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的植樹活動過後樹木的存活率有多高?有沒有更有效的綠化方式?

杜絕作秀!尋求真正有意義的綠化方法。


哈,前面匿名同學說的很贊。

但事實上這種植樹節學校、公司組織植樹的方式本身感覺就是作秀,雖然也的確會有一些功效,但總的來說種下去的樹能成活的只能說樹本身生命力頑強,以前學生時代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大多數人都是以完成任務的方式在做這個植樹的事情,在光禿禿的山上,只是挖一個小洞,把樹苗塞進去,填點土,不倒就行了,這樣就算是種好了一棵樹。我那可是乾燥的大西北啊,不是南方地區隨便種什麼都能成活的地方,這樣種下去的樹苗,真心不知道成活率有多少。

其實說到更有效的綠化方式,與其讓人們去植樹或者做綠化、環保這些事情,不如先從身邊做起,少用一次性筷子,少浪費紙,少浪費水等等。尤其是工作時,到處都是紙質的文檔,有多少人看了還真不知道,現在移動產品那麼發達,各個公司都在做雲啊什麼的,各種平台同步。但很多公司的現況還是樓上樓下發東西,還靠列印張文件,上下樓跑來跑去,就算不說環保,效率問題更嚴重。

從身邊說起,無紙化辦公感覺可能對於環保有更好的意義,而且也容易,每個人都能做到。


樹木是否存活不僅取決於植樹的時間,還與當時的氣候,地域,樹木品種,植樹方式等等有很大的關係。

但是據說,春天並不是植樹的最好季節,冬天才是。

有個很萌的說法是,冬天樹木在睡覺,你把它挖起來,栽倒別的地方,等到春天醒來的時候,雖然覺得自己怎麼突然變了地方,但是根已經紮下了。就像趁小孩子睡熟了,從一張床抱到另一張床上最容易的。


昨天剛好看到了有關植樹節的新聞。

大意就是,每年社會上很多單位在植樹節這天都會到郊外去植樹。

但是,種完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從來不養護,而且,有些種樹的土地,十分貧瘠,樹木存活率非常低。

年年種樹年年死。

植樹節成了作秀,成了「辣手摧樹」的日子。各大單位拍拍照片寫寫新聞就完事了。

鏡頭下,是一片片枯黃的樹榦樹枝。

如果這些樹苗能真正運用到植樹造林里,比植樹節作秀意義要大的多。

個人認為這種行為非常非常不負責任,是對錢財、對樹苗極大的浪費,對綠化沒有半點好處,違背了植樹節的初衷。很多人只種不養護,和生孩子只生不養有什麼區別?

我初中的時候,有一年植樹節,學校組織我們當年初二的學生在學校操場周圍種樹,每班一棵樹苗,樹坑也為我們挖好了。

植樹過程很歡樂,種完後,學校也並沒有不管,而是有人專門養護。我們這屆種的樹,幾乎都活了,畢業的時候已經長高長粗許多了。

我覺得這種方式很好,綠化了校園環境,還為學校省了一筆種樹的人工費。其實根本沒必要年年種樹,讓有意義的活動淪為作秀,太可悲。

植樹造林還是讓專業人員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吧,不是每片土地都能種樹,不同的樹對土壤的需求也不同。不科學的種樹只能幫倒忙,就像發生戰爭了,戰場上一百個普通人也比不上十個訓練有素的士兵。

作為普通人,我們還不如在生活里多節省紙張,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這些都比種樹種不活強。

平時浪費著紙資源,植樹節卻嚷嚷著種樹環保,真是虛偽而又可笑。


想法同樓上,樹木的存活率不一定很高,綠化也可以從另外一方面做起,比如:

1.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用消毒玻璃杯代替紙杯。

2.列印非正式文件時,二次利用廢紙。使紙的正反兩面都得到充分利用。

3.使用記號筆+白板記錄摘要信息,代替便簽紙。

4.盡量進行無紙化辦公,使用移動辦公軟體如WPS Office等代替傳統紙張辦公方式,大大節約用紙提升效率。

既然樹的存活率並不高,那植樹節不僅要植樹,更要倡議節約資源,在生活的每一處都盡量做到環保是每個人迫切踐行的另外一種保護樹木的方式。


如果靠全民參與把綠化率搞上去是不大現實的,只能說初衷是好的。

因為在一些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地區,搞一搞活動,讓學生們栽點樹,挖個坑,埋點土,保證樹是直立的就行。只要樹苗沒啥問題,後期的成活率就不會低。但是,如果是一些土質沙化、土壤貧瘠、乾旱缺水的地區呢,不僅在選種方面要選適宜地方種植、適合地方水文條件的樹種,更重要的是後期要請專業的人員進行專門養護才能保證一定的成活率。這時候,「只管生不管養」的方法是行不通。

