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真敗於趙括無能嗎?

戰國後期,秦、趙大戰於長平。趙括中途受命,兵敗身死,趙軍俘虜四十萬被坑殺,還衍生出一則「紙上談兵」的成語。趙括對趙國長平戰敗的責任,已屬千載不刊之論。

直到親身在長平戰場故地遊歷一番,對照山河形勢與古史的記載,我才感到史實也許並非如此簡單:趙括在當時做出了最冒險、可能也是最高明的決策,而導致他失敗的,卻是趙軍內部的背叛。

茲事所關甚大,容我細細道來。

長平古戰場遺址,在今山西省晉城市的高平市(縣級市),在一個初春時節我到了這裡。高平市區以北近十公里,有一座「長平之戰紀念館」,其實是兩座被坑殺趙軍的屍骨坑,1990年代經文物部門正式發掘,建成了紀念館對外開放。這裡是淺山丘陵地貌,屍骨坑在一條溝谷旁邊。周邊山丘上沒有喬木森林,但多有灌木,偶見山杏花開。有些山坡上開出了梯田,零星有老鄉在春耕。戰國時代人口比今天稀少近百倍,那時山上肯定是茂盛森林,有各種禽鳥野獸。

紀念館旁邊修建了一座磚塔,可能是覺得屍骨坑殺氣太重,建塔以鎮之。已經發掘的一號屍骨坑長十餘米,裡面層疊堆滿了屍骸骨骼,很多人骨上有箭鏃,以及砍傷、砍斷痕迹,有些仍保留著掙扎姿勢,說明這些人是在坑邊被屠殺,現場掩埋。二號坑已經探明,比一號坑更大,埋藏的屍骨更多,尚未正式發掘。在歷史上,高平境內時常出現類似的屍骨坑,比如城區西郊「骷髏廟」有明萬曆年間碑文,追溯唐代玄宗李隆基巡遊到此,下令掩埋、祭祀骷髏;宋金時高平地方官的文章,也提及該地「省冤谷」經常發現大量骸骨(《同治高平縣誌》,金代高平縣令陳庭直作《省冤谷記》)。

歷代陸續發現的這些屍骨坑,分布在今高平市區周邊十餘公里範圍內,可見當時秦軍對趙軍俘虜採取了分散、分批屠殺,利用當地山間溝壑就便挖坑、掩埋屍體。《史記·白起列傳》載,秦軍對四十萬趙軍俘虜「盡坑殺之」,這些遺址能證明和補充《史記》的記載。

看完紀念館裡的屍骨坑,朝市區方向步行,逐漸走到了一個「箭頭村」,這裡歷代一直有青銅箭頭出土,所以變成了村子名,和路邊一位老者聊了幾句,他家裡也有幾枚古箭頭,似乎有意出售。這個村子處在東、西兩列小山之間,地勢相對平緩,丹河自北向南流過,有鐵路和省道沿河而行。

丹河,對岸是箭頭村,當年趙括兵敗的埋骨之地。

在這裡,我忽然想起:當初趙括孤軍被秦軍包圍,趙軍努力突圍,遭遇秦軍密集的弩箭阻擊,趙括中箭身死。在長平之戰的一系列戰鬥中,這是秦軍使用弓弩最成功的一次,應當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因為之前秦軍主要進行攻堅破壘戰,弓弩用處不大,此戰卻是對付從壁壘中衝出、沒有屏障保護的趙軍,最適合用弩箭進行殺傷。所以「箭頭村」之名很可能從此戰而來。事後查閱史書,唐人張守節所做的《史記正義》顯示,趙括兵敗身死之處,就是今天箭頭村位置(詳後文)。這個地點確定之後,結合周邊戰場形勢,就可以判斷趙括冒險出擊、孤軍深入的意圖:

當時趙軍主力集結在今高平市北二十公里,依託東西走向的山脈和構築的壘牆防堵秦軍;而秦軍主力集中在丹河河谷中,試圖衝破趙軍防線。兩軍相持之中,趙括帶一支部隊,深入奇襲到秦軍後方(今箭頭村),切斷了秦軍補給線,堵住了秦軍主力撤退路線,形成了包圍態勢。此時,如果防線上的趙軍主力發起全面攻勢,有可能一舉殲滅秦軍主力。

趙括奇兵完成了他們使命,但趙軍的總攻並未出現。最終趙括兵敗身死,按兵不動的四十萬趙軍主力則全部投降,又被秦軍分隔坑殺。

廉頗退守後的戰場形勢圖

秦趙兩國為何在這亂山之中展開了國運大賭?我們今天又為何能夠推測出當年戰場的形勢?這些要從頭說來。

在公元前260年代,秦國已經是戰國七雄里最強大的國家,曾經強大的魏、楚都在對秦戰爭中削弱了,只有趙國的實力尚在,不容小覷。在長平開戰前的幾年裡,秦和趙的關係比較緩和,秦國的老昭襄王還把一個孫子派到了趙國當「質子」——此人就是後來秦始皇的父親。這說明昭襄王沒計劃近期和趙國發生衝突。

