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給都市人帶來什麼啟示?
2014年是藏曆馬年,在藏傳佛教里,馬年是釋迦牟尼降生和成道的年份,也是岡仁波齊的本命年。這一年裡,諸神都會聚集到岡仁波齊——此時轉山功德更大。馬年轉山一圈,相當於平常年份的13圈。
電影《岡仁波齊》就記錄了這次歷時一年的朝聖。這部沒有任何明星的紀錄片,上映6天就突破1600萬票房,時至今日17天,票房7000多萬。
沒有賣點,但是有話題點:西藏和信仰。
觀眾走進影院想看什麼?
?有人拿它當做進藏的風光片。那些高聳的雪山和質樸的藏族生活只消看上117分鐘,就跟去了一趟似的。
?有人借它嘲諷當代都市人銅臭裹挾的生活。認為真正的信仰要如藏民一般虔誠超脫,無所欲求。
?有人企圖在磕長頭中,尋找生命的意義。兩千五百里路,無數次重複相同的姿勢。被這種堅韌和執著震撼了,於是感悟:看起來沒有意義,但這就是朝聖,是人生。
?有人認為,生命要有儀式感。儀式感讓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因極完美的體驗而得以銘記。就好像開學要有儀式,結婚要有儀式,到老到死仍舊有儀式。
1、關於信仰
信仰被鼓吹的太玄乎了,而宗教信仰只是其中一種。
什麼是信仰,拋開虛無的抽象形容,物化去看。信仰伴隨著不計時間成本的投入;是做人做事所有行動的最高指向;代表了內在精神追求的外在表達。
那麼一輩子奮不顧身追求愛情是不是在追求信仰?
故宮修文物的匠人執著於工作是不是在追求信仰?
起早貪黑一心想賺錢養家的人是不是在追求信仰?
說俗點,活著本身,也許就是一種信仰。
既然如此,為了活著在各種路上奔跑的我們,就該被鄙夷么?
所以啊,信仰不在電影院里,不在紀錄片里,不在遙遠的藏族雪山裡。它也可以在銅臭裹挾的都市裡,因為信仰是不分高低和貴賤的。
2、關於高峰體驗
朝聖和修行的過程枯燥無味,有人說它像極了人生。
他們一遍遍吟誦經文,匍匐於地,再一次次搭起帳篷休息,收拾行囊上路。而我們少年時頻繁參加各種考試,進了社會也停不下追求業績的腳步。循環往複,永不停止。
的確,把個人的生命鋪展在時間長河這塊龐大而堅硬的底布上時,每個人都微如毫末。
但你怎麼知道朝聖的路上只有重複?怎麼知道你我的人生只有平淡?
每一次磕長頭,每一次行進,每一次抬頭時分的心之所往,對於藏民來說都是高峰體驗。
而我們碌碌無為朝九晚五的生活里,製造出的那些驚喜,快樂和悲傷的瞬間,也都是高峰體驗。
一個人是否在經歷波瀾壯闊的人生,不該用外在行為表現來界定,而在於內心世界的富足。
正如作家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的那樣:對大多數人來說,生活的變化是緩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沒有什麼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樣。也許人一生僅有那麼一兩個輝煌的瞬間——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無奇中度過。不過細想來,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
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3、關於儀式感
磕長頭是朝聖的儀式嗎?
我覺得不是,我們以為的儀式其實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喂馬、像劈柴,像吃飯、像睡覺。當你把某種重複納入生活,習以為常,在外人看來便十分虔誠。
打動人的從來不是儀式感。讓我們真正敬佩的,是把儀式變成生活而渾然不覺的人。
只可惜,我們會為鏡頭裡用一年時間磕長頭的人淚流滿面,覺得他們用這種形式找到了歸屬。卻從不認為,每天花幾個小時通勤上班,看無數次太陽升起的自己很牛逼。
正如我們總是會羨慕那些心中有遠方和理想的人,卻時常忘了自己也一直在路上。
關於《岡仁波齊》,一千個人心中會有一千種答案。
我想分享給大家的那個答案就是:轉山、磕頭、朝聖的人很了不起,那是他們的選擇,無須仰慕;你有你選擇的生活,即便不在西藏,仍可以把它過得了不起
或許跟導演在電影花絮里的話不謀而合: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神山聖湖不是終點,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棄平凡的理想和信仰,熱愛生活,我們都在路上。
導演張揚認為《岡仁波齊》對他最大的價值就是: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但若干年後,人們仍可以從這部影片里,看到一個民族還這樣生活過。神山聖湖不是終點,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棄平凡的理想和信仰,熱愛生活,我們都在路上。」
這也是《岡仁波齊》所給我們帶來的。這次電影的主題曲朴樹的《no fear in my heart》,《平凡之路》是他為上一部韓寒執導的公路片《後會無期》做的主題曲,二者有某種契合吧,上次是現代中的我們青年人追逐這夢想、目標、功利、熱血,而這次講的是普通藏民的所嚮往的信仰、神聖、幸福。沒有對錯,目標與終點並不是全部意義,接受自我,不放棄追逐的權利,去熱愛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