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武裝直升機武直十的誕生,要感謝一次成功的迫降?

2012年中國武直十橫空出世的消息,至今令人心潮澎湃。中國終於有了國產的武裝直升機,總算擺脫了一直改裝國外武裝直升機的歷史。不過,當武直十的一些詳細作戰參數公布後,讓很多人都感到了失望,覺得中國的武直十比不上國外現役的武裝直升機,甚至有些地方先的不入流。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接下來來分析看看。

為什麼中國武裝直升機武直十的誕生,要感謝一次成功的迫降

大部分人對武直十的不滿來自動力系統。武直十作為中國第一款專業武裝直升機,兩具發動機總輸出才2600馬力,與阿帕奇、米-28和卡-50等主流武裝直升機的動力差距不是一點點。動力不足的後果就是犧牲了原本設計應該有的紅外抑制裝置、紅外干擾機、頂部毫米波雷達等設備,就連載彈量都遠遜於阿帕奇,這就讓人很是難受。不過現在的渦軸16列裝,武直十才算是真正滿血復活,這才是武直十完整的動力配置,兩具發動機超過4000馬力。

為什麼中國武裝直升機武直十的誕生,要感謝一次成功的迫降

我們的武直十外號「霹靂火」武裝直升機,要知道在武直十設計之時,中國軍方對其寄予了厚望。阿帕奇作為武裝直升機的老大,自然也是武直十瞄準的目標。對於毫無設計經驗的中國研發團隊來講,一切都要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從一開始也是廣泛的尋求外部合作。因此,坊間有傳聞武直十是卡莫夫設計局設計的,最為直接的證據就是卡莫夫941方案,其外形設計方案幾乎與武直十一致。然而卡莫夫也僅僅能拿出外形設計方案,卻說不出武直十的其餘參數,現在還有人會說是卡莫夫設計的武直十嗎?

為什麼中國武裝直升機武直十的誕生,要感謝一次成功的迫降

中國武直十作為中國的九五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是由昌河公司於2000年左右開始研發。2003年4月,第一架武直-10原型機完成了首次試飛。012年11月,武直十在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首次正式曝光。同月,武直十被央視證實已經正式服役陸航部隊。2016年8月,完成陸航部隊全部列裝。武直飛行艙設計與主流武裝直升機類似,採用縱列串聯設計,前座為駕駛席,后座為炮手,兩艙各自獨立。其武器系統也與國際接軌,能與西方主流武器系統兼容,便於更換武器裝備。

為什麼中國武裝直升機武直十的誕生,要感謝一次成功的迫降

我們先來看看武直十的火力,火力兇猛的武直十武器主要為:固定武器為一門23mm的鏈式機炮(實戰證明23mm對付地面人員已經夠用了,裝甲目標交給導彈就行),備彈280發。兩側機翼共4個武器掛點,可掛載4具7聯裝火箭彈發射巢或兩具32聯裝火箭彈發射巢;外側兩個掛點可掛載4聯裝紅箭-10(或紅箭-8)反坦克導彈(採用激光制導),射程10KM;或掛載4具2聯裝天燕-90(TY-90)短程空對空導彈,最大射程6KM,以此武器裝備,可以號稱陸地坦克和步兵的天敵。

為什麼中國武裝直升機武直十的誕生,要感謝一次成功的迫降

我們再看看大家質疑的動力:最初設計版本採用兩具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C-67B型發動機,單具最大輸出1699馬力,與阿帕奇採用的發動機相當,所以那時候的武直十設計時最接近真實需要的。而後被美國干擾,不得不採用兩具導致武直十大幅縮水的國產渦軸9發動機,單具最大輸出1325馬力。後裝備了增堆型WZ9H渦軸發動機,單具最大輸出1631馬力。14年裝備了中法聯合研製的渦軸16之後,動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單具最大輸出2039馬力,使武直十從中型直升機一舉躍升為重型直升機,終於沒人再說武直十是「小牛拉大車」了。

