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一枝花·詠喜雨》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元曲《一枝花·詠喜雨》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一枝花·詠喜雨

元代:張養浩

用盡我為國為民心,祈下些值金值玉雨,數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喚省焦枯,喜萬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棄業拋家,當不的也離鄉背土。

[梁州]恨不得把野草翻騰做菽粟,澄河沙都變化做金珠。

直使千門萬戶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祿。

眼覷著災傷教我沒是處,只落得雪滿頭顱。

[尾聲]青天多謝相扶助,赤子從今罷嘆吁。

只願得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當街上似五湖,

都渰了九衢,猶自洗不盡從前受過的苦。

元曲《一枝花·詠喜雨》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作者官居高位時直言敢諫、與時不合,便中流涌退、回家隱居。朝廷幾次徵召,他都不出來。但為了關中百姓大旱之苦,他卻高齡出仕。他把自己的錢拿出來救濟災民,夜晚向天祈禱,白天出外賑災,整日辛勞,有時因念百姓疾苦而痛哭不已,四個月後便病倒去世了。關中一帶百姓哀痛如失父母。作者因此受到人民的景仰和讚揚,被歷史公認為好官。

  好官為百姓而死,壞官把百姓整死。因此中國人有讚揚好官的傳統。但好官確實太少了,而且越來越少。

元曲《一枝花·詠喜雨》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人民永遠記得為他們而死的好官,但也不會忘記整死無辜百姓的壞官,因為他們還要親手把其中最壞的釘到歷史的恥辱柱上去。

  套曲 〔一枝花〕《詠喜雨》,是他在陝西救災時所作,比較真 實地反映了災區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生活。在元代散曲中這些作品是難能可貴的。

  久旱逢雨的喜悅心情,表現其對農業生產和百姓的關心。感情深摯,語言樸實無華。豐富的想像、大膽的誇張和形象的比喻的運用,為作品增色不少,藝術效果尤為顯著。


推薦閱讀:

杜清歡上官焱小說的主角杜清歡和上官焱為什麼誤會那麼長時間?
《血色浪漫》里的鐘躍民和秦嶺有區別嗎?
《想你到世界盡頭》這種言情小說有什麼害處?
《紫川》里的黑沙究竟是誰?
適合睡前講的《兒童睡前故事》有哪些?

TAG:文學 | 小說 |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