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一定要用很多油來炒嗎?
胡蘿蔔素屬於脂溶性,因此需要用油來烹飪胡蘿蔔的概念流傳甚廣,但事實上不必如此。
首先,由於油的沸點較高,所以用油烹飪都屬於高溫烹飪,但是相比於蒸煮處理,胡蘿蔔素在高溫烹調下的損失非常顯著。此外,當烹調中使用了大量油脂時,胡蘿蔔素也更容易從胡蘿蔔中滲出到油脂中,而這些溶有胡蘿蔔素的油脂可能附著在烹調器具和餐盤上而被損失。
一項在菲律賓兒童當中進行的研究,比較了食用拌有不同量的脂肪的煮胡蘿蔔對胡蘿蔔素的吸收量。這些孩子分成3個組,每個人分到相同重量的胡蘿蔔,分別配有2克、5克或10克脂肪。 當研究者檢測孩子們血液中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的含量變化時發現,無論是哪個組,血液中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的含量都增加了,而且增加的幅度並無明顯差異。
研究人員同時也發現,在攝入了一餐富含胡蘿蔔素的蔬菜後,過一段時間再攝入含油脂的食物,也會促進食物中β-胡蘿蔔素的吸收。停留在腸道中的胡蘿蔔素可以等到腸腔內新的脂肪到來,然後與脂肪一起形成乳化微球,從而被吸收。
所以,想要很好的吸收胡蘿蔔素,最好的選擇不用油的烹飪方式,如蒸、煮等,同時食用一些含有少量油脂的食物。另外,富含胡蘿蔔素的不只是胡蘿蔔,南瓜、紅薯和深綠色葉菜(如空心菜、菠菜、西蘭花等)都是很好的胡蘿蔔素來源。
胡蘿蔔原產於亞洲西南部,祖先是阿富汗的紫色胡蘿蔔,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
在這之前,民間有一種說法是,胡蘿蔔的祖先是一種雜草,也就是野胡蘿蔔,和它的遠房親戚們香菜、芹菜、小茴香一樣,種子磨碎了有香氣,在最早的用途中是一種香辛料。大概公元10世紀,在阿富汗一帶,野生胡蘿蔔被馴化成一種蔬菜胡蘿蔔。之後,被馴化的胡蘿蔔開始週遊世界,10世紀時從伊朗傳入歐洲大陸,由於地域的差異,阿富汗的紫色胡蘿蔔逐漸演變為短圓錐形的、橘黃色的歐洲胡蘿蔔。到了中國後,很快又入鄉隨俗,漸漸變成現在的長根形的中國胡蘿蔔。
之所以都傳說胡蘿蔔需要用很多油來炒,主要是因為胡蘿蔔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脂肪對胡蘿蔔素起運輸作用。在被人體吸收時,日糧中的脂肪經胰酶和膽鹽作用形成膠粒,胡蘿蔔素溶於其中而一同被吸收。脂肪可刺激膽汁分泌乳化脂肪,從而促進類胡蘿蔔素的吸收。它可以維持眼睛和皮膚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膚粗糙的狀況,有助於身體免受自由基的傷害。不宜與醋等酸性物質同時服用。
但其實究竟是否需要很多油來炒,其實還沒有非常明確的說法。因為很多營養成分在油的高溫下都容易變性,比如維生素C。但油放少了,有很容易炒干,不好吃。
另外,胡蘿蔔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但需要控制每月攝入量。去年就有個新聞,一姑娘攝入胡蘿蔔過多,皮膚變成了小黃人。
因此,其實在炒胡蘿蔔時,只要放適量的油,多放點水,就還是能炒出美味健康的胡蘿蔔的。
推薦閱讀:
※一切從那顆牛丸開始...
※怎樣才能把食物拍得更有意境?(下)
※什麼披薩好吃還比必勝客便宜?
※這絕對是個有故事的絲瓜 ~
※【以吃串聯的記憶】?小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