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這部電影怎麼樣?
異域茶湯、西洋麵包、本地河蟹,武館、腳行、軍界,凡夫走卒、風塵女子、俠客高人,不同階層、身份、地位的男男女女,重現民國天津的世態百相。而在這幅迷人畫卷中,武人們展現其「京劇老生做派」,真是漂亮極了!
1.依高屋建瓴
第二次看《師父》時,還是忍不住落淚了。幾乎在相同時間點,又沒能控制住,熱淚盈眶。與兩年前那次稍為不同的是,這次我終於想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在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淚眼婆娑。
《師父》很好看。好看到讓人忘記之前還有一部王家衛拍過的《一代宗師》。從電影氣質來講,《師父》好像是《一代宗師》的前傳。
即便您是位資深的武打片迷,依然會覺得它好看。這是始料未及的。總以為,在看完《卧虎藏龍》《功夫》《一代宗師》之後,武俠或武打,只有讓人回味或嘆息的份了,沒有再讓人驚奇,甚至嘖嘖稱讚這碼事了。
自一九二八《火燒紅蓮寺》伊始,至二0一五年《師父》「再造江湖」,武打片類型也算是演義到「第八十七回」了。那些上了年際的,被胡金銓(《俠女》)、張徹(《獨臂刀》)、劉家良(《少林搭棚大師》)、程小東(《倩女離魂》)、徐克(《黃飛鴻系列》)、周星馳、李安、陳可辛(《武俠》)等導演,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功夫巨星培育或訓練出挑剔口味的觀眾,他們是有資格不賣任何一部沒有超越從前的武打片的賬了。
繁華看盡,孤峰又起。
總算有一部《師父》,改變了我前些年固執地以為武打片「只能回看,不能前瞻」的想法。追根溯源,它稱得上是在八十七層塔尖上跳舞,而且「舞出新意」。
2.於死里求活
能「舞出新意」全因為徐皓峰這個人。
這個人如果放到明代說不定就成張三丰了。在他身上,您能看到很多「合一」或「守一」的東西。看他的文字,心裡會想,這就是他該寫的東西,也理應只有他,才寫得了。看他的電影,哦,心裡又想,這片子也恐怕只有他能拍得了。
於是乎,再看他說話的樣子,才明白,他寫小說,拍電影,講武林,三者多麼像一回事又多了不得呀。
很多人並不這樣。寫出來的,跟拍出的不像;拍出來的,跟說出的更不像;說出來的,又實在不像是他該說的。或許正所謂,他們所求的,不是「合一」或「守一」,而是「多樣」或「多元」。
徐皓峰導演當然不是。他是這個時代的反面。他說:「二0一四年《師父》開機時,詠春電影已沒落。他人放棄的事,我喜歡做。一是知道了不做什麼,二是死里求活,有挑戰快感。」很多時候,我們認為一部電影高級、迷人,首先得承認拍這部電影的導演高級、高明。
過去二年多時間裡,偶得閑暇,總惦記著為徐皓峰導演的《師父》寫上幾句。但總覺得念頭太淡,淡得不能下筆生花,揮灑自如,筆走蛇形,一氣呵成。
手頭這本《坐看重圍》也不知翻了多少遍,總嫌不過癮。一是因為他的文字洗鍊,耐看,暗藏古風。他會如此這般寫:「日本疑似漢室隱居地,天津疑似唐室隱居地,不管是否詐稱,對民風有好處,可以高貴一點。」
二是因為聽他講電影背後的故事,跟他拍出來的,跟字裡行間呈現出來的,沒有違和感,「心道諧一」。他講形象,講畫面,講劇本,講演員造型、表演和專業受訓,講鏡頭設計標準,講武林掌故和武打片興衰史,都是一招一式、硬橋硬馬的寫實功夫,「不欺鄰里,不欺同行」。
每次拿起《坐看重圍》,放下《坐看重圍》,我在想呀,這部蕩氣迴腸的開山之作,真得去電影院再看看。再念及他的《武士會》《道士下山》《刀背藏身》《逝去的武林》著作種種,又在想,他什麼時候華章續前?