秦國這時主要攻打東鄰韓國,佔領了黃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地區(野王郡,今河南濟源市、焦作市一帶),韓國的上黨郡因此被秦軍隔斷,成了孤島飛地,上黨太守不想降秦,就向相鄰的趙國遣使,希望趙國兼并上黨。

長平之戰前期總體形勢圖

對趙國來說,如果秦軍佔領上黨,趙都邯鄲和重鎮太原都會受到威脅;但此時趙吞併上黨,肯定會得罪秦國;經過上層的一番爭論,年輕的趙孝成王決定,由廉頗挂帥進駐上黨。秦國方面自然大怒,決心不顧自己質子的安危,對趙國開戰。

戰國的上黨郡,大致相當於今天山西省的晉城市和長治市,它四周都是山地,內部又呈葫蘆狀,分為兩個小盆地:南部是今天的晉城市,北部是長治市。趙國動作稍早,老將廉頗剛帶兵進駐晉城盆地內,但尚未能封鎖太行山通道,秦軍就從南方進入盆地。戰爭開始了。

兩軍的偵察兵(斥兵)首先遭遇,開始了小規模戰鬥。廉頗的戰略比較保守,試圖避免與秦軍進行野外會戰,趙軍修築了幾座壁壘,準備長期防守。但秦軍攻勢凌厲,首戰攻破趙軍兩座壘城,殺死四名軍尉。戰國秦漢的「尉」是一種高級軍官,多帶領萬人之軍,類似現代的師長。

據張守節的《史記正義》,首戰失陷的這兩座趙軍營壘,位於唐高平縣(今高平市)城西25里,分別叫「谷城」和「趙東城」。這位置主要防守秦軍從西面山地的進攻路線(今331省道),秦軍的攻勢可能也來自西方,或西、南兩路夾擊。

圖三:秦軍攻勢和趙括奇襲路線圖

隨後,趙軍向北收縮防守,秦軍繼續進攻,趙軍「西壘」被攻破,又損失兩名軍尉。據《史記正義》,這座趙西壘在唐高平縣城北6里。這些戰事主要在長平一帶展開(戰國的長平可能是縣城,城址還未經考古確定,應在今高平市區或附近,唐代這裡是高平縣城,因為我們常用唐人張守節《史記正義》里的地標,所以要說明一下)。

經過這兩次戰事,趙軍已損失了數萬人。廉頗帶軍隊沿丹河河谷繼續北撤,防守東西走向的丹朱嶺(今名)。趙軍沿山脊構築了一道石牆,古代方誌對這條石牆曾有記載(《同治高平縣誌》卷八,明代周一梧《論白起營壘》),近年來,文物部門也發現了很多段趙軍長牆遺迹,習稱「百里石長城」,它「西起沁水,途經高平丹朱嶺、羊頭山,東入陵川秦關嶺,後延伸至長治市壺關縣壺口關,一條長達百里的戰國石壘長城為長平之戰時期的戰爭遺址」(山西晚報:《高平發現長平之戰爐灶遺址》2011.6.7)。丹朱嶺的石牆防線分隔了晉城盆地和長治盆地,如果趙軍能長期防守,可保有上黨郡的北半部分,也算實現了部分成功。秦軍主力則沿丹河河谷北上,試圖攻破趙軍防線,拿下整個上黨郡。

這就是趙括挂帥之前的兩軍形勢。

戰國秦漢之際,中原陸戰多依託營壘,以步兵為主進行鏖戰,這是當時社會和技術條件決定的。更早的春秋貴族時代,戰爭形式是戰車隊高速馳逐,但戰車對地形要求太高,而且造價高昂,到戰國時已退居輔助角色;列國通過變法建立起君主集權政體,世襲貴族退場,農民中徵發的步兵成為戰場主力,國家間的戰爭空前殘酷、激烈。這時騎兵還沒有馬鐙等技術裝備,難以擔負衝殺肉搏的任務,只能充當輔助性角色。

步兵數量多,行動緩慢,作戰曠日持久,軍糧消耗量大,後勤運輸成為維持戰爭的關鍵。步兵又是天然的勞動力,適合挖掘壕溝、修築壘牆工事,所以戰爭中的土石營建工程非常多。為了保護後方糧道,有時還要修築「甬道」,就是在道路兩側都修建防禦壘牆。同時期的羅馬共和國、帝國軍隊,也是這種步兵為主的戰術形態。這是當時的軍事技術和政權組織條件決定的。

