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雷霆宙域》中速機戰鬥範例解析

機體是需要駕駛的載具角度切入考究其速度水平的話,除開對應車輛的低速機和對應航空器的高速機外在各類機器人打架作品裡最常見中速機可用武裝直升機/傾轉旋翼機來估算參照以便理解。

言歸正傳。即便拋開《月亮的距離》不談,有《前線任務》漫畫創作經驗的太田垣康男對於高達這個題材是有他自己理解的。結果就是,一方面《雷霆宙域》在高達這個既有框架下必然會做出諸如炒OYW冷飯這樣的妥協,另一方面從堂堂正正的平行世界說開始FA78那樣帶有作者個人風格的機體出現是必然趨勢。

首先簡單介紹下本次的主角機阿特拉斯高達。雖然就RX-78AL的編號和不計工本的試作機性質來看似乎也就是元祖的魔改變體,但其特有的球狀關節仿生脊柱根據設定集所說是聯邦在得到吉翁的MS技術後參考了水產機做出來的設計,使得機體的可動度非常出色。

順帶一提,像阿特拉斯這樣通過在背/腰部搭載輔助機械臂進而裝備全向推進器的設計之前運用得最好的範例是格拉漢姆·艾卡的超高速機Brave,感興趣者可以比對鑒賞。

本著平衡雙方戰鬥力(怒送人頭)的需要,EFSF飛馬級強襲登陸艦斯巴達號將其所屬機體以自帶的小型登陸艇為載體前出部屬,以求掃清憑潛艇和水中MS繼續在地球圈搞事的吉翁殘黨。

雖然駕駛水中型鋼加農的聯邦ACE比安卡和殘黨領隊的戰蟹打得難解難分,但其餘的吉姆在對抗魔蟹的混戰中可稱潰不成軍,以至於下潛後還沒正式交火就被殘黨利用冰山壓爆了數機。

但要不是這樣,作為斯巴達號王牌壓陣的阿特拉斯高達也就沒必要出擊了。注意即便得到了平行世界的科技樹強化,米諾夫斯基飛行器成功小型化前聯邦側機體要想在受到重力影響的大氣層內滯空就必須消耗自帶的推進劑,因此從母艦出擊後還是選擇腳踩綽號「飛板」的SFS支援機來趕路,等到進入交戰領域後再各自行動。

到達戰區後的阿特拉斯高達雖然是由戰鬥風格較為大膽的伊奧·弗雷明駕駛,但已經在精神力扎古手上吃癟過的他這次並未一頭扎進亂斗,而是直接選了個制高點以右手的20米級主武器電磁炮憑機體性能進行狙擊。這個武器原本還有在水下展開反魚雷電磁場的機能,被動畫版吃了。

除開不會像高達類特機常用的光束系武器那樣在預想運用的水下環境威力打折外,實彈系武器由於沒有能量射流的彈道軌跡所以相對來說隱蔽性也更高。此處可以看到邊胡亂還擊邊準備後退的魔蟹們遭初速頗高的電磁炮轟了個措手不及,中彈的那台甚至直接被一炮打成了兩段。

位置暴露的阿特拉斯高達以推進器起跳後從空中朝地面魔蟹開火的特寫,這個彈藥的奇特造型只能認為是方便配合電磁炮設計的藝術加工,而且從設定集來看真正的戰鬥部位於此前端三葉狀支架的後方彈體內,發射後外殼會在空中解體露出與普通炮彈造型類似的彈丸實施殺傷。

並無顯示屏輪廓等儀錶特徵的機內特徵說明阿特拉斯採用的是在當時相對先進的全周天駕駛艙,而為求遠距離射擊精度還在駕駛座設有可收納式的狙擊鏡樣雙眼式瞄具。後者在提高觀察倍數的同時,也間接限制了駕駛員的視野使其更難察覺到周圍情況變化。

其結果就是,正忙著凌空打火雞的阿特拉斯沒察覺到對方魔蟹從自己視線視角射出的金屬鎖鏈。注意看此時機械臂連接的全向推進器保持在四噴口朝下的姿態以提供機體持續滯空所需的推力。這裡原本還可以讓機體雙腳踩上推進器進一步提升穩定性,但可能是伊奧察覺到後已經準備調整姿勢應對鏈條。

被三台魔蟹發射的合計6條月神鈦合金制鎖鏈從空中拉下又來回捆綁後的阿特拉斯陷入遭到圍攻又難以掙脫的窘境。但還請注意魔蟹收索的位置過高,導致阿特拉斯的下肢依然維持了足以調整佔位的活動餘裕。

應該說這三台魔蟹還是有一定的戰術素養,捆住阿特拉斯後發現它出力奇高便選擇在繼續限制其行動的同時輪流上前肉搏以求勝機。除開感嘆給高達準備的盾牌質量就是好外,也請注意其較大的體積使得機體在難以活動雙臂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及時把盾舉到足以抵擋的位置。

注意看原本展開的雙眼式瞄具已經收回到駕駛座左側,可見伊奧已經放棄在這種局面下靠彈匣容量僅5發且炮身長到無法調整射角的電磁炮來翻盤打算,正在邊防禦邊等待機會。

此外,雖然人們往往喜歡糾結駕駛員們到底說了些什麼,但對於ACE們來說更應該觀察他們一言不發的時候在幹什麼。基拉·大和也好,剎那·F·清英也罷,沉默是比聒噪更寶貴的威懾。雖然在第一季最後戰敗被俘,但比起在雷霆宙域沖陣的年少輕狂此時的伊奧很顯然冷靜了不少。

