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轉行,逃離通信擁抱互聯網(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共號: 中產之路

我的最新思考都會更新這裡,你不妨關注一下

本系列分三部分:

上: 通信從業經歷

中: 轉行的原動力、計劃、行動

下: 互聯網從業經歷

本文為第一部分

我的最新思考都會更新到微信公眾號:「中產之路」,你不妨關注一下

30歲轉行,逃離通信擁抱互聯網(中)

30歲轉行,逃離通信擁抱互聯網(下)

最近兩年,陸續有朋友向京杭君尋求轉行建議。細聊之後,背後動機大致相同,迫切而現實:各種原因當初選錯行業或工作,希望在還有能力糾正的情況下,奮力一搏改變人生軌跡,更上一個台階。

「經緯張穎」說過一句話,京杭君深表認同。

我覺得每個人的人生成長大概都會有七到十個十字路口,在每個十字路口你基本上都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你做錯了選擇,走了岔路,你只要能快速地發現,能回來,大概就還能往你想的生活跟工作的方向發展;如果你十個路口連走錯三四個,就會越走越偏。

「個人奮鬥固然重要,也要考慮歷史進程」,聽沒聽過,熟不熟悉? 說的就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做錯了選擇,走岔了路,要怎麼修正?成長的十字路口,京杭君曾走岔好幾次,每次糾正都付出了巨大代價。其中一次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選擇了通訊行業。

12年研究生畢業後,京杭君正式入職「三星電子中國通信研究院」,從事手機通信協議開發相關工作,摸爬滾打幾年,看透了這個行業,痛下決心計劃轉行,一翻調研之後選擇了「資訊流推薦」演算法崗位,人工智慧的一種應用場景。15年到「獵豹移動」,16年到「百度」,17年離開北京,到杭州一家互聯網大公司。轉行兩年,收入提升兩倍,幅度是原來在三星不敢想像的,過程有曲折有幸運。

轉行意味著進入一個陌生的工作場景,需要重新適應,跨度越大,代價越高,迷茫和陣痛在所難免,一旦跨過這道坎,轉行成功,看到的就是另一番風景,海闊天空,廓然開朗。

復盤當年和通信結緣,離開通信到互聯網的整個轉行歷程,有關北漂,迷茫,思考,選擇,行動,陣痛,改變,和繼續前行。希望對初入職場的新人有所幫助。

01 北郵研究生

09年京杭君從西安一所大學畢業,到北京投靠一位初中同學,正式成為一名北漂。在同學租房裡住了一周後,聯繫上了北郵的研究生導師,進入實驗室開始接觸項目,至此和通訊行業真正結緣。

北郵號稱「信息通信的黃埔軍校」,在通信行業有著廣泛影響力,校友遍布包括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華為、中興為首的民企,諾基亞、愛立信、思科、高通等知名外企的整個通信生態圈。在那個通信行業尚未衰落,互聯網還沒有「BAT」說法的時代,北郵畢業生的就業水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度令其他兄弟院校羨慕嫉妒恨。

京杭君當時所讀的「信息與通訊工程專業」呢,光研究生一屆就招了12個班,一個班70多號人,一屆就是800多號人,加上計算機電子等其他相關專業,每年都向社會輸出大量的技術型(程序員)人才。

京杭君所在實驗室大Boss,號稱北郵通信的三大牛導之一,是所有到北郵讀通信專業研究生學位的首選。所謂牛導,是指在本行業有一定影響力,申請國家、企業的項目和經費有一定優勢。所以本實驗室所做的項目水準相對較高,福利相對較好,畢業生就業能力相對較強。學生相對會被其他實驗室的同學高看一眼。

以上是背景,身處這樣的環境中,加上通信這個行業相對封閉(遠不如互聯網技術圈開放),實驗室跟外界交流也少,很多學生處於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假象中,按部就班地做著導師安排的項目,當然,出去實習也是不被允許的,實驗室跟某些公司一樣,早晚刷指紋。

記得09年開學不久,京杭君和另外一位同學邀請一位剛碩士畢業的師兄擼串取經,師兄學業非常優秀,本科gpa 前5/500(碩士階段都不太注重考試成績),他在「MTK」工作,動情之處,師兄大發感慨,遺憾沒有去得了「愛立信」,因為那個時候全球金融危機,他所做的方向沒有開放招聘。多少可以反映出當時通信專業畢業生的行業和公司選擇傾向。

