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兩彈一星」裝上心臟 卻沒人把他的離世放心上,我們知道他是誰嗎?
確認
取消
我來回答
|
熱門排序
xiaobo3883
照片上的老人,瘦骨嶙峋、面容滄桑,戴著一個工地很常見的安全帽,看上去很普通,很普通。可是你知道嗎?是這位老人,為中國的「兩彈一星」裝上心臟,也是他讓美日對中國再不敢妄動!可剛剛最痛心的事情發...
查看全部
照片上的老人,瘦骨嶙峋、面容滄桑,戴著一個工地很常見的安全帽,看上去很普通,很普通。可是你知道嗎?是這位老人,為中國的「兩彈一星」裝上心臟,也是他讓美日對中國再不敢妄動!可剛剛最痛心的事情發生了,竟全國悄無聲息,無人問津!他,就是童志鵬
1924年,他生於寧波慈溪童家村,家中經營藥材生意,雖非大富大貴,生活倒也安穩。可日軍侵略的鐵蹄,徹底踏碎了他本應美好的童年。他親眼目睹了日軍的喪心病狂,親歷了國破家亡的錐心之痛,小小年紀的他,就深刻明白到,什麼叫做:國強則民安。從此,讓祖國變得強大,成了他一生最執著的追求!
1937年,他隨全家遷居到上海,在動蕩不安中發奮苦讀。1942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最熱門的電機系。
1947年,優秀的他又被,世界頂級名校,美國的威斯康星大學,研究院電子工程專業錄取。他踏上了開往美國的輪船,可此去絕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是為了:取有用之學術,救我垂危之國命,舍圖科學之發達。剛進校,滿腔愛國情的他,就加入了兩大組織:北美基督教中國學生會,和著名的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時刻關心著大洋彼岸的祖國。在留美科協成立大會上,他對在場的人說:我們都是從戰亂中走出來的,親眼目睹著侵略者對我們的親人、朋友所做的一切罪行。雖然我們沒有拿起武器去復仇,但我們一定要用雙手、用科學建設新的中國,再也不允許任何人侵略她,再也不允許任何人欺凌我們!慷慨激昂,字字句句,皆是痴心的愛國情懷!
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遠在美國的他聽到消息喜極而泣,恨不得馬上回去為祖國的建設出力,他說:祖國的解放給我們帶來無限的興奮,我們驕傲自己,是四萬萬被解放人民的一分子,更覺得自己負有前所未有的沉重責任,這是對每一寸被解放土地所擔負的責任。1950年,獲博士學位後,他就立即準備啟程回國。可當時美國當局對他百般阻撓,離岸禁令越來越嚴,美國還以高薪誘惑他,可他絲毫不為所動,如何回國,成了他日夜思慮的頭等大事。
童志鵬在美國曆盡千辛萬苦,他終於可以回國了。可是擔心離境時海關阻撓他,他乾脆把自己在美期間的,全部家當都留在了美國,只帶上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權威書籍,和一些自己的學習筆記。新中國一窮二白,他也知道,迎接他的將是難以想像的貧苦與艱辛,可他毫不畏懼,只因那片土地的名字,叫中國!同期歸國的留學生大多選擇,進入高校或研究機構工作,可他不滿足於此,他希望能從事,為祖國做更大貢獻的工作。而當時,國內電子工業基礎幾乎為零,中國迫切需要發展電子工業。於是1950年,他進入天津電信局,電工二局任工程師,正式踏上創建中國電子工業的征程。1950年,為阻止新中國的發展,美國把戰火燒到了新中國的邊境線上,抗美援朝開始了。而當時我國志願軍,使用的步談機大多是,從敵軍手裡繳獲而來的老舊裝備,不符合作戰需要,用幾次就壞了。他臨危受命,立即日以繼夜地,為前線研製起軍用無線電台。經過無數次實驗、試製,僅僅不到一年時間,他就成功研製出了:第一台中國自主品牌的軍用步談機,702型步談機。
