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理解詩歌《擊鼓》的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背景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衛國公子州吁(前人亦稱「衛州吁」)聯合宋、陳、蔡三國伐鄭。此說由《毛詩序》首倡:「《擊鼓》,怨州吁也。」「衛州吁用兵暴亂,使公孫文仲將而平陳與宋,國人怨其勇而無禮也。」鄭箋以《左傳·隱公四年》州吁伐鄭之事實之。

如何理解詩歌《擊鼓》的創作背景

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衛聯合陳、宋、蔡共同伐鄭。許政伯認為是指同年秋,衛國再度伐鄭,搶了鄭國的莊稼。這兩次戰爭間有兵士在陳、宋戍守(《詩探》)。另一種是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提出的「魯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衛穆公出兵救陳」說:「此乃衛穆公北清北之盟,求陳為宋所伐,平陳、宋之難,數興軍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詩也。」姚際恆以為《毛詩序》所說「與經不合者六」,此實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師伐陳,衛人救陳」而被晉所伐之事。

如何理解詩歌《擊鼓》的創作背景

清代學者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是「戍卒思歸不得之詩也」。今人多以為姚說較為合理。不管是哪種背景,可以肯定的是:此詩反映了一個久戍不歸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



推薦閱讀:

【渣自翻】日夏耿之介詩兩首

TAG:詩歌 |