02 畢業

光陰似箭,轉眼兩年過去,已經到研究生2年級的暑假,實驗室項目階段性告一段落,後續事項主要交接給師弟們負責,開始準備找實習機會(這個時候出去實習在實驗室里是不允許的,所幸自己導師比較開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實驗室里另一位老師名下跟京杭君同一級的一位學生,該暑假出去實習,回來後給記過處分),半個月後開始海投簡歷,忘記具體投了多少份,主要在互聯網和通信行業。得到5個面試機會,4個失敗,三星電子通信研究院「通信協議開發」崗位面試通過,其時4G在國內產業屆落地速度加快,實驗室項目經驗跟這個崗位要求高度匹配。於是一周後就開始了白天在三星實習,晚上在學校實驗室干到11點,兩個場景切換。

整個研究生第三年,基本都在三星實習,為什麼沒去嘗試別的行業和公司呢?這是一個現實版「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的真實故事。

京杭君讀研第一年沒有拿到獎學金,後面兩年,一個導師下面的幾個同學平分幾個獎學金名額,剛好夠大家抵學費,生活費就靠實驗室發「工資」,剛開始一個月300多塊,最多的時候1300多,印象中是這個數。靠著每年6000塊的助學貸加第一學期從家裡湊齊的8000多塊錢,硬撐了兩年。

11下半年在三星實習,200RMB/天,一個月滿勤稅後能拿到3000塊左右,對一個尚未走出校園的學生而言是一筆巨款。原生家庭嗷嗷待哺,外加畢業季的各種花銷和畢業後的租房等需要花一大筆錢,請假出去面試都得仔細權衡一翻。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馬上面臨畢業選擇,當時有幾個選擇:

1.運營商的下屬國企(100%解決北京戶口, 工資很低);

2.互聯網公司(解決北京戶口概率幾乎為0, 工資高);

3.三星電子(往屆100%解決了北京戶口,本屆大概率解決但不保證,工資介於1、2之間)。

對應大部分計劃留京的畢業生而言,應屆生身份第一份工作拿到北京戶口幾乎是唯一的機會,工作可以換,而北京戶口只有一次幾乎。京杭君也不例外,而且京杭君改善家庭經濟狀況意願非常強烈,更為難得的一點,在學校實驗室搞了這麼長時間的通信,眼下國家移動通信網路正要從3G向上升級到4G,而在三星有機會到一線去見證這個過程,所以三星成了最好的選擇。

京杭君同一宿舍不同導師的一位同學,在百度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之間選擇了後者,工資一個月不到7000塊,2年後(14年)拿到戶口又去了百度,16年京杭君也去了百度,時不時約個飯。

京杭君同一導師的幾位同學去向如下,基本都在通信行業內:

1位到本校繼續讀博;

1位到中國移動總部,解決戶口;

1位到中國移動設計院,解決戶口;

1位到中國移動設計院,解決戶口,後續到思科和亞馬遜做銷售;

1位到中國聯通設計院,解決戶口,後面跳槽到一家證券公司做分析師;

1位到北京微軟,未解決北京戶口。

03 三星電子

11年8月份去三星實習的時候,3件對三星手機影響深遠的的事情正在發生。

1 .三星剛剛開啟戰略轉型,全面由功能機轉向安卓(Android)系統,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策。

2. 當時GALAXY Note開發已經到了後期, 我所在的協議小組有幾個工程機在用。看到Note的第一感覺是,「這麼大個屏幕,打電話蓋住了半張臉,真有人喜歡嗎?」,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三星引領手機大屏時代。

3.國內4G網路商用部署加快了步伐,為後面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奠定了基礎。

在功能機時代,三星手機一直是個跟隨者,藉助安卓系統、大屏、和4G網路在國內普及帶來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爆發,三星手機翻身,一度如日中天,智能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和蘋果分享了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的全部利潤。後續又被國內一眾安卓廠商狙擊,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在三星工作將近4年(算上實習)的時間裡,有幾件事情對京杭君觸動很大。

