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性寫不了一流的好小說呢。古今中外,女性在小說上的表現,最好的也只是達到了二流程度?
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作家,也有很多流芳百世的好作品,至於哪些是一流,哪些是二流,這個等級之分有什麼確定的劃分依據嗎?並沒有,我認為一流還是二流要看作品在你心中的位置來判斷。
來說說我們都很熟悉的女性小說作家吧,瓊瑤,想必已經是家喻戶曉了吧,一部《還珠格格》我們幾乎每年都要看上一邊,嘿嘿,說一句題外話,小時候真的超喜歡的。瓊瑤老師應該屬於幾流作家呢?在我心裡,就不應該有等級之分,瓊瑤的小說好多都拍成了電視劇,內容感人至深,情節跌宕起伏。
還有席慕蓉,內蒙古女子,代表作七里香,詩集裡面表達了四年故鄉的情懷,但是又不失內蒙古大草原的豪情。
三毛,三毛本身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傳奇,文字特別感人,寫了那麼多感人的文字,自己最終卻沒能白頭偕老,多了些許的悲涼。
張嘉佳,最經典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每天睡前都會翻上幾頁,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書中經典語錄「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在青春的列車上,如果你要提前下車,請別推醒裝睡的我,這樣我可以沉睡到終點,假裝不知道你已經離開。」這些語錄說的是當今現代人感情生活的真實寫照。
總之,我還是認為,我們看小說,看的是文字當中的情懷,還有感情,不必要去給作家分等級,三六九等的,我們看的是內容,注重的文字的內涵。
一流小說很少有女性作者,這對不對呢?
很遺憾,我個人覺得,這是對的。一流的女性小說家確實很少。
但是,題主通過這個現象,推出「這說明了女性不適合寫小說,因為她們的上限也就那樣」的結論,則是完全錯誤的。
這是典型的「肯定後件」(affirming the consequent,或譯「以果推因」)謬誤。
如果p,則q。我們可以說:p,所以q。但我們不能說:q,所以p。
我大學時,班委、團委、學生會的高層,絕大多數都是女生。這是不是說明我們學院女生比男生更適合當幹部?
當然未必。這是因為我們學院男女比例1:4。
簡而言之:「女性不適合寫小說」是「一流女性小說家很少」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從前者可以推出後者,但從後者不能推出前者。因為存在著許多其他原因,可能導致後者的產生。
那麼,導致女性小說家少的原因是什麼?
很顯然,歷史上,無論中外,女性受教育的條件和資源是極其有限的,女性的社會期待也是跟文學並不相關的。社會普遍認為,女性就應該在家待著,做家務,帶孩子,不應該攙和文學、社會、政治這種「男人的領域」。
在這種情況下:
極少數的女性有能力、有條件獲取知識;
在獲取知識的女性里,願意寫小說的也很少;
出於社會總體對女性的輕視,女性小說能夠得到重視、出版、成名的,更是少之又少。
在這種對女性極端不利的條件下,仍然出現了如同前幾個高票回答提到的諸多偉大的女性小說家,我幾乎要認為,女性天生適合寫小說了
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這片面化了,在21世紀了,男女平等的社會,只是每個人寫出的內容,會有不同類型的人喜歡或者不滿意,但是難道可以說女性的小說就不好嗎,那古代的李清照,現代的舒婷,冰心,她們的筆觸不就是很受人們的喜歡嗎
因為女性在小說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根據自身的生活經歷,圍繞自己的生活圈描寫,但是,自古以來的女性的社會地位都很低,圈子很小,所以有局限性。
哎呦喂,好大的口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喜歡的別人不一定喜歡,誰說女子不如男,好作品多的是,只是你沒看到
推薦閱讀:
※【莫言:拾饅頭的父親】
※關於魯迅有哪些趣事?
※《三國演義》里的四字詞有哪些?
※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阿爾都塞談馬克思(一)
※荷花三娘子的原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