好,久攻不下的魔蟹們愈發猴急地換位近戰使得他們原本牢靠的捆綁出現空隙,阿特拉斯抓住這個時間點在後跳的同時開啟推進器硬是憑推進器反噴射把三台水產拖著跑,出力可見一班。

一看拉不住阿特拉斯,其中一台魔蟹直接起跳打算繼續搶攻。這時候三台水產的位置均在阿特拉斯正面前方的錐形區域內,所以伊奧啟動了內藏於兩段可動式護盾里的8座13聯裝防禦武器「美杜莎之箭」。或許龍飛那樣在盾牌上設置5聯裝Mega粒子炮的設計更加拉風,但一旦誘爆風險實在太大。

這些小型刺針並不足以真正擊穿魔蟹相對厚重的裝甲,但它們卻使後者舉步維艱到難以動作。

其奧妙就在於內藏的硬質化溶劑,接觸空氣後迅速形成足以堵塞機體關節和毀損感測器的鮮血色固體結晶。

還沒來得及恢復姿勢又沖在最前方的那台魔蟹被阿特拉斯用電磁炮的炮管強行捅穿駕駛艙以準備開火。

太田垣自《前線任務》開始就傾向於使用在機體戰鬥中相對少見的直接性暴力演出來強調戰士的扭曲,在被俘虜期間遭受吉翁拷打的伊奧毫無疑問在冷靜外表下依然保有因此而生的憎恨。

一炮三蟹。單機就扭轉局部戰鬥走向的成績毫無疑問正是高達「白色惡魔」的綽號體現。

為乘勢追擊見勢不妙跳水跑路的最後一台魔蟹,阿特拉斯將兩座推進器和左手護盾合體成近似雪橇的潛航模式隨之入海。

與主動反擊的魔蟹纏鬥。注意雖然與阿特拉斯的護盾結合,但此時兩座全向推進器依然可以各自迴轉和噴射,很輕鬆地避開了水產發射的機炮和魚雷。

以電磁炮炮身撞飛魔蟹的頭部令其監視器香咗到只能胡亂射擊後繞到背部,在零距離啟動從肩部拔出的光束軍刀擊毀之。原本在陸上不算致命的機體損傷由於水中壓強會呈現「破口即亡」的表現,而阿特拉斯水陸兩用的設計在這種環境下比起其他高達同行要更加得心應手。

發現先前已經遭比安卡擊傷的潛水母艦後阿特拉斯原本準備找到合適位置就一炮定乾坤,但畫面上的發光點和警報都代表著事情有點不對勁——

這就是此類作品中經常造成大規模死傷的「前方高能量反應」式遠距離高出力炮擊。阿特拉斯仗著推進器性能出色,雖然反應慢了一拍但只被Mega粒子炮擦到電磁炮身管本體並無損傷。

原來眼見聯邦逆風局翻盤,吉翁殘黨派出了壓箱底的水中型MA格拉布羅來對付高達。收回正在充能的機首Mega粒子炮後,其開啟了背部的多聯裝魚雷發射器準備開火。

被對方魚雷盯上的阿特拉斯由於主武器電磁炮被毀於是以副武器實彈機槍還擊,注意槍管下方疑似一體化榴彈發射器的裝備。

在不敢隨便中彈的水下對流彈主動迎擊是沒錯的,但水中戰經驗並不算豐富的伊奧在遭到魚雷起爆後產生的大量水泡遮擋視線時光顧著搜尋敵機沒注意距離,結果就是被格拉布羅騎臉。

格拉布羅一面以左臂機械爪死死抓住阿特拉斯由推進器和盾牌組成的「新車」一邊在右臂掩護下準備用近距離的Mega粒子炮定勝負,眼見機槍還擊效果不好而對方主炮即將開火的伊奧被迫冒險棄車搶攻。

腳不是裝飾,下面的小人物不會懂的。這裡看準格勞布羅炮擊時機起跳的阿特拉斯一腳踢飛了前者打算阻止他接近的右臂機械爪,且依然保持著隨時可以使用光束軍刀的姿態。

又一次零距離開啟光束軍刀的擊墜。阿特拉斯雖然新車被毀但活了下來,而原本優勢很大的格勞布羅在遭到反殺後只能在壓強作用下變成字面意義上的鐵棺材了。

但是由於推進器被毀,在剛才的搏命一擊中已經遭到破片波及出現表面損傷的阿特拉斯這樣下去也會因為深度突破安全值而被壓扁。從駕駛艙顯示器來看他們剛剛交戰的水深是近500米。

能想到將兩把光束軍刀當做克難推進器反衝回水面的應變力是不錯,但是阿特拉斯之前下沉太深以至於上浮到半途光束軍刀就沒電了。

所以沒有十成把握不要隨便單機出擊,省的到最後又要友軍機給你收拾爛攤子。拋開為了應付市場需求加進去的情感戲不談,以鋼加農為首的斯巴達號機體確實在漫畫後面專門給阿特拉斯配了個負責支援(和背備用武器)的精英小隊隨同行動。

以上,對於機體在其他速度段下運用感興趣的請閱讀本專欄以往文章,筆者就此圓滿收工。

推薦閱讀:

TAG:ガンダムGundam高達 | 動漫評析 | AC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