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互聯網醫療如何惠及基層醫患的嗎?

這種矛盾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更顯突出。儘管國家採取了諸多扶持措施來「強基層」,但是實際效果並不能令所有人滿意。


確認
取消
邀請回答

我來回答

舉報

1條回答
時間排序
|
熱門排序

可里斯馬

你知道互聯網醫療如何惠及基層醫患的嗎

多年來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短缺,遠遠跟不上老百姓的旺盛需求;這些資源又過於集中於大城市、大醫院,基層群眾有了重病看專家較為困難。這種矛盾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更顯突出。儘管國家採取了諸多扶持措施來...
查看全部

多年來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短缺,遠遠跟不上老百姓的旺盛需求;這些資源又過於集中於大城市、大醫院,基層群眾有了重病看專家較為困難。這種矛盾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更顯突出。儘管國家採取了諸多扶持措施來「強基層」,但是實際效果並不能令所有人滿意。


北大醫院腎內科主任周福德一直在一線工作,且曾在新疆、內蒙古等地掛職,深知基層醫療的難點。他說,不少基層群眾得了疑難雜症,急需治療,但是基層醫生經驗少,水平有限,遂使得疾病不斷惡化。「傳統醫療資源下沉基層的方式是派醫療隊、『割麥子式』的扶持:專家去了大量病人來,做大量手術;醫療隊不見了,患者也不見了」。

從長遠看,醫療領域迫切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增加醫生資源、特別是專家的供應量,同時調整這些資源的分布,使之更加均衡化,從而根本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然而,醫療人才的培養周期漫長,一個專家成長動輒十幾年、二十年,供給無法快速增加。在此種情況下,人們越來越將希望寄予技術、機制的創新,而「互聯網+醫療」也確乎正在帶來一線曙光。

你知道互聯網醫療如何惠及基層醫患的嗎

好大夫在線CEO王航稱,在不增加醫生數量的情況下,開發醫生碎片時間和業餘時間,可以向社會提供額外的醫療服務。目前,像好大夫在線這樣的互聯網醫療平台,通過給醫生提供手機APP,使得他們隨時隨地可向患者提供服務。另外,互聯網平台建立的患者付費機制,培養患者付費習慣,讓醫生們的付出獲得合理回報,激發醫生動力,讓他們願意把私人的時間貢獻給社會。

統計數據顯示,僅2017年的前10個月,在好大夫在線平台,醫生總計為社會貢獻了166萬小時的業餘碎片時間。在這166萬小時中,72%是由三甲醫院的醫生貢獻的;一天中,醫生最常見的上線時間段是17時到22時,峰值出現在每晚21時。

周福德說,「166萬小時,按照每個醫生工作8小時計算,是568位醫生工作了365天,相當於建了一所三甲醫院的規模,而這座三甲醫院的固定資產至少10億以上。」王航則說, 「對於這些數字,我們非常自豪,我們創造了一批巨大而珍貴的社會資源。」

簡單分析表明,醫生在互聯網上服務的166萬小時碎片時間中,12%用於通過互聯網面向大眾做科普——醫生們2017年寫了18萬篇科普文章,88%用於服務單個患者——服務形式主要是圖文諮詢和電話諮詢,總計服務了2756萬次。

王航表示,「由於我們擁有精準的分診系統,很多醫生都說,好大夫平台分診過來的患者,比門診挂號來的患者更精準,都是他們想要的目標患者。」

你知道互聯網醫療如何惠及基層醫患的嗎

互聯網+醫療造就了高效率的醫患溝通平台!然而,這不應是故事的盡頭。醫生們166萬小時的寶貴時間,如果能夠分一部分用在基層,讓基層百姓看專家「觸網可及」,勢必會發揮更加巨大的價值。王航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將好大夫在線的2018聚焦於基層。這也是為何它隨即引起廣泛關注的原因。

在醫改和分級診療的大背景下,對於三甲醫院的專家,國家除了希望他們診治疑難重症外,還希望他們向基層醫生提供遠程會診、遠程診斷,形成「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基層治療」的模式。對於患者來說,在本地不用奔波就能拿到上級專家的診治方案,還能享受更高的本地醫保報銷,省時省力省錢少痛苦;對於本地醫生來說,得到上級專家的幫助,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快速提升了他們的專業能力;對於本地醫院來說,留住了患者,增加了業務量。對於衛生管理部門來說,有助於完成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目標。

