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中,卷尾骨到底正不正確?

有的老師說,卷尾骨後,只會讓你的腰椎承受更大的壓力,有的老師說可以避免塌腰,到底卷不卷?


「卷尾骨」是一個簡化的說法,完整說法應該是「尾骨內卷」

尾骨內卷這個動作是依靠收緊盆底肌(PC肌)來實現的,而不是靠收緊臀部,所以內骨內卷不會影響骨盆角度,自然也不會影響腰椎的角度。

既如此,尾骨內卷自然也不會給腰椎造成壓力。

我們為什麼要做「卷尾骨」這個動作呢?

這個要從骨盆的解剖結構來看。

骶骨上接腰椎,下接髂骨和尾骨。

髂骨上接骶骨,下接股骨。

所以,骨盆是一個人最核心的位置,而骶髂關節就是核心中的核心。

骶髂關節活動範圍很小,甚至很多人以為他們是長死的(融合在一起的),所以這個關節往往被忽略掉了。

腰椎區域的力量使建立在骨盆的穩定上。

髂骨的穩定需要大腿和臀部力量,而骶骨的穩定,則需要盆底肌和腰腹的力量。

腹直肌前接恥骨,盆底肌又從恥骨連接到尾骨和骶骨。

所以,盆底肌是保持骨盆穩定的肌肉鏈中很重要的一環。

收緊盆底肌,就會使尾骨內卷。

這就是我們要在瑜伽動作中「卷尾骨」的原因。

至於說會對腰椎造成壓力什麼的,主要原因是「骨盆後傾」,多數是臀部用力太多造成的,與「卷尾骨」這個動作並沒有什麼聯繫。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卷尾骨」這個動作做錯了。

如果不「卷尾骨」會怎樣呢?

在做動作的時候,壓力會完全由關節和韌帶來支撐,造成關節損傷。除了關節面磨損外,還可能造成骶髂關節「超伸」,使穩定性變差。

特別是在倒立體式中,不「卷尾骨」是無法長時間保持的,會覺得有力使不出,身體晃來晃去。就是骶髂關節不穩定造成的。


謝邀。

首先,在瑜伽課程中的「卷尾骨」一詞的口令指導沒有問題,可以避免骨盆前傾所導致的腰椎及腰骶關節的不合理壓力。

其次,「卷尾骨」一詞也存在著用詞不準確的一面。人在幼年及發育期內,尾骨和骶骨連接處的關節是有輕微的活動的,因為連接的是纖維盤和韌帶相連,在受較大的力量的時候是可以活動的,但是並不會自主活動,而如果是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纖維盤和韌帶會發生鈣化,從而出現融合,而不能活動。

綜上所述:「卷」這個字有主動產生某種動態變化的含義,所以,用「卷」一字不夠嚴謹。


謝邀,我把這種說法理解為「注意骨盆位置」。有些是做成骨盆中立位,有些要刻意做骨盆後傾,總之是避免骨盆前傾的意思。是否傷腰椎這個問題也是因人而異,要看已有損傷部位(前,後,側)和動作強度,以及改變脊椎角度的頻率,通常在自然曲度固定靜力練習較為安全。而動作中要求骨盆中立位或骨盆後傾位的目的也是為了穩定錐角,避免過屈過伸發力。同時在健身領域,骨盆後傾位較為容易激活腹部肌群,讓腹部鍛煉時減少代償,維持腰椎自然曲度,在需要穩定核心的全身動作中(如推舉)也要求後傾位。不知這樣的解釋是否明白。


卷尾骨本來就是個用詞模糊的表達方式,好多哈他老師都會這麼提示,但幾乎所有的瑜伽初學者聽到這個詞都會懵逼。


卷尾骨是沒問題的,問題是這個程度怎麼把握。我們老師是說,卷尾骨應該是感知尾骨向下沉,而不是過分的卷。

畢竟,任何事情,過則為患。


卷尾骨會讓腰椎承受更大的壓力這個說法我不是很能理解,我個人的體會是,卷尾骨能讓腰椎的間隙變大,而不至於受擠壓,一般我們做動態貓式的時候,為避免塌腰也可以卷尾骨,這是一個幫助性的口令,如果你的身體足夠有覺知就壓根不需要告訴你卷尾骨你也知道怎麼通過其他肌肉控制保持骨盆中立位


推薦閱讀:

聽說瑜伽是一種精神療法,那它為何有各種神奇的功效?
60張瑜伽肌肉拉伸圖,告訴你如何安全正確的練習
瑜伽體式——中級貓式到英雄式
24節氣之大雪,兩分鐘疏散所有疲勞的「伸懶腰式」
關於上次說到【前屈拱背】的問題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