更讓人驚訝的是,它比美式電台還要輕便省電、信號覆蓋範圍更廣、更清晰。之後702型步談機迅速裝備前線部隊,成為我國志願軍中裝備最多的一種電台,在戰場發揮出如虎添翼的重大作用。他感慨地說:「當時一下子就生產了八千多部,從工廠直接運到戰場,在部隊上很受歡迎,可見這個步談機來得多麼及時。」許多人都看過電影《英雄兒女》,英雄王成在孤立無援的絕境中,對著步談機大喊:向我開炮!可是你知道嗎,王成原型,步談機員於樹昌在戰場上使用的,就是他研製的702型步談機。1955年,他又參與組建了我國第一個,綜合性電子科研機構,第十研究所。他先是擔任副總工程師一職,後來又升任總工程師、副所長等職。留美歸來的他,深深明白,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巨大差距,為儘快趕上美國,他總有種時不待我的感覺。沒有加班費,可他幾乎,每天加班到晚上12點以後,周末也在加班,宵夜就是饅頭加鹹菜。如此艱辛的時光,可他回憶起來,卻滿心眷戀:那是我最愉快的一段人生時光。
為落實國防科技發展規劃的任務,中央將研究所統一歸屬部隊,童志鵬也第一次穿上了軍裝。當時的研製任務,可以說一切都是白手起家,製作時要什麼材料?不知道。製作時要用什麼理論?也不知道。該在什麼環境里研究比較好,更不知道!西方更是對中國進行封鎖,因而生產研製任務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技術挑戰和難以預計的問題。於是,為了從蘇聯專家那裡,得到前沿科技資料,他刻苦地自學俄文。最終,他敏銳地把握核心技術,制定出十所發展規劃,研究部署通信領域新產品開發,跟蹤通信領域關鍵新技術,並運用在重大項目上。他還常常鼓勵青年技術人員說:「困難肯定是有的,這是常事,沒什麼大不了的,找到問題解決就好,有的時候其實是現象複雜,但原因往往簡單,不要放棄,再堅持一下」。
正是這份堅持,在他的努力下,美日對中國再不敢妄動!他先後為祖國研製了戰機機載雷達、微波通訊接力機等一批,填補空白的國產裝備。他還主持了第一代同步衛星遙測技術保障,為建設完備的航天測控系統積累了寶貴經驗。他主持研製成功的地面微波脈衝接力機、中國第一代機載雷達等電子設備與系統,後來更成為,「兩彈一星」電子系統的核心裝備,為「兩彈一星」裝上了電子心臟。而當轟轟烈烈的文革來襲時,做出如此多貢獻的他也沒能倖免。他被打成「特務」,在研究所監督勞動了6年。什麼苦活、累活都給他干,背磚、背水泥、運沙石土,好多次發高燒,他還被強迫著,背50多公斤一袋的水泥,身體被折磨得遍體鱗傷。可儘管如此,他也不肯屈從,說出了擲地有聲的十個字:「歷史將會證明我是好人。」
在這段苦難的歲月里,他居然還為祖國,做出了一系列貢獻。1972年,他圓滿完成了,有關電子測控系統調試任務。1974年,他擔任衛星通信工程,測控系統總體任務負責人,期間主持研製的,測控系統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為「兩彈一星」事業做出重要貢獻。1987年,他又受命出任電科院院長。當時中國科研基礎還相當薄弱,可他沒有放鬆對世界前沿的追蹤。當時互聯網的概念還沒出現,而同一時期,發達國家已經開始打造集通訊、情報、指揮、控制為一體,被稱為C3I的信息戰平台,於是,他領導研究與國際開放系統,互聯標準一致的中國研究網,成為中國與國際聯網最早、最成功的系統之一。更是在海灣戰爭爆發後,創造性地提出,「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新概念,而美國類似的概念也是兩年後才有的。正是他的長遠預見,為中國軍事科技今天的趕超奠定了基礎。
1984年,中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衛星在西昌發射成功圖為童老(右二)與十所科研人員一起領獎合影。半個世紀漫漫征程,從小電台到大系統,他已經為中國做了太多太多,可即使到晚年,他還是,為中國的發展嘔心瀝血、鞠躬盡瘁。1997年,73歲的他,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不是他事業的終點,他居然又開始攻克世界級難題:平流層飛艇。
平流層飛艇有多重要?美國一位首席科學家高瞻遠矚地說:如果平流層飛艇研製成功的話,就會對未來的作戰模式發生戲劇性的變化。這是曾在國際上風靡一時的項目,只是礙於項目本身難度太大,日本、俄國都曾多番嘗試、卻仍然收效甚微後不得不作罷,美國還在繼續研究,卻也遲遲得不到突破。而他,就是想攻關這一個,難倒全世界的難題。
