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偏執造就極致
這是部看的揪心,看完無處發泄的片子。
觀影者開始會心疼被罵的內曼,無法接受變態一樣的弗萊徹。然而看到最後又能輕易接受二人的轉變。同時理解每個人的選擇。
關於爵士樂,真正懂的人不多。好在無論對音樂了解多少都能從導演帶來的視聽中感到享受。
八分。
對於音樂片的處理,達米恩·查澤雷前後兩部作品在視覺上呈現完全兩種不同的方向。
愛樂之城靠富有想像力的攝影布光,考究的服化道。呈現的風格是夢幻和唯美的。不可否認,在很多年沒有看到一部能被廣為接受的歌舞片的時代,《愛樂之城》在視聽上的呈現的東西的確很搶眼。
然而,我更喜歡《爆裂鼓手》,《愛樂之城》在歌舞片沒落的時代出現,依靠相對高的完成度引起廣泛共鳴。或許導演還有一定的投機心理。深究故事本身。和歌舞片並沒有很好多的契合。相對歌舞片的黃金時代的那些作品更是完全無法相比。
說回《爆裂鼓手》,從文本上,這是部格局很小的作品。然而並不是說人物少,場景少就好處理,在這種全部室內場景,情節推動全靠人物對話的片子中。任何不合理情節在感官層面上都會被放大。
導演在編劇布光和剪輯手法方面要更有更高的水準,才不會讓觀眾感到無聊。
整部劇作圍繞兩個人,菜鳥鼓手一年級新生內曼,音樂室樂隊指揮弗萊徹。
開場是弗萊徹的主觀視角,沿走廊一路走向練習室,內曼在練鼓。開場一幕戲兩人的反應直接映襯兩個人的性格。
內曼是不自信想成功的鼓手,弗萊徹喜怒無常不可捉摸。不知道什麼時候他來,走的時候也一句話不說。第一場戲很很緊。氣氛上的緊,這裡不做詳細劇透。
弗萊徹第一次向觀眾展露本性是在內曼被選進音樂室樂隊做二號鼓手之後,第一次排練。
第一次來的內曼就被弗萊徹戲弄,原定九點綵排,弗萊徹卻被告知六點到。快到九點,其他樂隊成員來到排練室,還在說笑。九點整,弗萊徹到的瞬間,樂隊雅雀無聲,多動一下都不敢。
然後內曼就見到了從未想到過的畫面。弗萊徹怎樣用變態的手段壓迫樂手,F詞隨意脫口而出。毫不避諱涉及種族歧視性取向的歧視語言。他更沒有想到的是,休息期間對他微笑鼓勵的弗萊徹會在排練的時候因為他搶拍扔一把椅子到他頭上。哦,還有反覆扇耳光。
弗萊徹用這種手段強迫樂手練習,迅速成長。情節上迅速展開核心矛盾點,全篇核心內容就是討論這種不擇手段希特勒似的教育手段。
中間的情節我們略過。最後一場演出,內曼又一次被弗萊徹戲耍出醜之後,轉身返回舞台。坐在鼓前,做出了最好的獨奏。從這裡,我們可以了解導演的觀點。
「藝術需要偏執,需要不擇手段」
這是部既酣暢又曲折的作品。
被弗萊徹折磨的內曼發瘋一樣的練習,他放棄女朋友,就因為她跟不上自己的步伐,到出車禍也要上台,最後返場上台狠狠的打弗萊徹的臉。再想想那個都是鮮血插在冰塊里的手,有種變態的快感。
回想一下,內曼恨透了這個老師,可是又慢慢變成了他的樣子。
內曼的形象很簡單,我們能看到他的生活,了解他在成為樂隊核心之後那種洋洋得意,能體會他每一分絕望。內曼只是個一個單純想成功有才華的鼓手而已。
影片的另一個角色弗萊徹不是主角卻是全片靈魂角色。導演在他身上傾注了全部的注意力,他代表的是偏執的藝術家的一派。
這裡不得不佩服導演精準的選角,JK西蒙斯外表上就很反傳統。沒有刻板印象中那種音樂家的溫文爾雅。
相反他肌肉健壯,光頭,兇殘寫在每一絲皺紋里。外在形象完全符合殘暴老師的形象。
加上影帝級別的表演。我們才能看到如此有魅力的角色。
弗萊徹是怎樣的人。他很矛盾,有很單純。沒錯我用單純形容他。
這是個瘋狂的喜歡爵士樂的指揮。影片後半段在酒吧內曼弗萊徹二人的對話很清楚。他最遺憾的不是自己被開除或是怎樣,看到有才華的樂手而不能逼迫出他們全部的潛能才是最遺憾的。他永遠不會對自己曾經努力過道歉。
