縛,你需要的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心和抗壓能力,沒有強大的執行力,不要輕易嘗試斜杠青年的「自由生活」。

那麼關鍵的問題來了:如何成為一名斜杠青年呢?

1、先專註做好一件事。

別忙著辭職,別忙著羨慕別人飛來飛去的生活。好好把你手頭上能做的事情做好,如果想成為自由作者,堅持每周都閱讀新書籍獲取靈感,堅持寫作分享有閱讀價值的東西。如果想成為自由攝影師,就每天抽空學習攝影知識、抽空去練習拍照。10000小時定律大家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堅持下來的又有多少呢?沒有堅持一件事到一定時間之前,千萬別辭職。

2、用現有的資源去突破行業壁壘。

我也不是畢業就創業的,積累和學習了兩年之後才漸漸嘗試。選定自己想要發展的領域,積累資源和資金,堅持做好一些事,慢慢的更多資源就會向你靠攏。做好最壞的打算,有想法就去行動,不拖延。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3、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賺錢的事。

身邊有許多創業的前輩,現在都過得不錯。而他們最開始的創業都是出於熱愛某個行業的某領域,而不是看到哪個行業賺錢,就進去哪個行業。也只有在一個行業內漸漸積累,才會擁有更多資源和人脈,去做更多事情。興趣愛好本來就是最好的老師,不是嗎?

4、學會記錄和分析。

自己工作後的經歷、經驗記錄下來,並認真做每月分析、年度分析。目標達成率多少,哪些事情是必須完成的,哪些事情是由於什麼原因沒有完成的。如果是創業了,就更應該要堅持記錄自己的創業點滴,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知道從哪裡著手分析、解決問題。

5、一定要做的時間管理。

執行力再強大的人,面對一堆事情要處理時也會有頭疼的時候。所以必須得做好時間管理,分清楚任務的主次重要程度,以及每個任務都給自己時間節點。我自己的時間管理本上寫滿了各個大、小項目的時間分配,朋友看到說我對自己嚴格到可怕,太過於知道自己每天該做什麼。

這或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一個時代:年輕人不再需要依賴家庭背景、拼人脈或拼財力,而是可以完完全全通過自身的實力和才能獲得成功。

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斜杠青年經驗,有利有弊,關鍵自己的取捨。

你看完之後,是否想做斜杠青年呢?



斜杠青年,表示自己的身份很多,要用斜杠來區分自己的每一個身份,貌似是生活非常多樣化

但是,大部分自己給自己標註的「斜杠青年」,只是稍微多做一丟丟事情,比如會游泳,就給自己標註游泳運動員,其實動作不標準,每個月游不到一次;

大冰,雞湯作者,記得他在某一個節目里說過自己的成就,「中國內地主持人、民謠歌手、作家、油畫畫師」這個應該是屬於標準的「斜杠青年」,可是他的書是雞湯,我認為是沒有營養的;他的民謠並沒有聽說過;油畫作品也沒見過有多麼出彩;主持人?沒聽說過(黑人問號臉)

下面介紹一位真正的斜杠青年:

達·芬奇,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建築工程師。他還擅長雕刻、音樂、發明、建築,通曉數學、生理、物理、天文、地質等學科,既多才多藝,又勤奮多產,保存下來的手稿大約有6000頁。他全部的科研成果盡數保存在他的手稿中,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留下了《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享譽全球的作品,在其他領域均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在每一個領域都是大師一般的存在,下面是他在百度百科的目錄,成就幾乎涵蓋了絕大數領域。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如果你能在某一個行業或者領域做到頂尖,再去拓展其他領域,成為一名真正的「斜杠青年」。

如果連一個都還沒有做好,卻想著去做其他領域,那這樣的「斜杠」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大家都只是普通人,不如去儘力做好自己那一小份事情,把這個小事情做到極致,便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人了。如果每一個項目都是一瓶不滿半瓶晃蕩的狀態,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我們沒有三頭六臂,盲目追求「斜杠」,最後的結果可能是一事無成。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以前在簡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別讓斜杠誤終身》,感觸特別大。