伴隨著戰事的展開,秦、趙兩國都在進行全面動員,軍隊源源不斷開赴前線。《史記》記載大戰之後,趙軍總共損失45萬人,按現代動員標準看,這個數字明顯過高,但史料有限,已經無法根究。可以確定的是,秦趙兩國都進行了最高標準的戰爭動員,雙方主力都集結於長平戰場,兵力可能相近。

相持之中,趙國也想通過外交方式打破僵局。趙國使者絡繹去往齊、魏、楚,三國表示聲援趙國,但不敢和秦公開作對;趙王還派著名學者荀子去秦國講和,荀子由此見識了秦國的獨特風格:官僚機器高效,社會簡樸富有朝氣,百姓單純,敬畏官法;相比之下,東方六國保留的貴族政治遺風還比較多,經濟文化發達而奢靡,戰爭能力不如秦國;而且,秦國上下都不重視文化和儒生,荀子很難在這裡找到崇拜者,外交使命也無從完成(《荀子·強國篇》)。

媾和無法實現,趙王也對前線曠日持久的拖延失去了耐心,決心用年輕的趙括替換下廉頗。《史記》說這是秦人的反間計奏效,其實是事後諸葛亮的解釋。廉頗作戰一貫謹慎,不擅長打勢均力敵的硬仗,他之前只成功指揮過對齊、魏的戰爭,從沒有戰勝秦軍的記錄:十年前,趙為阻止秦國攻韓,與秦軍對峙於閼與(今山西和順縣),當時的趙王想讓廉頗挂帥,但廉頗判斷勝算不大,拒絕了;最後由趙括之父趙奢挂帥,他對戰場形勢的判斷是:兩軍都遠離故土,在狹隘的山地作戰,就像兩隻老鼠在洞穴里撕咬,都無輾轉躲閃空間,將帥最勇猛的一方才能獲勝。最終,趙奢大勝秦軍(《史記·廉頗列傳》)。這次長平戰場的形勢,酷似當年的閼與之戰。

史書對趙括挂帥做了很多負面描寫,多是按果尋因。比如,趙括之母向趙王面稟:趙括不如其先父,每次得到趙王賞賜,趙奢都分贈給部下將士;而趙括這次卻立刻用來購買田宅……但需注意,這些信息也有另外的闡釋角度,比如趙括購買田宅,可能是表示自己紮根在趙國,而非靠小恩小惠培植私人勢力,避免臨陣投敵之嫌(六十年後,蕭何在劉邦面前又做過這種表演)。如此,括母對趙王的這番陳述則另有意味。

趙括到前線取代廉頗後,改變了廉頗的很多軍令,還變更了一些將領的職務,那些被廉頗提拔起來的將領們產生了很大不滿。秦軍四月開始上黨攻勢,此時已進入八月,趙括覺得反擊的時候到了。

《史記》只是記載趙括主動出擊,完全沒有此行的兵力、地點信息。如果我們確定趙括這次進攻目標是今箭頭村一帶,對戰局的判斷就非常容易了:一旦趙軍扼守住箭頭村一帶的河谷通道,就把秦軍主力封堵在了丹河河谷之中,而且掐斷了秦軍唯一的南來糧運通道,將在秦軍中造成恐慌。從趙軍百里石牆防線到箭頭村,有二十多里路程,太大規模的軍隊容易暴露行蹤。趙括的奇襲部隊很可能取道東側河谷(今207國道走向),這裡不是秦軍的主攻方向,所以能在秦軍尚未察覺之際,長途迂迴穿插,直取箭頭村。

如果趙軍主力此時展開全線攻擊,秦軍主力難逃覆滅的命運。丹河東西兩側的山地不算高峻,秦軍可以翻山逃逸,但大部隊走小路穿越山林,必須丟棄所有物資,隊列和建制都被打散,在敵軍追擊之下,那意味著全面潰敗。1948年遼瀋戰役,解放軍先奪錦州,掐斷數十萬東北國民黨軍南下逃生之路,最終將其合圍全殲。趙括這次攻佔的箭頭村一帶,就堪比遼瀋戰役中的錦州。

但是,數十萬趙軍主力沒有行動。在趙括帶兵出擊之前,他肯定給主力中的將領留下了相關命令,只是這命令沒有被執行。

在趙主力軍按兵不動之際,趙括軍遭到優勢秦軍的合圍,無法脫離,他只能命令士兵們就地修築營壘,堅守待援。《史記·白起列傳》張守節《正義》指出,趙括孤軍修築的這座營壘叫「趙東壘」,在高平城北五里——正是今天的箭頭村位置!