王航認為,這樣的一個多方受益的局面,正是分級診療最迫切需要的,也是這166萬小時的最佳去處。他提出好大夫在線的明年目標:一是至少5萬名上級專家開通遠程專家門診服務,二是要提升向下輸送專家服務的運營能力,覆蓋全國80%的縣,讓基層百姓在家門口就看上三甲醫院專家,真正幫助縣級城市做到「大病不出縣」。

同時,為了更合理利用專家們的時間,好大夫在線又推出了專家團隊平台,上級醫生和下級醫生利用手機平台組成專家團隊,目前已有4353個專家團隊組建成功,並開始有業務發生。在專家團隊中,接診的下級大夫首先響應病人,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在線隨時請來上級專家解決問題。

你知道互聯網醫療如何惠及基層醫患的嗎

基層對此舉持積極態度。寧夏彭陽縣委常委、副縣長史金龍說,地處寧夏南部山區的彭陽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比較嚴重。當地看病難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因為交通不便,複雜疑難病的患者去上級醫院就醫成本較高;二是醫療資源嚴重不足,老百姓沒有辦法在身邊解決現有的一些問題。為了緩解這一難題,彭陽縣引入好大夫在線的「專家團隊」業務模式,由好大夫在線提供技術支持,推進家庭醫生簽約。

據史金龍介紹,彭陽縣的家庭醫生模式,是由上級的專科醫生和基層全科醫生建立慢病管理的協作關係,組成「專科+全科」的團隊,向基層患者提供規範、專業的慢病管理服務。遇到專科醫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則通過遠程專家門診繼續向上級專家尋求診療建議。這種模式受到了患者、基層醫生和上級專家的歡迎。

醫生對此也非常支持。周福德說,傳統的遠程會診需要基層醫院提出申請,專家醫生到遠程會診室來,投入不少,效率較低。「現在,一部智能手機讓醫生利用碎片時間即可運行遠程門診系統,高效的遠程協作模式,惠及全國更多患者。」



多年來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短缺,遠遠跟不上老百姓的旺盛需求;這些資源又過於集中於大城市、大醫院,基層群眾有了重病看專家較為困難。這種矛盾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更顯突出。儘管國家採取了諸多扶持措施來「強基層」,但是實際效果並不能令所有人滿意。


北大醫院腎內科主任周福德一直在一線工作,且曾在新疆、內蒙古等地掛職,深知基層醫療的難點。他說,不少基層群眾得了疑難雜症,急需治療,但是基層醫生經驗少,水平有限,遂使得疾病不斷惡化。「傳統醫療資源下沉基層的方式是派醫療隊、『割麥子式』的扶持:專家去了大量病人來,做大量手術;醫療隊不見了,患者也不見了」。

從長遠看,醫療領域迫切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增加醫生資源、特別是專家的供應量,同時調整這些資源的分布,使之更加均衡化,從而根本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然而,醫療人才的培養周期漫長,一個專家成長動輒十幾年、二十年,供給無法快速增加。在此種情況下,人們越來越將希望寄予技術、機制的創新,而「互聯網+醫療」也確乎正在帶來一線曙光。

你知道互聯網醫療如何惠及基層醫患的嗎

好大夫在線CEO王航稱,在不增加醫生數量的情況下,開發醫生碎片時間和業餘時間,可以向社會提供額外的醫療服務。目前,像好大夫在線這樣的互聯網醫療平台,通過給醫生提供手機APP,使得他們隨時隨地可向患者提供服務。另外,互聯網平台建立的患者付費機制,培養患者付費習慣,讓醫生們的付出獲得合理回報,激發醫生動力,讓他們願意把私人的時間貢獻給社會。

統計數據顯示,僅2017年的前10個月,在好大夫在線平台,醫生總計為社會貢獻了166萬小時的業餘碎片時間。在這166萬小時中,72%是由三甲醫院的醫生貢獻的;一天中,醫生最常見的上線時間段是17時到22時,峰值出現在每晚21時。