3.以拳理取勝
在這白駒過隙的日常光景中,也分明能感覺到這部電影滲透得有多深。
它日里,在某南方小城文化館遊走,那把詠春門的八斬刀近在眼前,腦海中閃過的卻是陳識如龍似鶴的身影;它日里,看綜藝《七十二奇樓》,想的卻是「奧義塔」,是徐皓峰導演念念不忘的「逝去的武林」。
他懂功夫重拳理,形意八卦詠春門,尋橋標指小念頭,講得頭頭是道;他推崇硬橋硬馬、刀法刀型,「岳武穆十三槍」、「趙子龍十八槍」、「連拿帶打的八卦黑手」,耍得虎虎生威。
相比王家衛先生將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糅合而成的《一代宗師》,他有自己的「範式」。「我的武打形態是:剔除血污狼狽的修飾,順著拳理拍。拳理——運動的道理和制放的道理,以『打得有理,贏得漂亮』作鏡頭設計的標準,不是打得漂亮,是贏得漂亮,一字之差,完全不同。美姿怪動,混亂真實都是感性魅力,我要讓武打呈現出古典建築的理性。」「武打片主流形態終結,而非主流——張徹幫會,胡金銓文藝,李小龍風格還在演進。」
為此,他野心勃勃,渾身是膽,要創作「一個成熟形象的李小龍重打奧義塔」,融合「張徹幫會」、「胡金銓文藝」、「李小龍風格」於一爐,唯有集大成者,才敢「再造江湖」!
即便是站在程小東徐克劉家良洪金寶陳觀泰熊欣欣等追求極致的武人們的視角來看,毋庸置疑,他也是站在「奧義塔頂端的高手」。
4.予鐵漢柔情
但《師父》真正高級、高明的地方遠不止「挾刀揉手」、「坐看重圍」、「橫線奧義塔」等等這些「打得有理、贏得漂亮」的武打設計,而在於它,蘊藏著一幅讓人著迷的民國畫卷和一份令人唏噓的鐵漢柔情。
從市井街頭來自異域茶湯女、棲身歌舞廳的西洋舞女、天津本地的餐廳侍員到十八館武行大老,不同階層的女子有著個性鮮明又極其本色的面目;從野性十足的孤兒耿良辰、砥礪數載而北上搏名的陳識、氣數已盡而退隱江湖的鄭山傲到狡猾任性的軍閥林希文,以及陳觀泰、戴立忍、張傲月等人塑造的民國群英譜,不同地位的武人們,構成了一個錯綜複雜、張力十足的紛繁世界。
異域茶湯、西洋麵包、本地河蟹,武館、腳行、軍界,凡夫走卒、風塵女子、俠客高人,不同階層、身份、地位的男男女女,重現民國天津的世態百相。而在這幅迷人畫卷中,武人們呈現其「京劇老生做派」,真是漂亮極了!
而穿插、流動其中又細膩又克制的情感戲更加觸動人心。
前文說到兩次「忍不住落淚」處,正是中了這些文戲的圈套——全片高潮部前奏,陳識單刀赴會「天津18館」設下的鴻門宴,路過茶湯女的鋪前,聽她講起徒弟耿良辰生前踢館成功卻被害命的傳奇故事,被當作外地前來作官、被要求申張正義而身為師父的他,只能強忍悲慟,轉身離去。
正所謂古人云:英雄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那一刻,痛苦萬分的剋制、隱忍,才是真正高級得令人唏噓難忘的鐵漢柔情。這或許也是眾多女性觀眾對這部武打片深度著迷的關鍵原因。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繼承者們?
※怎樣評價楊冪?
※電影熔爐講述了什麼故事?
※電影《無間道》中的劉建明是誰飾演的?
※吳越演過什麼作品?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