「趙壁,今名趙東壘,亦名趙東長壘。在澤州高平縣北五里,即趙括築壁自敗處。」

趙括在東壘固守長達46天。靠士兵自帶乾糧維持不了這麼久,趙軍肯定佔據了秦軍一些後勤倉庫,從地形看,秦軍完全可能在箭頭村一帶設立後勤基地。另一方面,靠繳獲的糧食能維持46天,也說明趙括這支奇襲軍規模不大,可能在一兩萬人左右。《史記》載,秦軍只用了二萬五千人圍困趙括軍,也旁證趙括軍規模不大。

主力按兵不動,使趙括的奇襲完全失去了意義。被秦軍壓縮到駐壘營地之後,掐斷秦軍糧運的意圖也破滅了,秦軍仍可以繞過這個孤軍營壘運糧。46天里,秦軍還建起了包圍趙括軍營的壘牆。《史記正義》說這個趙東壘也叫「長壘」,意思是壘牆很長,趙括孤軍的營壘不可能太大,較長的壘牆肯定是秦軍所建,防範趙括軍突圍。秦軍還用五千騎兵在趙括營壘和趙軍主力防線之間機動巡邏,以防兩支軍隊互通信息。

在趙括營壘西北數百米,就是早已被攻陷的趙西壘,兩位趙國軍尉在那裡戰死,草草掩埋著上萬具趙軍屍體,經歷過一個盛夏,濃郁的屍臭味浸透大地。如果主力還不趕來救援,趙括軍也將加入那些屍骸之中。

在和趙括孤軍的戰鬥中,秦軍將領察覺到了趙軍主力的畏戰和遲疑,甚至可能收到了趙軍內部投降派的情報。所以秦軍沒有急於進攻趙括營壘,如果不惜代價強攻,拿下這個營壘也不困難,但秦軍確信趙軍主力不會趕來救援;或者,即使趙軍主力貿然出擊,已經穩住了陣腳的秦軍也有信心將他們殲滅於野外。

最終,孤軍食盡,幾次突圍未果。趙括帶領殘餘的士兵做了最後一次嘗試,在箭雨中全軍覆沒。然後,防線上的四十萬趙軍主力全部繳械投降,成為俘虜。

從當時的實力看,趙括孤軍的覆滅對趙軍總體影響不大,他們人數太少。而且,趙軍依託山嶺的防線仍完好無損,雙方的對峙態勢並沒有明顯改觀。但背叛了趙括的將領們已經沒有了作戰勇氣,也許他們擔心日後趙國方面的清算,投降顯然最安全。

趙軍全體士兵、中下級軍官,卻很難接受作為戰俘的命運,因為他們並沒有被敵人擊敗,而是被一小撮上層將領出賣了;萬一他們知道了自己主帥英勇而悲慘的事迹,難保不會再生嘩變。秦軍統帥白起深諳這種可能,於是秦軍立刻展開了對趙軍俘虜的屠殺。關於那些主導投降的趙軍將領的結局,則沒有任何信息。

後世發現的趙軍屍骨坑,都分布在百里石長城以南,說明這些士兵被繳械之後,又被轉移到秦軍營地範圍;秦軍可能製造了把趙軍俘虜押往秦國的假象,對其進行分散、隔離後展開屠殺。戰國本來「尚首功」,但坑中屍體都有頭顱,顯得殺戮非常倉促。應當為趙國戰敗擔負首要責任的,是那些在百里石長城上坐觀主帥覆亡、隨後又主動投降的趙國將領們,但他們的姓名已經在歲月中磨滅。

以上就是對長平之戰和趙括的另一種解釋。

這並非對趙括的「全面平反」。說到底,戰爭只能以成敗論英雄。趙括是失敗者,但他並非敗在戰略和戰術能力層面,而是缺少權謀和對人心陰暗面的洞察。他得罪了廉頗的舊部將領,又貿然親自出征,這兩者共同構成了他的失敗。如果他坐鎮主力軍中,派遣一名將領去奇襲箭頭村,整個戰局也許會改寫。他選擇了親自出擊,也許有和將領們爭執、負氣的因素,想用自己英雄主義的犧牲精神激發那些蠅營狗苟、只重私利的將軍們,但他高估了人性的底線。

廉頗晚年棄趙奔魏,後又謀求返回趙國,則是另一種境界,他一直活的現實而且皮實。

長平之戰紀念館,一號屍骨坑局部。

筆者攝於2013年春。

本文刊發於2018年三月號《文史知識》。


推薦閱讀:

錚錚鐵骨,國士無雙
朱元璋為何將皇位傳給孫子,不傳給能幹兒子朱棣?
玄武之變後,李世民為什麼不殺魏徵?
作為大明王朝最有權力的男人,他的夢想竟是打造紅星美凱龍
【婕洛說】自殺的海明威也曾寫下看懂人生的《老人與海》

TAG:歷史人物 | 趙括 | 戰國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