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棉簽清潔耳朵對耳朵好嗎?
03-22
經常挖耳朵易致癌 耳朵癢是每個人都遇到過的事情,為了解決那種令人鑽心的奇癢,人們習慣上用髮夾、火柴、牙籤、指甲等挖耳,以圖一時之快。有些人甚至養成了無事挖耳的習慣,卻不知這極易導致癌症的發生。 經常反覆挖耳,使得耳道皮膚經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頭狀瘤。雖然乳頭狀瘤屬於良性腫瘤,可以手術切除,但切除後極易複發,多次複發極有可能轉變為惡性腫瘤。
推薦閱讀:
因此,為了預防發生癌腫,最好不要緊常挖耳朵。正確的止癢方法是:用塗有75%醫用酒精棉簽,在耳道內擦試幾下即可。自己挖耳,應採用安全的方法,即:將棉簽浸透溫水,稍稍擠干,放入耳道內朝一個方向輕輕旋轉,耳屎就會被泡濕浸軟,隨後將棉簽輕輕取出,耳屎就被帶出。此外,當耳屎泡軟鬆動後,也可以用專用的掏耳勺輕輕取出。
人們之所以要清潔耳朵,是覺得外耳道有「髒東西」存在。這些「髒東西」學名叫耵聹,其實為外耳道軟骨部上的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粘稠液體,可別小看了這些「髒東西」,它們具有殺菌、抑制真菌生長及保護外耳道皮膚和粘附灰塵、小蟲的作用,是耳朵真正的「保衛戰士」。通常,這些「保衛戰士」附著在外耳道皮膚的表面,在空氣中乾燥形成薄片,呈乳白色,有的偏黃,借咀嚼、張口等運動脫落排出。故正常人的耵聹可以自動排出,不需要掏。所以當你為自己的耳朵做了一次保潔時其實是增加了耳朵感染的機會。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熱愛上挖耳,挖耳的工具也越來越多,形態各異,取材更是五花八門。最近市場上流行的「可視挖耳勺」,更是滿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專家提醒,挖耳工具大有講究,否則會引發感染等併發症。 首先,不宜用鐵質挖耳勺,更不能隨意用鑰匙、髮夾等挖耳,那樣容易刺破耳道,導致外耳道發炎、腫脹以及劇痛。習慣用指甲挖耳的人,也會引起肉眼難以看見的隱性破損導致感染。 其次,在不了解耳朵解剖的情況下,「可視挖耳勺」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正常人的外耳道是一條自外耳門至鼓膜的彎曲管道,全長約2.1—62.5px。外1/3為軟骨部,內2/3為骨性部。我們通常挖耳的部位即在軟骨部,深至骨部則會引起劇痛。在可視挖耳勺的引導下,即可看到鼓膜,也稱耳膜,為一彈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將外耳道與中耳隔開。鼓膜呈橢圓形,其外形如漏斗,鼓膜有很多標誌,位於鼓膜的前下方。 自己挖耳,應採用安全的方法,即:將棉簽浸透溫水,稍稍擠干,放入耳道內朝一個方向輕輕旋轉,耳屎就會被泡濕浸軟,隨後將棉簽輕輕取出,耳屎就被帶出。此外,當耳屎泡軟鬆動後,也可以用專用的掏耳勺輕輕取出。醫生建議,質硬的耳屎,最好到醫院取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