所以,如果是想通過這個活動傳達給大家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理念,那前期讓人通過栽樹的形式加深下體會是可以的,但是必須根據當地的水文自然條件安排相應的養護。如果不及時養護,不僅浪費了人們的勞動,而且浪費了樹苗,那就真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作秀;如果是想通過這個活動提高綠化率那大可不必興師動眾,因為植樹在選種、種植、養護方面都需要專業的技術力量,在這些方面,無論從效率考量,還是從效果檢驗,政府統籌,把綠化外包給市場,讓市場發揮其自身的價值,方可真正的提高綠化率。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解決問題要從問題的本質、問題的實際出發。固然,保護生態環境要靠全員。但是,如果是僅僅是做個宣傳形式,那我想大可不必。現在的新聞媒介很多,生活中可以踐行綠色理念的行動也有很多很多,比如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無紙化辦公,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夏季空調不易設置問題太低,等等,我們可以做的很多很多,不必要流於一種形式。可以加強新聞的宣傳和輿論的導向作用,讓大家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做一個真真正正的綠色環保人士。而那些行動成本高,後期管護不及時,組織難度大的植樹活動還是需要重新審視的。


搞清楚植樹環節更重要,是走形式還是真正植樹造林。


不會種樹,然後凈給別人搗亂,聽人家說,按我那個種,得把樹苗毀了,所以得有點種樹的知識才好。 植樹節|幾招種樹小秘訣


「低碳關係你我他,田園城市靠大家,公民植樹盡義務,綠化祖國美化家。」每年植樹節的時候,大概每個城市的城市綠化願望都是這個。種下一棵樹為節能減排做貢獻,也成了義務植樹賦予的新意義。可是,植樹的場地畢竟有限,成都市綠委辦表示,義務植樹的範圍其實很大,認養認領、甚至在自家陽台上種花種草也是盡義務。

,義務植樹不只指種植樹木,種花、種草、種灌木應該都算在內。即使市民不能參與到大型的植樹活動中,也可以先從綠化自己的家園做起:「在牆體、屋頂種植花草,同樣可以美化環境,降溫除塵。」

市民還可通過以資代勞、綠地認建認養、樹木認捐認購等方式盡「植」責。「從事私有林造林、經營、管護,在農房前後植樹等都算參加了植樹勞動。」另外,青少年參加愛綠護綠、綠化環保宣傳活動1個工作日的,都可視為履行了植樹義務。

在自家陽台、屋頂種花種草,能為綠化節能減排做多大貢獻?這要看你種的是什麼花草。

市民愛種的花草為例,杜鵑、君子蘭、報春花、蝴蝶蘭等都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此,要想在盡「植」責的同時為節能減排做點貢獻,在家種花之前,可以先上網查詢一下花的種類。


科學松鼠會

20世紀90年代,森林以每年約1600萬公頃的速度快速消逝。近十年,毀林速度有所下降,但仍高達每年約1300萬公頃。雖然人工植樹造林和樹木自然擴展起了一定抵消作用,但估計每年森林仍凈減少520萬公頃,大致相當於一個哥斯大黎加的國土面積,而這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生態影響和氣候效應。

植樹節的意義不在於種下了多少樹苗,大家在這個節日里應該更多的關注現在全球森林消失率和帶來的諸如氣候變暖等連鎖問題,把環保意識注入到日後的行為當中,改變閱讀紙質書的習慣,例如使用kindle購買和閱讀電子書;改變會議準備大量紙質資料文檔的方式,改用移動設備上類似wps office軟體共享、airplay等功能進行會議探討和記錄;抵制一次性用具,隨身包里放個購物袋,等等細節去減少木質用品的使用。

我們需要的是從點滴做起,把環保意識當做一種習慣,無聲無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踐行,而不是植樹節去中幾棵樹來表明自己是個愛好環保人士,如此廉價的方式會毀了我們的家園,所以今天我打算去拔掉幾棵樹,抵制這種全國植樹節作秀的行為;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腦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如何成為人生多面手?
Chrome Tips #3:如何讓每個標籤頁自動打開 Dev Tools
你是在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還是在將工作時間碎片化?

TAG:效率 | 環境保護 | 自然地理學 | 農業 | 綠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