他十分清楚平流層飛艇的戰略意義,他說:它可以填補衛星和飛機空白,一旦飛艇研製成功,不僅僅是項目本身,對帶動基礎工業的發展,甚至能給,我們整個國民經濟帶來良好的效益。所以,他希望中國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平流層飛艇的國家。為了在這場與美國、日本等國家,展開的同場競技中佔據上風,他幾乎傾注了自己全部的熱情和精力。可這個項目實在太過棘手,一研究,居然就研究了20多年。轉眼間他已經90歲,如此高齡,理應頤養天年,可他卻還是不顧身體,堅持每天工作,奮鬥在最前線。一次他約好第二天要去湖北,參加平流層飛艇測試試驗。結果那晚他在北京家中摔了一跤,情景非常嚴重,很多人都勸他不要過去了。結果第二天測試的時候,他還是出現在了大家面前。還用阿Q精神笑著說:「我雖然摔得頭破血流,但還沒有粉身碎骨。」在場的聽眾無不為之動容。
他還題寫了這樣的詩句,來激勵自己:耄耋老人赤子心,卆壽更向百歲行。少年負笈學成歸,志存高遠為國興。自強不息攻難關,鵬程萬里耀國威。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成因。他的口頭禪就是:「我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平流層飛艇上天!」他還想為祖國做更多更多,他多麼渴望看到,中國的平流層飛艇上天,然而無情的死神卻永遠帶走了他……2017年12月19日,科學家童志鵬因病逝於北京,享年93周歲。
這位我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走了,這位真正的中國脊樑,走了,他是在時代的巨變中,殫精竭慮,為祖國昌盛,付出自己全部的芳華後,留下功在千秋的事業後,才走的……童老,即使離世,竟也驚不起一絲波瀾!中國真正的巨星,應該是,讓中國有足夠底氣的巨星。讓世界為中國側目的巨星。讓敵對勢力不敢妄動的巨星,讓中國更強大、民族更強盛的巨星!因為保密原因,他的名字曾經不能為人知,他報效祖國,無私奉獻,肯定心裡也沒有渴求過,能有多少人能知道他、記得他。可我們卻不應該覺得,這就是理所應當啊。一個民族,正是有像他這樣,仰望星空的人,我們的民族才能有希望。龍之角,鳳之冠,國之棟樑,英雄已落幕,但卻不該被遺忘,今天就請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記住一個偉大的名字:志存高遠,鵬程萬里,童志鵬!
照片上的老人,瘦骨嶙峋、面容滄桑,戴著一個工地很常見的安全帽,看上去很普通,很普通。可是你知道嗎?是這位老人,為中國的「兩彈一星」裝上心臟,也是他讓美日對中國再不敢妄動!可剛剛最痛心的事情發生了,竟全國悄無聲息,無人問津!他,就是童志鵬
1924年,他生於寧波慈溪童家村,家中經營藥材生意,雖非大富大貴,生活倒也安穩。可日軍侵略的鐵蹄,徹底踏碎了他本應美好的童年。他親眼目睹了日軍的喪心病狂,親歷了國破家亡的錐心之痛,小小年紀的他,就深刻明白到,什麼叫做:國強則民安。從此,讓祖國變得強大,成了他一生最執著的追求!
1937年,他隨全家遷居到上海,在動蕩不安中發奮苦讀。1942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最熱門的電機系。
1947年,優秀的他又被,世界頂級名校,美國的威斯康星大學,研究院電子工程專業錄取。他踏上了開往美國的輪船,可此去絕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是為了:取有用之學術,救我垂危之國命,舍圖科學之發達。剛進校,滿腔愛國情的他,就加入了兩大組織:北美基督教中國學生會,和著名的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時刻關心著大洋彼岸的祖國。在留美科協成立大會上,他對在場的人說:我們都是從戰亂中走出來的,親眼目睹著侵略者對我們的親人、朋友所做的一切罪行。雖然我們沒有拿起武器去復仇,但我們一定要用雙手、用科學建設新的中國,再也不允許任何人侵略她,再也不允許任何人欺凌我們!慷慨激昂,字字句句,皆是痴心的愛國情懷!