周福德說,「166萬小時,按照每個醫生工作8小時計算,是568位醫生工作了365天,相當於建了一所三甲醫院的規模,而這座三甲醫院的固定資產至少10億以上。」王航則說, 「對於這些數字,我們非常自豪,我們創造了一批巨大而珍貴的社會資源。」

簡單分析表明,醫生在互聯網上服務的166萬小時碎片時間中,12%用於通過互聯網面向大眾做科普——醫生們2017年寫了18萬篇科普文章,88%用於服務單個患者——服務形式主要是圖文諮詢和電話諮詢,總計服務了2756萬次。

王航表示,「由於我們擁有精準的分診系統,很多醫生都說,好大夫平台分診過來的患者,比門診挂號來的患者更精準,都是他們想要的目標患者。」

你知道互聯網醫療如何惠及基層醫患的嗎

互聯網+醫療造就了高效率的醫患溝通平台!然而,這不應是故事的盡頭。醫生們166萬小時的寶貴時間,如果能夠分一部分用在基層,讓基層百姓看專家「觸網可及」,勢必會發揮更加巨大的價值。王航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將好大夫在線的2018聚焦於基層。這也是為何它隨即引起廣泛關注的原因。

在醫改和分級診療的大背景下,對於三甲醫院的專家,國家除了希望他們診治疑難重症外,還希望他們向基層醫生提供遠程會診、遠程診斷,形成「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基層治療」的模式。對於患者來說,在本地不用奔波就能拿到上級專家的診治方案,還能享受更高的本地醫保報銷,省時省力省錢少痛苦;對於本地醫生來說,得到上級專家的幫助,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快速提升了他們的專業能力;對於本地醫院來說,留住了患者,增加了業務量。對於衛生管理部門來說,有助於完成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目標。

王航認為,這樣的一個多方受益的局面,正是分級診療最迫切需要的,也是這166萬小時的最佳去處。他提出好大夫在線的明年目標:一是至少5萬名上級專家開通遠程專家門診服務,二是要提升向下輸送專家服務的運營能力,覆蓋全國80%的縣,讓基層百姓在家門口就看上三甲醫院專家,真正幫助縣級城市做到「大病不出縣」。

同時,為了更合理利用專家們的時間,好大夫在線又推出了專家團隊平台,上級醫生和下級醫生利用手機平台組成專家團隊,目前已有4353個專家團隊組建成功,並開始有業務發生。在專家團隊中,接診的下級大夫首先響應病人,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在線隨時請來上級專家解決問題。

你知道互聯網醫療如何惠及基層醫患的嗎

基層對此舉持積極態度。寧夏彭陽縣委常委、副縣長史金龍說,地處寧夏南部山區的彭陽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比較嚴重。當地看病難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因為交通不便,複雜疑難病的患者去上級醫院就醫成本較高;二是醫療資源嚴重不足,老百姓沒有辦法在身邊解決現有的一些問題。為了緩解這一難題,彭陽縣引入好大夫在線的「專家團隊」業務模式,由好大夫在線提供技術支持,推進家庭醫生簽約。

據史金龍介紹,彭陽縣的家庭醫生模式,是由上級的專科醫生和基層全科醫生建立慢病管理的協作關係,組成「專科+全科」的團隊,向基層患者提供規範、專業的慢病管理服務。遇到專科醫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則通過遠程專家門診繼續向上級專家尋求診療建議。這種模式受到了患者、基層醫生和上級專家的歡迎。

醫生對此也非常支持。周福德說,傳統的遠程會診需要基層醫院提出申請,專家醫生到遠程會診室來,投入不少,效率較低。「現在,一部智能手機讓醫生利用碎片時間即可運行遠程門診系統,高效的遠程協作模式,惠及全國更多患者。」



推薦閱讀:

產婦無麻藥剖腹產,我不認為這是正能量!在中國,「保大保小」是一個最愚蠢的問題
疼痛原因不清楚,該不該治療?
醫術再高,也怕菜刀:如何識別危險的醫患關係
覺得醫生多事?是因為你把自己看得太賤!

TAG:醫療 | 醫患關係 | 醫生 | 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