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王國維治學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國學大師王國維治學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1. 治學三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談到了治學經驗,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第一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詞句出晏殊的《蝶戀花》,原意是說,「我」上高樓眺望所見的更為蕭颯的秋景,西風黃葉,山闊水長,案書何達?在王國維此句中解成,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種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鳳棲梧》(《蝶戀花》別稱)最後兩句詞,原詞是表現作者對愛的艱辛和愛的無悔。若把「伊」字理解為詞人所追求的理想和畢生從事的事業,亦無不可。王國維則別具匠心,以此兩句來比喻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帶寬也不後悔。

  第三種境界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引用南宋辛棄疾《青玉案》詞中的最後四句。梁啟超稱此詞「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這是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已無交涉。王國維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無勞糾葛」。他以此詞最後的四句為「境界」之第三,即最終最高境界。這雖不是辛棄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遠意,做學問、成大事業者,要達到第三境界,必須有專註的精神,反覆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有所發明,就能夠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2.三種階級

  在《文學小言》一文中,王國維又把這三境界說成「三種之階級」。並說:「未有不閱第一第二階級而能遽躋第三階級者,文學亦然,此有文學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養也。」王國維所引詞句第一為晏殊《蝶戀花》,第二為柳永《鳳棲梧》,第三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三種境界」論出自晚清學者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3.三境合一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王國維以這句話形容學海無涯,只有勇於登高遠望者才能尋找到自己要達到的目標,只有不畏怕孤獨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兩句原出自柳永的《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以這句話比喻為了尋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覺得後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用這句話比喻經過長期的努力奮鬥而無所收穫,正值困惑難以解脫之際,突然獲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乃恍然間由失望到願望達成的欣喜。

  細細品味,真的為這三境地折服和感嘆。若非曾經「獨上高樓」遠望「天涯路」,又怎能「為伊憔悴」而「衣帶漸寬」呢?如非「終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見得「燈火闌珊處」的美景呢?

  今人常用這「三重境界」來解析愛情離合、仕途升遷、財運得失等等。大師的闡釋與這俗世的輪迴的確是不謀而和的。洞悉人生,愛情也罷,仕途也罷,財運也罷,所有成功的個案無非都是經歷著三個過程:有了目標,欲追求之;追求的過程中有所羈絆,堅持不放棄;成敗關鍵一刻,挺過來了,喜獲豐收。而所有失敗的個案大都是敗在第二個環節上了。

  凡人都可以從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卻不是那麼簡單。成功人士果敢堅忍,不屈不撓,造就了他們不同於凡人的成功。他們逾越的不僅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們自我的極限。成功後回望來路的人,才會明白另解這三重境界的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王國維的三境界說只是他29歲時所體會的學術、人生境界,沒有描述他達到的最高境界。——王攸欣

國學大師王國維治學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推薦閱讀:

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在思想的表達上有什麼統一和差別?
日本「無賴派」的兩個極端
汪建新是如何賞析毛澤東的第一首軍旅詩詞的?
2032年地球毀滅的預言出自誰的口中呢?
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是如何創立的?

TAG:文學 | 國學 | 詩歌 | 國學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