文中以自己公司暑假來的兩個實習生小卉和小毛為例,寫出了當今一部分年輕人盲目追求斜杠的身份而忽略了本職工作的一種現象。

文中的小毛,信奉"如果沒有幾個斜杠加身,都不好意思出來混。「他自己也確實集各種斜杠於一身。他目前是財會專業研究生,除了上課外,一直不斷地學習各種課外知識和技能,做自媒體,寫散文隨筆,寫書評和影評,向旅遊平台投稿攝影作品,經常為某產品推廣文案和軟文。所以他的斜杠身份是:作者、書評人、影評人、攝影師、品牌推廣人。

這樣的斜杠青年是不是太勵志了。

可就是如此勵志的斜杠青年,領導交給他的工作內容卻做得一塌糊塗,實習期間總是手機不離手,不知道是寫文章還是聊天。

我無從評價這樣的人是否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只知道像李笑來、秋葉大叔、阿何、簡書一哥彭曉六等人都是自己的主業做的風生水起之後,才逐漸開始跨界,追求斜杠。

文中小毛的故事我想是個特別普遍的現象,這兩年自媒體特別火,斜杠青年這一身份也變得特別高大上,很多年輕人盲目追求這一身份,而為了做好斜杠勢必要把過多的時間花在這些副業知識和技能拓展上,卻忽略了主業的修鍊。

有太多人像小毛一樣覺得"如果沒有幾個斜杠加身,都不好意思出來混。「他們也確實很拼,不打遊戲、不泡妞把時間花在他們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上,他們總覺得這樣的自己是成功的。

他們有一大堆斜杠身份,那些斜杠身份讓他們看起來光鮮,高大上,可是回歸到現實生活中,本職工作缺做的一塌糊塗。

我不是斜杠青年,但我偶爾會看書寫書評,我不知道是自己天生愚鈍還是自己不會安排時間,僅這項業餘愛好都會經常佔用我上班時間。

以前我總是想不通自己為什麼看起來很努力卻在事業上無法達到預期的高度,現在我終於明白,我可能和小毛一樣沒有平衡好本職工作和斜杠工作。

文中的一句話我覺得特別贊同「年輕時要儘快做好人生規劃,別跑偏,走捷徑,走順暢的路才是王道,斜杠只是生活方式,不是生活本質」。



首先,斜杠青年是指擁有雙重或多重職業的人。比如你的本職是公務員,但在額外時間,你運營了自己的公眾號,或者通過插畫賺一些外快,或者業餘給人拍一些寫真,或者設計一下淘寶店的裝修,或者販賣一下你現有的知識體系……這些都算作斜杠青年。

說起斜杠青年,其實我一直覺得斜杠青年有點被神化了。

我一直是一名斜杠青年,雖然在此之前我從來不知道這個稱呼→_→

我就是,日常工作是一枚互聯網公司的運營喵。同時,兼著一個動漫公眾號的撰稿、一個時尚公眾號的撰稿、以及一堆兒童文學雜誌的連載。通過稿費得來的收入,幾乎和我的工作收入持平,偶爾給其他雜誌投投稿,甚至會比正常工作掙得還多。

此外,有些時候我會接一些簡單的設計工作,以及賽璐璐風格的插畫兼職。

另外,因為是一枚日翻歌姬,除了自己日常發歌,還會接一點有償的片頭曲片尾曲。

最奇怪的是有一年我還做了一段時間的數據分析兼職……

這幾項都是我個人比較擅長,而且能力已經超出80%同行的情況下,帶來的收入。

看起來很棒吧?但你就不想問我,我哪來這麼多時間做這些兼職嗎?

當!然!是!犧!牲!健!康!和!休!息!

大家都開始睡美容覺了,編輯的QQ還在嗶嗶嗶嗶響個不停,催稿跟催命一樣。

偶爾有一天,下班以後回家發現居然不用寫稿!會興奮得跟小學生放假了一樣,簡直無所適從,趕緊翻一些喜歡的劇刷一夜……

有時候男朋友特別委屈,問我,你還有稿啊?不跟我玩一會兒嗎?