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遠在美國的他聽到消息喜極而泣,恨不得馬上回去為祖國的建設出力,他說:祖國的解放給我們帶來無限的興奮,我們驕傲自己,是四萬萬被解放人民的一分子,更覺得自己負有前所未有的沉重責任,這是對每一寸被解放土地所擔負的責任。1950年,獲博士學位後,他就立即準備啟程回國。可當時美國當局對他百般阻撓,離岸禁令越來越嚴,美國還以高薪誘惑他,可他絲毫不為所動,如何回國,成了他日夜思慮的頭等大事。
童志鵬在美國曆盡千辛萬苦,他終於可以回國了。可是擔心離境時海關阻撓他,他乾脆把自己在美期間的,全部家當都留在了美國,只帶上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權威書籍,和一些自己的學習筆記。新中國一窮二白,他也知道,迎接他的將是難以想像的貧苦與艱辛,可他毫不畏懼,只因那片土地的名字,叫中國!同期歸國的留學生大多選擇,進入高校或研究機構工作,可他不滿足於此,他希望能從事,為祖國做更大貢獻的工作。而當時,國內電子工業基礎幾乎為零,中國迫切需要發展電子工業。於是1950年,他進入天津電信局,電工二局任工程師,正式踏上創建中國電子工業的征程。1950年,為阻止新中國的發展,美國把戰火燒到了新中國的邊境線上,抗美援朝開始了。而當時我國志願軍,使用的步談機大多是,從敵軍手裡繳獲而來的老舊裝備,不符合作戰需要,用幾次就壞了。他臨危受命,立即日以繼夜地,為前線研製起軍用無線電台。經過無數次實驗、試製,僅僅不到一年時間,他就成功研製出了:第一台中國自主品牌的軍用步談機,702型步談機。
更讓人驚訝的是,它比美式電台還要輕便省電、信號覆蓋範圍更廣、更清晰。之後702型步談機迅速裝備前線部隊,成為我國志願軍中裝備最多的一種電台,在戰場發揮出如虎添翼的重大作用。他感慨地說:「當時一下子就生產了八千多部,從工廠直接運到戰場,在部隊上很受歡迎,可見這個步談機來得多麼及時。」許多人都看過電影《英雄兒女》,英雄王成在孤立無援的絕境中,對著步談機大喊:向我開炮!可是你知道嗎,王成原型,步談機員於樹昌在戰場上使用的,就是他研製的702型步談機。1955年,他又參與組建了我國第一個,綜合性電子科研機構,第十研究所。他先是擔任副總工程師一職,後來又升任總工程師、副所長等職。留美歸來的他,深深明白,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巨大差距,為儘快趕上美國,他總有種時不待我的感覺。沒有加班費,可他幾乎,每天加班到晚上12點以後,周末也在加班,宵夜就是饅頭加鹹菜。如此艱辛的時光,可他回憶起來,卻滿心眷戀:那是我最愉快的一段人生時光。
為落實國防科技發展規劃的任務,中央將研究所統一歸屬部隊,童志鵬也第一次穿上了軍裝。當時的研製任務,可以說一切都是白手起家,製作時要什麼材料?不知道。製作時要用什麼理論?也不知道。該在什麼環境里研究比較好,更不知道!西方更是對中國進行封鎖,因而生產研製任務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技術挑戰和難以預計的問題。於是,為了從蘇聯專家那裡,得到前沿科技資料,他刻苦地自學俄文。最終,他敏銳地把握核心技術,制定出十所發展規劃,研究部署通信領域新產品開發,跟蹤通信領域關鍵新技術,並運用在重大項目上。他還常常鼓勵青年技術人員說:「困難肯定是有的,這是常事,沒什麼大不了的,找到問題解決就好,有的時候其實是現象複雜,但原因往往簡單,不要放棄,再堅持一下」。
正是這份堅持,在他的努力下,美日對中國再不敢妄動!他先後為祖國研製了戰機機載雷達、微波通訊接力機等一批,填補空白的國產裝備。他還主持了第一代同步衛星遙測技術保障,為建設完備的航天測控系統積累了寶貴經驗。他主持研製成功的地面微波脈衝接力機、中國第一代機載雷達等電子設備與系統,後來更成為,「兩彈一星」電子系統的核心裝備,為「兩彈一星」裝上了電子心臟。而當轟轟烈烈的文革來襲時,做出如此多貢獻的他也沒能倖免。他被打成「特務」,在研究所監督勞動了6年。什麼苦活、累活都給他干,背磚、背水泥、運沙石土,好多次發高燒,他還被強迫著,背50多公斤一袋的水泥,身體被折磨得遍體鱗傷。可儘管如此,他也不肯屈從,說出了擲地有聲的十個字:「歷史將會證明我是好人。」
