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貓為什麼永遠是小孩?
在日本一般稱為「舊哆啦」(きゅうドラ,Kyudora),主要工作人員大多是從手塚治虫所開設的蟲製作公司(蟲プロダクション;Mushi Production)離職的人組成「日本電視動畫製作公司」(日本テレビ動畫),以及臨時特聘幾位「新潟動畫工作室」(新潟スタジオ)的成員輪流製作開始。由上梨滿雄監督兼主播1973年4月1日將前導測試的版本再編輯之後,以「出現了!哆啦A夢之卷」為第一話開始播映。約15分鐘為故事段落,一次播放兩個故事。哆啦A夢第一代的聲音是由有許多動物角色經驗的富田耕生所擔任,可能跟現在對於哆啦A夢的印象有些差異,那時候工作人員是抱著能以「喜歡幫助人的老伯」為主要形象。
當時的作品跟現在的作品比較起來,顏色對比上比較穩定。當時的動畫應該先以35mm的負片膠捲拍攝,再利用16mm的正片膠捲轉拍後以電視廣角範圍來播映,但這個作品卻直接以16mm的膠捲來拍攝。
節目在周日晚間7時播放,正逢其他友台許多高收視率的節目播放時間;製作單位為了確保收視率而進入苦戰。播放進入第二階段後,《小學五年生》與《小學六年生》開始連載。高學年級開始進入收視群,加上第二階段之後聲優改為野澤雅子,明顯改變了原來形象。收視率漸漸上升,收支轉虧為盈,甚至有了延長播放1年的預定。
哆啦A夢(Doraemon)[1],早年香港譯為(叮噹,梁詠琪唱主題曲:叮噹),日文名:ドラえもん,日本著名漫畫故事
他們是藤本弘和安孫子素雄。1969年,哆啦A夢首次被小學館作為長篇連載漫畫出版,自此,這個可愛的機器貓就越來越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當首部哆啦A夢動畫片於1979年在日本播出時,全日本隨即掀起了哆啦A夢的熱潮,儘管在早期的時候曾經有過幾年蕭條期(如1973年第一版幻之動畫的低迷人氣),但是幾十年來在日本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隨後第一部哆啦A夢電影亦在1980年推出,除了2005年外,每年春季都有一部電影在日本發行。
哆啦A夢的創造要追溯到1970年的某個截稿日,大師藤子不二雄的家裡突然闖進了一隻小貓,雖然很快就要截稿了,但大師還是和小貓玩了起來,還替小貓撓虱子,而這一撓就是幾個小時,等大師發現時間不夠用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完成稿子了,這時老師像熱鍋上的螞蟻走來走去,突然踢倒了女兒的不倒翁玩具,於是老師靈光一顯,把貓的形象和不倒翁結合起來,就創造了帶給我們歡樂的哆啦A夢。 阿蒙,機器貓,小叮噹→哆啦A夢
1991年哆啦A夢登陸中國大陸,當時都稱它為「阿蒙」(前期)、「機器貓」(後期)。而「叮噹」或「小叮噹」這種叫法在台灣十分流行,香港亦如此。據說香港人喜歡在頸部墜個東西祈求平安,他們把此物稱做叮噹;而機器貓身上正好掛著一個大鈴鐺。同時,機器貓早期被各國引進時都分別使用不同譯名,以便當地少兒接受。哆啦A夢在藤子先生的筆下永遠保持著親切友善的形象,很受各國兒童歡迎,根據藤子·F·不二雄的遺願,世界各地把他筆下的這個可愛的藍色貓型機器人統一使用本來響亮的名字——哆啦A夢。
註:後經驗證,在日本哆啦A夢的意思是「銅鑼右門」,音譯到漢
推薦閱讀:
※《歐布奧特曼源生之初》里的歐布奧特曼又有新形態?評價如何?
※剛看完《奧特曼大電影銀河傳說》,有沒有人知道最強大的奧特曼是哪一個?
※《迪迦奧特曼》所闡述的世界觀?
※奧特曼大電影大全里的《夢比優斯奧特曼》好看嗎?
※灰太狼為什麼總是追不上喜羊羊呢,是因為灰太狼圖片上看起來腿比較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