有時候明明是回家陪爸爸媽媽的,但陰魂不散的編輯總是會在微信、qq、簡訊方面輪番轟炸,玩失蹤都不成。

大家只看到斜杠青年:年輕有為、會的多、生活豐富多彩、掙得多、做的事很適合裝逼等等,但你不知道,真正成為了斜杠青年的人,都已經累成傻逼,並傻逼地勸著大家,水深,慎入……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從什麼時候起,斜杠青年(Slash)成了一個話題。

似乎你如果不是斜杠青年,或者不想成為一個斜杠青年,你就不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似的。

其實這是個炒冷飯的詞,用一個詞形容就很明白我的意思——Polymath,博學家(形容在多個範疇領域都非常出眾的人)。要知道早在幾百年前的文藝復興時期就湧現了大把類似的人,那些可都是甩出現在動輒就自稱為斜杠青年的人幾千條街的響噹噹的人物,比如最著名的達芬奇。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我沒有貶低博才的意思,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利、有夢想去追求成為各個領域的佼佼者,但這就好比時尚,總是換個外皮重新出現在舞台上。

所以,不要因為自己是斜杠青年就沾沾自喜,也無需刻意追求多加幾個斜杠。

首先,大多數人的斜杠都無非是個愛好、興趣,我沒有資格定義達到什麼樣的成就才能把這個標籤加入自己的斜杠後(當然,一定不止是創造財富的能力),但至少我知道在每個領域都有大批佼佼者,不是你加個斜杠就能跟他們相提並論的。

其次,許多時候,斜杠只代表了你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沒什麼值得驕傲,與其刻意追求,還不如去追求財務自由,因為當你自由了之後,你有能力選擇更好地進入許多領域(每次安利財務自由的概念,我自己都煩了,但這才是比起皮毛,更該追求的東西)。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總之,斜杠青年並不是一種職業,你也無需追趕,哪怕你是開連鎖店買蔥油餅的,只要你有能力使之成為你的現金流永動機,你有大把的時間精力去投入任何一個領域,成為一個多元化的斜杠青年。

千萬別再被社會上的「熱點」欺騙,相信我,斜杠帶給你的蠅頭小利遠不如追求財務自由來得實在。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我認識的也有不少,但他們是真正的斜杠青年,他們在很多領域都能做出成果,並且他們的斜杠都能為他們帶來收益,不管是名還是利。

而現在很多人自稱是斜杠青年,比如自稱會攝影,會手繪,愛寫作,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很多人以為自己知道怎麼做,就認為自己擅長做。

我所認識的斜杠青年,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先在一個領域紮根,生長結出果實,然後跨領域遷移自己的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審美能力等很多軟技能。

事實上,當你在一個領域做出成績以後,你再去學習另一個領域東西會很快,因為你已經在前一個領域裡打造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很多問題你可以更快去解決。

很多人學技能,都是淺嘗輒止,學了一些皮毛就敢說自己已經擅長了,比如拍了一些照片就敢自稱是攝影師了。這樣的人,你在自己身上加的標籤越多,越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半瓶水,水不多,走起路來聲音倒挺響。

即使你要做斜杠青年,在一開始,你就應該有一個學習目標,而且一次只學一個,直到這道斜杠能夠給你帶來附加價值,然後你就可以轉戰其他領域,否則的話,你以為你樣樣通,但事實上只是浪費了時間。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不能急躁的事,不能被急迫,名利,或是短暫的成功沖昏了頭,你應該慢慢打磨自己的能力,不要為了幾標籤,透支了自己對學習的熱情。



哎,估計是自己消息太閉塞,我從來沒聽說過斜杠青年這個詞,我是看了上面的長篇大論之後才明白了原來這就是斜杠青年。

或者說,我什麼都會一點不叫斜杠青年,要什麼都會得很牛逼才能叫斜杠青年。

好吧,我和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因為我連一個方面都做不好。

全才是天才做的,我能做好工作,又照顧好父母家庭已經是不同的啦??

東西都太高大上,離我太遙遠了,我還是回去做我自己的工作吧,希望10年之後,還能聽到現在這些斜杠青年的名字。

時間最是無情,時間最最不會騙人,時間才會沉澱有價值的東西,時間將我變成了不思進取的糟老頭子,我到時候就坐在榕樹下,穿著劣質老年汗衫,拿著大碗茶,看看,財務自由者,現金流永動機,斜杠青年們怎麼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吧



推薦閱讀:

2017集成灶十大品牌排名?
滿月祝福語?
最鼓勵自己努力的一句話?
醫院裡的醫生,見多了生老病死,都是種什麼感受?
去日本留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事項?

TAG:社會學 | 斜杠青年 | 職場 | 生活 | 斜杠青年是什麼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