在這段苦難的歲月里,他居然還為祖國,做出了一系列貢獻。1972年,他圓滿完成了,有關電子測控系統調試任務。1974年,他擔任衛星通信工程,測控系統總體任務負責人,期間主持研製的,測控系統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為「兩彈一星」事業做出重要貢獻。1987年,他又受命出任電科院院長。當時中國科研基礎還相當薄弱,可他沒有放鬆對世界前沿的追蹤。當時互聯網的概念還沒出現,而同一時期,發達國家已經開始打造集通訊、情報、指揮、控制為一體,被稱為C3I的信息戰平台,於是,他領導研究與國際開放系統,互聯標準一致的中國研究網,成為中國與國際聯網最早、最成功的系統之一。更是在海灣戰爭爆發後,創造性地提出,「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新概念,而美國類似的概念也是兩年後才有的。正是他的長遠預見,為中國軍事科技今天的趕超奠定了基礎。
1984年,中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衛星在西昌發射成功圖為童老(右二)與十所科研人員一起領獎合影。半個世紀漫漫征程,從小電台到大系統,他已經為中國做了太多太多,可即使到晚年,他還是,為中國的發展嘔心瀝血、鞠躬盡瘁。1997年,73歲的他,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不是他事業的終點,他居然又開始攻克世界級難題:平流層飛艇。
平流層飛艇有多重要?美國一位首席科學家高瞻遠矚地說:如果平流層飛艇研製成功的話,就會對未來的作戰模式發生戲劇性的變化。這是曾在國際上風靡一時的項目,只是礙於項目本身難度太大,日本、俄國都曾多番嘗試、卻仍然收效甚微後不得不作罷,美國還在繼續研究,卻也遲遲得不到突破。而他,就是想攻關這一個,難倒全世界的難題。
他十分清楚平流層飛艇的戰略意義,他說:它可以填補衛星和飛機空白,一旦飛艇研製成功,不僅僅是項目本身,對帶動基礎工業的發展,甚至能給,我們整個國民經濟帶來良好的效益。所以,他希望中國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平流層飛艇的國家。為了在這場與美國、日本等國家,展開的同場競技中佔據上風,他幾乎傾注了自己全部的熱情和精力。可這個項目實在太過棘手,一研究,居然就研究了20多年。轉眼間他已經90歲,如此高齡,理應頤養天年,可他卻還是不顧身體,堅持每天工作,奮鬥在最前線。一次他約好第二天要去湖北,參加平流層飛艇測試試驗。結果那晚他在北京家中摔了一跤,情景非常嚴重,很多人都勸他不要過去了。結果第二天測試的時候,他還是出現在了大家面前。還用阿Q精神笑著說:「我雖然摔得頭破血流,但還沒有粉身碎骨。」在場的聽眾無不為之動容。
他還題寫了這樣的詩句,來激勵自己:耄耋老人赤子心,卆壽更向百歲行。少年負笈學成歸,志存高遠為國興。自強不息攻難關,鵬程萬里耀國威。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成因。他的口頭禪就是:「我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平流層飛艇上天!」他還想為祖國做更多更多,他多麼渴望看到,中國的平流層飛艇上天,然而無情的死神卻永遠帶走了他……2017年12月19日,科學家童志鵬因病逝於北京,享年93周歲。
這位我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走了,這位真正的中國脊樑,走了,他是在時代的巨變中,殫精竭慮,為祖國昌盛,付出自己全部的芳華後,留下功在千秋的事業後,才走的……童老,即使離世,竟也驚不起一絲波瀾!中國真正的巨星,應該是,讓中國有足夠底氣的巨星。讓世界為中國側目的巨星。讓敵對勢力不敢妄動的巨星,讓中國更強大、民族更強盛的巨星!因為保密原因,他的名字曾經不能為人知,他報效祖國,無私奉獻,肯定心裡也沒有渴求過,能有多少人能知道他、記得他。可我們卻不應該覺得,這就是理所應當啊。一個民族,正是有像他這樣,仰望星空的人,我們的民族才能有希望。龍之角,鳳之冠,國之棟樑,英雄已落幕,但卻不該被遺忘,今天就請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記住一個偉大的名字:志存高遠,鵬程萬里,童志鵬!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中國新聲代》中幾個孩子的表現?
※從「電子寵物」到旅行青蛙,我們是怎麼迷上這些虛擬寵物的?
※每天有什麼小習慣能催人進步?
※你覺得《他來了,請閉眼》好看嗎?
※《迪迦奧特曼劇場版》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