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背靠香港的廣東可以有兩個超級城市而江浙沒有?

廣東和江浙體量上並沒有差太多。同樣是背靠共和國超級城市,上海和香港體量目前而言已經不是一個級別了。而目廣深已經是可以和北上相提並論的超級城市了。為什麼不論是蘇州,杭州,南京也只能在二線城市裡擠破頭。江浙都有國內的頂尖大學,對於人才吸引也不差,上海對於江浙也應該不存在吸血,更多的應該是輻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謝邀。

太長不看一句話總結版:根源在於深圳的政治定位。

先看最新2017年城市GDP排名:

前10裡面珠三角兩個(深圳3,廣州4),長三角三個(上海1,蘇州7,杭州10)。珠三角排名佔優,長三角數量佔優,總體打個平手。

第11-25名,珠三角還是兩個(佛山16,東莞19),長三角四個(南京11,無錫13,寧波15,南通18)。這裡珠三角和長三角對比就開始吃力了。

再往後,珠三角第五要到50名開外了(惠州55),長三角還有常州、紹興、溫州、嘉興、鎮江等等都進了前50。珠三角這裡就比不上長三角了。

所以我們簡單量化一下:

長三角:上海2,蘇州、杭州、南京、無錫、寧波等1.5,常州溫州這幾個就是1,往後0.8、0.6。

珠三角:深圳2,廣州2,佛山、東莞等1.5,再往後惠州1,往後0.8、0.6。

整體而言,長三角發展集中度低,只有一個一線,但輻射範圍非常廣;珠三角發展集中度高,有兩個一線,但輻射範圍不及長三角。

這裡面的關竅在於深圳的定位。深圳本有三個選擇:

1、成為一個廣東省地級市;2、成為經濟特區;3、成為直轄市。

很顯然深圳成為了2。那麼我們假設兩個平行宇宙,看看如果深圳成為了1和3會是什麼情況。

如果深圳作為普通地級市,那麼沒有政策傾斜。但以深圳的客觀地理條件(珠江入海、背靠香港),在改開的歷史大環境下也斷然不會成為一個普通二線地級市,必然是比肩蘇州無錫,成為強一點五線城市。那麼珠三角的格局就和長三角一致,一個一線城市廣州,帶著幾個一點五線深圳佛山東莞。廣州比肩上海,餘下比肩蘇錫常。

如果深圳成功拿下026直轄,那麼深圳的發展腹地將大為拓寬。東莞、惠州的全部或部分都將納入深圳,以深圳的優越條件及政策力度,必將比肩甚至超越上海,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珠三角格局還是會變成長三角,只是領頭羊成為了深圳。但作為廣東省府的廣州,很有可能與當下江蘇南京的地位無異。

所以無論深圳是1和3,珠三角格局都會與長三角無異(但龍頭不同),但偏偏深圳選了2。這裡面的權衡是很多的,一方面改開需要立龍頭,香港又擺在那裡,深圳客觀條件太好了;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不顧及廣州的體量與地位,不能讓深圳一家獨大吸血。所以深圳能拿特區拿計劃單列,但就是拿不到直轄。現有格局足以同時保證廣深地位平衡,對廣深而言都是最好的選擇。

長遠來看,深圳沒有直轄對未來發展大有掣肘。我曾在回答(白心子:上海和深圳哪個城市未來發展的潛力更好?)里提到過,深圳目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地少。同是一線,深圳土地只有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廣州的三分之一。深圳早在15年土地開發強度就到50%(國際警戒線30%),全國絕無僅有。16年北上深房價暴漲,北京上海是嚴控土地開發,至今閑置土地不少;深圳則確確實實是地少,以後能開發的就更少。未來深圳缺地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房價更不用多說。

香港與深圳交界處,南側是寸土寸金的香港

上海內環龍陽路附近,仍有大片土地未開發

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合併周圍的東莞惠州,參考廣佛一體化,但這幾乎不可能。深圳財政上已經是單幹了,還要把除廣深外珠三角最富裕的地區吞併,廣東無疑少了重要的財政來源。尤其考慮到廣東是沿海發展最不平衡的省份,財政需大量轉移支付粵北等欠發達地區,不可能全靠廣州一肩挑。所以挖掉珠三角對廣州乃至廣東省府是絕無可能同意的,這也是為何深圳不能直轄的最直接原因。