為什麼中國武裝直升機武直十的誕生,要感謝一次成功的迫降

接下來看看武直十的防護力,武直十機身進行了裝甲強化,機體正面可抵擋12.7mm機槍子彈射擊;發動機排氣口朝上彎曲(裝備PT6C-67B型發動機時的設計,估計採用渦軸16之後也是這個設計),配合降低熱訊號的保護罩,使之能快速與懸翼下洗流混合,降低敵方單兵紅外線肩射防空導彈鎖定的機率;座艙上方設有割纜刀,避免電纜線捲住主旋翼轉軸;機身大量採用隱身複合材料和塗裝,同時減輕飛機重量,順便提一下大家質疑的武直十載重,有些人說自重5噸,起飛重量6噸,那麼載重僅一噸,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因為現役的武直十這些參數都屬於保密階段,所以均屬猜測。

為什麼中國武裝直升機武直十的誕生,要感謝一次成功的迫降

最後我們看看武直十的高科技部分,武直十配備了能顯示感測/火控數據並連動機炮/導彈進行瞄準的雙眼式頭盔顯示/瞄準系統,與機炮、空空導彈等武器連線,通過機員的頭盔瞄準器鎖定目標對敵實施攻擊。座艙採用先進的玻璃化設計,大量使用液晶平面顯示器,並具備先進飛行、指管通情火控系統,具備整合式的圖形界面功能,地圖採用了自家的北斗系統。武直十還配備了紅外線熱影像儀、激光測距儀、電視攝影機、電子截收預警裝置、大氣探測裝置與敵我識別器、多管幹擾絲/熱焰彈投射器等裝備,從電子裝備上看,當屬世界一流。

為什麼中國武裝直升機武直十的誕生,要感謝一次成功的迫降

其實很多人拿武直十和國外武裝直升機對比也是不妥的。中國武直十的研發特點是空戰。其專用天燕-90空對空導彈,採用冷銻化銦紅外線尋標器並內建數字信號處理器,具有全向攻擊、分辨紅外線誘餌以及離軸發射能力,通過機員的頭盔瞄準器鎖定目標實施攻擊,就這一點上是優於阿帕奇的。其實看完這些數據,大家還是要理解中國軍工的艱辛,畢竟從無到有白手起家,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剛出來的武器馬上就能領先,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任何科技都應該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精一步步來的。

為什麼中國武裝直升機武直十的誕生,要感謝一次成功的迫降

最後咱們說說關係到武直十命運的一次重要事件,武直十之所以能順利誕生,很大程度得感謝兩位中國空軍試飛員,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2007年7月12日,武直-10進行極限旋翼載荷測試試飛時,機體突然劇烈抖動,駕駛桿操縱困難,各種報警指示燈全部亮起,飛機也從1800米高度迅速下降。試飛員憑藉著精湛的技術和過人的膽識,在4分鐘內駕駛直升機避開多個居民區,最終成功迫降在距機場20公里外的稻田裡,不僅避免了地面傷亡,而且保住了武直十當時試飛的重要參數。

為什麼中國武裝直升機武直十的誕生,要感謝一次成功的迫降

所以,當武直十研發工程師到現場檢查後發現,直升機尾部蒙皮多處撕裂,尾傳動系統嚴重損壞,油管斷裂,液壓油已漏光,其驚險情況讓工程師都嚇了一跳。然而正是這次迫降,成功保住了武直十的科研成果,讓武直十研發人員獲得了重要的修正數據,也挽救了武直-10這個型號。至此就可以看出,中國軍工一直很努力,只是大家沒看到而已,所以希望大家在看到國產還不給力的時候,不要太過於打壓甚至詆毀謾罵,東西再壞那也是自家努力的成果,我們做到不卑不亢就好。畢竟網上說說容易,但實際工作遠比動嘴要困難的多,中國軍工面對一窮二白走到如今確實不容易。


推薦閱讀:

TAG:中國 | 軍事裝備 | 軍事 | 武裝直升機 | 武器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