戶口

12年三星電子通信研究院大概招了40多位應屆生,入職半年後,戶口指標下來,覆蓋面不到二分之一,分配方案是大家抽籤,京杭君不幸沒抽到,後面復盤這裡面有太多可操作的空間。原來從hr部門得到的反饋是個打分方案,京杭君來得早,工作表現比較好有一定優勢,然而並不是,只能說 too simple ,native。而這徹底打亂了京杭君原計劃在北京紮根的整個職業規劃。為此鬱悶了好幾個月。

發展

京杭君所在的通信協議組,十幾個人,基本都是碩士,北郵的佔三分之二以上,他們學歷個人資質都不比我差, 入行比我早,平時工作技術含量也不高,新人出頭的機會在哪裡?他們的現在就是5年後的自己,而這並不是京杭君所期望的。

房價

京杭君的mentor是一位北郵的師兄,跟他聊天得知,師兄06年畢業,他們畢業時的起薪跟6年後的12年差不多,而房價在6年間漲了三四倍,師兄畢業一年後(之前實習一年),家裡幫了點忙,20萬左右首付在回龍觀買了120坪的房子,而京杭君呢,家裡幫不了忙,急需反哺,房價卻在繼續上漲,如果在在三星繼續待下去,以這裡升職加薪的速度,在北京買房實屬無解。

綜合上述三點,基於既定的遊戲規則,這裡沒有出路。於是開始思考,路在何方。落戶失敗既成事實,出路一時也找不到,那就爭取各種機會更多更快掙錢吧。不同於後面三家公司,這份工作帶有某種三星或行業特色。

加班

在北京三星電子是為數不多給1.5倍加班費的公司,聽老同事說,早幾年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加班工資比正式工資還高,那時北京房價還低,兩年下來首付妥妥的,真羨慕那個時候。

組織上的領導也是實習時的面試官,一年後才知道,原來在學校是同一個實驗室早幾年畢業的師兄,他偏向於安排新人加班。剛畢業的新人極度需要用錢,又有精進業務的強烈意願,所以也樂意接受加班安排。

那時一個月季度可以申請加班時間上限為108小時,平均到每月36小時,加滿36小時加班費大約為月工資30%左右,這麼算下來相比當時的BAT等互聯網公司,薪水其實也不低。

制度的出發點往往都是善意的,執行起來有時候就變了味。比如這裡的加班費,很多時候就成了為了掙加班費而加班。法定節假日3倍加班工資更是成了某種福利,只有表現好或者和領導認可才能申請加班。久而久之,被認為理所當然的加班費,一旦公司效益不行,控制加班的時候,收入減少人們變得不可接受。

出差

業務特點經常需要出差,到杭州,廣州,深圳,南京,香港等城市跟中國移動研究院,華為,高通等廠商的同志,分別代表終端廠商,運營商,網路設備商,終端晶元廠商調試4G試商用網路和4G手機的各種通信協議問題。

老人有家庭,也看不上這點差補,一般不樂意出差,所以跟京杭君同一年入職的小夥伴就成了出差主力,12年,13年差不多一半時間在外面出差,辛苦歸辛苦,對於一個沒怎麼見過世面的屌絲而言,航班出行,中檔酒店,外加差補,還有機會跟產業鏈上不同位置的同行交流,倒也樂在其中。

出差的幾年間養成一個職業習慣,從機場到酒店,酒店到工作地點之間計程車途中,拿著工程機看4G信號的強度,目睹4G網路一步步在全國鋪開,全然不知產業升級對一線的通信人意味著什麼?

大概畢業一年後,還清了家裡外債和自己本科和碩士7年間的欠下的助學貸款,開始琢磨出路。

weixin.qq.com/r/BClsdA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的最新思考都會更新到微信公眾號:「中產之路」,你不妨關注一下

如果有所觸動,不妨點個贊,鼓勵一下作者。


推薦閱讀:

行業小白如何利用「職業槓桿原理」順利轉行?
過了30又怎樣!就要30天轉行互聯網運營
UX設計師妹紙,北漂兩年半的轉行經歷(二)——UI設計師一個人打拚的半年
UX設計師妹紙,北漂兩年半的轉行經歷(三)——UI的瘋狂成長你也可以擁有(上)

TAG:轉行 | 男人30而立 | 中年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