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那麼努力了卻沒有回報?
03-23
1.努力的陷阱2006年的時候,日本電視台NHK製作了系列紀錄片《窮忙族》。
推薦閱讀:
窮忙族(WorkingPoor)這個絕望的群體整天拚命工作,卻看不到回報,貧窮是他們無法擺脫的宿命。
比如34歲的臨時洗車工小山良人,高中畢業後從事超過二十個工種,卻大多是學不到技術的短期工作。現在也只能同時打幾份零工,拚命工作,收入也沒增加多少。
好友L自己在創業,卻也有類似的苦惱:「公司做了兩年多,基本沒有自己的時間,每天能在11點前回家我就該偷笑了。可是我的項目總是增長乏力,一個接一個死掉了。」每天晚上啃完書、加完班癱在床上時,可能我們都會有同樣的困惑:「我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卻得不到回報?」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努力的陷阱」。2.努力的陷阱僅僅是因為效率低嗎?
有人會把「努力的陷阱」簡單歸因成效率問題,其實不然。效率低的確是原因之一,卻不是全部。L最大的問題,是他的公司沒有清晰的願景。因而他頻繁地更換創業方向,以至於很多過往還算得上成功的項目,在更換了創業方向後都失去了價值。這便是「努力的陷阱」的另外一個原因——效用低。稍微解釋一下效用(Effectiveness)和效率(Efficiency)的不同:
這裡順帶引出一條超級無敵簡單的公式:以讀書為例:回報:一定時間內獲取的知識數量;效用:讀完每頁書後獲得的知識數量;效率:每小時完成閱讀的書本頁數;總用時:總共度過的時間。就算每小時完成閱讀的頁數再多(效率再高),假若沒有把書中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效用太低),讀了也白讀。3.如何擺脫「低效用陷阱」?
訣竅1:確認目標在抱怨「努力卻得不到回報」之前,你必須先搞清楚你想要的「回報」是什麼。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所謂「回報」就是不斷地接近企業願景。訣竅2:做好資源配置資源指的是你所擁有的生產資料,包括你的知識技能、時間、資本、團隊、人脈等等。要做好資源配置,不得不提的是二八法則。二八法則說的是,往往你可以用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資源的20%,就達到你想要的80%的效果。因而,我們應當把資源配置在能帶來最大效用的事情上。針對個人努力而言,做好資源配置有兩個特別重要的維度:對外順勢而為,對內揚長避短。(1)順勢而為「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就是因為那頭豬選了效用最大化的方向。如果純粹從商業角度考量,判斷方向最重要的標準,是供求關係。當某個市場供不應求時,自然是最容易賺錢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紅利期」。
所謂「順勢而為」,指的就是儘可能抓住每一個存在紅利期的機會。(2)揚長避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資源稟賦。了解你擅長什麼,可以把更多的資源匹配到自己擅長的事情上。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還有另一個重要啟示:你可以把自己不擅長的外包給其他團隊成員或第三方。4.如何擺脫「低效率陷阱」?訣竅1:持續學習練習磨刀不誤砍柴工,持續學習知識、練習技能,自然可以提高效率。比如窮忙族洗車工小山,如果他不再繼續跳槽,而是一直在洗車行工作下去,他會學習到各種汽車護理知識。長此以往,他在同樣時間內自然可以保養更多的車。甚至,未來說不定能獨當一面,自己開洗車行。訣竅2:增加有效時間有些人雖然工作努力、一直加班,卻總有不少時間在走神,有效工作時間並不多。
這種低效率現象主要是由信息過載引起的。信息爆炸時代,我們習慣了每天無數的未讀信息。隔三岔五就要回下微信、刷下朋友圈和微博,生怕錯過什麼熱點,被朋友落下。我個人為了改善FOMO現象做了兩個努力:一是買了副降噪耳機;二是我把微信的通知功能關閉了。5.如果以上你都做到了…最後來個總結:要擺脫努力的陷阱,要麼通過確認目標、做好資源配置來提高效用,要麼通過持續學習練習、增加有效時間來提高效率。當然,如果上述四個點你都做到了,卻還沒有看到「回報」,那還有一種可能性:「總用時」不夠。就像下面這條曲線,說不定你已經處於A點了,稍微再堅持一會,等著你的可能是指數增長呢。
推薦閱讀:
※「儘力而為」和「竭盡全力」你選哪個?
※你第一次發現自己敗在天賦上而不是努力上的事是什麼?
※為什麼勤奮和努力是低效的?
※決定人與人差距的,絕不是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