就是這樣的人物。他在面對朋友的女兒時也會溫柔露出笑容。而樂手看到他的微笑要小心了,那隻不過是為了麻痹演奏者,更大的羞辱在後面。
還是說開場第一幕排練戲,弗萊徹在逼胖長號手說出自己跑調離開之後笑了,那是惡作劇成功後的笑。
「他沒跑調,可是他自己不知道,這更糟糕」在我們看來這種行事方式詭異無比。可真放在弗萊徹的人設中,又合情合理。
導演還設計一個他原來樂手車禍死去的情節。這裡能看出的是,他真的因為優秀樂手的離開惋惜,甚至流淚。優秀的戲劇形象從簡單兩場戲立了起來。
最後一場戲無疑最全篇最精彩的,長達十分鐘的段落幾乎沒有台詞,全部依靠音樂表演表現兩個人情緒的變化。酣暢淋漓,導演這裡對電影語言,對攝影剪輯的想像力帶來極高的視聽享受。精彩至極。
《爆裂鼓手》的攝影剪輯讓我看到了真正屬於電影的東西。畢竟現在的美劇越做越像電影,電影越做越像美劇。
極其凌厲的剪輯還有非常規的超小景深,鏡頭焦點大範圍移動,快速運鏡非常有想像力。手法很純熟,很有想像力。
八分,其實這部片子給九分也合理。但冷靜下來,發現導演好像又在其他人物上沒有太花心思。光在兩個人上作出完整的戲劇衝突固然很精彩。可是太少的任務使得文本好像又有點單薄。
究竟怎樣的教育才是正確的?這個問題有不同維度的答案。我無意在這裡探討這個全世界都沒法給出同意答案的問題。導演在這裡說出的他對於藝術態度的答案。
沒有比「Good job」更害人的詞,弗萊徹這樣說。他堅信下一個天才不會放棄,他堅信。
或許就是這樣,對於音樂這種東西,導演有觸類旁通的理解。溫和的藝術缺少逼近極限的勇氣。缺少偏執的追求,藝術會變得平庸。
這樣理解藝術,也許對也許,或許根本沒有對錯,或許根本沒有結果
導演把這種觀點灌注在他的作品裡,這也許就是他偏執的遵照自己對於電影美學理解完成的作品吧。
很棒的獨立片。入戲快,節奏流暢緊湊。導師的角色實在是寫得太好了!J·K·西蒙斯的表演太精彩!全片最亮點,搶去所有風采。魔鬼教練,氣場強大,暴力腹黑,又有豐富層次。兩位主角之間亦敵亦友亦正亦邪的微妙關係表現的很好。犀利的剪輯把爵士鼓也拍的如此帶感吸引人。
本片也完全沒有涉及世俗認可的輸贏。Andrew自始至終並沒有什麼想要打敗的對手或是想要贏得的比賽,而且也沒有人處心積慮想要阻止Andrew成功,影片中在音樂部分,除了A和F師徒二人,其他角色存在感都相當薄弱。
另外兩個鼓手一直與世無爭的樣子,除了按Fletcher的要求演奏就沒有什麼更多的行為,反倒是Andrew每次都情緒激動惡語相向,各種拼搶,其他樂手更是完全淪為背景。所謂顯赫的各路評委和觀眾,竟然除了鼓掌沒有連個表情變化也沒有。影片最後Andrew完成飛升的見證人,只有一個,那就是Fletcher,所以從此二人的視角來看,他倆都贏了,這個贏只建立,也只需要建立在二人之間。
因此,至此,整個故事就算圓滿了,至於世界上的第三個人作何反應,完全不相關。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不需要失敗者的落魄狼狽或盡釋前嫌或支持者的揚眉吐氣或權威的點頭認可或圍觀者的熱烈鼓掌。我看到有影評說如果最後加一段二人不被主流認可身敗名裂會更有深度的,是的確沒有很好地理解本片的出發點。
推薦閱讀:
※【樂評翻譯】Screaming Females - All at Once
※金屬樂概念之旅第三站:金屬樂的起源
※Litfiba-Desaparecido(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