深圳已錯過直轄機遇,在土地問題上只能退而求其次,要麼填海要麼吞併香港。填海經濟成本巨大,吞併香港更是難上加難。目前來看近似無解。

所以,大家只看到珠三角有兩個一線,沒有看到背後十分複雜的政治區劃格局。全國五個直筒子市(不設市轄區、不管縣市)廣東就佔了兩個,中山和東莞,全在珠三角。深圳和珠海兩個特區也在珠三角。港澳這兩個特別行政區更不用說了。不管做什麼經濟計劃,裡面的平衡博弈都非常多,港珠澳大橋就是很好的例子。

綜上,單看經濟發展,珠三角和長三角是差不多的;但考慮到地區規劃及政治平衡,珠三角要比長三角複雜得多。

這就是題主問題的根本性原因所在。


簡單來說,廣東是打虎五兄弟,江浙是群雄並起

看下面這張圖,這是去年人口流入的數據統計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長三角前5名的佔比和珠三角的前五名佔比數據

長三角前五名加起來,只佔到整個長三角城市群的一半多一點

而珠三角呢,前五個加起來都快到90%了

長三角的情況是大家都強反而形成了分流

你干金融去上海,我做互聯網愛去杭州,他去了沒咋聽過的金華,但那裡有義烏有橫店,保不準就是未來的大商販大明星。

長三角整體比珠三角體量大,但前五名的佔比卻那麼少,這意味著,【其他】這一類別中的各類中小城市,長三角是遠勝珠三角的。

所以長三角反而不容易出超級城市,因為整體分部均勻,各個城市各有所長,互相爭奪下,反而很難有哪個城市能聚集起多個行業。

而珠三角【其他】中的城市不強,直接導致人口,產業,企業,都集中在深圳廣州這五個大城市,反而促進了超級城市的誕生。


蘇州杭州還不強嗎?

蘇州的工業(雖然要搬走了),杭州光海康威視和阿里巴巴就夠恐怖了。

超級城市這種規模概念對於個人沒啥意義。

就跟超級大國一樣,算你活90年,大多數人出國加起來不會超過200天。

榮耀放心裡就好了。


一線城市的造就

有的是上帝關照(沒別的人選)——廣州上海

有點是政權選擇(有別的人選)——香港北京

有的是上帝關照加政權選擇——深圳


○在這個問題里:

上海≠香港,上海=深圳or廣州。

深圳才是背靠香港有的,廣州並不是。

北方有個北,東方有個上,南方有個廣。本來是這樣。後來外國人用中國的地弄了個港。當時廣州也不行,後來中國人又用自己的地弄了個深。

○關於珠三角有三大超級城市這件事。

嚴格意義上,香港只有700萬人,如果不看GDP,是跟寧杭差不多的,甚至更小的。

只有廣深才是超大城市,而香港是特大城市。

而長三角,只有上海是超大城市,而寧杭是特大城市。

就是2:1和1:2的關係。

○另外地,就珠三角,其實香港和深圳都是特例,是特殊的。只有廣州是自然的、「正常的」。

在正常的情況下,珠三角真的只會有一個廣州,就像長三角有個上海,並且正常情況下,廣州也不會超過上海。

然而歷史的進程。香港算是一座英國的城市,是英國在中國的飛地。

而深圳也是一個試驗田,是北京的飛地,政治地位一直極高,其他地方沒有的那種高。

○另外一點非要說的話,就是長三角的中小城市過於密集,過於發達,而珠三角的中小城市沒那麼密集和發達。所以長三角的中等城市擠佔了再誕生一個大城市的空間。而珠三角(東莞、佛山其實都是組合型的,是小地方打包變成大地方的)的大城市有點擠佔中等城市的空間。

【所以最後,用馮鞏的話說:長三角和珠三角,「準確的說,都挺好」】

有大有小的情況下,不必刻意強求誰大了誰小了

○另外跟珠三角比長三角似乎是早開放十年也有關係,先發優勢嘛,時間上的差距總是會反映一點。未來南京杭州的勢頭也不可小覷,也有可能就是廣深那樣的規模

○另外我覺得廣深港如此密集的出現在珠江三角洲跟珠三角周圍的泛珠都是連綿無盡的丘陵或山地有關係。

注意一下:長三角周圍還有其他大中城市,因為有其他平原。但珠三角真的就是南方的獨苗,出了珠三角都是山 都不太好的那種感覺。

【泛珠】是一個更大的【非珠】。在這麼一大片地方攤下來,有三個頂級城市其實也不多,因為周邊省份連個像樣的瀋陽這樣的大城市都沒有。


推薦閱讀:

對於如今的廣東,心中有一些話不吐不快

TAG:上海 | 經濟 | 廣東省 | 浙江 | 江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